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磁共振与高频超声诊断肩袖损伤的对比分析

2017-08-15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2期
关键词:肩袖肌腱预测值

曾 勇

(四川省富顺县中医院放射科,四川 自贡 643200)

磁共振与高频超声诊断肩袖损伤的对比分析

曾 勇

(四川省富顺县中医院放射科,四川 自贡 643200)

目的 分析磁共振与高频超声诊断肩袖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90例,分为M组和N组各45例。N组患者进行MRI检查,M组患者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对比M、N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 M组患者在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特异性以及敏感性方面与N组患者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磁共振与高频超声在肩袖损伤方面均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但是高频超声具有价格低廉、可重复利用以及动态性等优点,患者的接受度更高,值得进一步借鉴和推广。

磁共振;高频超声;肩袖损伤;效果

肩袖损伤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发病率可高达58%以上,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该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在临床上分为肩袖部分撕裂损伤、肩袖全层撕裂损伤。据调查显示:在肩袖损伤的诊断检查方面,高频超声的诊断效果与磁共振的不相上下,但是高频超声更易于患者接受,更受患者的欢迎和喜爱[1]。故按照入院顺序抽取我院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90例进行深入、有效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90例,分为M组和N组各45例。M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46~60岁,平均(53±6.8)岁,病程1~3年,平均(2±1.1)年。N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45~63岁,平均(54±8.9)岁,病程1~2年,平均(1.5±0.7)年。纳入标准:(1)一侧的肩部存在活动障碍以及疼痛等症状。(2)接受治疗前所有患者以及家属均与我院签署《调查研究知情同意书》。本组研究中M、N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N组患者进行MRI检查。采用超导磁共振扫描仪(生产产家:东芝医疗系统(中国)有限公司;型号:EXCELART Vantage MRT-1503 XGV),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位,使得患者的肩部接近中线,对患者的斜冠状位、斜矢状位以及轴位进行仔细的扫描,扫描轴位的时候要保持股骨干与扫描层面垂直,扫描斜矢状位时要保证冈上肌肌腱与扫描层面垂直,斜冠状位扫描时要保证冈上肌肌腱的长轴与扫描层面保持一致[2]。

M组患者进行高频超声检查。采用DW-C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生产单位:徐州大为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检查者坐在患者的背部,以结节间沟对肱二头肌的长头腱位置进行确定,左手持超声诊断仪的探头,右手握住患者的前臂,逐渐的调整手臂位置,依次暴露小圆肌腱、冈下肌腱、肩胛下肌腱、岗上肌腱与肱二头肌长头腱进行纵扫和横扫,如有异常,要及时的与对侧进行比较。

1.3 评价标准

主要从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特异性以及敏感性四方面对M、N两组的检查结果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检查结果比较。M组患者在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特异性以及敏感性方面与N组患者的差异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疗效

3 讨 论

肩袖损伤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活动障碍、肩关节疼痛等,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该病可能由于退行性病变、炎症、重体力劳动、激烈运动、外伤所致,导致患者的关节、韧带、肌腱、肌肉以及骨骼等软组织出现了损伤。随着患者年龄的不断增大,肩袖就越容易受到损伤,发病率就越高,患者的生命健康受到了一定的维系。

MRI检查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患者进行扫描,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成像效果。MRI检查可以协助临床医师准确的判断肩袖损伤患者的病情。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无创伤性、操作简单、准确性高、可重复以及无辐射等优点,现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3]。超声可以对受损组织的损伤情况做出准确的反映,具有较好的分辨率,可以对肩部损伤组织的损伤位置以及严重程度进行动态检查,尽可能的显示出每条肌腱。

本组研究数据表明:M、N两组患者在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特异性以及敏感性方面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磁共振与高频超声诊断肩袖损伤的临床价值均较高,但高频超声的检查费用更低,重复性和动态性更好,患者以及家属更容易接受,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1] 张 晨,郭 玲,安 娜,等.高频超声对肩袖撕裂诊断的应用价值[J].中国骨伤,2013,26(9):784-786.

[2] 林家东,李建锋,麦春华,等.高频超声与核磁共振对诊断肩关节疾病的对比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4,32(4):486-487.

[3] 邓 辉.高频超声在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医药卫生,2014,(23):3598-3600.

本文编辑:赵小龙

R455.2

B

ISSN.2095-8242.2017.22.4299.02

猜你喜欢

肩袖肌腱预测值
Wide-awake技术在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修复拇长伸肌腱术中的应用
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疗效对比
掌长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30例
改良的骨腱道成形穿引肌腱段重建伸肌腱止点治疗锤状指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加拿大农业部下调2021/22年度油菜籽和小麦产量预测值
±800kV直流输电工程合成电场夏季实测值与预测值比对分析
AI讲座:ML的分类方法
肩袖损伤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进展
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