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建管领域党建 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水平

2017-08-14上海市虹口区建管委党工委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7年8期
关键词:虹口管委虹口区

上海市虹口区建管委党工委

[摘 要]

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和环境的整治改善,城市居民的各项需求进一步提升,新的发展形势也给城市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工作越来越聚焦到城市综合治理水平上来。虹口区建管委承担着辖区内的建筑、市政水务、静态交通、公用事业、防汛防臺等工作,这些工作与城区发展密切相关,任务十分艰巨。建管委党工委以党建工作为抓手,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促进城市综合治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

城市治理;党建联建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7)08-0055-03

近年来,虹口区建管委党工委切实加强党的领导,以党建工作为抓手,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促进城市综合治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一、新形势下虹口区建管领域城市治理所面临的问题

(一)建管领域的城市治理涉及群众利益和矛盾日益突出。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针对城市治理工作确定了违法建筑、无序设摊、渣土运输、道路保洁、公交服务、施工扰民、井盖伤人、路灯投诉等群众关注的“8+2”问题。群众投诉矛盾非常集中,如建筑业管理中的噪声、光污染、扬尘等施工扰民问题始终是城市治理的阵痛,特别是虹口地处上海中心区域,居民较密集,施工作业中拆除建筑物、桩基施工、挖运土方、浇捣混凝土等过程都会影响工地周边的居民;市政施工也和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道路坑洼等问题常常使途经的行人出行难,道路、桥梁的维修工程白天施工会造成交通拥堵,夜间施工又影响沿线居民休息,形成两难局面。

(二)建管干部的服务水平与群众的新要求存在一定差距。随着城区面貌的改变和居住环境的改善,人民群众对政府部门的公共服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城市治理工作中往往涉及较强的专业性,而有些建管干部在处理居民维权投诉时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一些干部受制于部门间的职能分工,对城市治理工作的条块关系认识不清,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老百姓所遇到的问题,造成了城市治理工作中政府公共服务不到位甚至是缺位的情况,这些都反映出当前部分建管干部的服务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新要求之间还存在差距。

(三)现行的部分工作模式与城市治理的新标准不相匹配。新的城区发展目标给虹口的城市治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制度建设、工作方法需要因地制宜,不断查缺补漏、优化调整,如果墨守成规,遇到管理瓶颈就采取被动态度,不主动寻求突破和解决方案,不发现制度上的不足加以弥补,就难以与城市治理的新标准相匹配。在区建管系统的日常工作中,会遇到一些缺少工作抓手导致管理难的问题,如面对违章掘路、占路问题,养护管理权和执法权的归属分设,市政部门可以开具与执法部门的双向告知单而并无执法权;而在城市管理工作中,有些问题又往往是人民群众的急、难、愁问题,从反映问题到切实得到解决之间的程序性时间久了,就会降低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二、在虹口区城市治理工作中加强党建的工作实践

(一)强化党的领导,确保思想政治建设在工作中落到实处。一是聚焦中心工作抓党建。党工委把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中心工作有机结合,把解放思想大讨论与推动中心工作有机结合,通过“三会一课”,集中参观、旁听行政诉讼庭审、开展联组学习、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提升全体党员的党性修养。特别是组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我为虹口献一计”活动,党员干部纷纷建言献策,提出了很多创新举措,为虹口发展的责任意识得到了不断加强。二是多维度深化干部廉洁意识。在工作中紧扣“六项纪律”,通过抓好三个方面,多维度深化建管干部的廉洁意识。第一,通过抓好廉政学习教育,促使干部在思想上牢固树立规矩和底线。委党工委通过党课教育、支部组织生活、党小组讨论等形式,组织学习《党章》《准则》《条例》,并组织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通过不同形式的廉政教育促使党员干部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第二,通过抓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通过抓好廉政谈话、诫勉谈话,充分发挥谈话监督的作用,监督到位、“触角”灵敏,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第三,通过抓好制度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委内所有处级干部共制定了关于固定资产管理、社会组织清理、招投标管理等方面党风廉政责任项目6项,制定并实施了相关制度。三是不断强化工地党建联建。虹口区建管委自2010年起,在区内工地推进党建联建工作,把支部建立在工地上,发挥党组织优势,有效化解城市建设中的涉民矛盾,促进建筑业管理工作高品质、高水平开展。工地临时联合支部由项目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牵头,各参建单位参与,并邀请属地街道、派出所、项目周边居委会加入,不同项目根据各自实际情况,邀请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和若干居民党员代表共同参加。通过平台,加强工地与社区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共建,缓解工地和社区间的紧张气氛,较好地化解矛盾,助推项目实施。

