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老子“返朴归真”思想的价值

2017-08-10普琪

青年文学家 2016年33期
关键词:老子

普琪

摘要:老子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典型的东方智慧,特别是老子“抱朴归真”的思想在今天仍具有价值。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也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人类对于物质财富的无止尽的、不择手段的追求,以及人们在利益面前忘却人类最初的、最自然的道。

关键词:老子;返朴归真;思想价值

一、“返朴归真”的涵义

返朴归真是老子思想的精华,“返”和“归”是方向,都是回到、返回的意思;而“朴”和“真”是目的和终点。“朴”的本意是指木器的雏形,老子引申为人类最初之性和人的本然状态,主张恢复人的自然朴素的本性;“真”是人天生而具有、本来如此的纯真,没有任何的人工的修饰和雕琢。“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就是保持朴素纯洁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人类的“朴”与“真”需要通过“返”与“归”来实现。人是自然界的个体,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环境,回归本性不仅是人类发展的其中一个阶段,也是自然界发展的其中一个阶段。所以我认为老子讲的回归本性是人与自然界的同时回归,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老子是很有智慧的思想家,他所说的“朴”“真”不是让我们回到人类的原始时期的生活状态,而是让我们的思想回到原本的、没有杂念的、纯洁的状态:“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常德乃足,复归于朴”(《道德经》第二十八章)。婴儿是最朴实无华、天然纯洁的生命个体,人类真正的美德从婴儿开始,可以学习到婴儿身上具有“朴”的所有美德,领悟到生命的源泉与价值,并且始终保持着一颗赤字之心。

老子思想的“道”也是一门重要的学说,道法自然是世间万物的自然属性。道家主张一种超功利的,具有自然主义的审美情趣,崇尚自然,反对华丽装饰与雕琢。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人、地、天、道之间有其自己运行的规律,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人们生存在大自然就必须遵循大自然的规律,顺应自然,效法自然,保护自然,这就是老子所谓的“道”。如今的生态环境危机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对自然界进行思考: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是否对我们生存的环境产生威胁,是否违背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等。只有人类自我意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才能够回归到最佳朴素的状态,人类与所生存的自然环境才能够和谐共存。

因此,老子“返朴归真”的思想内涵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人的自然本性的回归,要求人们对人、对事以及处世的态度回归自然;另一方面是主张人们对自然界规律的回归,要求人们在对自然界进行改造时必须尊重自然和自然规律,达到“天人合一”的最佳状态。

二、如何“返朴归真”

老子的思想“返朴归真”主张人们回归自然本性,对于人类的思想来说,最为珍贵的状态就是人类最原始的本性,为了达到“返朴归真”,主要途径如下:

1、自然无为

老子所讲的无为包括:无为无不为,无为无以为,无为不敢为。“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在遵循自然规律的条件下所进行的“有作为”,不是为所欲为,也不是什么也“不为”,是不可妄为。行事要遵循客观的自然法则,不可超越客观和自然规律而肆意妄为。其二,“无为”是有可为,有不可为。只须做好自己该做的,不必事事躬亲。不要表现出强硬的态度,而是一种谦卑的态度,小心谨慎,做好分内的事。道理很朴素,却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启发。其三,“无为”是无为才能有所为,人的一生是有限的,比如时间、金钱、精力等,所以有的事情没有必要去有所为,而是去做一些我们能力范圍内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2、静心寡欲

静就是指致虚守静。老子主张“致虚极,守静笃”“归根日静”(16章),又说“清净为天下正”(45章)。老子所谓的“虚”就是避实就虚,劝诫我们不要硬碰硬,要根据自身发展的特点,扬长避短,既要善于发现自己的实并估量自己的能力,还要善于发现别人的“虚”,以自己的长处去克服别人的短处。静心一方面指虚静寡欲,虚静养生,淡泊处世;另一方面也包含着以静制动,以静求动,动静相反。静,实际上是一种精神境界,“静”可以让人保持头脑清醒,保持平稳的心态,善于静观,等待时机,达到目的。另外,“静”能克制欲望,以达到无为的境界。可见老子的思想都是相通的,相互作用的,并不是独立的思想。

3、柔弱不争

老子对“柔弱”有一种独到的,具有智慧的见解,“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76章)”通过自然和社会形象的向人们提出奉告,人生在世不可强硬尖锐,而是应该柔和谦卑,与世无争,也就是老子所说的“上善若水”。其二是善于处下,不与他物争高,所以永远也不会受到他物的伤害。能处下,则能成为长。由于现在的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理论占主流,使得很多人一生都为金钱而奋斗,以至于失去了伦理道德,失去了精神世界,失去了本性。老子的“柔弱不争”的思想有助于纠正如今是非黑白颠倒的道德判断标准,对于重建当下社会人的道德价值观念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猜你喜欢

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安居乐业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老子》“自”类语词哲学范畴释要
漫画
智者老子
北大簡《老子》釋文指瑕
论老子处世哲学中的智慧
寻找老子【三】
大愚者大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