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企业SWS和QHSE管理体系整合研究

2017-08-16

电力安全技术 2017年7期
关键词:管理体系电力企业要素

杨 磊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1102)

电力企业SWS和QHSE管理体系整合研究

杨 磊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1102)

分析了SWS和QHSE管理体系的异同点以及2种体系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2种体系的基本要素进行归纳、总结。结合电力企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建立SWS-HE体系。整合戴明模型和霍尔三维机构模型,并将管理过程、管理要素和管理参与者融入SWS-HE模型之中,实现了安全、职业健康与环境的全面、全过程、全员的动态管理。

安全生产标准化;QHSE管理体系;整合研究;运行机制;电力企业

0 引言

随着我国民生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适应市场需求,电力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地新建、改建和扩建。为了适应市场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的管理需求,通过对ISO9000:2015,ISO14001:2004和OHSAS18001:2007的整合,电力企业建立了QHSE管理体系,即质量(Quality)、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环境(Environment)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提高了企业的安全管理效率。但是近年来电力行业死亡事故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且有增长趋势,这不但与电力行业危险源复杂、多专业深度交叉和技术革新快等特点有关,还与行业没有统一的安全管理标准体系有关。因此,国家在2009年颁布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强制要求电力行业在2015年底前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这一举措有力地提升了电力企业的本质安全管理水平。但是,电力企业却出现了SWS(安全生产标准化)和QHSE管理体系并存的现象,造成了管理体系冗余、运行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的局面。

针对这一问题,分析SWS和QHSE管理体系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对管理要素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将2种管理体系进行整合,建立了SWSHE管理体系并对其核心管理要素进行细化;同时,为了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转,着重研究SWS-HE管理体系的运行机制。

1 2种体系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 整合的必要性分析

SWS与QHSE管理体系是电力企业开展安全、职业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方法,但是2种体系在企业内部并存必然存在矛盾和重复之处,具体如下。

(1) 增加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难度。QHSE管理体系涵盖质量管理体系,SWS却没有涉及质量管理。在企业内部不同的管理体系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必然会导致部门之间的分工难以协调、职责划分不明确等问题,使企业的计划、组织、协调、实施等管理复杂化。

(2) 管理工作量增大,出现文件冗余、重复、矛盾等现象。2种体系都需庞大的管理文件、资料支撑,且都对文件、资料作了严格的要求,这就可能导致同一个问题和其记录有多种形式体现,甚至相互矛盾的现象。重复的文件资料整理工作不但增加了管理者的工作难度,还容易导致管理工作流于整理文件、资料的形式,使企业安全管理不能遵循PDCA模式良性发展。

(3) 浪费企业有限的安全管理资源,增加企业安全投入。首先,2种体系并存必然要通过2个认证机构的认证和审核,导致企业安全管理认证评审费用增大;其次,2种体系的宣贯、培训教育和施行等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资金,而且由于较多的安全生产标准规范都是强制推行的,体系并存会丧失安全管理的权威性,导致企业员工对安全问题出现懈怠现象。

以上分析表明,实现SWS和QHSE管理体系的整合能进一步提升企业对安全、职业健康与环境的管理效率,减小工作难度,降低资源浪费,可见实现2种体系的融合是电力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SWS和QHSE管理体系异同比较

从SWS和QHSE管理体系的运行机制、管理基础、管理理念、实现方式、基本原则、文件建立等6个宏观层面比较其相似点;从体系形式、体系范围、建立原则、建立要求、管理要素、评估方式、审核要求、文件范围、执行原则等9个宏观层面比较其不同点,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SWS和QHSE管理体系异同点对比分析

从表1可知,SWS是严格按照国家法律规范制定文件并严格执行的管理标准,而QHSE管理体系则是企业建立的管理程序和方法,2种管理体系既有相似点又有不同点,各有侧重。

1.3 整合的可行性分析

现行的安全管理体系大多数是提供一种安全管理标准或方法,这是由安全管理涉及各个方面,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复杂性、非线性等特点决定的。企业安全、职业健康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不能照搬一种现有的安全管理模式,而应以国家现行安全管理体系为基础,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以某种管理程序和方法为主线,选取现行安全管理体系中的优点,通过管理程序的接口进行整合,建立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安全管理模式,实现不同种类安全管理体系在企业实际情况下的融合、提升以及安全管理成效的最优化。如上海电气集团的SEC-LOVE安全管理模式,其实质就MS,QMS,OHSMS以及安全生产标准化等安全管理体系的融合、创新与再提升。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企业要实现不同安全管理体系的融合与再提升,需满足3个条件:

(1) 选取一种安全管理程序和方法为主线,且该程序和方法体系具有高度开放性,有较多的要素接口开放;

(2) 2种安全管理体系要具有类似或相同的安全管理思想和运行模式;

(3) 分析2种管理体系各要素的优缺点,择优而选或融合改进。

SWS和QHSE管理体系无论在运行机制、管理基础、管理理念、实现方式还是基本原则、文件建立等方面都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且QHSE管理体系具有较高的开放性,所以将QHSE管理体系作为管理程序和方法,将SWS作为管理标准,对2种体系进行整合是可行的。

