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神开郁针法配合心理干预治疗卒中后轻度抑郁临床观察

2017-08-16陈顺喜刘菲菲

上海针灸杂志 2017年8期
关键词:调神印堂针法

陈顺喜,刘菲菲



调神开郁针法配合心理干预治疗卒中后轻度抑郁临床观察

陈顺喜,刘菲菲

(杭州市中医院,杭州 310000)

目的 观察调神开郁针法配合心理干预治疗卒中后轻度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00例卒中后轻度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予单纯心理干预方案,观察组予调神开郁针法配合心理干预方案。两组治疗每日1次,每星期5次,共治疗30 d。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两组治疗后SD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 调神开郁针法配合心理干预治疗方案较单纯心理干预更能有效改善卒中后轻度抑郁。

针刺;中风并发症;抑郁症;心理干预;调神开郁针法

卒中包括脑出血和脑梗死,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抑郁。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继脑卒中后出现的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言语动作减少等抑郁症临床表现,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3],在卒中患者中的发生率为20%~79%[4]。国内许多学者研究发现脑卒中患者比同龄一般老年人抑郁症的患病率高10%~15%。PSD能延缓神经功能的恢复,增加病死率,极大影响了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不仅给患者带来了躯体和精神痛苦,而且还增加了家庭和社会负担[5]。笔者运用调神开郁针法配合心理干预治疗卒中后轻度抑郁,并与单纯心理干预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杭州市中医院针灸康复科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的住院患者。本研究以卒中后轻度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筛选符合标准的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其中6例脱落,最终纳入94例患者进行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种分布如表1所示。经统计学分析,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方面无统计学差异(>0.05),患者基本情况一致,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脑卒中的诊断采用《神经病学》[6]中有关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抑郁症的诊断采用《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7]中的抑郁症诊断标准。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分级标准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8]24项评分标准评定,总分<8分为正常;总分在8~20分为轻度抑郁症;总分在21~35分为中度抑郁症;总分>35分为严重抑郁症。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脑卒中与抑郁症诊断标准;②HAMD计分在8~20分,患者意识清楚,检查合作,无明显失语、严重认知障碍,能理解量表内容并配合治疗;③年龄≥35岁,≤80岁;④且发病(35±5)d;⑤无严重心、肝、肾、造血系统等疾病或全身衰竭者;⑥近2星期内未接受过针对脑卒中后抑郁的针灸治疗及药物治疗;⑦无针刺禁忌证;⑧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者;②HAMD计分<8分或>20分,患者意识障碍,检查不合作,或伴血管性痴呆患者,或有严重运动性失语或感觉性失语的患者;③年龄<35岁、>80岁者,且发病<30 d或>40 d者;④合并严重心、肝、肾、肺、造血系统等功能损害;⑤近2星期内已接受其他针对脑卒中后抑郁的有关治疗,影响疗效判断者;⑥不配合针刺、不按规定服药者;⑦有针刺禁忌证者;⑧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2 治疗方法

2.1 基础治疗

参照2011年版《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9]制定。主要包括一般处理,如吸氧和呼吸支持、心电监测等。对症治疗及支持治疗包括调节血压及血糖,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改善脑循环及应用脑代谢活化剂等。危险因素控制如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等,抗栓治疗、降纤、神经保护剂治疗等。改善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训练。

2.2 对照组

予心理干预治疗。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48 h后即可进行心理干预。心理干预是由经验丰富的治疗师采用一对一的治疗,每日1次,每次30 min,每星期5次,共计治疗30 d。心理干预内容包括向患者及家属讲述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原因、机制、治疗及不良情绪对疾病预后的影响;纠正患者的错误观念;耐心听取患者的倾诉,以了解其内心活动及心理需求,并为其提供情感及家庭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及全身肌肉放松训练。

2.3 观察组

采用调神开郁针法配合心理干预治疗,心理干预治疗方法同对照组。

取四神聪、百会、印堂、内关(双)、神门(双)、合谷(双)、太冲(双)(腧穴定位标准参照“GB/T 12346 -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10])。患者取平卧位或侧卧位,四神聪穴用0.25 mm×25 mm毫针以百会为中心向外平刺0.5~0.8寸,百会、印堂常规取穴,内关、神门、合谷及太冲穴用0.25 mm×40 mm毫针,均采用平补平泻手法,以局部酸胀为度,留针30 min;电针采用南京济生医疗有限公司的韩氏电针仪(型号HANS-100E),四神聪两组电针对接,百会、印堂一组电针,选疏波,频率2 Hz,刺激量以患者耐受为度,通电30 min。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星期5次,共计治疗30 d。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30 d后进行评价。要求不知道哪些病人受到调神开郁针法治疗且固定的康复评定师进行评定,来增加研究结果的一致性、客观性。