(二)重视选人用人,坚持多管齐下锻炼和提升干部能力。一是竞争择优提拔任用。虹口区建管委党工委进一步健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委机关和三家下属事业单位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提拔使用了一批青年干部,其中大部分担任了科室领导职务,通过工作历练已成为独当一面的工作骨干。竞争择优的提拔任用为青年干部提供了发挥自己能力和工作热情的岗位平台,促进了干部的锻炼和成长。二是轮岗挂职交流磨练。干部的培养锻炼起关键核心作用的主要还在于岗位育人,多岗位的工作历练可以打破思维局限。虹口区建管委按照“基层一线历练、关键岗位锻炼、多岗交流磨练”的培养模式,在机关及下属事业单位推行岗位轮岗和挂职锻炼制度,加大单位内不同科室轮岗交流的力度。通过一系列轮岗挂职的工作交流,使干部得到了能力的提高和思路的开拓,掌握新知识、新业务,提升跨部门、跨科室开展工作的综合能力,同时也强化了不同部门之间的学习和交流。三是多种平台交流展示。虹口区建管委非常注重青年干部的锻炼和培养,通过青年干部下工地、科长沙龙等形式,进一步开拓青年干部的视野、提升其综合能力。在委党工委的指导下,青年干部下工地活动的模式不断创新,从工地一线学习、项目考察交流,发展到结合业务工作开展课题研究。2015年起推出的“科长沙龙”系列活动,由青年科长围绕工作做主题交流,邀请区领导和相关部门观摩。通过交流开阔工作视野,也得到了能力的锻炼。

(三)夯实工作作风,切实通过工作实践使干部得到锤炼。一是树立宗旨意识,践行“孺子牛”精神。城市的道路和排水系统等公共服务设施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活便捷和安全问题,虹口区建管系统的党员干部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居民排忧解难不遗余力,得到了群众的称赞和肯定。二是克服畏难情绪,发扬“钉钉子”精神。城市治理工作中不少顽疾的攻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是要靠多个部门形成合力,持之以恒才能有成效的。虹口区建管委在参与城市治理“8+2”问题整治工作中,众多建管干部们迎难而上,始终发扬“钉钉子”精神,积极构建城市治理的“合力机制”,对群众关注的一系列城市顽疾进行了持之以恒的集中整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三是脚踏实地做事,打造“铺路石”精神。城市的建设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工作中建管干部必须脚踏实地做事,以“铺路石”精神为提升虹口的城区品质添砖加瓦。虹口地处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点较多,部分拥堵点成为区域发展的交通“阵痛”,也成为虹口提升城区品质的一项短板。近年来,虹口区建管委一步一个脚印,聚焦城市道路交通“补短板”,在市、区交警部门的支持下,已累计实施了6项交通排堵保畅“小改小革”工程,为虹口打造高品质、高水平的交通系统做好“铺路石”。

