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及其并发症影响因素

2017-08-15骆世兵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5期
关键词:气胸胸膜病灶

李 峰,骆世兵,孙 刚

(新疆兵团第一师医院,新疆 阿克苏 843000)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及其并发症影响因素

李 峰,骆世兵,孙 刚

(新疆兵团第一师医院,新疆 阿克苏 843000)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内占位性病变临床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并发症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患者100例临床病例分析,分析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评价诊断价值。结果 我院自2016年7月开展该项检查项目,截止目前供100例患者,大量气胸3例,咯血6例,因例数较少,目前暂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非常安全有效,准确性高、并发症少,具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皮肺;活检;临床;并发症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技术,这项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在对于肺部周围肿块的诊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这项技术已大量的运用于临床实验当中,成为了胸部疾病诊断和鉴别的主要手段。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患者100例,其中男69例,女31例,年龄20~68岁,平均55岁。[1]其主要临床表现大多数为咳嗽、咳痰,部分伴随痰中带血、胸痛,有7例患者为体检时发现。病灶最小2.0×2.2 cm,最大8.8×11 cm。

1.2 穿刺前准备

在对患者进行穿刺检测之前,要对患者的ct片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ct扫描增强,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将血管与病灶之间的关系进行确定,根据强化确定实性部位穿刺,减少假阳性。在进行手术之前也要对患者的血液进行常规的检查,同时还要检测凝血酶的细胞含量以及心电图是否正常,在进行穿刺之前也要向患者的家属详细的说明该项技术的注意事项,因此在穿刺手术前需要签订相关的协议书。我院进行肺穿刺活检手术所使用的设备为美创全自动同轴活检枪。

1.3 穿刺方法

在进行穿刺期间,要根据病人体内病灶的具体位置和病灶的大小,让患者采用仰卧或者俯卧位等姿势来进行检查,在患者保证平静呼吸的状态下使用GE64排CT机进行穿刺前ct扫描,同时还要使用自动化的扫描技术来确定扫描范围,经过连续扫描才能确定穿刺的准确位置。对于手术中所使用的设备,在使用前要进行消毒,铺巾。然后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在手术结束后还要对穿刺后的位置进行再次扫描。在确定这个点位之后对病发处进行取材,将取出的材料要放置于10%的甲醛溶液中进行凝固,这样方便于对病情的检查,结束之后需要对患者进行ct扫描,这样才能确保有无并发症的出现。[2]

2 结 果

在这组病例当中100例患者有气胸的现象,占全部比例的23%,其中三例为大量的气胸,在经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胸膜穿刺处理之后抽出大量气体,之后病情有所好转,穿刺后要求患者进行卧位休息,同时不做相关特殊处理66例,患者在进行针刀处理期间发生不周围渗血的现象,这样出现的概率约为27%。其中27例患者在痰液中发现血量但为7%,通过口服相关的止血药物得到了缓解,而四例患者出现大出血的现象,相关医疗人员对这四例病人实行肌注射止血系病情得到控制,其中一例出现急性胸膜反应,总状况来看,这些患者没有大量感染和出血或者出现血胸空气栓塞征等更为严重的并发症。[5]

3 讨 论

通过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之后所出现的并发症主要包含:气胸肺内出血,咳血,空气栓堵塞,胸膜出现不良反应等,而其中气胸和出血是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之不常见的并发症。当前我院的100例患者之中只有3例气胸的情况出现,而肺出血所出现的概率为26%~30%,结合本组的实验来看,出现气胸和出血的概率约为23.69%和27.1%,与上述的文献较为一致。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其中老年人经过ct导向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之后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会不大,我院现阶段并没有发现并发症的出现,老人由于年龄增长,平时生活中的不注意,可能会出现肺气肿,肺间质性改变的发生。对于患有肺气肿的老人,尤其是那些病灶周围含有肺气肿的患者在一定程度上比较容易出现气胸等并发症。在本次实验过程中,气胸病人占有100例其中发生气胸的病例约为3例,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在穿刺针经过叶间胸膜也会发生气胸的现象。

精神因素:由于患者在患病期间精神较为紧张,心跳和呼吸加快,尤其是两下肺相近的病灶因为在定位过程中没有找到准确的位置而导致在第一次穿孔的过程中没能直中要害,使得穿刺失败,需要反复的进行调整,然后重新执行穿刺,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肺部造成多处的损害,这也会造成气胸的发生。由于病灶与胸壁穿刺点的距离较大,所以在穿刺过程中针需要深入的距离较长,在较深的情况下,针扎进的深度和相关的角度都不容易掌控,需要对方向进行不断的调整,这样就会造成肺组织和血管受到多重伤害,使得气胸和出血的现象发生频率上升。在显微镜下病灶体积较小,而活检针的长度却比病灶的直径要大得多,这就使得在取材过程中对材料进行切割时会切割到正常的组织而使之肺部出血,如果刺破血管或者气管就会出现痰中带血。病灶与支气管在相连的情况下,这样的患者在穿刺过程中最容易发生咳血或者痰中带血的现象,其中那些病灶内侧与支气管充气相连接,使得咳血的几率更高,在本土实验过程中咳血病发症发生了47例,其中支气管充气症约为36例,发病率约为76%。对于活检针的类型也要进行合理选择:一般情况下,普通的活检针由于在使用中反复调整,会使得胸膜和肺组织多次被扎伤。而使用套筒型活检针就能做到一次性的进针,使得在操作时间上能够有效的减少时间。同时也让气胸和出血的发生频率降低,这就是套筒型活检针的优点。在本组实验过程中所使用的类型就是套筒型活检针。因此实验中病人所出现的气胸和出血的发生频率都有效的降低。

影响ct引导下皮肺穿刺活检并发症的原因较多而且复杂,病灶的大小和深度都和病灶的性质有着直接的关系。给患者进行手术前,应该对这些所存在的内在因素进行合理的分析,然后科学的制定相关穿刺方案,手术中严格的将病发症进行控制,在穿刺时也要选择最佳的进针路线,同时要保证相关的医护人员在进针时速度要快,而且要稳,争取一次性取得成功。只有将穿刺技术进行练习和掌握,才能使得相关并发症有发生频率降低。

[1] 于福全,金 洪,汪 鸿.医疗卫生装备[J].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影响因素分析.2016(4).

[2] 段 超.中外医疗[J].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回顾分析(附178例报道).2016(5).

[3] 林 杰.川北医学院学报[J].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症的分析.2016(7).

[4] 王永红,李家开.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J].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并发症分析.2016(5).

[5] 卢志军.国际医药卫生导报[J].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引发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探讨.2016(6).

[6] 张雪梅.放射学实践[J].病灶因素对CT导向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2016(6).

R445.3

B

ISSN.2095-8242.2017.045.8843.02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气胸胸膜病灶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Optimal UAV deployment in downlink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ystem: a two-user case
PSMA-靶向18F-DCFPyL PET/CT在肾透明细胞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病灶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纤支镜胸膜活检与经皮胸膜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对比研究
术中超声在颅内占位病灶切除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