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017-08-24张荣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培养英语教学

张荣

[摘 要]英语语感是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反复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对英语的教学和运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英语教学;学生良好的语感;培养

所谓的英语语感是指人们对英语语言的一种感觉,主要有人们对学习英语的语音感受、语义感受和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语感的培养来自于语言的实践,同时又反作用于语言实践。因此,培养良好的语感对英语教学很重要,所以教师应该合理安排教学实践与内容,尽最大能力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一、在读中感悟

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读是学习英语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英语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所以,英语教学要“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多读书,通过朗读、默读、整体读、部分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从中得到感悟,训练语感。在朗读中,一要注意引导学生感悟语句的连贯性,逐步做到发音准确流畅,语调起伏有序;二要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梗概,找出课文的主题句、中心段,从整体上感悟课文的主要内容;三要引导学生在听音中模仿读音,这也是对学生语感培养的有效训练。它能激起学生读的兴趣,让他们在听中获得语感的熏陶,把握重音、停顿、语调、节奏、語气等语感的技法,促进对语言的感受力。另外,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加强语感技能的示范,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积累语言材料,加强语言实践,深化感悟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语言的学习更需要积累,要在读中积累语言材料,感悟文章,培养语感。学生在阅读中习得的语感,只有在更多的语言实践中得到运用,才能使语感不断强化。说中强化。教学中,努力创设实际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通过引导学生参加朗读、演讲,或指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转述等,来深化感悟;练中强化。在学生读懂、感悟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扩写、缩写、仿写、改写等,读写结合,升华感悟;拓展阅读教学的空间。阅读有精泛之分,听、说、写也应有精泛之分。“精”的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语言规律,提高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泛”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规律,也可以增加学生对未知语言规律的感性认识,为以后语言规律的学习和掌握奠定基础。因此,要扩大学生语言活动范围,注重课内外结合,把生活当作语言的大教材,立足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引导学生让英语走进生活,把学办事、学交往、学合作、学做人与运用英语,提高听、说、读、写的实践能力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开辟一片内化语言积累的新天地,使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上一个新台阶。同时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让学生随时记录一些有用的词、短语、精彩的句子和短文,要他们经常翻阅或背诵,并多加模仿运用,使优美的词、各种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烂熟于心,为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培养语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应尽量不以母语为中介,即使使用也应该加强分析对比。要求学生使用英汉双解词典并逐步过渡到使用英英词典,这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词汇的内涵和外延。教师应给出一些包含该词、句的句子,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猜测、理解。所给出的语境应尽力和该词、句所处的语境相似,而且是学生熟悉或容易接受的,这样既可以给学生的理解作铺垫,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词、句的目的,又能增强语言实践的量,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四、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语言及文化差异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势必会产生很多误会,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人们常说的汉语式英语,就是指仿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方法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或表达法,其中就包括由于没有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出现的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表达。

五、注意避免陷入以下两个误区

1.理解就能感悟。语感训练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语言文字符号去感悟作者在语言表达中的情和意。但是,在教学中,我们仍能看到一些教师津津乐道于课文内容的分析讲解,把一篇富有感染力的文章搞得支离破碎,味同嚼蜡。有的教师误以为讲深、讲透,学生就能理解,就能感悟。这种以分析理解取代感悟的现象是造成学生语感不强的最大原因。感悟,作为语感训练的基本形式,它的实质是意会,它不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则,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心理过程。因此,课堂教学中,切忌用语言文字的理性分析代替学生的自我感悟。

2.放任式教学。有些教师认为,感悟是个体的心理过程,它受学生主体原有的智力背景、生活积累、情感认识等因素制约,学生的感悟不尽相同。所以,有的教师感到学生的感悟不可捉摸,于是采取放任式的教学,放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把以读为主、读中导悟的主导作用也放弃不顾,结果影响了学生语感的形成。所以,包办分析和放任自流都是不可取的。其实,感悟应先有所感,才能有所悟。而感的重要方式就是读,只有目有所视(文字),耳有所闻(朗读),获得了“感”的印象,并和已有的感知经验碰撞、接通,才能有所“悟”。由于学生受年龄、阅历等条件的限制,在阅读中,很难自发地“悟”。因此,教师在承认和尊重学生,把学生作为感悟主体的同时,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努力创设语言环境,引导学生感悟、品味、体验,从而获得情感的熏陶,个性的发展,语感的培养。

语感是一种难以名状、但又确实存在的对语言非常有用的感觉。我们除了通过搞好英语课本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外,还应在符合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

猜你喜欢

培养英语教学
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漫谈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