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里香不同提取物对稻瘟病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2017-08-22林小苹

福建农业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小种稻瘟病乙酸乙酯

林小苹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 363000)

九里香不同提取物对稻瘟病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林小苹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 363000)

采用3种溶剂(甲醇、乙醇、乙酸乙酯)对九里香叶片、花瓣及愈伤组织进行平行提取。以稻瘟病菌5个生理小种(编号为9805913、2004130A、2004015A、RB20、11143)的菌株为供试菌,对九里香不同提取液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九里香叶片、花瓣及愈伤组织提取物对5种稻瘟病病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菌效果从强到弱分别为愈伤组织≥叶片>花瓣;提取剂以甲醇、乙醇最佳,其提取物在0.1 g/mL的浓度下对病原菌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其中愈伤组织乙醇提取物对稻瘟病菌5个生理小种的抑菌作用最好,对编号RB20病原菌的抑制率可达100%,其次是对11143和2004130A的抑制率,均可达98%以上;乙酸乙酯提取物抑制作用最差,且该提取剂有刺激性气味,不建议作为九里香抑菌剂的提取剂。

九里香;提取物;抑菌活性;稻瘟病原菌

九里香属芸香科九里香属植物,始载于《岭南采药录》。其植物精油或提取物用于香料、食品、饮料、日化、杀虫、防虫的研究已有一些报道。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九里香具有抗菌消炎、降血糖、抗痉挛及局部麻醉等作用(《中国药典》2010版)。著名的胃药——三九胃泰,其配方中的主要成分就是药用植物三桠苦和九里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越来越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植物源农药的开发渐热,九里香农用活性的研究也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的资料表明,九里香茎、叶和根的提取物在农用活性方面具有抗病原菌和昆虫拒食活性[1-6]。喻大昭等[7]研究结果表明,九里香叶的提取物对部分真菌有较显著的抑菌作用。骆焱平等[8]对128种南药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初筛,发现九里香的丙酮提取物对6种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达80%以上。1992年,Kashyapn等[9]研究表明,九里香叶挥发物对马铃薯块茎蛾具有驱避作用。2002年,周琼等[10]研究表明,九里香提取物对桃蚜和萝卜蚜具有较高的拒食活性。2005年,骆焱平等[11]对九里香茎叶和果实的乙醇提取物对斜纹夜蛾拒食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提取物对斜纹夜蛾3龄和5龄幼虫均有较强的拒食活性。2007年,杨长龙等[12]研究发现,九里香提取物对桃蚜、萝卜蚜和荔枝蒂蛀虫的产卵具有驱避作用。本研究通过用3种溶剂对九里香3种不同材料抑菌物质进行平行提取,并选取了稻瘟病病原菌5个生理小种进行抑菌活性筛选,为探明九里香的抗菌活性成分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选择稻瘟病菌5个生理小种(编号为9805913、2004130A、2004015A、RB20、11143)的病原真菌作为供试菌。菌种由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实验室提供,菌种用滤纸片法低温冷冰保存,试验前先用平板划线法进行活化复苏培养,等菌落完全形成后保存备用。

1.2 试验方法

1.2.1 植物提取物的制备 所用植物材料(花、叶、愈伤组织)低温烘干(40℃)后粉碎,以无水乙醇、甲醇、乙酸乙酯作溶剂进行3次冷浸提取。具体操作如下,第1次:分别称粉碎植物样品 30 g 装入10个无菌的 250 mL 三角瓶中,再分别加入 90 mL甲醇、乙醇和乙酸乙酯,用恒温振荡器(24℃、150 r/min ) 振荡24 h,用布氏漏斗过滤后得滤液和残渣。第2次:在第1次提过的残渣中分别加入 90 mL甲醇、乙醇和乙酸乙酯,用恒温振荡器(24℃、150 r/min ) 振荡24 h,用布氏漏斗过滤后得滤液和残渣。第3次:在上述的残渣中再分别加入 90 mL甲醇、乙醇和乙酸乙酯,用恒温振荡器(24℃、150 r/min ) 振荡24 h,用布氏漏斗过滤后得滤液和残渣,残渣弃去。浓缩:合并 3次滤液,再进行减压浓缩。定容:分别用甲醇、乙醇和乙酸乙酯把浓缩液定容到30 mL刻度试管中,质量浓度为 1 g/mL( 即1 mL提取物中含有1 g干样品的物质),密封后放入4℃冰箱中保存备用。