三、加强党建工作对提升

城市综合治理水平的研究和探索

(一)强化党建引领,助推城市综合治理上水平。一是构建城市治理工作“双轨制”评价体系。将聚焦中心工作抓党建提升到制度建设的层面上常抓长抓,探索建立行政、党建“双轨制”标准对城市治理工作进行评价和考核。行政目标重时间节点、任务量完成情况等客观指标,党建目标重人民群众满意度、获得感、干部工作作风表现等主观指标,对同一项业务工作从刚性指标和柔性指标两方面进行考评,实现行政和党建的深度融合。二是理顺城市治理的条块关系,探索党建联建新模式。城市治理工作往往会涉及多个部门,在工作中理顺条块关系,可以大大提升公共服务品质和效率。具体做法上,一方面是在“条”的管理上,可以积极探索与市行业主管部门和区内其他平行部门加强党建联建,形成合力;另一方面,街道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是党在城市工作中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因此在“块”的管理上,可以加大与各街道沟通、合作的力度,探索通过创新共建活动,促进城市治理工作条块单位之间形成紧密联系,相互补台,以条块凝聚力使基层党组织发挥出更大的战斗堡垒作用。三是强化创“双优”要求,促进城市管理水平不斷提升。紧紧围绕“工程优质、干部优秀”的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落到实处。一方面是在工程建设中统筹好进度,确保好质量,层层落实责任,积极协调推进,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是要强化管理,建立健全工程廉政约束和管理机制,进一步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完善好项目管理工作程序,制定有效的建管干部廉政准则,为工程建设和干部廉政提供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双管齐下确保“工程优质、干部优秀”。

(二)加强作风建设,让建管干部的服务水平获得有效提升。一是树立实干意识,埋头苦干重成效。建管领域的城市治理工作,不论是务虚还是务实,最终都将落到一个“实”字上来。建管系统的党员干部,要在城市治理工作中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做到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勇担当、言必行、行必果,做到一张好的蓝图一干到底,切实干出成效,做一名“实干家”。二是树立担当意识,跨前一步更主动。建管干部必须树立起担当意识,在工作中必须要有跨前一步的工作作风,同时还要增强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行事更加主动,从被动等反馈到主动找问题,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凡事有了主动,便能燃起热情,雷厉风行;凡事有了担当,处理问题时不会相互扯皮,被动应付,而是毫不犹豫,主动作为。是否有担当意识决定着建管干部在城市综合治理工作中最终是否能有所作为。三是树立家园意识,牢记使命讲奉献。未来虹口的蓝图很美,要把虹口建设为高水平发展、高标准管理、高品质生活的现代化城区。建管干部肩上的任务艰巨,必须要始终牢记虹口发展的目标和使命,在工作中要有奉献精神,无论是工作在虹口,还是生活在虹口,都应该怀着一份建设自己家园的情怀来建设虹口。面对复杂、高压的城市综合治理工作,必须牢固树立起家园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切实增强归属感和使命感。

(三)拓展工作思路,使城市综合治理的各项要求切实达标。一是转变政府职能,聚焦行政审批改革,增强依法治理城市的能力。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是实现城市发展方式转型、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关键。要转变政府职能,一方面要聚焦行政审批改革工作,把好行政审批关,以更有力举措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破除制约企业和群众办事的体制机制障碍;另一方面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决依法查处城市建管领域的违法行为,维护法律权威。二是转变思维方式,更加关注群众维权,提升城市治理的服务水平。要依托党代表意见、人大代表书面意见、政协委员提案、社情民意走访、12345平台、城建热线等外部监督渠道,更加关注群众维权,倾听群众的诉求,转变思维方式,变被动处置到主动“补短板”。要通过关注群众维权事件,找准短板勤研究、下功夫,“补短板”要形成一种长效化的意识,作为一种工作机制。提升城市治理水平要研究探索从维权、投诉、建议等案例中主动发现制度上的漏洞和管理上的缺位,由点及面,找准短板,将“点”上的解决矛盾转化为“面”上的提升服务。三是运用制度思维,细化城市管理导则,促进城市治理工作规范化、精细化。城市高品质的内涵是通过建设和管理者的用心经营来实现的,应当建立城市管理的标准,并研究探索根据发展形势不断提升阶段性标准。近年来各部门都不断加强信息化管理的建设进程,虹口区建管委已建设了工地远程监控系统、市政管线综合管理系统、市政设施监控系统、停车诱导系统等依托信息技术的现代化管理系统,可以探索在管理导则中细化这些系统和管理平台的应用,并在管理中创新管理模式,与其他相关部门共享资源,让城市治理工作更为高效。

责任编辑:赵 菲

猜你喜欢

虹口管委虹口区
最萌感谢信
是我,是我,还是我?
“百万市民接力城管 牵手穿越最美武汉”大型徒步公益活动启动
虹口三至喜来登酒店推出明悦礼盒专柜
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与服务功能关系研究
为“弄管委”唱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