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年海参市场总结报告

2017-08-16王金龙北京水世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当代水产 2017年1期
关键词:海参养殖

■ 王金龙 (北京水世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2016年海参市场总结报告

■ 王金龙 (北京水世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海参养殖圈

2016年全国海参养殖区域面积均有缩减,养殖品种及养殖模式也是重点转型的一年,参圈套养增加产值效益弥补海参行情近几年持续走低的压力。今年秋季海参行情明显回暖,从参苗种到暂养苗再到成品参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我国的海参养殖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福建等地,其中分为工厂化育苗、网箱标苗、外圈增养殖、底播增殖、吊笼养殖等养殖模式。已经有了初步完整的阶段性养殖模式,随着阶段性养殖良性发展,也为海参产业带来了复苏的生机。同时新的产品技术的应用和产业转型创新升级将成为海参服务业的一大课题。

1 2016年全国海参养殖市场面积和规模变化

全国海参养殖主要省市集中在辽宁:大连、盘锦、锦州、葫芦岛,河北:秦皇岛、唐山、昌黎,山东:东营、即墨、荣城,福建:宁德、霞浦等地。

2 2016年海参养殖情况总体分析

2.1 海参养殖总体规模

2016年海参养殖整体规模相比前几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开发参圈工程停止,参圈买卖吃紧,有一部分参圈合约期将至停止投苗,政府退养还原湿地,参圈改养虾蟹等等。海参苗室70%停止升温苗、20%改养虾50%的苗室保常温苗。福建採捕暂养苗同比2015年养殖总量有所下降,2015年的暂养苗长势没有达到预期个头,2016年在北方收购暂养苗总体规格就有了很大的变化前期要求8~15头/500g,后期由于暂养苗规格整体不齐抓不到规格标苗,以致选标放开在7~20头/500g。后期暂养苗价格升高到53~55元/500g+捕捞运输暂养费+饲料人工费等达到100元/500g成本,养殖水平在两翻半以上才能赚钱,有一些老板放弃了投资,所以今年福建吊笼养殖总量也有所下降。

2.2 海参养殖模式变化趋势

海参养殖周期较长南北接力养殖已成必然趋势,福建吊笼养殖技术接近成熟;北方网箱标苗立体模式,充分的利用水体空间,产值空间技术有待提升;参虾套养模式在提高参圈总产值和整体效益,在辽宁部分地区已经广泛推广并收获明显效益,车虾和南北白对虾10∶2的比例模式套养;参圈套养海螺、梭子蟹、海肠子技术有待探索,有个别地区试养,还没有得到普及。

2.3 海参苗种价格变化趋势

2016年春季海参持续低迷,由于福建2015年8,000吨的暂养苗吊笼养殖成品海参大量上市的冲击,北方外圈成品参急于出售为资金周转,安全度夏,此前并有超过30%的从业人士退出了海参产业。2016年秋季海参价格明显回暖,北方大头海参出现断调抓不出来量少,暂养苗出售量过大中间断档,生长周期达不到。今年夏季高温期北方海参病害及纤毛虫病害造成的损失比较严重,影响了海参的总产量。随着海参烹饪技术的多元化及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平民化消费群体加大,需求量大幅度上升。福建拉缸盐海参库存在2016年8月份几乎销售干净。以上迹象表明海参的春天已经到来。

2.4 苗种质量

随着海参行业的发展成熟,选择苗种质量环节要求细致,同时也淘汰了一批无规则的育苗生产商。海参网箱标苗技术的推广应用极大的提高了苗种的成活率,在海参阶段性养殖技术上提高了一阶。海参苗价过低升温苗成本高,多数从业者恢复原始的常温保苗过程,从而使育苗环节更接近自然初始化。同时人们对苗种种质退化问题的重视度提高,采取了科学选育技术及合理优质杂交选育等。

2.5 气候情况

2016年沿海地区总体天气变化比较平稳,持续降雨量集中在7月中下旬,没有完成大的灾害。只有8月份高温期,山东、河北、辽宁地区参圈水温最高达到35℃~33℃,管理不好的参圈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失。

2.6 养殖产量

2015年冬季福建吊笼养殖海参长势同比上年较差,受吐肠病害影响没有达到预期长势,产量规格均有缩减。北方地区2016年总产量受病害和这两年北方出售大量暂养苗成品参严重断档没有大参或大参少的现象,只好出售暂养苗。还有收大货的脱水严重导致参圈老板选择卖不脱水的暂养苗。相对养殖管理较好的参圈也是丰收年,据了解,一些相对较好参圈今年产量都在100~200斤/亩左右。 (北方出售大货海参比暂养苗海参比例在1∶3)

3 2016年海参套养模式及效益分析

参虾套养模式(表1)、网箱标苗模式(表2)。

4 2016年海参病害情况

2016年海参病害情况(表3)。

5 现阶段海参养殖提高效益的关键技术模式

5.1 “双养理论”——外重溶氧,内重营养

我们的技术专家将海参的养殖问题总结为一句话:二质生病,二度管长,营养看快慢。

5.1.1 二质生病

二质指的是水质和底质。海参的病害发生在于水环境的不稳定,也就是水质的稳定和底质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海参的健康状态。因此有“参吐肠,水变化;参化皮,底质差”的外重溶氧之理!

