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理诊断中免疫组化技术的应用研究

2017-08-15白艳玉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2期
关键词:癌病胸腔免疫组化

白艳玉

(山西省长治市潞安集团总医院,山西 长治 046204)

病理诊断中免疫组化技术的应用研究

白艳玉

(山西省长治市潞安集团总医院,山西 长治 046204)

目的 分析病理诊断中免疫组化技术的应用。方法 收集2012年6月~2016年6月间在我院治疗的200例胸腔积液患者,使用免疫组化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从检测的结果可以知道,免疫组化检测符合人数有194例,其占总数的97.2%,检查结果显示转移性癌的阳性有47例,达到了37%。而原发性癌的阳性例有68例,达到了百分之百。对于这两者癌病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免疫组化技术具有很多优点,不仅操作方便,同时还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将其应用于病理诊断能够进一步提高病情的诊断,值得进一步推广。

病理诊断;免疫组化技术;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主要是分析了2012年6月~2016年6月间在我院治疗的200例胸腔积液患者。在这些患者中男女性个100例,年龄范围控制在18~65岁、平均年龄在(36±5.6)岁;这些患者的病程大概都是在半年到六年。将这些患者进行免疫组化检查,然后进行治疗。本文主要是分析了免疫组化检查的结果分析和临床的比对。对于文中的患者年龄、性别、病史等方面都是无统计意义(P>0.05)。

1.2 方法

当患者进入到医院的第二天,进行肺部组织的检取,得到采集的成果后使用百分之十的甲醛溶液进行整体的固定,并且使用石蜡包埋法完成整个过程的再次的固定工作和切片工作,然后将切片进行免疫组的检测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手机新鲜的胸腔积液一百毫升,然后将其平均分配到4个试管中,并进行离心处理,转速控制在2500 r/min,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进行离心处理时间要空在十五分钟以内,完成后将上清液进行移除,将其中的沉淀物进行细胞涂片的检查。将剩下的沉淀进行合并,同时加入入2.5 ml戊二醛做好固定处理工作,并按照上述的方法再次进行离心,对于上清液使用滤纸对其进行包裹,并完成脱水处理工作,切片是使用石蜡进行包埋,并且进行染色处理。

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主要的操作方法是:1)将石蜡去除,主要是进行组织切片的切除,并且完成醇化,然后是使用完成洗涤工作,目前主要使用的是PBS缓冲液,但是这个时间是控制在五分钟,然后重复3此进行清洗。2)室温下孵育,目前是采用阻断剂,而主要是使用百分之三的过氧化氢,时间是控制在十五分钟以内,也是需要重复三次进行。3)以CEA、CK7、WT-1、CR抗体(均购于自基因公司)作为抗体进行后续孵育。4)显色条件的发生主要是将DAB显色液作为发展,在进行染色的时候需要按照说明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本文主要是使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差异,并且用x2和t进行监测,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检测的结果可以知道,免疫组化检测符合人数有194例,其占总数的97.2%,检查结果显示转移性癌的阳性有47例,达到了37%。而原发性癌的阳性例有68例,达到了百分之百。对于这两者癌病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癌病阳性率比较 [n(%)]

3 讨 论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临床中会比较常见到胸腔积液,其主要是发生在肺炎、肺结核以及胸部肿瘤病症患者,患者当有肿瘤问题就很容易发生积液现象,从而会进一步增加间皮细胞、肿瘤细胞的生长,长时间就会使得间皮细胞以及肿瘤细胞发生了形态学的变化,通常情况是很难进行2种细胞的区分的。过去主要是的方法是细胞学涂片,对于这种技术最大的优势是应用范围很广,同时很方便进行操作,在进行实验的时候能够有效的确保细胞的形态,但是对于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敏感度和准确性方面都存在不足,特别是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进行诊断只能达到百分之七十五。我院主要是使用普通的细胞学涂片,并在这个基础上联合免疫组化技术进行检查,其具有很多优势,能够很快的得多结果,同时操作非常方便,并且精确到高,不存在局限性,同时也能够更好的进行疾病的检查,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免疫组化技术在一些肿瘤诊断的过程中具有比较高的准确率。免疫组化技术主要是使用特别的染色技术进行特殊抗原题的结合,在这个结合的过程中是通过抗体的酶元素进行显示。通常情况下对于有色物质是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才能看到的。进行组织固定的时候甲醛能够进一步促进蛋白凝固和交联,从而影响蛋白质结构发生一系列改变,但是对于抗原结构是不会受到影响的。当使用蛋白酶消化的时候,会把其中的杂蛋白去掉,并使用一些抗原修复工具进行修复,从而不断提高免疫组化染色的敏感性。为了更好的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还是需要在实际应用中不断的提高免疫组化诊断的效果,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

[1] 郭海燕,郭黎黎,王志生,吴 巍.组织病理诊断中应用免疫组化技术的价值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05:177.

本文编辑:吴 卫

R446

B

ISSN.2095-8242.2017.22.4296.02

猜你喜欢

癌病胸腔免疫组化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蓝莓根癌病的发生与防治
樱桃引种过程中根癌病的发生情况调查
夏枯草水提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胸外科术后胸腔引流管管理的研究进展
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结直肠癌组织中SOX9与RUNX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基于《金匮要略》正邪理论观探析中医对癌病防治特色
化疗联合恩度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