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自己一个漫长些的成长期

2017-08-22宁辰

中国青年 2017年15期
关键词:毕业职场工作

文-宁辰

给自己一个漫长些的成长期

文-宁辰

毕业了,成长才刚刚开始。

临近毕业前最后半个月,我的工作还没有着落。

同学们该保研的保研,该留校的留校,考上公务员,拿到会计师“四大”和世界500强offer的也都尘埃落定。念大学时,我是没想过自己需要这么快面对社会的,脑子里和大多数人一样,对所谓实习或职业规划毫无概念。当时我们班有80%的保研率,也就是说,只要成绩过得去,英语六级通过,基本上就可以保送研究生了。

我的成绩尚可,英语六级通过了国家线,但离院系规定的保研分数线还差3分,也就是一个选择题的分量,但这道题选错了,我意外离开了“理所当然”念研究生的惯性轨道。对于接下来的工作生涯,我茫然无措。

第一份工作

还记得是论文答辩的前一天,我忽然收到北京的一个面试通知,那是简历乱投一气的结果。不过,总算有消息了。答辩完,我匆匆收拾了两身换洗衣服就踏上了前往北京的列车。哦,对了,是站票。

面试的机构是一家有着国际背景的博物馆设计事务所,总部在纽约。对于博物馆设计,我毫无概念。现在回想起来,大学四年真的是在一片空白与迷茫中度过的,除了在图书馆读了一些书,谈了一场异地恋,其余一无所知。

事务所的负责人是一对夫妻,先生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建筑系,太太毕业于纽约大学艺术视觉系。女Boss面试了我,她简单询问了我的情况,让我列举中国大陆之外的十个世界知名博物馆,并拿起手边的一本英文杂志,让我念上一段。

十个博物馆名字我说上来五六个,比如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美术馆、卢浮宫等,英文念得磕磕绊绊,内心窘迫得不得了。大约老板是为了化解尴尬,随口问下我的家庭情况,我说:“我有个姐姐。”

“什么,你有个姐姐?”

“啊,是呀。”我心想这有什么特别的吗,但是看到Boss的眼睛忽然亮了。她说:“你回去等消息吧。”我一脸茫然地走出北京CBD的办公楼,晚上就收到了offer,要求我第二天过去报到。第二天报到时,老板找我谈话,告诉我录取原因。当时我的职位(展览设计助理)面试了很多人,不乏清华、北大等名校学生,我是最后一个面试的。面试的基本表现很一般,录取我的原因——至今想想都觉得太“奇葩”——因为我有一个姐姐,是非独生子女,所以老板认为我在团队沟通合作方面会有一定优势,这是该职位重要的能力诉求之一。

因为我有一个姐姐,我获得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在80后、尤其是85后一代独生子女走向社会的时候,他们可能不知道用人单位的思考角度竟然如此“奇崛”。可是,我有一个姐姐,这并不代表我实际的工作能力。结果可以预想,面对基本的信息搜索、分析处理,大量的中英文校对,甚至连排版、打印等基础工作,我都做得一塌糊涂。当时赶上2008年奥运会,设计事务所的工作量很大,每天晚上大家都要忙到晚上三四点才能回家,回家洗个澡打个盹儿,第二天一早还要按时上班。

后来同学告诉我,毕业那会儿看到我,简直是一副皮包骨头的样子,因为那会儿我瘦到了几年体重的最低值。一切未准备好我就被卷入飞速、不适的工作节奏里,我没有毕业季的惆怅心情,没时间拍毕业照,没来得及吃散伙饭,几包行李、一夜火车,我就这样跟校园生活彻底告别。尽管我小心翼翼地对待工作,但因为没有任何工作的概念、工作思维和实际工作能力,在三个月的试用期之后,我不得不面对现实:无法转正。

鉴于我唯一能展现出来的诚恳认真态度,老板愿意延长试用期再给我一次机会,但是当时的我又脆弱又自尊,很难面对这样的职场挫败。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以这样灰溜溜的状态画上了句号。

成长刚刚开始

年轻时总会对结果期待得特别急切,希望迅速把握住机会,快速成长,想立马在工作中独当一面,取得成绩。但很不想面对的尴尬、无助、茫然,在我毕业前几年的职场中都是常态。没办法,因为离开校园前,我的一切都只围绕着学业进行,我的职业规划完全是一张白纸。我所经历的一切,都源自职业认知的不足,也缺乏必要的指导。跌跌撞撞,这是青春成长的代价,也是记忆和积累。

