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实训系统建设的探究

2017-08-16朱晶婷林宇钟小强罗义钊柳玉銮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管理培训中培训中心福建福州50009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建福州5000福建网能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福州5000

电子测试 2017年14期
关键词:全过程用电实训

朱晶婷,林宇,钟小强,罗义钊,柳玉銮(.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管理培训中培训中心,福建福州,50009;.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建福州,5000;.福建网能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福州,5000)

电力实训系统建设的探究

朱晶婷1,林宇1,钟小强2,罗义钊3,柳玉銮3
(1.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管理培训中培训中心,福建福州,350009;2.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建福州,350003;3.福建网能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福州,350003)

本文列举某公司管理培训中心用电信息采集实训系统建设为例,从培训需求分析、培训策划、培训实施等各个环节分析,构造满足培训要求的实训系统模型,从系统功能和培训策划两方面详细阐述了电力实训系统构成内容和建设思路,并通过培训师、学员的评估和反馈,提供一个全面而实用的初步设计方案,为实训系统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电力培训;闭环;仿真

0 前言

电力技术技能教育不同于学历教育,具有职业性、技能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在培训过程中更侧重于实践和操作,注重提高培训学员的现场处理能力。电力实训系统作为电力企业技术技能实践培训操作的平台,其针对性、实用性是办好电力技术技能教育的关键所在。

1 电力实训系统的现状

(1)缺乏整体系统规划

实训系统的设计往往缺乏系统的整体规划,专业针对性与实用性不强,培训效果不佳,容易造成设备(或软件)的反复投资,投入产出率低。

(2)硬件操作界面与生产不一致

常用的实训设备多数为国网公司竞赛、华东区域竞赛等大范围竞赛所用,设备为兼容全国各地使用,操作界面较为笼统,难以体现各省市实际操作的细节,造成操作界面与生产一线脱节,造成培训广度、深度受限,难以深化提高学员的实践技能水平。

(3)软硬件接入兼容性差

通常,实训设备的研发厂商并非为电力生产运行软件(比如用电信息采集主站系统、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等)厂商,实训设备与生产运行软件接入兼容问题是影响培训成效的关键因素。若未处理得当,将形成硬件、软件孤岛运行,相互间配合缺乏默契,培训效果将大打折扣。

2 基于培训全过程透析设计思路

实训系统作为培训操作系统,用于辅助培训,如图一所示,实训系统建设流程包含两个闭环。小闭环为培训全过程,分为培训需求分析、培训策划、培训实施、培训评估四个环节闭环全过程。大闭环为实训系统建设全过程,除了常规的设计、施工、验收环节,也包含培训全过程小闭环。培训全过程中的培训需求分析、培训策划作为实训系统建设与改造的最初设计依据,直接指导实训系统的设计开发方向;同时验收通过的实训系统作为实训设备、教具投入使用于培训实施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培训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图1 实训系统建设流程图

3 案例设计

以笔者所在单位建设的用电信息采集实训系统为例,该系统采用培训全过程透析进行设计,操作思路如以下几点。

3.1 培训需求分析

用电信息采集专业不同岗位层次的培训需求分析,分析每个层次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和提升技能。

图2 用电信息采集四象限能力分析图

围绕用电信息采集四象限能力分析图,细化各项技能操作培训内容。

表1 培训内容

3.2 培训策划

3.2.1 培训内容

理论内容涉及电能计量、采集运维相关制度与管理办法、现场作业安全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智能表及采集终端技术规范,智能表及终端常见故障处理、采集数据深化应用等内容,技能操作培训内容包含终端现场安装与调试、终端现场消缺、主站运维操作、数据监控与应用等,技能操作培训内容具体如表2。

3.2.2 培训方式

培训方式主要有理论授课与技能培训两部分。传统的理论授课以灌输为主,极为枯燥,所传输的知识难以被学员所吸收。如果理论授课能结合现场实际讲解,适当的操作演示,在互动中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培训效果倍加。电力企业培训达成的最终培训目标就是培养学员的某项技术能力,因此技能培训是电力培训的核心环节。

