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恶苗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2017-08-14韩民利邢春强姚玉涛

现代农村科技 2017年8期
关键词:徒长分生孢子病株

韩民利 邢春强 张 薇 姚玉涛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 河北 曹妃甸 063200)

水稻恶苗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韩民利 邢春强 张 薇 姚玉涛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 河北 曹妃甸 063200)

近年水稻恶苗病在水稻主产区有严重蔓延的趋势,本文主要介绍了水稻恶苗病的发病症状、病原菌、侵染规律及发病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方法,以期为广大农户提供技术参考。

水稻;恶苗病;防治

水稻恶苗病又称“徒长病”,带菌种子和病稻草是水稻恶苗病发生的初侵染源。水稻整个生育期均有发生,而且近年发病日趋严重,对水稻产量影响很大。

1 发病症状

1.1 秧田期症状。叶片和叶鞘窄而长,叶色呈淡黄绿色,根部发育不良,根毛数量减少,秧苗病株多在插秧前后死亡。

1.2 分蘖拔节期症状。病株分蘖少或不分蘖,叶片细长,节间显著伸长,下部几个茎节有倒生不定根,叶鞘与茎秆上有菌丝,茎上有暗褐色条斑,若将病茎部剖开,则可见蛛丝状菌丝,以后茎秆逐渐腐朽。

1.3 孕穗、抽穗期症状。病株多数不抽穗,于破口前枯死。发病较轻的病株,大多数提早抽穗,籽粒干秕,基本不结实。

2 病原菌

2.1 形态。水稻恶苗病有性时期为子囊菌亚门赤霉菌属,无性时期为半知菌亚门镰刀菌属。病株茎叶、叶鞘表面长出粉红色霉即为病菌无性时期分生孢子,小型孢子卵为椭圆形,无色,单孢间有双孢,大小为4~6 μm×2~5 μm,成串状或链状;大型孢子细长,镰刀形,茎部有足孢,一般有3~5个隔膜,大小为17~18 μm×2.5~4.5 μm,多数孢子集聚时呈淡红色或橙红色,该菌子囊壳大小240~360 μm×220~424 μm,子囊圆筒形,基部细而上部长,内生子囊孢子4~8个,双孢,大小5.5~11.5 μm×2.5 μm,排列成一行或双行。

2.2 特征。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5℃~30℃,35℃时发育渐差,超过40℃或低于20℃时生长受抑制。分生孢子在25℃的水中经过5~6 h即可萌发,子囊孢子在25℃~26℃下,5 h大部分均可萌发,病菌侵害寄主以35℃最适宜,在31℃时,诱致徒长最显著。

3 发病规律

3.1 侵染与发病过程。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附在种子表面或以菌丝体潜伏于种子内部越冬,潜伏在稻草内的菌丝体和稻草上生长的子囊壳也可越冬。病菌以带病种子传播为主,带病种子播种后,幼苗受害,病菌在稻株体内做半系统扩展,分泌赤霉素刺激细胞伸长,引起徒长。本田生长期分生孢子借雨水传播,从植株伤口处侵入引起再侵染,水稻抽穗扬花期长出分生孢子,靠气流传播到花蕊上,侵入种子内部,使种子带菌。

3.2 发病原因。①种子带菌是主要原因。②稻草带菌。③药剂浸种不到位:生产上经常出现带包装袋浸种的状况;在加好水的浸种容器中放入种子,然后再放入浸种药;浸种时间过短,达不到72 h的要求;在浸种过程中不搅动种子。以上几种状况均可造成浸种不到位。④浸种药剂不当或浸种使用的药量不当。⑤气候原因,水稻恶苗病病菌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5℃~30℃。

4 防治方法

4.1 农业防治。①选择抗病品种。②水稻秸秆利用,秋耕深翻。③缓释肥作底肥,分蘖期选择使用锌腐酸尿素并搭配生物菌肥使用。④水分管理。采用间歇灌溉方法。⑤秧田期发现病苗时必须拔出销毁,然后插秧,并适当增加插秧密度。

4.2 药剂防治。水稻恶苗病只有靠浸种才能克服,一旦得病再进行防治效果很差。①药剂选择:17%杀螟乙蒜素或16%咪鲜杀螟丹2 000~4 000倍浸种。②浸种方法:4月初浸种要求4~6 d。4月中下旬浸种不低于3 d。将药剂配好后倒入浸种容器中搅拌均匀,放入种子,每天上午和下午搅动浸入的种子各1次,时间5~10 min,达到浸种时间后,不洗种子即可催芽播种。

[1]高俊全.北方水稻病虫草防治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2]王玉山.水稻病虫草彩色图鉴 [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徒长分生孢子病株
西葫芦为什么徒长
豆角徒长原因及解决措施
鸡 妈 妈
蔬菜不好管 这几招专治徒长、黄叶、卷叶
云南省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大理试验点结果分析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中国南北方禽流感病毒蛋白进化差异的探究
辣椒青枯病防治效果试验
暗色丝孢菌中国一新记录属
油松枯梢病菌分生孢子器诱导方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