APP下载

活跃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气氛的技巧

2017-08-24王永全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5期

王永全

[摘 要]面对当今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情况,体育教师就应该采用一系列针对性的方法和措施进行高效和谐课堂的构建。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下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增加师生间在课堂上的互动,完善相关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气氛;营建

为了构建和谐高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师应该满足学生对体育这门学科的需求,以学生的特点和个性作为出发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设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体育课多数在室外进行,学生与教师接触多。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讲,且还要练,若教师能身体力行,主动参与学生的练习、活动、游戏,无形中就缩短了教师和学生间的距离。尤其是在学生上了几堂的室内理论课后,一旦走进体育课堂,就会象出笼的鸟一样感到无比的兴奋,跃跃欲试。教师若能安排好体育课的活动量和活动密度,掌握好分寸,就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调整,师生的感情得以交流,学生各得其乐,师生关系就更为和谐、融洽。如果学生前一堂是理解性较强的课,那么接下来的体育课就应在准备活动部分适当地安排些游戏活动,轻松一下学生神经。如果学生前一堂课是音乐课或实验课,体育教师就应在接下来的体育课中首先安排一些集中注意力的练习。此外,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灵活、合理、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很多体育差的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兴趣淡薄,解决他们的认识问题,培养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俗话说什么样的教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自身的形象,尤其是体育教师,其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很大,这就要求每位体育教师在课堂上精神饱满,言于律己,时时刻刻注意自己言行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另外,建立良好的师生的关系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师生关系冷漠、紧张、对立,学生就不会喜欢上你的体育课。如果师生感情融洽,相互尊重,学生从内心感到自己的老师可亲、可敬、要信、可爱,学生喜欢你,也就喜欢上你的体育课。教师只有和蔼可亲、宽容豁达,学生才有可能生动活泼起来。

二、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的构建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学生处于一种严肃、枯燥的课堂氛围中,教师与学生都不苟言笑,学生在教师的威严之下不敢越雷池一步,那么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定不会很高。而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的构建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学习,因此,高中体育教师要充分地利用体育教学的娱乐性和健身性,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例如,教师在对“三级跳”这一教学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对助跑与起跳的结合、第一跳与第二跳、第二跳与第三跳的结合技术均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三级跳的方法,之后教师应该用活泼的语言加以描述,让学生在具有娱乐性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进而达到构建和谐、高效高中体育课堂的目的。

三、教学设计合理、多样化

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是体现某种教学思想的教学秩序,学校体育素质教育的积极意义就在于抛弃旧的教学模式,使现代化教学模式更能适应教育的需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教师、教材、课堂”三个中心,沿袭式和灌输式教育,而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和锻炼习惯的养成。现代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学”,而不是“教”,强调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只有更新教学内容、方法及组织手段,才能更好地实现学校体育的素质教育。原有的教学大纲规定了每一节课应该上什么内容,教师只需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去上课就行了。而课程标准只设置了学习目标和内容框架,并未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内容的权利“下放”给了教师和学生。因此,教师应该在课程标准设置的框架内,考虑如何更好的选择更受学生喜爱的教学内容,去实现教学目标。根据所教班级的学生选项,来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以及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在课的组织形式上,我们体育教师更要发挥各自的特长,多样化的安排课的各个部分,以迎合初中生喜变的特点,得以让课堂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四、教学语言要具有鼓动性、简捷性、幽默性

上课时,教师针对所教学生的心理特点富于表情地运用鼓动性语言,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坚定信心。如测试千米时,可以说:这节课我们测试千米,既可测出学生的千米速度,更可以了解学生的耐力、毅力,谁英雄谁好汉跑一跑就知道了。学生在教师鼓动性语言下,充分调动起自己的信心和积极性。在课上,讲课语言要简捷,做到言简意赅。有时可用口决或要点教学提示,如武术动作中的弓步要点,可用“前腿弓,后腿绷”来形容,语言简练,便于学生记忆、联想,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笑声,活跃课堂气氛。另外,教师在体育课上,语言要有幽默感。风趣幽默的语言,用于正面教育,胜过空洞地说教;用于批评则胜于简单的训斥;用于指导动作则有利于加快对动作技术的理解、记忆和掌握,活跃课堂气氛。如“美女照镜”一词可用于“三路长拳”的“叉步双摆掌”,這样形象的词汇引发学生的兴趣,又便于加深学生的记忆,更形象地掌握动作技术。

五、体育课堂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体育教学主要以学、练为手段,强调学、练相结合的实际效果,从而达到健身强体的目的。因此,体育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掌握体育技能、技巧,这是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作为新时代的体育教师,不仅要转变教育观念,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法的使用上更应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得到充分的发展,能够积极、主动、活泼地学习体育,化被动学习为为主动学习。教师要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各个阶段,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学习目标,分析已学会的技术与新学技术的内在关系,培养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从而熟练掌握各项体育技能及技巧,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带来的不仅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更是学生内在精神的改变,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增强,旺盛的求知欲和学生的情感会得到发展,使学生参与能力得到发展。通过主体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发展自己,学会尊重他人,对人对己负责,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如有老师在教60―800米跑走交替时,全力动员学生的全部力量,克服身体的惰性,克服由于供养不足造成的憋气之感,克服肌肉酸痛,全力跑完全程。这样,培养其吃苦耐劳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顽强进取的精神。

高中体育课堂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师生情绪。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必须具有调节课堂气氛的能力,使学生在良好的心境下,活跃的气氛中,欣然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