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句群作为C/E翻译单位的探讨

2017-08-15韩孟奇

外国语文 2017年6期
关键词:连贯手段语篇

韩孟奇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0 引言

在翻译实践和教学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翻译单位。翻译单位是个众说纷纭的话题,郭建中(2001:49)曾引用苏联翻译理论家巴尔胡达罗夫的观点,把翻译单位分为词素、词、词组、句子、话语五个层次。从词素到语篇都曾被作为翻译单位。从语际翻译来讲,英译汉和汉译英的翻译单位也不尽相同。在英译汉时,有学者认为“以句子作为操作单位就可以了”(袁晓宁,2006:45)。就汉译英来说,情况要复杂得多。有学者主张以小句作为翻译的转换单位(罗选民,1992:32) ;有学者提出把句子作为翻译单位(李爱玲 等,1995;武景全,2000;袁筱一 等,2008);有学者提出以自然段落作为翻译过程中的操作单位(郭建中,2001;袁晓宁,2006);还有学者主张把语篇确定为翻译的基本单位(袁锦翔, 1994;司显柱,1999)。从语言构建功能来看,翻译单位应该是一个“不能分割,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要求单独处理的连贯言语的片段”(刘士聪,2000:61)。从汉英翻译实践得知,如果翻译单位过小,就会引起操作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造成句子间的衔接和语篇的连贯不够自然。如果翻译单位过大,如以段落或语篇为单位,就会造成操作不便。虽然在翻译实践中翻译单位并不是一成不变,但把什么作为比较理想的翻译单位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一个句群通常表示一个中心意思,在翻译的时候,有时会把某个完整的中心意思进行转换。本文探讨以句群作为一个翻译单位,根据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在目的语中对句子结构进行重新调整,从而实现译语句子的自然衔接和语篇的连贯。

句群又称为句段或语段,是介于复式句和段落之间的一种语言单位,是由几个意义上有比较密切关系的句子构成的一个句法整体(葛校琴,1991:38)。章振邦在《新编英语语法》中专门讨论了语段 (sentence group),他指出语段又叫句群,是由句子组成的语言表达单位,它是句子和语篇的中间层次,是建筑在逻辑思维基础上的一个语义“层次”(葛校琴,1991:38)。黄国文(1998:18)在其《语篇分析概要》一书中指出,句组由两个或更多的独立的句子构成,是具有句法上的组织性和交际上的独立性的一段话,它大于句子,但通常小于段落或等于段落,它是一组按照逻辑句法规则组成的相对完整的超句统一体。吴为章(1984:8)等提出句群是在语义上有逻辑关系、在语法上有密切联系、在结构上衔接连贯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句子的组合,是大于句子的语言单位。从以上学者对句群下的定义可知,句群是大于句子的相对独立的语义——句法单位,组成句群的一群句子语义上具有严密的逻辑关系,在句与句之间有密切的结构联系,这就为句群作为一个翻译单位奠定了基础。

1 句群作为翻译单位的理论依据

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 E.A.Nida) 在讲述最佳翻译过程时建议译者首先应该借助尽可能大的单位进行翻译,如以段落为单位。翻译单位越大,译文越自然。因此建议译者同时考虑将几句话作为翻译单位。 奈达虽然没有直接提出以句群作为翻译单位,但建议考虑以段落和句子之间的两三句话作为翻译单位,事实上与句群作为翻译单位是相吻合的。

我国也有多位学者对这个问题做过研究,如胡壮麟等(1989)在《系统功能语法概论》中提出,两种语言的意义系统和词汇语法系统如果存在较大差异,其形式对应单位只可出现在较高的级阶上,如小句级、句子级,甚至比句子大的句群上。汉英两种语言分属不同语系,在意义系统和词汇语法系统上差别巨大,因此,句群可以作为一个形式对应单位。吕俊(1992:32-35)从语义、交际、形态三个方面论证了语段作为翻译单位的合理性;葛校琴(1994:28-30)认为句群是语篇中的一个语义层次,应该视它为一个翻译单位。高芳(2003:75)认为,将句段(即句群)作为汉译英的“翻译单位”是根据英汉语语句构造的不同特点而设计的一种汉英对译的“单位”。由此可知,以上学者都直接或间接地主张把句群作为一个翻译单位。