观察指标包括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3.2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各组数据结果描述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检验;各组自身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检验。以<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观察组治疗后HAMD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 (±s,分)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 观察组4814.83±4.1010.06±3.581)2) 对照组4614.65±4.0612.46±4.181)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0.01;与对照组比较2)<0.01

3.3.2 两组治疗前后SD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治疗后SD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1); 观察组治疗后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SDS评分比较 (±s,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SDS评分比较 (±s,分)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 观察组4853.90±3.8142.33±4.011)2) 对照组4652.89±3.5047.11±4.881)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0.01;与对照组比较2)<0.01

4 讨论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普遍认为有3种可能,第一,抑郁症状是脑部病变的直接结果。脑损伤的不对称性可影响PSD的发生[11-12]。第二,患者对身体瘫痪等的心理因素刺激了抑郁的发生[13-14]。第三,是上述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更倾向于内外因素共同导致了抑郁的发生。很多现代临床及实验已证实,针刺能够一方面改善脑血流或促进脑内血肿的吸收,使PSD患者的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升高,促使脑神经细胞觉醒并使其恢复功能,同时加快患者受损的脑组织修复;另一方面促进脑内5-羟色胺和脊髓内去甲肾上腺素的大量释放[15],针刺治疗可以治疗卒中后抑郁。

本研究采用调神开郁针法治疗PSD,取穴主要以四神聪、百会、印堂、内关、神门、合谷、太冲为主,具有调神开郁之功,四神聪位于巅顶三阳五会之处,位于阳位,《类经》曾载“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于头”,故针刺四神聪直接影响着人体五脏六腑及人体精气的运行,可疏通气机,振奋阳气,鼓舞正气,调和气血阴阳,安和五脏,四神聪又为经外奇穴,位于百会四周,有健脑安神定志之效[16-18],故能治疗中风后抑郁。百会属督脉,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及足厥阴之会,为百脉聚会之处,是宁心调神之要穴,具有健脑安神之功[19-20]。印堂归于督脉,为督脉在前额所过之处,位于脑海前庭,内为脑之所在,脑为元神之府,具有醒脑通窍、安神定惊之效[21-22]。两穴相配可加强正经与奇经的联系,可调任督之气血,取二者有宁神、开窍、疏郁之功,可以治疗抑郁症的精神萎靡、思维反应迟纯等症状。同时因病在脑,针之可直达病所,改善抑郁,起效快。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有统调全身气血、解郁安神、开心益智的作用[23],神门为心经之原穴、输穴,为心的经气所注之处,取神门穴可补心气、行血脉、安神定志,与内关相配伍,共起宁心安神之功。研究发现,针刺内关、神门穴可调节内脏的血流量,反射性兴奋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从而恢复正常神经内分泌的功能,最终起到抗抑郁的作用。故取百会、印堂、内关、神门穴共起调神之功。而合谷属阳,主气,太冲属阴,主血,二穴一阳一阴,一气一血,一升一降,调和气血,相互为用,对五脏六腑因气血失和、气机升降失常、虚实兼杂的中风后郁证可起到气血并调之效,从而疏肝理气、调理气机,故能改善抑郁症状。

本研究采用的调神开郁针法,对PSD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治疗上,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对脑卒中后患者的针刺治疗,对5-HT产生调节作用,能早期有效地预防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杨桂梅等[24]提出了系统心理-康复临床干预方法,即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自我放松,每日1~2次,每次30 min;他人真情关怀鼓励的心理支持干预;康复训练室的干预等,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证明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进行临床干预,能获得肯定的效果。陈德庆等[25]提出早期心理干预(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康复疗效。针灸治疗与心理干预各有其特点,又有协同效应,针灸与心理干预康复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模式是在保留传统中医治疗方法精华的同时,吸收了现代的治疗方法中的优点,从而总结出来的新型的综合疗法,可以从多层次、多角度、多系统、多途径入手。通过调神开郁针法配合心理干预的综合治疗,使各种疗效不仅仅是简单的叠加作用于患者身上,而是协调相应机体的生理机能,起到提高疗效的作用,并可以缩短疾病病程,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林秀瑶,许云辉,朱达斌.脑卒中后抑郁症针灸治疗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6):581-583.

