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抢占正能量报道制高点 打造城市美德新名片

2017-08-15

记者摇篮 2017年8期
关键词:晚报助学爱心

“大连晚报,好人好报”,经常性地举办公益活动,坚持正能量新闻宣传,这是创刊于1988年的大连晚报一直以来的工作重点,也是大连人对晚报认可的重要原因之一。眼下是互联网+时代,网络能够让一件事情迅速传播,也能够让细小的声音无数倍地放大。如何借助现代传播手段,抢占正能量报道的制高点,在传统媒体和网路上同时发出主流声音,成为大连晚报探讨和研究的重要方向。

无论是坚持了17年的“特困生档案特别行动——家乡父老送你上大学”活动,还是近几年重点推出的“最美家乡人”评选、关爱志愿者行动,大连晚报始终坚持正面发声,打造城市美德名片,建设媒体公益品牌。

责任媒体,搭建融汇大爱的桥梁

一座文明城市,一个责任媒体,搭建一座融汇市民大爱的桥梁——2016年8月1日,大连晚报第17年“特困生档案特别行动——家乡父老送你上大学”活动正式启动,仅仅用了4天时间,活动便募集善款72万余元,除去当年资助129名贫困学子的64.55万元,剩余7.45万元,转入下一年的“爱心助学基金”。2015年的活动中,还有结余6.5万余元,一并转入下一年的“爱心助学基金”,这样,2017年的“爱心助学基金”已有13万余元。

说到大连晚报最早的助学活动,起源自1997年,当时瞄准的帮助对象是在校的贫困大学生,“特困生档案”专栏也就是这个时候诞生的。连续两年,先后有200多名在连上大学的贫困生,每月至少有了300元的生活费,其中有的学生四年的学费、生活费全由资助者捐助。进入新千年,因学费上涨及救助措施不健全等原因,贫困大学新生入学难问题开始大量涌现。2000年,大连晚报社编委会经过几番探讨和研究决定:“特困生档案”以全新的方式再上路——关注焦点从高校大学生转向了大连本地的大学新生。谁也没想到,这一年的8月21日,大连晚报一篇《考上大学,我依旧笑不起来》的报道,在大连掀起了一场全民助学的行动,而《别怕,家乡父老送你上大学》的报道可以说是这一行动的号角。该策划报道的名称也由此定为“‘特困生档案特别行动——家乡父老送你上大学”,并一直沿用到现在。

“家乡父老送你上大学”活动第一年,收到捐款25万余元,帮助49个孩子读上了大学。当时的大连市领导亲自到晚报参加资助者与受助者对接活动,高度评价市民的爱心善举,评价大连晚报有责任、有担当。参与报道的记者回忆说,当年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卓越集团包下了所有考入清华北大的贫困生,一共是6人,每人资助1万元,之后每一年,卓越集团都派人到北京给6名孩子送学费和生活费,直到他们毕业。当年卓越集团还出了一台大巴车,专程送学子们去北京, “意外”扣上了家乡父老送你上大学的主题。

在已经过去的17年里,“家乡父老送你上大学”累计募集助学款近千万元,已资助1800多名贫困生圆梦大学,再加上此前“渴望读书的孩子们”等晚报社开展的其他助学活动,已资助了2500余名贫困学子读书。

爱心集结,大连人的爱不断涌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环境和报社经营状况虽然有所变化,但是“家乡父老送你上大学”助学活动的初心一直没有变化。每年高考季刚刚结束,报社编委会就会召开专门会议,探讨当年的助学活动该怎样搞,大调子定下来之后,由专刊部具体负责牵头,联系教育局再安排给各地教育部门,把当年家庭困难的高考生名单报上来,然后专刊部采编人员再逐个家庭进行电话核实和沟通,再抽出一部分家庭进行实地探访核查,确保贫困学生的信息准确,没有虚报的情况,以保证公平和公正。每年,都有个别学生因不符合条件而被刷掉,由更贫困的学子增补上来。

这部分工作完成后,报社有关领导会专门与团市委希望办沟通,在款项收放上,由希望办直接介入,保证款项收发的合法程序和公平监督。在2015年,为了进一步保证活动的公正性,报社赵振江还亲自与大连市文明办沟通协调,引入大连市文明办全程监督指导,确保我们活动的公正性和公信力。因此,这一项活动由最早的大连晚报社一家媒体的“单位”活动,到今天“演变”成由大连市文明办全程指导、大连晚报社主办、大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一处和大连团市委希望办协办的“全市”大活!每年的七八月份,活动正式启动,贫困生的信息和资助的倡议一经见报,就像是在滨城吹响了爱心的集结号。涓涓爱心不断涌来:90多岁的老红军拿拐杖逼70多岁的儿子顶着大雨送捐款;癌症晚期的女教师从别人捐给她治病的善款中挪出一部分助学;每月收入微薄的环卫工舍不得吃顿好的省出钱来捐款……在众多的捐助者中,不少人甚至不留姓名放下捐款就走。