以句群作为翻译单位有利于句子的衔接和篇章的连贯。衔接 (cohesion) 这一概念由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Halliday)于1962年提出。关于衔接的定义,国内外学术界有多种说法,有学者从语义和语篇结构的视角认为衔接是指表层结构中语言形式在句法和语义上的连接;还有学者认为衔接是能够将句子连接起来的手段,在篇章内表现为某些词或语法特征。语言学界普遍认为衔接理论是韩礼德和哈桑(Hasan)于1976年在CohesioninEnglish一书中提出的。韩礼德(Halliday et al., 1976)在该书中把衔接划分为语法手段和词汇手段。语法手段包括重复、照应、替代、省略、连接;词汇手段主要包括同义词、近义词、上下义关系、重复、概括词、词语匹配,通过对这些词汇的选择来建立衔接关系。由于句群是以一定的语言手段组合起来的语言片段,衔接理论为汉语句群英译时再现原文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提供了依据和手段。翻译时, 为了准确地传达原文的信息,同时又保持原文信息的整体性和连接性, 做到译文前后关联,意思连贯,需要仔细推敲原文句子内部的语义、结构和逻辑关系,找到其相互间的衔接锁链, 对句子进行重新组织和表达。句群知识有助于译者加深对原文从字句的准确理解到句群范围的语义连贯的理解,培养在构建译文语篇时的超句意识,有助于从语义入手研究句间的衔接和篇章的连贯,加深对语篇的整体把握,从而更有效地进行语际翻译。

2 句群作为翻译单位的优势

在汉英翻译实践中,如果以词、词组、小句或句子为翻译单位,译者就可能将被翻译的文本看作由独立的一个个的词、词组或句子构成的,并将它们分隔进行处理,而不会充分考虑其间的内部联系。产出的译文从单个看可能比较精确,但如果从语篇视角进行评价,译文就可能显得支离破碎,缺少连贯。而以句群作为翻译单位,就会根据英汉语语句构造的不同特点,对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语义内容用英语重新组织和表达,这样做具有以下优势:

2.1 便于理解原文词句

一个单独的词往往有多种含义,只有在语境中才能限定其意义。一般来说,一个句子就是一个语境,就可以确定词的含义。但有时一个句子不能限定一个词的意义,需要更大的语言单位,如句群,甚至语篇。例如:

(1)两个女孩子紧挨着走。走着,走着,林道静突然站住身,回过头,愣愣地对小陈说:“小陈,我不能上学了……”说这话时,她的脸色异常苍白。

(杨沫《青春之歌》)

试译:

The two girls started out, one just following the other along the road. They walked and walked when Lin Daojing stopped short, turning around and saying stubbornly,“I have to quit school, Xiao Chen... ”With these words, she looked unusually pale.

这个句群包含三个句子,第一个句子中的“紧挨着走”是一个歧义表达,孤立翻译无法确定是“肩并肩”还是“紧跟”,到第二个句子才可以确定下来。因此,以句群作为一个翻译单位,有时才能提供足够的语境。

2.2便于跟目的语的形态保持一致

汉语被称为意合语言,语义关系是隐形的,但强调意义上的相关性。而英语被称为形合语言,语义关系呈显性,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要求用形式标记表明。以句群作为翻译单位,有助于从形态上与目的语保持一致。例如:

(2)风全住了,路上还很静。我一路走着,几乎怕敢想到我自己。

(鲁迅《一件小事》)

试译:

At last the wind died away, and the street was quite quiet. As I walked along, I could hardly dare to think of myself.

原文两个句子之间是并列关系,译文两个句子的并列组合关系没变,但加上and 和as两个连接成分,把汉语的意合变为英文的形合。

2.3便于按照英文习惯调整语序

由于英汉相应句群的信息安排不完全一致,在汉语句群英译时,要根据英语句群组合的要求,理顺语义关系,合理安排信息重心,即原文句子(或小句)的语序可能需要调整。以句群为翻译单位,可以照顾到目的语语序的重新安排。例如:

(3)在我们这个时代,手机已经成了人的标配。有钱自然要买个贵的、时尚的、好牌子的,这无可厚非。但以肾换“苹果”,就让人想不通了。健康与时尚,究竟谁更重要?肾的再生能力又能否跟得上苹果更新换代的能力?这两个问题值得思考。

试译:

For people of means, it’s quite natural to buy expensive, fashionable and branded mobile phones these days when the gadgets have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us. It’s puzzling, however, to exchange one’s kidney for an “Apple”. We’ll have to consider two questions. First, which is more important, health, or fashion? Second, can we develop new kidneys as Apple develops new generations?

从表达习惯上来看,英语倾向于将重要信息前置,而汉语却恰恰相反。对于“在我们这个时代,手机已经成了人的标配”这样说明背景、条件,主要用于引出话题的句子,在翻译时可以按英语读者的思维和阅读习惯将其后置。而汉语中总结性的句子,如“这两个问题值得思考”,则可以放在前面作为综述,从而开宗明义,提纲挈领。以句群为单位来翻译便于句子顺序的适当调整,有助于译文主次分明,逻辑清晰。

2.4 便于突出信息中心

每个句群都是一组意义相关的句子的集合,表达一个单一的意思或中心思想,而句群中的每个句子都以某种意义参与了中心思想的构建,认清句群中句子之间的语义关系和逻辑关系,按照语义关系和逻辑关系重新组织,有助于表达句群所要传达的中心思想。例如:

(4) 每年的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护士的形象在人们心中是什么样子呢?都市频道的一位记者采访了几位路人。

试译:

What are nurses like in your mind? A journalist from the City Channel conducted an interview with several passers-by on the coming International Nurses Day, a celebration on every May 12th.