如今毕业已进入第十个年头,才发现一切才只是刚刚开始。

第一份工作失利后,我沉寂了一段时间,在一家小型文化公司呆了半年。后来经朋友介绍去了一家新成立的出版公司,从文案工作做起,慢慢学习策划、设计、营销,建立产品经营思路,正式走上出版人的职业之路。

那时我很珍惜这份工作机会,之前完全无知的状态慢慢褪色,我开始掌握了一点点工作思路。那时候我一个人的工作量,可以达到同等能力下2.5个人的,成为公司单位时间内出产品最多的编辑。那时我没有业余生活,全身心投入在工作里,以至于大概全公司的人都不知道大门如何上锁,因为每天最后一个离开的人肯定是我。

那会儿正临近2010年上海世博会,《北京晚报》报道了一则消息,说早在1910年,晚清小说家陆士谔在其幻想小说《新中国》中预言要在上海举办世博会。我的主编看到这则消息,就让我去图书馆查找这部小说。没有任何线索的我,跑遍了北京的各大图书馆,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一卷晚清文丛里找到了《新中国》原文,并联系上了陆士谔的后人,以及专门研究陆士谔作品的大学学者。该书重新整理出版后,做了专题发布会,并在亚马逊等图书平台做了专访。

虽然这本书由于种种原因,最后没有大热,但我意识到没有任何背景、“出厂”能力低幼的我,开始在北京生存下来了,并且凭着认真、专注的工作态度,高效顽强的执行力,慢慢也开始拥有专业的工作能力。

也就是说,毕业第一年,换了三份工作,我才慢慢找到一点喘息空间。

那时候不太流行“小步快跑”、“迭代更新”等说法,基本上第一份工作要稳稳当当地干个两三年,这是HR判断简历的基本标准。我当然不是有意做这样的跌宕,实在是“出厂”设置太弱,然后被猝不及防地卷入了社会,进入了职场,接受着一顿顿暴击。不仅仅是工作第一年,到了工作第三年、第四年,比起和我同时进入职场的同学,我的职场进化能力实在令人担忧。在他们目标清晰地升值、加薪、跳槽中,我仍然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不明就里。

后来我从出版社跳去了杂志社做媒体,接着又到了商业公司做品牌,现在开始做自己的创意工作室。回过头来再看,忽然发现这些年并不稳定的职场,反而带给了我跨界的视野和思考,反倒成了我的优势,帮助我迅速适应新领域,找到突破点,并创作出可行的方案。

一晃到了现在,开始流行各种各样的新名词,他们说,这叫“斜杠青年”,这叫“U盘化生存”……突然间,我好像进入了时代的主流趋势。但,当年谁会告诉我这些呢?在那些我各种迷茫无助的时刻。

所有的人都活在忙碌的时间表里,仿佛成功是有时机的,早早抓住才是。但有谁告诉我们,寂寥和蛰伏很可能是多数职场的实相。从一份具体的工作,再到一份事业的萌生,需要在时间里沉淀,找到自己的节奏,然后慢慢来。很可能,需要三年、五年、十年,甚至更久,就像我有次无意中喝到一坛女儿红,据说,沉淀了至少三十年,香味刚刚好。

如果一开始,我们毕业时就知道,职业的发展、生命的成长需要在一个漫长的时间线里进行,那么毕业的第一年,就变得重要。重要的是,即使遇到了那些尴尬和挫折,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奋斗,依然能用诚恳、认真的态度努力向前。不管经历什么,都要守护好自己眼睛里的光芒,对世界保有好奇心,不被暂时的失望、苦闷磨灭。相信有一个有趣的世界,仍然在路上,在我们甩着大步,唱歌奔走的前方。

毕业了,成长才刚刚开始。对于人生,也许唯有死亡才能定义我们毕业的时刻。

责任编辑:浮琪琪

猜你喜欢

毕业职场工作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我们今天毕业了
职场剧需要去除虚伪与虚荣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毕业季
不工作,爽飞了?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选工作
毕业歌
疯狂的职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