1.2.2 抑菌活性的测定 将PDA 培养基融化后冷却到50~60℃。然后取1 mL提取物母液和9 mL融化的PDA培养基混匀后倒入无菌培养皿中制成含药平板,以加无菌水的PDA作对照,每处理3次重复。用直径4 mm的打孔器从活化培养病原菌的平板边缘打制菌饼,按无菌操作将菌饼倒扣接种于含药平板。放入28℃培养箱培养2~6 d,每2 d观察 1次 。采用游标卡尺、十字交叉法垂直测定各处理菌落直径(游标卡尺精度为0.02 mm),按以下公式分别计算抑制率。

菌落生长直径=菌落直径-菌饼直径

1.3 数据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九里香不同材料对稻瘟病病原菌的抑菌效果

2.1.1 九里香叶提取物对稻瘟病病原菌的抑菌效果 从图1可以看出,以九里香叶为材料,3种不同溶剂提取物中,乙醇提取物对稻瘟病病原菌的抑菌效果显著高于其他2种溶剂,对5个生理小种的抑菌率均达95%以上;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差,其对编号为2004015A、9805913两个生理小种的抑菌率均低于90%。

图1 九里香叶提取物对稻瘟病病原菌的抑菌效果

2.1.2 九里香愈伤组织提取物对稻瘟病病原菌的抑菌效果 从图2可见,对编号为2004130A和2004015A的2个生理小种,九里香愈伤组织的乙醇提取物与甲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之间差异不显著,抑菌率均接近100%;乙酸乙酯提取物与其他两种提取物的抑菌效果之间差异显著,其中对编号2004015A的生理小种,乙醇提取物的抑菌率高出乙酸乙酯提取物10.52个百分点。

图2 九里香愈伤组织提取物对稻瘟病病原菌的抑菌效果

2.1.3 九里香花提取物对稻瘟病病原菌的抑菌效果 从图3可以看出,以九里香花为材料,除编号为2004015A的生理小种外,其他生理小种对3种不同溶剂的花提取物的抑菌反应均存在显著差异;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显著低于其他两种溶剂,抑菌效果最差,抑菌率均低于80%。

图3 九里香花提取物对稻瘟病病原菌的抑菌效果

2.2 不同提取剂对稻瘟病病原菌的抑菌效果

2.2.1 甲醇提取剂对稻瘟病病原菌的抑菌效果 从图4可见,以甲醇为提取剂,愈伤组织提取物对稻瘟病病原菌5个生理小种的抑菌效果最好,叶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次之,花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差。愈伤组织提取物对5个生理小种的抑菌率接近100%。叶提取物对编号为9805913的生理小种抑菌率接近100%。花的甲醇提取物与叶、愈伤组织的甲醇提取物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愈伤组织提取物对编号9805913的抑菌效果与叶提取物差异不显著,但对其他生理小种的抑菌效果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植物材料。

图4 甲醇提取剂对稻瘟病病原菌的抑菌效果

2.2.2 乙醇提取剂对稻瘟病病原菌的抑菌效果 从图5可以看出,愈伤组织乙醇提取物与叶乙醇提取物对稻瘟病病原菌5个生理小种的抑菌效果均达95%以上,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优于花的乙醇提取物。

图5 乙醇提取剂对稻瘟病病原菌的抑菌效果

2.2.3 乙酸乙酯提取剂对稻瘟病病原菌的抑菌效果 从表6可见,九里香不同植物材料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稻瘟病病原菌不同生理小种的抑菌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愈伤组织>叶>花,花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差,对编号为9805913生理小种的抑菌率低于80%。愈伤组织与其他2种材料提取物之间的抑菌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叶与花的提取物对编号11143、2004015A生理小种的抑菌效果差异不显著,对9805913、RB20、2014130A生理小种差异显著。

图6 乙酸乙酯提取剂对稻瘟病病原菌的抑菌效果

3 小结与讨论

本试验研究了九里香提取物对稻瘟病病原菌的5个生理小种的菌丝生长速率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九里香叶片、花瓣及愈伤组织提取物对5种稻瘟病病原菌均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菌效果从强到弱分别是愈伤组织≥叶片>花瓣,其中愈伤组织提取物具有极强的抑菌活性,对测试菌株抑菌活性均达90%以上;提取剂以甲醇、乙醇最佳,其提取物在0.1 g/mL的浓度下对病原真菌有很好的抑制效果,抑菌率接近100%,乙酸乙酯提取物抑制效果最差,且该提取剂有刺激性气味,不建议作为九里香抑菌剂的提取剂。

此外,本试验还尝试着用平板画线法研究九里香叶的提取物对西瓜尖镰孢菌、茄病镰刀菌的抑菌效果,发现其叶提取物对以上各病原菌也有抑菌效果,这与此前杨若峤[13]、古鑫[14]、骆焱平[15-16]等的报道相一致,表明九里香提取物的抑菌谱较宽,农用活性较强。九里香资源丰富,在中国云南、贵州、湖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等地广泛分布。根据已有的文献,以及本试验的初步研究,九里香在开发成为新型植物源农药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下一步试验可以对抑菌活性较好的愈伤组织及叶提取物进行进一步的分离纯化,并进行盆栽、田间药效试验,为发现活性农药先导化合物提供参考依据。

[1]顾海莎.植物源农药研究进展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7,3(24):7520-7521.