3.2.3 培训规模

根据一定的技能操作培训经验,在两名培训师辅导培训的情况下,为达到较佳的培训效果,培训人员总数最多不超过24人。

3.2.4 培训模式

培训模式以培训师是否在省级培训中心开展培训,分为集中授课与送教上门两种模式。集中授课模式为同一时间段有培训需求的学员集中在各省级培训中心培训;送教上门模式为培训师到各地市或县供电公司巡训,相对于集中授课模式,节约了培训成本(主要节约了学员出差住宿费用),统筹组织上更为灵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工学矛盾,但因各地市或县供电公司的培训设备配置参差不齐,所能开展的培训考核项目有一定限制。

3.3 培训实施与培训评估

培训实施以“3+3+1”的模式,即三天理论课+三天技能实操课+一天考核。

理论授课后,学员可对培训过程进行评估,包含实操课上使用的实训设备,提出了建议。笔者通过多期计量、采集持证上岗或技术提升培训班的培训评估,收集到得一些具体问题:设备操作界面的照明强度不足,接线盒距离过小,缺少故障类型等。这些宝贵的建议对实训系统下一阶段的技术改造很有指导意义。

3.4 系统主要功能设计

3.4.1 感官式教学体验

基于现场设备的运行环境,建设一套用电信息采集演示系统,这个系统包含了所有用电信息采集对象(大型专变用户、中小型专变用户、公用配电考核计量点、低压集抄用户),使得学员可以观摩设备的现场接线、设备运行的联动关系,并进行数据召测、远程控制等操作,从感官上理解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系统组成和实现功能。

3.4.2 现场实操训练

针对用电信息采集外勤人员,开展采集终端的现场安装调试、故障排查与处理培训,训练学员的作业现场动手水平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送教上门的培训模式,设计研发一种便携移动式营销采集培训装置,随教上门,解决各地市县供电公司采集培训设备配置不足的问题,同时节约培训成本,缓解工学矛盾。

3.4.3 主站实操训练

针对用电信息采集内勤人员,开展采集主站系统系列培训,具体有采集终端主站侧的安装调试、异常数据分析、异常设备监测、缺陷处理等操作培训,提升学员的主站操作与运维的技术水平。

3.4.4 仿真教学互动

游戏动态模拟高压、低压场景下终端安装全过程,增加教学趣味性,在趣味互动中规范了学员现场操作流程,无形中培养安全标准化作业的良好习惯。

根据功能特点,将系统分为实训演示系统、现场操作实训系统、主站操作实训系统、仿真互动实训系统四个子系统,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基本情况表

2现场操作实训系统终端安装检修柜系统(一个柜体三个面)4 12移动便携式营销采集培训装置4 4 3主站操作实训系统用电信息采集主站正式环境、测试环境1计算机32 32 4仿真互动实训系统仿真互动实训系统1计算机32 32

4 结论

本文提出了实训系统的设计是基于培训全过程的思想,介绍了常见的电力实训系统的设计理念,并以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管理培训中心用电信息采集实训系统为例,从培训需求分析、培训策划、培训实施等各个环节分析,构造满足培训要求的实训系统模型,并通过培训师、学员的评估和反馈,提供一个全面而实用的初步设计方案,为实训系统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1]刘云晓,张长营.电力负荷管理实训系统的构建与实现[J].《中国电力教育》.2008-06-20.

[2]李海成.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解析及其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计算机教育》.2009-03-25.

[3]林兆宗(导师:许勇;凌志勇).人才评价与技能鉴定E化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0-11-09.

Investig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lectric power training system

Zhu Jingting1, Lin Yu1, Zhong Xiaoqiang2, Luo Yizhao3, Liu Yuluan 3
(1.The training center of the management training of fujian power co., LTD.,Fuzhou Fujian,350009;2. National network fujian power co., LTD.,Fzhou Fujian,350003;3.Fujian Interne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Fuzhou Fujian,350003)

This paper listed company management training center of electricity information collec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as an example, from training needs analysis, training plan, training implementation and so on each link analysis, construct the training system model that could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of training, from two aspects of system function and training plan in detail elaborated the power system structure training content and construction ideas, and through the evaluation and feedback of trainers and trainees, provide preliminary design of a comprehensive and practical, an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raining system.

electrical training; The closed loop; The simulation

猜你喜欢

全过程用电实训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全过程民主立法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用煤用电用气保障工作的通知
安全用电知识多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为生活用电加“保险”
用电安全要注意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让创新贯穿深化医改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