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樟黄化病对其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2017-08-15陈金海车志军陈晓丽

农家科技 2017年6期
关键词:胸径含水量

陈金海 车志军 陈晓丽

摘 要:香樟树黄化病发生较普遍,为有效监测、预防和治疗该病,使得香樟树正常生长。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对香樟黄化病对树木主要的生长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进行了测定分析,并将实验得出的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供参考。

关键词:黄化病;新梢生长量;胸径;树高;含水量;电阻值;叶绿素含量

樟树是樟科常绿大乔木,因全株散发樟树的特有清香气息,故在民间多称其为香樟。但在香樟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其喜酸怕碱,抗寒性较差,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其中,黄化病就是近几年城市樟树发生比较普遍、危害比较严重的一种生理性病害,该病害轻则使植物发育受阻,形态失常;重则造成植株死亡,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破坏。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了黄化程度对香樟生长及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材料。为保障实验数据以及结果的准确性,实验选取5个生长差异显著的香樟样地,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共选定15棵树,树龄均为10年生。

2.样地概況。实验样地年平均气温15.7℃,降雨量900~1100mm,土壤呈中性和微碱性,pH值多在7.5~8.5之间,土壤肥力较低。

3.香樟黄化程度的划分。2012年4月对樟树黄化病进行逐株调查,按以下要求进行判读。樟树黄化被分为5个等级。样株年龄一致,且与生理指标关系密切,见表1。

4.测定内容及方法

(1) 生长量的测定。用测高仪测量樟树的树高,胸径尺测量樟树的胸径和地径,卷尺测定冠幅,游标卡尺测定新梢的粗度,刻度尺测量新叶的长度、宽度、新梢长度,电子天平测量新梢的重量。

(2)生理指标的测定。电阻值:将万用电表针头分别插入植株组织(1.3m的胸径处),两根针头相距1.5cm左右,深度为刺破嫩梢皮及叶片即可,待指针摆动稳定后读数。重复3次,最后求平均值。叶绿素含量:采用95%乙醇法测定。叶片含水量(包括束缚水和自由水):采用烘干称重法测定。POD(过氧化物酶)活性:采用李忠光等愈创木酚法测定。

5.数据处理、以重复实验研究的结果为基础,采用Excel2003软件作图,用DPSv7.05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二、结果与分析

1.黄化程度对香樟生长的影响

(1) 黄化程度与树木新梢生长量的关系、叶片是植物生长的基础,也能折射出树木的生长状况。实验表明,香樟新梢长度、粗度、重量、新梢叶片数及叶片大小等新梢生长量与黄化程度关系密切,差异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随着香樟黄化程度的加重,香樟新梢生长量值逐渐减小。健康香樟的新梢长度为22.06cm,Ⅱ~Ⅴ级的香樟新梢长度分别为16.35cm、12.80cm、11.29cm和10.43cm,呈逐渐降低趋势;新梢粗度随着黄化程度的加大逐渐减小;黄化程度为Ⅰ~Ⅴ级的香樟新梢重依次为7.175g、4.379g、4.330g、3.591g和3.131g;黄化等级为Ⅰ、Ⅱ级的香樟新梢叶片数为11左右,黄化后3个等级的叶片数为8左右,5个黄化等级的新梢叶片数之间差异性显著(P=0.0379<0.05);健康的香樟叶片大小为9.09×4.04cm,黄化后各等级的叶片逐渐减小至6.65cm×3.47cm。方差分析表明,不同黄化等级的各香樟新梢长度、粗度及重量之间差异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2) 黄化程度与树木树冠及树干生长量的关系。①树高及树冠。众多研究表明,树高及树冠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树木生长的快慢程度,而树木生长的快慢程度则反映了树木本身的健康情况。香樟发生黄化后,树高及树冠的增长明显受到抑制,黄化越严重,香樟的树高及树冠生长越缓慢。②地径及胸径。胸径同树高一样也是反映树木生长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树木生长的快慢程度。通过对黄化植株的胸径及地径测定结果表明,香樟发生黄化后的植株胸径明显小于正常的植株。

2.黄化程度对香樟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1) 黄化程度与树木叶片含水量及电阻值的关系、通过对黄化程度不同的香樟叶片含水量及电阻值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叶片含水量与电阻值之间呈负相关;香樟黄化程度与叶片、新梢及树皮电阻值之间均呈明显的正相关性。结果见表3。

由表3可以得出,香樟的叶片含水量随着黄化等级的加大逐渐减少,且不同黄化等级的香樟其叶片含水量及束缚水/自由水均差异极显著(P=0.0001<0.01)。

(2) 黄化程度与树木叶绿素含量的关系、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黄化是由于叶片叶绿素减少,因此叶绿素含量的减少是植物黄化病最为直接的影响因素。测定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植株黄化等级越严重,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也越低。

(3)黄化程度与树木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关系。过氧化物酶是植物体内广泛分布的氧化还原酶类,并且还可以进一步聚合成木质素,增强植物的抗病性。随着香樟黄化程度的加深,树木过氧化物酶活性依次减弱;黄化最严重的叶片POD活性为正常叶片中的1/5,可知樟树黄化对POD活性影响较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黄化等级Ⅰ、Ⅱ与Ⅲ、Ⅳ、Ⅴ级之间差异极显著。

三、 结论

基于实验研究,对香樟的生长指标进行分析发现,病害等级与树木的新梢生长量、树冠、树干生长量、地径、胸径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以及香樟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有关系。突出表现为:黄化等级越高,树木的长势明显受阻;香樟的叶片含水量和黄化等级呈负相关;香樟叶绿素含量随着黄化等级的不断加重而下降;香樟黄化程度与POD活性呈负相关。

参考文献:

[1]桑贤强,欧阳瑞光.香樟黄化病的综合防治[J].中国科技投资, 2014(A04):457-457.

[2]张洁,李建龙,杨齐,等.香樟生理黄化病对树木主要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 2011, 39(6):206-209.

猜你喜欢

胸径含水量
眼干的人别选高含水量隐形眼镜
甘肃祁连山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祁连圆柏前后期胸径关系的探究
数字说
径流小区土壤含水量TDR法与烘干法测试相关关系探讨
夏季补水不得不吃的食物
人工福建柏胸径与树高关系的研究
公路土工试验拟定最佳含水量初探
不同种源马尾松树高与胸径生长相关模型研建
变压器油纸绝缘含水量的介电响应测量方法
用地径胸径回归分析法推算采伐木蓄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