每年,走进晚报社捐款办公室的捐助者,每一位都值得敬佩,他们的爱心不论多少,都是无价的,之于贫困学生都是一种大爱。而很多捐助者的贫困励志故事,也让贫困学子们和工作人员多了另外一种感动。

有着“北方明珠”之称的大连,2005年以来,已连续四届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它的“文明”表现在市民有序排队乘车,表现在关注弱势群体,表现在困难面前所有大连人拧成一股绳……作为大连的一分子,大连晚报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大爱精神——全国文明单位、“希望工程25年杰出贡献奖”单位、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这些光环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著大连晚报人,荣誉所给予我们的是更多的责任和使命,敦促我们每一年都把这个活动做得更好更公平。

爱心接力,受助学生回报社会

对于受资助的学生,资助者们从来是不求回报的。但这些贫困的孩子知道,眼前的帮助来之不易,也意义非凡,有些善款甚至是跟他们相似的弱势群体捐出来的。为此,受助学生们心存感激,也在默默把这份爱心“接力”下去……

2011年,考上北大医学部的王淼抱着感恩的信念,踏上了家乡父老为他铺就的求学之路:“将来学有所成,我一定要回报社会,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将这份大爱传递下去。”2012年,放暑假的王淼回到家乡,和另一名受助学生王守财一起,为“特困生档案”特别行动做义工,在捐款办公室里,他们每天来得最早、走得最晚。而此后的每一年,王淼都会利用假期来到晚报社看望曾经报道过他的记者们,问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而每逢节假日,他都会给资助者发信息问候,汇报自己的近况,有时还会给他们捎些家乡的土特产。

2015年的活动中,晚报迎来了一位报恩的学子——10年前大连家乡父老资助过的一个痛失母亲和姐姐,与父亲相依为命的女学生,在吉林大学读完本科,又攻读了硕士研究生,工作后省吃俭用, 终于还完了大学期间申请的国家助学金后,将最近几个月刚刚积攒下来的钱送来了。她留下了一个化名“曾沐恩”——“我曾经沐浴过家乡父老的恩泽。”她如是说。

2016年的活动中,晚报又迎来了一位于2012年曾受过资助的学子母亲,大学应届毕业生小朱委托母亲把第一个月的工资和之前的实习费共5000元捐出来,资助一名贫困学生。这位妈妈从包里掏出当年女儿受资助时,用来装资助款的信封,她说:“女儿现在挺优秀的,我很欣慰,我们打心眼儿里感谢晚报和捐款的爱心人士,是你们托起了我女儿实现梦想的希望,谢谢你们!”

过去的17年里,1800多名贫困学子,在“家乡父老送你上大学”活动中,获得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护航,不仅顺利进入了大学,而且走上了回报社会的奋斗之路,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材——第一批受助学生岳峰,清华本科毕业后,保送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读研究生,现在环保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从事核應急管理工作;还有早期受助学生张万蛟,清华毕业后,在日本东京大学攻读博士……

说实话,做这项活动并不容易,每一届编委会和每一代晚报人,延续公益初心,传承公益宗旨,都为此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情感。特别是在最近几年,纸媒经营出现困难,如何做好这项公益活动,是摆在现在这届编委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与活动多年的一位本报记者,现如今已经是报社编委会成员,她表示:“每年的‘家乡父老送你上大学活动之初,我们都有很大的压力,担心捐款数额不足以资助既定的贫困生数。”然而,每次活动结束,捐款的数额都证明:我们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在大连晚报这个有责任感、有公信力的媒体的感召下,在新一代编委会的决策下,在新一代采编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滨城市民一呼百应,涓涓爱心是不可估量的。没有什么能比这更让人欣慰!

而今,孜孜不倦走过17年,“家乡父老送你上大学”已经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助学活动,它饱含了太多的爱心、责任、希望,已然成为大连晚报乃至滨城的一个爱心助学品牌,一个传递爱的符号。

2016年,大连晚报 “特困生档案特别行动——家乡父老送你上大学”活动获得全国报业社会活动评选一等奖;入选“中国网事 感动辽宁”2016网络人物评选活动;获得大连市希望工程2016年度贡献奖……该活动曾先后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家级媒体报道,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搜狐网等门户网站多次转摘,在网络世界同样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大爱大连,专版报道传播正能量

除了每年坚持的公益品牌活动,大连晚报的日常报道中,同样坚持正能量宣传的宗旨。早从2012年6月起,大连晚报便创办了一块新版面,版性定位为“大爱大连”。说起这一专版的创立,还要从当年5月末的一则新闻说起。