这一句群的主题是“护士的形象在人们心中是什么样子”。原文的第一句只是时间信息,不是整个句群的主题。没有必要单独译出,否则,可能既不便于和后面的句子衔接,又不利于重要信息的突出。

3 句群翻译策略

汉民族和英语为母语的民族在思维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语言作为思维的外壳,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出这种不同。这是因为汉语句群以语义为中心,主要依靠词语逻辑等语义的隐形衔接手段,而英语句群则偏重语法和连接词等显性的衔接手段,尽管两种语言在逻辑关系方面有相同之处,但在衔接手段上差异较大。因此,汉语句群英译时,应根据英语句子和句群的表达习惯,对汉语句群进行重构。

3.1合句翻译

一般来说,英文句子的容量较大,汉语句子英译时可以采用合句处理,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语句子译成一个英文句子。方梦之(2004:103)指出,汉语相邻两个句子表示因果或对比逻辑关系、主语和述语关系、部分与整体关系、连续关系以及平行关系的,都可以采用合句译法。在句群翻译中,通常采用合句译法把句群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句或复合句或二者的结合译为英语的一个单句、复合句或并列句。

合句翻译的一个难点在于主从关系的确定。根据英文句子结构特点和表达习惯,汉语句群英译时,可将表示结论、观点、结果、目的等在语义层次上较重要的信息译成主句,而将表示原因、条件、方式、时间、说明、叙述等事实或细节的单句译为从属成分。例如:

(5)武汉的高等教育十分发达。武汉市内有大专院校50多所。

试译:

Higher education thrives in Wuhan with more than 50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schools in its city proper.

在这个句群的两个句子当中,前者表示观点,后者只是为这个观点提供事实或细节,因此将第一个句子译为主句,而把第二句子压缩成介词短语作为从属成分。例如:

(6)两小时的面试期初定于6月2日,但后来推迟了举行。这次面试组织得很好,让人满意。

试译:

The two-hour interview, originally scheduled for June 2, but later postponed, was satisfactorily organized.

(袁晓宁,2006:44)

本句群由两个句子组成,第一句话表示时间,为次要信息,译为时间状语从句,“这次面试组织得很好”为句群的语义重心,即句群的中心思想,译为主句。例如:

(7) 九寨沟是中国著名旅游胜地。每年都有几百万人到此游览。在旺季,成群结队的游客挤满最著名的几处景点,人山人海。

试译:

Jiuzhaigou, China’s famous resort attracts each year millions of travelers who swamp its prominent attractions during busy seasons.

这是一个由三个句子构成的句群,语义重心在“每年都有几百万人到此游览”,译为主句,其他为事实和细节,译为从属成分。句群中的“几百万人”和“成群结队的游客”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用关系代词who进行连接,实现句子的合并。例如:

(8)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语言不可能是无动于衷的,不可能还是保持原样的。

试译:

A certain language is a mirror of the social life, in which it can remain neither static nor untouched as it was used the same before when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这是由两个句子构成的句群,句子之间没有连接词,语义重心在第一个句子“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上,译为主句。第二个句子为补充说明,译为从句,二者是主语和述语关系,译文可用关系副词where连接,实现了句子结构的重组和自然衔接。例如:

(9)唐人走到水边,招呼着小猫,想把它捞上来。小猫对他已经失去了信任,它毅然掉过头,向另一个方向游去。

(叶兆言《哭泣的小猫》)

试译:

While calling the little cat, Tang Ren hastened to the riverside and tried to fish it out, but the cat lost faith in him, turned tail and swam away.

原文是一个意合句群,虽然没有出现关联词,但语义暗含转折关系,因此在译文中根据英语的形合特点,译文添加了but一词,将原文中隐含的转折关系表现出来。

3.2利用语法手段重构句群

如前所述,语法手段包括照应、替代、省略和连接,以下译文采用了照应、替代、增加连接词等手法。例如:

(10)这是两人离婚后的首次见面。两人自从离婚就没有再见过面,至今已有十年。如果不是因为孩子,他们本可以今生都永不再见。但毕竟,孩子是他们共同的,而这次见面,也正是为了孩子的事。

试译:

This is the couple’s first and only meeting since they divorced ten years ago. The only reason of their meeting is their child, the undeniable bonding between them. Otherwise, they would not have met each other forever.

