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通道与高效溶栓流程对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率的效果分析

2017-08-15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2期
关键词:绿色通道溶栓缺血性

曲 波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绿色通道与高效溶栓流程对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率的效果分析

曲 波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目的 分析绿色通道与高校溶栓流程对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绿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8例,经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流程和溶栓流程,观察组采用绿色通道和高校溶栓流程,分析两组溶栓时间情况。结果 观察组就诊至接受溶栓治疗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开展绿色通道和高效溶栓流程,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急性脑瘁中;静脉血栓;绿色通道;高效溶栓流程

近年来,急性心缺血性脑卒中患病率逐渐增高,直接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临床上以静脉溶栓为主要治疗方法,但由于患者溶栓意识差、就诊时间延误等多种问题导致疗效欠佳[1]。基于此,本文对我院急性缺血性脑瘁中患者应用绿色通道与高效溶栓流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8例,经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男25例,女24例;年龄32~75岁。观察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35~70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方面的临床资料差异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病例入选标准[2]:①与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提出的相关诊断标准相符合;②存在静脉溶栓适应症;③近期未接受过其他药物治疗;④知情同意且自愿加入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急救流程和溶栓流程。

观察组患者采用路色通道和高效溶栓流程,内容如下:①全程跟踪并记录患者溶栓治疗的整个过程,包括急诊医师对患者病情评估、开立医嘱及卒中小组到达急诊、检查缴费、护理人员采集血标本及送检、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及其报告、卒中主治医师取得家属知情同意、疗区护士接诊、进行静脉溶栓给药等时间;②组建卒中小组,由介入科、急诊科、神经外科、影像科、检验科等相关领导、经验丰富及功能能力较强的护理人员建立小组,明确岗位职责,并选取一名成员负责质控、监督,对溶栓工作、DNT、溶栓疗效等问题进行记录、总结、分析,制定合理的方案;③调整溶栓流程、确保绿色通道通畅,为了确保急诊科医生能够快速开立医嘱、减少遗漏检测项目等情况,邀请请信息科开展“溶栓”医嘱包,内容包括凝血和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电解质、头颅CT等,加以红色“加急”字样,帮助患者可以以最短的时间完成缴费、检验科与影像科可以快速为患者进行检查。并且经专线电话、微信等方式增强组员、急诊间的交流,从而可以快速接诊患者,缩短取检查、化验结果等时间。另外,在病房内备用rt-PA,定期检查、补药,确保疗效;④加强宣教,通过设立脑血管病咨询室、座谈会等方式向患者、健康人群等宣传脑血管疾病可以预防、防治等内容,使其认识人溶栓治疗的重要性、必要性。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就诊至接受溶栓时间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两组就诊至接受溶栓时间

观察组就诊至接受溶栓治疗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就诊至接受溶栓时间(±s)

表1 对比两组就诊至接受溶栓时间(±s)

组别 就诊至接受溶栓治疗时间对照组(n=49) 73.5±2.3观察组(n=49) 58.3±2.5 T 31.321 P<0.05

3 讨 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属于致死率、致残率较高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当前临床上提出超早期静脉溶栓是提高该病患者预后效果的主要治疗方法,由于此方法具有时间依赖性,故越早给药会取得最佳的效果。患者就诊到溶栓治疗时间(door-to-needletime,DNT)是表示院内急诊流程反应速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决定溶栓患者预后效果的重要因素。据国外某研究提出,DNT时间应控制在1h内[3]。可见,多数急性缺血性脑挫中患者无法接受溶栓治疗的主要原因是时间延误。因此,缩短DNT是当前提高静脉溶栓疗效和患者生命质量的关键环节。

以往就诊流程存在响应慢、缴费取药时间长、办理人院手续繁琐等多种问题,均属于DNT延迟的主要因素,对此本次研究采用路色通道与高效溶栓流程对该患者进行治疗,通过组建卒中小组,改善急诊、卒中小组间的联络方式,安排信息科在检查单、化验单等添加标注提示,从而提高缴费、办理各项手续的工作效率,并且检验科儿科也能够快速出具结果以及病房内常备溶栓药物,节省取药时间,提高疗效。研究结果得出,观察组DNT时间等均较对照组优,说明绿色通道与高效溶栓流程可以成功缩短DNT时间,促进预后效果。

总之,绿色通道与高效溶栓流程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1] 李 玮,等.完善卒中绿色通道对提高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率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4(16):1979-1982.

[2] 陈翠翠,韩 强.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效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6,11(6):605-606.

[3] 胡 晓,等.完善绿色通道及溶栓流程对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率的临床观察[J].贵州医药,2016,40(7):754-756.

本文编辑:赵小龙

R743.3

B

ISSN.2095-8242.2017.22.4192.02

猜你喜欢

绿色通道溶栓缺血性
青海:建立“绿色通道”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高速公路绿色通道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实践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TC-SCAN绿色通道系统日常维护浅析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请为医疗创新开通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