那天,大连晚报记者偶然经过甘井子区凌水医院时,发现有位老人在门口边磨刀边掉眼泪。记者上前询问,竟问出了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老人65岁,山东临沂人,在大连走街串巷20年磨刀为生。最近,他被发现身患肝癌且到了晚期。可怜的老人担心死了以后,远在老家的体弱妻子和智障儿子无人依靠,一边磨刀一边落泪不止。

记者聆听老人的故事,更亲眼看到,医院里的医生、附近的住户、陌生路人得知老人的遭遇,送来吃的穿的,或磨刀支持他的生意……据此,记者写成《快“走”了,还遇到这么多好心人》一稿。

此稿一出,即引发了全城人的爱心,很多市民专程赶到凌水医院门口,寻找磨刀老人。第二天,老人的30把菜刀卖出了9000元的“天价”。短短一周多时间,老人收到了近5万元善款。之后,志愿者为老人买了回乡的船票,山东当地媒体接过了爱心接力棒,到码头接老人,带他去医院治疗,直至护送回乡下老家……大连晚报记者始终跟踪报道此事,先后写出了十篇稿件。

这组报道如同一次爱心总动员,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大连市委主要领导给予了高度肯定,以至于“磨刀老李”在百度上成为一个词汇。

受此启发,大连晚报创办“大爱大连”专版。集合生活中发生的平凡普通然而感人的新闻事件,进行放大式采访,挖掘事件中人性的光辉。通过报道不断地传递出这样的信息:社会需要诚信、善良、奉献和牺牲,这样的人其实就在我们周围,我们也可以是其中一员!

从2012年6月中旬至2014年年末,“大爱大连”专版发稿百余篇,报道了各种类型的平凡而感人的故事。晚报还依托专版,在大连市普降大到暴雨,北三市遭遇灾害损失较重的情况下,发起“大爱大连心向灾区”特别救助行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每天一车,定向捐助灾区衣物、食品、款项,在社会上影响较大,形成了热点。

最美家乡人,两届活动聚焦凡人善举

2015、2016两年,在“大爱大连”专版的基础上,大连晚报与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合作,连续推出两届“最美家乡人”公益评选活动。与之前的报道相比,这一系列的活动和报道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使得传播效果最大化。

从8月启动至年底结束,两届活动中,晚报共计报道了24位普通大连人的正能量故事,这里面有有求必应的环卫经理,有爱管闲事的退休大叔,有勇救溺水者的“最美新娘”,有义务修楼院路的热心人、长年见义勇为的好医生、抚养弃婴15年的大爱义父等等。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并非“高大全”的英雄典型,而是普通人的凡人善举。

2015年“最美家乡人”——郭嫄嫄的事迹极具代表性。事发时,郭嫄嫄正在海边拍婚纱照,听到有人落水的呼救,不顾精致妆容,飞奔到海边救人。整整20分钟的按压、人工呼吸,虽然没把人救回来,准新娘的善举却借助网络的力量迅速传播开来,成为全国性正能量人物,网友称她为“最美新娘”,点赞超过十万。“最美新娘”从这件事中还发现了普遍性问题——人们对于急救知识的馈乏。为此,她所在的医院组织并成立了心肺复苏培训团队,进社区、进工厂、去学校,把急救知识教给更多人。

经过晚报的发掘和跟踪采访,郭嫄嫄的事迹迅速传播开来,在接下来的全国网络评选中得票最高,获评“全国最美”, 将大连的好人形象推向了全国。大连市文明办评选其为“大连好人”。

2016年的大连地区“最美家乡人”评选活动中,再度诞生了一名“全国最美”——勇救车祸伤者的90后交警曲芳剑。小伙子是大连2600名交警的代表,他是在路面执勤处理一起交通事故时做出了救人举动的。虽然在他自己看来只是正常的工作,却获得了驾驶员、路人及网友们的交口称赞,很好地树立了交警的形象。

两届活动在寻访阶段结束后,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公示与网上投票,评出大连地区的十大“最美家乡人”,并举行颁奖仪式。颁奖仪式除大连晚报报道外,大连市的电视台、广播、网络及纸媒也都进行报道,实现了正能量故事的二次传播。

2016年1月,大连晚报还举行了一场志愿者关爱行动。晚报记者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以“新春走基层”的形式,兵分几路,先后采访报道了环保志愿者、公共文明引导志愿者、人防应急通訊志愿者、无偿献血志愿者等志愿者群体的优秀代表。长达20天的连续报道后,100名优秀志愿者名单出炉,晚报记者将100份新春礼包送到志愿者手中。

