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楚文化中鹿形象的描写

2017-08-17马雪阳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楚文化鹿角

马雪阳

摘 要:对鹿尤其是鹿角的推崇是楚文化中的一大显著特色,鹿角在器物上的大量运用既有其客观条件、审美旨趣的因素,更多的则是楚人为其赋予了特殊的寓意。纵观鹿文化的发展演变史,不难发现楚文化对其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是使鹿形象的精神文化寓意从无到有的重要转折点。

关键词:楚文化;鹿文化;鹿角;巫文化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1-0085-02

鹿科动物起源于距今3500万年的渐新世。在我国,元谋人早在万年前就开始食鹿肉、用鹿骨,而将鹿家养则出现在商周时期,除用于观赏外鹿还具有很高的经济利用价值。鹿茸和麝香是珍贵的药材,鹿骨和鹿角可用来制作器物,鹿皮常用于缝制衣物,而鹿肉更是美味的食材。因此,自古以来,性情温顺的鹿就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这也为中国的鹿文化发展和楚人的崇鹿习俗奠定了现实基础。

一、多元演变的鹿文化

我国鹿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多年的演变过程,早在四千余年前的西安半坡遗址的仰韶文化彩陶上就出现了以鹿纹作为装饰,但该时期的鹿纹寓意十分简单,仅代表人们希望能够捕猎更多鹿的愿望。当甲骨文出现后,考古发现甲骨文中曾有大量“禽鹿”,“售(获)鹿”的记载,此时在人们心中鹿仅作为一种动物和重要的物质资源。到了商代,青铜器文化逐渐大放异彩,以动物为母题的纹样装饰不在少数,大多都被赋予了神圣的寓意,但绝少以鹿类做母题。其中罕见的一件是1935年安阳西北冈王陵区第1004号大墓的东墓道中出土的“鹿鼎”,因铸有“鹿”字得名,鼎四面各雕有一具鹿首,配合铭文记载我们可以推断出此鼎仅为烹食鹿肉的器具。至于西周初期,除纪国铜器“貉子卣”外仍鲜以鹿做装饰母题,该铜器的器盖、器身各有一条带状装饰饰有8只两两相对的卧鹿,仅是为纪念周王与纪侯貉子一同打猎后周王赠送貉子几头鹿的事件而铸造的喝酒器具。而至于西周中期,出土的鹿造型艺术品有所增多。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墓和河南三门峡市发掘的虢国贵族墓地都曾出土了几件鹿形玉器,这些玉饰造型写实,姿态多样,但其目的性仍以审美性为主,不存在神秘的意味。

至于东周,鹿类逐渐在艺术上受到重视,东周楚墓中出土了大量的漆木卧鹿和插鹿角的镇墓兽等鹿形象艺术品,鹿形象在艺术中的广泛运用及被赋予的精神文化含义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楚文化对鹿的推崇在鹿文化的发展演变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是承上启下的重要转折点。此后,鹿形象逐渐成为了常见的艺术表现对象,同时也开始被赋予了祥瑞,辟邪等神秘含义,在汉代及以后的美术、文学等艺术形式中常有体现。汉代仙人乘鹿画像石拓片见图1。图中,鹿成了仙人的坐骑,是吉祥、长寿的瑞兽,具有避邪、引魂升仙等象征意义和文化功能。因此,鹿造型从最初的简单装饰纹样到现今成为中国吉祥纹样之一的“禄”纹的漫长演变史中,我们不难发现楚文化的推动作用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二、楚文化中鹿的艺术体现

(一)艺术化的鹿造型

楚墓中出土了大量漆木彩绘的卧鹿,它们都是卓越写实的木雕艺术品,色彩艳丽,纹饰华美,制作精细,造型逼真,通常都插真鹿角,偶为木雕。有的还作为鼓座,小鼓置于鹿身后,是楚艺术品对艺术性和实用性完美结合的体现。曾侯乙墓出土卧鹿见图2。此外,在楚墓出土的多件彩绘木雕座屏中也常见鹿形象,其中最精美的一件出土于江陵望山1号楚墓,见图3,座屏“运用透雕和浮雕的手法,55个动物穿插交错,相互争斗。”凤、雀、鹿、蛙为进攻一方,蛇形体较小,属于被驱逐的一方。可能反映了以楚人(凤)为中心、包括雀、 鹿、蛙在内的图腾联盟对抗越人(蛇)的战争。这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除了充分展示出楚人超拔的艺术才智,将鹿与楚人视作图腾的凤鸟置于同一阵营也体现出楚人对鹿的友好,颂赞。