聚氨酯丙烯酸酯(B-286c,广州市博兴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TPGDA,天津天骄公司);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1-丙酮(907,广州和为化工有限公司)。

[2] 刘敏,于元英,孙伟平.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心理干预[J].山东医药,2010,50(45):97-98.

[3] 唐启盛.脑卒中后抑郁症中西医研究进展及述评[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9):776-777.

[4] Huff W, Ruhrmann S, Sitzer M. Post-stroke depression: diagnosis and therapy[J]., 2001,69(12):581-591.

[5] Perry L, McLaren S. An exploration of nutrition and eating disabilities in relation to quality of life at 6 months post-stroke[J]., 2004,12 (4):288-297.

[6] 吴江.神经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l58-l80.

[7]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M].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87-89.

[8] 孙培养,储浩然,李佩芳,等.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3,33(1):3- 7.

[9]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0版)[J].中国临床医生,2011,39(11):868-874.

[10]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GB/T 12346—200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44-55.

[11] Cassidy E, O’Connor R, O’Keane V. Prevalence of post- stroke depression in an Irish sampl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disability and outcome following inpatient rehabili- tation[J]., 2004,26(2):71-77.

[12] Spalletta G, Caltagirone C. Global cognitive level and antidepressant efficacy in post-stroke depression[J].(), 2004,175(2):262-263.

[13] 王春方,孙长城,王勇军.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J].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16,(1):54-57,62.

[14] 陈益友.脑卒中后抑郁症43例分析[J].现代康复, 1998,2(9):968-969.

[15] 陈元粉.脑卒中后抑郁症的针刺治疗进展[J].中国临床康复,2004,8(13):2520-2521.

[16] 唐胜修,唐萍.针刺四神聪联合脑多肽穴注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J].医学文选,2002,21(2):166-168.

[17] 吕洪丽,李瑞芝.针刺四神聪及神庭治疗顽固性失眠7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02,(7):303.

[18] 孙元林,赵爱珍,孙志刚.电针四神聪治疗儿童多动症46例[J].中国针灸,1994,14(S1):253.

[19] 高碧霄,孙瑜.十余年来百会穴研究概况[J].中医文献杂志,1997,(2):41-43.

[20] 黄听军.百会穴的临床运用举隅[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3,(3):53-54.

[21] 邓明其,容健成.印堂穴持续贴敷法结合艾灸神阙穴治疗失眠症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4,20(11): 156-157.

[22] 黄玉晓,唐凤元.印堂穴按摩用于缓解肛肠病人术前焦虑的临床研究[J].护理研究(中旬版),2009,23(5): 1254-1255.

[23] 钟恬,陈日新,田宁.内关穴体表电刺激与电针预防旋转诱发的晕动病对比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06,(12):60-62.

[24] 杨桂梅,胡晓梅,李红艳,等.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干预措施及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7): 661-662.

[25] 陈德庆,贾宏,朱晓波.早期抗抑郁治疗对老年期脑卒中后抑郁康复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 (24):2437-2438.

Clinical Observation ofNeedling plus Mental Intervention for Mild Post-stroke Depression

-,-.

,310000,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regulating mind and anti-depression) needling plus mental intervention in treating mild post-stroke depression. Method A total of 100 eligible subjects with mild post-stroke depression were randomiz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two groups were both intervened by basic treatment,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additionally given mental interven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needling plus mental intervention. The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once a day, 5 times a week, for 30 d in total. The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and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Result The HAMD scores were both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the two groups after the treatment (<0.01), and the between-group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0.01). The SDS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the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 (<0.01), and the between-group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0.01). Conclusionneedling plus mental intervention can more effectively improve mild post-stroke depression than single mental intervention.

Acupuncture; Post-stroke syndrome; Depression; Mental intervention;needling

1005-0957(2017)08-0914-04

R246.6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7.08.0914

2016-12-20

杭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立项项目(2015KJJ20)

陈顺喜(1982—),男,主治医师,硕士,Email:619404110@qq.com

猜你喜欢

调神印堂针法
针刺配合调神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观察调神针法对慢性失眠症患者过度觉醒状态的影响
浅议无极针法之九元气血针法
邹伟运用调神针刺法结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痉挛性斜颈验案
朝医太极针法操作规范
初探皮部针法治疗腰肌劳损
球迷·缪印堂荐评
缪印堂的“年画”
缪印堂荐评
阻力针法联合针刺后溪穴治疗颈肌筋膜炎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