市环保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唐在林告诉晚报记者,从事环保志愿工作已经16年了,还是第一次接受来自社会和媒体的“送礼”。“我们已经习惯了付出,习惯了给予,这一次的社会关爱给我们极大温暖,大家特别感动。”

2016年春节过后,大连晚报邀请10位最佳志愿者座谈,深情回忆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心路历程,对志愿服务过程中遭遇的问题提出看法,更寄望于政府、媒体加大宣传扶持力度,进一步推进志愿服务的开展。

“志愿者关爱行动”是大连晚报对全市优秀志愿者个人及团体的一次系统梳理与展示,盘点了大连志愿服务工作的成绩,深入探索了大爱之城精神之基的所在;另一方面也贯彻和体现了新闻战线“走转改”精神,对于所有参与记者来说,可谓一次心灵的洗礼。

最美大连人,常态栏目打造美德名片

在大连,“好人好报,晚报情怀”8个字家喻户晓,这既是大连晚报的自我定位,也是几百万大连人对于大连晚报的评价与期许。2016年春节过后,作为“大爱大连”、“最美家乡人”评选、“关爱志愿者行动”等专版专栏专题活动的日常版——“走基层·发现最美家乡人”正式开栏。这是一个常态性栏目。一方面是为了继续深入贯彻新闻战线“走转改”精神,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长年坚持报道社会正能量新闻,打造文明城的美德名片。

与专栏同时推出的,是一篇重磅报道——大连晚报首席摄影记者、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58岁的李传报坚持多年除夕夜走基层,与公交人一起度过了20个大年夜。

这是大连晚报首次以大版面报道自己的员工,李传报承担得起如此重磅报道——在大连的很多基层单位、街道里巷、工厂乡村,他都是大家的熟人、朋友,人们亲切地称他“报哥”。

报哥众多的朋友中,公交战线上的兄弟最多,调度员、司机师傅,提起他,都能讲上不少故事。事实上,从成为新闻记者那年起,除了中间有3年回山东老家过年,其余的20年除夕夜(算上2017年,已经是21个除夕夜了),报哥都是与公交职工一起度过的。他的相机记录了无数除夕夜的末班车,定格了无数公交战线普通职工的身影,也见证了大连百年公交史五分之一的光阴。所以,在“发现最美大连人”开栏之际,我们“发现”的首位“最美”,就是大连晚报记者。

此栏开设的第二天,正好赶上一场堪比2007年正月十五“风暴潮”的恶劣天气,雨雪大风突袭,城市启动应急预案。一个细节引发网友接力转发和一致点赞:一位交警一直在高新区路口帮忙推车,最后甚至累得跪在地上,网友看到之后拍摄下来发布到网络上。有网友特别发起“接力转发,我见证,我传递,赞颂冰雪中的坚守者”的活动。大家纷纷为“可爱的人”点赞。

晚报记者对这一正能量事件的报道发表在“发现最美家乡人”栏目中,并在第二天进行了跟踪采访,把交警跪地推车的更多细节——3名交警推了70多辆车,累得跪在地上扒机关盖和车轱辘下的冰雪等内容展示出来。同时还发掘了另一件感人故事:旅顺一位执勤交警工作中被大风吹得险些摔进路边排水沟,在抱住树木固定身体的同时还不忘疏导交通……风雪中正能量的场景让全体大连人发现了“最美”,很好地树立了警察的群体形象,在特殊恶劣天气里传播了温暖和正能量。

从2016年2月到现在,这一栏目已经“发现”了超过40位“最美”,多数为以前从未报道过的“新人”。其中包括六旬孝子悉心照料瘫痪父母十年,雷锋日的优秀志愿者群像、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守护大连“水碗”24年的环保志愿者、曾一人同时照顾40余老人16名孤儿的敬老院服务员、街道热心专干服务社区百姓、在芦山地震3周年时重返灾区的热心小伙等人物,他们的善举平凡而又高尚,传递着温暖,又体现了城市的精神内核。

作为常态性栏目,“最美大连人”在大连晚报上的出场频率较高,引导了积极向善、阳光向上的社会氛围。

大连是一座大爱之城,虽然城市体量并不大,却具有善良包容、果敢仗义的气质。大连是连续四届的全国文明城,仅注册义工就有67万之众,环保志愿者也有6万余人,志愿服务蔚然成风,公益精神极具普遍性。目前,“寻找最美大连人”已经成为全市各媒体均开设的常态性栏目,对于弘扬社会正气,鼓励见义勇为,褒奖凡人善举,打造爱心城市的美德名片起到了重要的舆论引导、气氛营造作用,也体现了媒体的责任担当。

猜你喜欢

晚报助学爱心
立足“本地化”做好晚报新闻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关爱·帮扶·助学
为助学一诺千金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
扎实帮困助学造福贫困少年
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