(二)赋予寓意的鹿角

鹿角的广泛运用是楚文化的重要特色,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插鹿角的镇墓兽。“镇墓兽已成为考古学家辨认楚墓的一种典型器物。……随着楚墓的大量发掘而出土,总数已近300件”。一般每墓一件,罕有两件,通常都随葬在头箱正中,极个别的随葬在后中室。镇墓兽在楚墓中的地位非同寻常,是据楚人敬奉鬼神的巫文化所制作的一种偶像,双头镇墓兽见图4。同时随葬明器中还常见虎座立凤雕塑,其造型选取凤鸟、虎、鹿角3种物像的局部特征,通过夸张、变形、综合等艺术处理形成了一种气势雄伟、超凡脱俗的奇特形象,虎座立凤见图5。

此外,曾侯乙墓中还曾出土过一件“青铜鹿角立鶴”,立鹤头插鹿角,长颈圆首,尖嘴拱背,展翅轻拍,造型别致,在这件器物中,鹤、鹿两种在传统文化中被认为是长寿象征的形象的结合使鹿形象被赋予长寿吉祥寓意初见雏形,“青铜鹿角立鶴”见图6。此外,湖北云梦城关东南珍珠坡一号楚墓还曾出土了一件“卧鹿立鸟”木雕,“卧鹿立鸟”木雕见图7。该木雕造型新奇,动静结合,一只振翅欲飞的鸟伫立于一头恬静的卧鹿背上,同时又别出心裁地将鹿角移到鸟头上,给人一种静者愈静,动者欲冲天而起的感觉。

纵观以上,我们可以发现楚人对凤鸟与鹿角的结合有一种特殊的崇拜。常将鹿角安插在楚人视为图腾的凤鸟身上,或头部,或軀体,从而形成了一种造型奇特,气势雄伟的特殊造型。

三、楚人崇鹿的原因剖析

随着越来越多的鹿形象艺术品在楚墓中的出土,我们不难得出楚人崇鹿的结论。而这种特殊的崇拜,乍看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在局部地区内突然发生的一种习俗,但仔细考究,实际上是客观现实条件与文化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一)客观条件

自古以来,鹿就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物质资源,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人对这种善良温顺的动物也充满了好感与尊重,而鹿的广泛养殖则为楚国鹿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必备的物质条件。《管子·轻重》中记录了一个管子以鹿制楚的故事,文中“楚人即释其耕农而田鹿”则真实的记录了楚人争相养鹿的盛况,鹿的大量养殖使得鹿角在楚艺术品中的大量使用有了现实基础。

(二)文化影响

对鹿及鹿角的崇拜在楚文化中盛极一时,并成为楚文化中重要的特色,这种崇拜既有其特定的地域特征,也与楚人信巫好祀的习俗密不可分。王逸《楚辞章句》云“昔楚南鄙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楚墓中品类齐全的随葬器物即是楚文化信巫好祀的直接反映,因此巫风影响下的大量富于想象、造型怪诞的插鹿角的器物的出土便显得有迹可循。而楚人对鹿角的迷信源于“鹿角之特性是善守御,能抵御外来侵犯。这种特性正与楚人希望死者安居阴宅不受阴间鬼魅侵害的心理相拍合。…

因此具有了驱赶鬼魅,保护死者魂魄的灵性。”此外鹿角造型威风凛凛,呈飞升状,也被楚人视作了可以引领墓主人的魂魄归天的神灵偶像。而“在鸟、兽、爬行动物及人物头部加双角,以表示它们是灵怪或神的习俗,远在商代便已开始了。最常见是蛇加双角成龙。” 因此鹿角加于无角动物或其他器物身上便有了神圣或神秘的性质也是文化习俗的延续与发展。

(三)审美旨趣

“丽”字寓意为美丽,在古代是指雄鹿的角,其繁体写为“麗”。可看出自古以来人们都将鹿视为美丽的化身。无论是光滑柔美的皮毛,修长健硕的四肢,大自然鬼斧神工般雕琢出的鹿角,还是高贵雍容的气质都让人们为之倾倒。而鹿高贵、与世无争的形象也被神化,成为人们心中正气、长寿、吉祥的瑞兽,逐渐演变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楚人将鹿类作为彩绘木雕的母题或将鹿角装饰在器物上也就不足为奇了。

参考文献:

[1]陈振裕.巧夺天工的彩绘木雕小座屏[J].江汉论坛,1980(02).

[2]耿华玲.楚“镇墓兽”的源起与楚国族类[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04).

[3]黄莹.虎座飞鸟形象功能分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

[4]刘敦愿.刘敦愿文集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楚文化鹿角
湘楚文化之杨家将与太极起源
荆楚文化 漆器之美——项目式美术课程设计的探究学习
荆楚文化的特质及其现代价值研究
秦楚文化交融的结晶:商洛花鼓
哪里来的鹿角
Deer’s Antlers 鹿角& Woodchuck土拨鼠
第二届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点摘编
澳洲鹿角兔酒店
突然头上长鹿角
二十五味鹿角丸质量标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