2 SWS与QHSE管理体系的整合

2.1 管理要素对比分析

因SWS未涉及质量管理部分,所以仅将其与QHSE管理体系中涉及安全、职业健康与环境的主要要素进行比较(见表2),识别、归纳出整合后的安全、职业健康与环境管理要素,建立SWS-HE管理体系要素。

2.2 SWS-HE体系的基本要素

通过对SWS和QHSE管理体系进行分析、归纳与整合,并考虑电力行业的实际情况,归纳出SWS-HE体系的15个基本核心要素,即A1—A9和B1—B6,如图1所示。

2.3 指标划分

为了更好地保证电力企业SWS-HE管理体系具有更强的适用性和操作性,将上述支撑SWS-HE管理体系的15个基本要素设定为1级指标;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管理特点,采用系统安全工程的方法对其进行细化,得到如表3所示的110个2级指标(对具体的3级指标不做细分),每项指标都表征了电力企业在安全、职业健康与环境管理活动中的1项或多项行为。

表2 SWS和QHSE管理体系要素比较与归纳

图1 电力企业SWS-HE管理体系基本要素

3 SWS-HE体系的运行机制研究

3.1 模型选择

电力企业的安全、职业健康与环境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涉及到宏观的政治、文化以及法律法规,又涉及到作业场所的具体危险、有害因素等,而且贯穿于整个生产活动的全生命周期。所以研究SWS-HE的运行机制,必须进行系统分析且采用具有客观性、有效性和关联性等特点的系统模型。

霍尔三维结构模型通过逻辑、时间和知识3个维度将系统工程各个步骤、各个阶段及所需要的专业知识等表征出来,描述了系统工程的框架,具有可对SWS-HE管理体系运行机制进行研究的特点,所以采用霍尔三维结构模型对SWS-HE管理体系进行系统建模。但模型中的逻辑维涉及到SWSHE体系中的管理要素,所以采用戴明管理模型对其微观进行系统分析。

3.2 模型构建

将霍尔三维结构模型时间维表征为SWS-HE管理体系建立的过程,可分为建立、评审、实施和监督4个阶段;将逻辑维表征为实现企业安全、职业健康与环境管理的一系列决策,同时这些决策又是相互关联并共同构成企业决策的系统,其遵循的是戴明管理模型,具体为SWS-HE管理体系中选取的A1—A9,B1—B615个基本管理要素;将知识维内化为影响企业管理QHSE管理体系中的各方参与者,其表征着各种知识在管理中的运用载体,即国家、行业、企业、员工、社会。

图2为融合戴明模型和霍尔三维结构模型的电力企业SWS-HE管理体系运行机制系统模型,模型表明在电力企业安全、职业健康与环境管理的过程中,通过“政府监督、行业指导、中介咨询、企业自律、社会监督”,各管理参与者运用QHSE管理体系相关的知识,严格按照“周密策划、严格落实、细致排查和持续改进”的思想对体系各管理要素进行逻辑管理,并基于PDCA的原则使各基本要素不断提高,使系统整体有效性和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达到SWS-HE管理系统自动运行和提升的效果。

表3 SWS-HE管理体系指标划分

图2 SWS-HE管理体系运行机制模型

4 结论

(1) 针对电力企业SWS和QHSE管理体系并存造成的管理体系冗余、运行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现象,从宏观层面对比了2种体系的异同点,分析了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 从微观层面对比分析了SWS和QHSE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并针对2体系的基本管理要素进行分析、归纳、整合与再提升,建立了具有15个基本管理要素的SWS-HE管理体系。

(3) 结合电力企业的特点和要求,确定了影响企业安全、职业健康与环境管理的110个2级指标,建立了完善的SWS-HE体系。

(4) 基于安全系统工程的管理思想,对戴明模型和霍尔三维机构模型进行有效的整合,建立了SWS-HE管理体系的运行机制模型,并将管理过程、管理要素和管理参与者融入模型之中,实现了安全、职业健康与环境的全面、全过程、全员的动态管理。

1 熊智明,彭述明,申庆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科研事业单位实践的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2(1):85-88.

2 杨 磊,何顺华,丘 滨.电力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动态风险界定及级别划分[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5,7(11):185-190.

3 国家能源局.电力建设工程落实专项施工方案专项监管报告[R].北京:国家能源局,2016.

4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AQ/T 9006—201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S].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1.

5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宣传教育中心.《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解读与实施指南[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1.

6 程宇和,袁 飞,唐禹夏.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与OHSMS整合体系绩效考核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9,35(11):53-56.

7 于 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9(12):171-178.

8 吴 煜,张保银,汪 波.基于QHSE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1,29(1):27-31.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24001—2004(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28001—2011(OHSAS 18001:2007,IDT)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S].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11.

11 陈研文.石化企业安全标准化与HSE管理体系的比较和整合利用[D].长沙:中南大学,2011.

12 王起全,佟瑞鹏.在航空系统内企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分析与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5(12):47-52.

13 张建业.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探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8(9):186-191.

14 白浩然.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广义BOT融资模式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9.

15 李金海.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项目管理集成化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8,37(4):25-29.

16 黄明诚,罗 云,王晓桥,等.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行机制建模及优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23(4):159-166.

2017-03-01。

杨 磊(1987—),男,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力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工作,email:aqylcumt@126.com。

猜你喜欢

管理体系电力企业要素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电力企业的海外投资热潮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关于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