5.1.2 二度管长

二度是温度和盐度。“高温眠,低温休,温在中间才见钱”,海参具有休眠的习性,最适生长温度在12℃~18℃,尤其在15℃左右生长最快。海参属于变渗透压的狭盐性生物,刺参的适宜盐度为28‰左右。高盐度和低盐度养殖都不利于海参的生长,海参对海水盐度变化的耐受力跟温度和自身体质相关。实践表明,在海参体质正常时,只要保持盐度的稳定性,不出现急剧的盐度变化,海参能够在高盐度和低盐度中正常的生长。

5.1.3 营养看快慢

海参生长的快慢与饵料的营养和数量有直接关系。“营养全,准赚钱;营养差,长的差”。在高密度的养殖情况下,定期肥水培养天然饵料,可抑制水草大量生长。以及使用黄金多糖营养全面的参圈,海参皮质好,免疫力强,长势快,发病率少,内重营养少不了。

5.2 参圈套虾的几个关键点,也是重中之重

5.2.1 放苗时间

建议一般都在5月中旬以后,在水温20℃左右时投放虾苗成活率高,下风口放养;控制好参圈野杂鱼的量,避免虾苗被鱼吃掉,必要时适当清杀野杂鱼;杀过鱼后水多数都很清澈,水清则爱长草,一定调水或肥水使水体生物量平衡;随着温度的升高,藻类繁殖量也开始加大,而虾小的时候是以水中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为食,所以在这段时间放苗,虾苗的成活率最高。

5.2.2 日常管理(养殖过程中的水质、底质调控)

全国海参主要养殖区域分布图

2011年~2016年海参养殖总面积变化

2012年~2016年价格走势图

水温变化趋势图标

水质调控方面,定期泼洒益生菌等微生物制剂,稳定水质,促进藻类繁殖,防止水环境突变。

底质调控上,定期使用底改产品。

定期使用控草产品,尽量少杀草。参圈稍微有些草,对虾和海参都有好处。

车虾在5公分左右就开始适当喂料,补钙,补充营养。多数参圈都是在车虾6公分左右时晚上走圈边看到很多,有的第2天就看不到了。就是因为虾的营养跟不上,退壳退不下来而死。

7、8月份高温季节。如遇天气突变或连绵阴雨天,注意水中溶氧,及时投放抗应激产品。

5.2.3 及时出虾

立秋以后或70天以后够规格及时出,立秋以后,气温变化大,车虾应激能力差,易发病。

密度较大时,参圈无增氧设备,建议出一部分规格大的虾,规格小的继续养一段时间。

6 2017年海参预测与破局思路

6.1 规模化养殖进一步深化

海参产业经历了极速扩张和行情巨大冲击以后,逐渐步入了理性的发展轨道,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出台顺应了产业市场的要求,符合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需求。2016年海参养殖的规模化程度和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深化,在养殖合作社和养殖销售联盟的引领下诸多大型养殖厂和单个池塘逐步主动进入整合发展阶段,面临海参市场创新变革阶段一批打水产擦边球的人士注定被淘汰出局,同时将会涌现出一批真正的海参养殖风云人物。海参市场产业整合和创新型养殖,更方便了科学养殖技术模式的推广发展,提高了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合理的为消费市场提供健康安全产品。6.2 规模化养殖综合管理体系

随着海参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产业链条的成熟,阶段性养殖技术的创新,套养和立体养殖管理体系的探索,极大提高了养殖效益的总产值。物联网监测服务业和饲料业重兵布局动保行业,将迅速推进规模化养殖综合管理体系的发展。

6.3 现在海参养殖模式的突破

海参养殖多数老板还是粗放型养殖,也在尝试着适合自己的科学养殖模式,没有专业的素材指导其养殖,所以从信心上就很难坚持下去。近几年海参养殖业相对比一般水产品养殖业效益还是可观的,只是自身对比没有过去海参热的年代那么暴利,当地政府水产技术推广站对合理区域海参养殖业逐步重视起来及动保企业对海水市场养殖技术的重视与研究,都突破了现有的传统模式养殖。

参虾套养模式,充分的利用水体空间,合理套养品种恢复水环境生态系统,提高附加效益产值,有利控制敌害生物量和病害。

阶段性养殖分为网箱标苗和北参南养的吊笼养殖,经过多区域海参养殖模式的转型,海参阶段性养殖加快了资金回笼,缩短了养殖周期,加快了生长速度,降低平衡了养殖风险,更方便了养殖管理,阶段性养殖真正实现了海参高效养殖。

以上报告内容是本人从事海水养殖近8年来的相关数据收集,对2016年整体概况分析。在此和大家分享,为水产养殖事业尽绵薄之力,相信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读者批评指正。最后祝愿从事水产养殖的朋友们事事顺意,年年大丰收;祝愿从业的同行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表1 参虾套养模式

表2 网箱标苗模式图表

表3 2016年海参病害情况

猜你喜欢

海参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感谢海参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海参的奇怪本事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春季肉鸡健康养殖要过六关
古今八珍之葱烧海参
海参易变弯,掺了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