原文是由四个句子构成的句群,译文采用了照应、替代和重复手法,如以they、their和them指代前文中的couple,形成照应关系;以bonding替代前文的child;重复使用meeting一词,这样处理使四个句子之间发生语义上的衔接,使句群内部意义连贯,衔接自然,再现了原文的信息功能。

汉英句群中的句子都是以一个话题为中心,通过一定的逻辑顺序和修辞手段来展开,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语言单位,这个语言单位处于句子和段落之间,成为一个超句体。在衔接手段上,英语句群较多使用连接词,因此,在将一些汉语句群译成英文句群时,需要调整语法结构,添加适当的连接词。例如:

(11)对于长期伏案工作的人们来说,离开城市到外地旅游是理想的度假选择。要想有个愉快的假期,还需要了解旅游景点,预订车票、机票、旅馆等。提前做好各种准备,是保证出游顺利的关键。

试译:

Leaving city for travelling is a good choice for people in vacation who have worked in office for a long time. But they need to know the scenic spots they are going to, book train or air tickets, rooms, etc. So making full preparations in advance is the best way to ensure a better trip.

原文是由三个句子组成的句群,句子之间缺少彰显逻辑关系的形式标记。译文根据原文的语义逻辑关系,添加必要的连接词but和so,突出英语的形合特点。

3.3利用词汇手段重构句群

如前所述,词汇手段指通过词的上下义关系、同义词、近义词、重复、概括词等词汇间的语义关系来实现句间连接和语篇连贯。英语虽是一种形合语言,但连接词主要是用来连接分句的,句与句之间虽使用连接词和关系词,但相对较少,因为句间连接主要靠词汇衔接手段,下面是一个以同义词和上义词手段进行衔接的例子。例如:

(12)无人驾驶汽车是一种可以感知周围环境,并根据感知进行自动导航的车辆。目前,各种无人驾驶车辆仍在开发当中,但到目前为止,允许上路的无人驾驶车辆并非无人驾驶。要求车内有司机,遇险时随时控制车辆。

试译:

A driverless car is a self-driving car that is capable of sensing its surroundings and navigating without a human driver. At present, such vehicles of various kinds are being developed, but automated cars permitted on public roads are not yet fully autonomous up till now. They all require a human driver at the wheel to take control of the vehicle when in danger.

原文用了三个相同词组“无人驾驶车辆”,在汉语中重复通常是一种行文的习惯,有时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是为了加强语气。译文按照目的语的衔接习惯,采用两个同义词(self-driving car,automated cars)和一个上义词(vehicle)进行替代。这样既避免重复,又能准确表达原文词语的指称意义,符合英语的修辞要求。

4 结论

汉语句群英译时,需理清原文句子内部的语义、结构和逻辑关系,采用合句、语法手段和词汇手段,再现原文的整体性和连贯性,使译文不仅在形态上符合目的语习惯,还可以做到语义清晰,信息中心突出。汉语句群英译研究对于汉英翻译实践和教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只有句群衔接自然,语气连贯,整个语篇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即翻译单位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翻译体裁的变化,翻译单位也会发生变化。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不同体裁的文学文本和应用文文本所采用的翻译单位都不尽相同,在翻译实践中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Halliday, M.A.K. & R. Hasan.1976.CohesioninEnglish[M]. London: Longman.

方梦之.2004. 实用文本汉译英[M].青岛:青岛出版社.

高芳.2003.句段意识与翻译单位[J].外国语(4):75-80.

葛校琴.1991.我对英汉句群的一些见解[J].外语研究(4):37-41.

葛校琴.1994.句群——翻译的一个单位[J].外语研究(4):28-30.

黄国文.1998.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胡壮麟等.1989.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李爱玲等.1995.关于翻译的基本单位——翻译方法论之辩[J].上海科技翻译(2):1-5.

刘士聪等.2000.试论以主/述位作翻译单位[J].外国语(3):61-66.

吕俊.1992.谈语段作为翻译单位[J].山东外语教学(l):32-35.

罗选民.1992.论翻译的转换单位[J].外语教学与研究(4):32-37.

司显柱.1999.论语篇为翻译的基本单位[J].中国翻译(2):14-17.

武景全.2000. 论形似的层次及神似的内涵[J].上海科技翻译(4):6-10.

吴为章,田小琳.1984.句群[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袁筱一,邹东来.2008. 意义单位与翻译单位[J].外语研究(2):90-92.

袁锦翔.1994.略谈篇章翻译与英汉篇章结构对比[J].中国翻译(6):2-6.

袁晓宁.2006.也谈E/C和C/E翻译单位的确定[J].中国翻译(3):43-46.

猜你喜欢

连贯手段语篇
语意巧连贯,旧“貌”换新“颜”——从“八省联考”卷探析高考语意连贯题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人体隐喻与语篇连贯
衔接连贯题的复习备考注意点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语篇填空训练题
临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