[2]侯太平.植物农药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6,8(6):12-16.

[3]史卫国,徐之明,黄清臻,等.植物源农药的进展[J].农药科学与管理,1997(3):33-35.

[4]刘海燕,高微微,樊琪.植物源杀菌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4):254-258.

[5]刘长令.用于植物保护中天然产物[J].农药译丛,1995,17(3):15-20.

[6]王利国,马祁.天然产物对植物病毒的抑制作用[J].中国生物防治,2000,16(3):127-130.

[7]喻大昭,杨小军,杨立,等.植物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01(5):49-51.

[8]骆焱平,郑服丛,杨叶.128种南药植物提取物对6种病原菌的生长抑制作用[J].热带作物学报,2004,25(4):106-111.

[9]KASHYAPN P,BHAGATRM,SHARMA D C,et al.Efficiacy of some usefulplant leaves for the control of potato tubermonth, Phthorimaeaoperculle Zel.l in stores[J].Journal of Entomological Research,1992,16(3):223-227.

[10]周琼,梁广文,曾玲,等.多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桃蚜和萝卜蚜试验种群的控制作用[J].中国农业科学,2002,35(11):1356-1360.

[11]骆焱平,朱朝华,谭仲清.九里香提取物对斜纹夜蛾拒食活性的初步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05(6):49-51.

[12]杨长龙,江世宏,陈晓琴.芸香科及樟8种植物提取物对荔枝蒂蛀虫的产卵驱避作用[J].植物保护,2007,33(6):57-59.

[13]杨若峤,刘菲,马军,等.2种植物的不同提取物对常见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J].江苏农业科学,2009,(3):133-135.

[14]古鑫,范志伟,沈弈德,等.假臭草和九里香甲醇提取液对橡胶树白粉病菌抑菌活性的测定[J].热带作物学报,2012,33(6):1089-1095.

[15]骆炎平,卢远倩,夏治琴,等.九里香层析物的抑菌活性及成分分析[J].西北农业学报,2011,20(9):180-183.

[16]骆炎平.九里香农用活性研究及成分分析[D].海南:海南大学,2012.

(责任编辑:林玲娜)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different extracts ofMurrayapanaculataon rice blast pathogen

LIN Xiao-ping

(ZhangzhouCityUniversity,FujianProvince363000)

Different extracts were obtained from leaf, petal, and callus ofMurrayapanaculataby three solvents, i.e. methanol, ethanol, and ethyl acetate, and their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on five races (9805913, 2004130A, 2004015A, RB20 and 11143) of rice blast strains were detec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three extracts have a certain inhibitory effects on 5 races of rice blast pathogen, which decreased in the order of callus, leaf, and petal. Concerning about extractant, Methanol and ethanol were better, which showed strong inhibition to rice blast pathogen under the concentration of 0.1 g/mL. The highest antibacterial activity to rice blast pathogen was the extract from callus by ethanol, which showed 100% inhibition rate on RB20, and above 98% on 11143 and 2004130A.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the extracts by using ethyl acetate (with strong odour) was the lowest, therefore do not recommended to use it as extractant ofMurrayapanaculata.

Murrayapanaculata; extracts; antibacterial activity; rice blast pathogen

2017-02-01

林小苹,女,1975年生,副教授。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15845)。

10.13651/j.cnki.fjnykj.2017.04.006

猜你喜欢

小种稻瘟病乙酸乙酯
基于Meta-QTL和RNA-seq的整合分析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候选基因
安徽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分析
密蒙花乙酸乙酯萃取层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广西莪术乙酸乙酯部位的抗血栓作用
泽漆乙酸乙酯提取物对SGC7901/DDP多药耐药性的逆转及机制
年际间干旱对晚疫病菌生理小种复杂性的影响
中国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研究进展
不同药剂防治苗稻瘟病、叶稻瘟病效果试验研究
黄淮大豆主产区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分布调查
锁阳乙酸乙酯提取物的雌激素样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