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肝肺关系论治支气管哮喘

2017-08-15李耀辉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5期
关键词:肝气白芍柴胡

刘 硕,李耀辉

(1.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46;2.陕西省中医医院,陕西 西安 710003)

从肝肺关系论治支气管哮喘

刘 硕1,李耀辉2

(1.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46;2.陕西省中医医院,陕西 西安 710003)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得多发病,本文以藏象理论为出发点,提出从肝论治支气管哮喘的观点。哮喘在中医古籍中认为是外邪触动“伏邪”,多责之肺、脾、肾三脏,笔者认为肝与肺的关系不能忽视,二者生理相关,病理相连,因此,治疗支气管哮喘上也应该重视肝肺同治。

支气管哮喘;肝肺关系;辩证论治

1 肝肺生理相关

(1)从全身的经气运行来看,肝肺关系推动着经脉气血的运行。《灵枢·营气》云:“谷入于胃……上行至肝,从肝上注于肺”,经气是从肝经流注于肺经。十二经脉起于肺经,终于足厥阴肝经,气血从肝经“上注肺”,构成一个经脉气血运行的环。肝气向上升发,肺气向下肃降,一升一降对经脉的经气运行起着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

(2)从脏腑功能来看,肝肺关系推动着全身气血的运行。肝主藏血,疏泄,调节一身血液;肺为气之大主,主司气的运动。肝的疏泄有度,血液贮藏数和输布才能有序不乱,全身之气才能依靠血液的濡养而正常运行。而血液的运行调节还有赖于气的推动,才能布达全身,维持机体正常,正如《医学真传》所说:“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2 肝肺病理相连

2.1 五行生克关系

肺属于金,肝属于木,从五行生克来看,肺金克肝木,但由于五脏中肺为“相傅之官”,肝为“将军之官”,所以临床上肺金克肝木的病例少,而肝木反侮肺金的病例较多。具体而言,有如下三种表现。

2.1.1 肝气犯肺

《内经》云:“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此即是说肝气以疏通、条达为顺,若肝气升发太过,或肝气郁滞不行,就会导致肝气上逆侵犯肺脏,引起咳逆、喘息、两胁下痛、难以转侧等。《伤寒论》中四逆散证“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小柴胡汤证“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这些都属于肝气犯肺的表现。治疗以疏肝理气为先,常选用柴胡,白芍,苏子,枳壳,香附等配伍应用,也可以用四逆散或小柴胡汤加五味子。董滟等[1]应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方进行观察,选取60例肝郁型哮喘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结果表明治疗组病人心情较前舒畅,肺功能等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2.1.2 肝火犯肺

肝体为阴,其用为阳,若肝阳上升太过化火,或肝气久郁化火,导致木火刑金,影响肺脏功能失调,哮喘发作,病人表现为喘息,咳嗽,咳黄色黏痰,头晕口苦,胁肋胀疼,甚者有哮鸣音。黛蛤散具有清肝理肺化痰的功效,是治疗此证型的的基础方。临床上肝火犯肺证哮喘在辩证的基础上应用黄芩,黄连,龙胆草,黛蛤散等配伍。

2.1.3 肝风犯肺

《内经》云:“东方生风,风生木”,又云:“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脏为肝”。肝在五气为风,无论内风还是外界风邪侵犯都可以引起哮喘。乌梅丸是伤寒论治疗肝厥阴病的代表,方中重用乌梅以酸敛肝而息风,如《临证指南医案》[2]中的一例从肝治肺案例:“石气左升,腹膨,呕吐涎沫黄水,吞酸,暴咳不已,是肝逆乘胃射肺,致坐不得卧。(肝犯胃肺)安胃丸三钱。”(注:安胃丸是由乌梅丸去当归,加川楝子,青皮,白芍)这是肝阳化风犯肺的哮喘,所以从肝治疗。李彦军等[3]认为风邪是过敏性哮喘发病的关键因素,也说明了外风引起哮喘,也可以从肝治疗。

2.2 肺气不畅往往也会存在肝气不畅的因素

临床上哮喘患者咳嗽、气喘症状反复发作、病情较重者,往往会出现急躁易怒、胸闷不适的表现,这都是肺病及肝的表现。临床上常在清肺的基础上加用栀子、丹皮、柴胡、郁金等清肝疏利气机的药物,可以提高疗效。

3 哮喘从肝治肺的经典医案

王某,男,53岁,2016年3月26日出诊。自述患有哮喘近10年,2月中旬因受寒哮喘发作,肺部CT示:双肺炎症斑片影,肺气肿。在西京医院住院治疗一周,咳嗽、咳痰、喘息症状好转,出院后又加重。症见:咳嗽,咳痰,痰白量不多,胸闷,喘息,面目红赤,焦虑,急躁,夜间12点易醒,舌红苔薄白,脉弦滑。治以清肝泻火,清肺止咳化痰。处方:石决明、生牡蛎、生石膏各24 g(先煎),黄芩15 g,炒白术、山栀子、醋柴胡、浙贝母、白芍、紫菀、款冬花各10 g,五味子6 g,蝉蜕8 g,生麻黄3 g,炙甘草6 g。服用5剂后,症状大减,述偶尔咳嗽,已无咳痰,夜间安卧,去上方的石决明、生牡蛎、生石膏,继服5剂,痊愈,嘱其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按:本病因受寒后哮喘发作。肺主气,调节气机升降,寒邪侵袭升降失司,触动伏邪,哮喘发作,虽经西医治疗,但邪气尚未完全驱除,寒邪久郁而化热。肝主疏泄,疏泄失常,一是加重郁热,二是津液不能正常输布,聚而为痰。本方石决明、生牡蛎平肝安神;醋柴胡疏肝,调节气机,白芍收敛肝阴;黄芩、山栀子、生石膏清泻肝肺之热;浙贝母、紫菀、款冬花、五味子、蝉蜕化痰止咳;生麻黄散表,使表里相通,热不内郁;恐重镇寒凉之药损伤脾胃,故用炒白术健脾,炙甘草缓和、调和众药。纵观本方,清泻肝肺,化痰止咳,调畅气机,而使咳喘止,痰液消。

[1] 董 滟,吴艳娟,等.柴胡疏肝散加减方辅助治疗肝郁型哮喘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0,28(2):59-61.

[2]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6:50,60.

[3] 李彦军,马淑然,等.论风邪在过敏性哮喘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44(10):47-49.

R562.2+5

A

ISSN.2095-8242.2017.045.8793.01

本文编辑:吴 卫

猜你喜欢

肝气白芍柴胡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自拟疏肝和胃汤加味治疗肝气犯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春季养肝食何“味”
核桃柴胡间作技术
“肝气郁结证”术语源流考❋
白芍多糖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成分的筛选
HPLC法同时测定柴胡桂枝汤中6种成分
柴胡汤类方剂用于肝恶性肿瘤治疗进展
HPLC法同时测定白芍配方颗粒中5种成分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