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在信息共享中的应用

2017-08-09李山广东省中山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

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代码统一信用

李山(广东省中山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

浅谈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在信息共享中的应用

李山(广东省中山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

针对目前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融合与数据共享不完善的现象,论文就《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实施,介绍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特点及优势,并尝试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基础建立起与各部门信息沟通共享的桥梁,旨在打破信息孤岛,充分利用现有的数据资源,通过更深层次的应用更好地为社会公众及政府各部门提供服务。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信息共享 数据资源

1 引言

目前,政府各部门都拥有独立的信息系统,通过网络,组织机构的基础信息及业务数据可以归集到各部门,数据覆盖面广、信息量巨大、类型繁多,但各部门间的信息缺乏有效的协调管理,数据相互割裂封闭、系统接口不一,识别主体身份的唯一标识也不尽相同,有的用工商注册的单位名称、有的用简称、有的用注册号、有的用内部自编号,没有相关的标准实现统一,致使政府各部门数据共享处处受阻,其更深层次的应用也因而受到限制。

2015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批转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33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提出,我国将建立覆盖全面、稳定且唯一的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以下简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这使政府各部门的数据有了统一标准制定的标识,社会公众、政府部门可以通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有效地识别主体的身份,这为更好地整合政府各部门的数据资源实现数据共享以及更深层次的应用创造了基础条件。

2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特点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组织赋予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统一标识[1]。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具有唯一性、兼容性、稳定性、全覆盖性的特点。

2.1 唯一性

2015年9月17日,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GB 32100《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并于10月1日正式实施。标准的实施,使政府各部门的数据有了统一标准的标识。所有法人和其他组织机构由登记管理部门按国家标准实时统一赋予社会统一信用代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由18位的字符组成,包括9位主体识别码(组织机构代码),1位机构类别代码、1位登记管理部门代码,另外还有6位行政区划代码,1位校验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嵌入了组织机构代码作为主体标识码,组织机构代码的唯一性确保社会信用代码不会重码,这18位的代码能够满足各批准机构赋码及各种代码制度在管理上的需求。标准先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有强制性的国家标准作为编码规则,是全国范围内各类组织机构的唯一不变标识码,具有唯一性,为建设数据资源共享大数据创造了必要的基础条件。

2.2 兼容性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在组织机构代码前增加行政区划代码,这个组合不难发现就是税务登记证号码。这样就提高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兼容性,在过渡期内税务机关可以利用这种嵌套规则更加便利地升级到新的信用代码系统。预留前两位给登记机关和机构类别,这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在应用中更加清晰高效,第一位便于登记机关管理,可以作为检索条目,第二位可以准确给组织机构归类,方便细化分管。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主体标识码天生具有的大容量。通过数字字母组合,加上指数级增长,可以确保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需升位就可容纳大量组织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位数为18位,和身份证的位数相同,这一巧妙设计在未来“两码管两人”的应用中可以实现字段长度的统一,使组织机构代码更好地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过渡,更好地与社会信用体系对接。

2.3 稳定性

各类组织机构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一经赋予,在其主体存续期间主体信息即使发生变化,统一代码均保持不变,直至主体消亡。组织机构代码标识制度自1989年开始实施,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在银行、税务、车管、统计、海关、司法等30多个领域和部门得到广泛的使用,累计已有3000多万条的赋码数据,因此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无论在使用的深度还是广度都具有深厚的基础,而且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严格把控数据的质量及赋码,使数据统一稳定。

2.4 全覆盖性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第一位为登记管理部门代码,按标准GB 32100规定由十二类登记部门的代码标识构成,这也是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构成的部门,按《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这12类登记部门各级登记管理机关在办理注册登记时向法人和其他组织实时赋统一代码,赋码后将统一代码及相关信息按规定期限回传统一代码数据库,及时向社会公开并与其他部门共享。回传的信息涵盖机关、事业单位、群众团体、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所有批准成立机构,形成对全国法人及其他组织全覆盖。登记管理部门代码标识表[2](见表1)。

表1 登记管理部门代码标识表

3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应用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作为信息时代一种特殊的宝贵资源,是一笔巨大的财富。随着代码工作的不断深入,代码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已越来越为全社会所认识。今天的代码应用工作,已不能简单地以各部门是否使用为标准了,而是要在信息化建设上更深入一步[3]。政府部门、社会公众通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可以有效地识别主体的身份,可作为数据关联条件的关键字,准确查找到所需信息,助力政府实现部门间的数据全面共享,推动商事制度改革,实现一证一码,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

3.1 完善政府数据共享平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作为政府的基础数据资源,以它独有的特点以及社会认可度,可以作为纽带关联整合各部门的数据资源,完善政府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但作为政府对社会公众开放的数据平台,数据必须是合法、可靠、真实的,因此需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数据共享的统一管理。由于政府掌握权力的特殊性以及市场监管者的地位,使得其较之一般企业、公众掌握着更多的市场交易信息,从数据的类型来看,大致拥有五类独特数据。分别为:政府资源才有权利采集的数据:如资源类、税收类、财政类等;政府资源才有可能汇总或获取的数据:如建设、农业总、工业总等;因政府发起才产生的数据:如城市基建、交通基建、医院、教育师资等;政府的监管职责所拥有的大量数据:如人口普查、食品药品管理等;政府提供的服务的客户级消费和档案数据:如社保、水电、教育信息、医疗信息、交通路况、公安等。这些数据涉及的部门多、类型及数量巨大,必须有专门的机构进行协调,对数据质量进行统一管理,才能更好地实现数据共享。

《方案》提出,组织机构代码管理部门负责管理统一代码资源,建设和运行维护统一代码数据库,为各部门提供信息服务,加强统一代码赋码后的校核。登记管理部门负责在法人和其他组织注册登记时发放统一代码,并将基本登记信息及其变更情况及时提供给组织机构代码管理部门。组织机构代码管理部门会同登记管理部门建立统一代码重错码核查和信息共享机制,定期通报赋码和信息回传情况。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统一协调管理,既节省资源也为数据共享提供了协调管理的保障。

(2)数据共享的合法性。实现政府部门数据共享的实质就是政府信息公开,利用现有的平台进行数据交换实现数据共享,是目前比较容易实现的方式,对于我国来说,政务数据资源开放是基于政府信息资源利用的量化数据开放,因此我国数据资源开放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以数据开放利用为目的的原则;第二,应当建立严格的私隐保护审查标准和保护机制;第三,严格的使用权限划分[4]。政府拥有的信息内容十分广泛而且敏感,因此还需在合法性方面进行考虑,目前我国保障政府信息公共获取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总则中指出政府信息公开的目的是“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得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因此,在进行数据共享时必须根据公开的内容依据法律法规签订相关的协议,甚至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须做到依法公开,以确保数据共享的合法性。

(3)共享数据的有效性。数据是有时效性的,数据的时效性直接影响数据的质量,数据的共享不只是数据的堆集,是需要科学的方法进行更新,数据时效性的判定问题是确保数据时效性的一个关键问题[5]。因此,每个数据的提供部门需要对数据时效性问题进行判定,按照数据的种类、性质等因数进行划分,制定保障数据有效性的更新规划。

3.2 推动商事制度改革实现一证一码

依托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实施商事制度改革,可实现一证一码,简化企业办事手续,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2015年10月1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实施“三证合一”,将由工商、质监、税务三个部门分别核发不同证照改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简化了企业开业的办证流程。2016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五证合一”,在原要求企业使用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办理相关业务的一律改为使用营业执照办理,取消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进一步为企业开办和成长提供便利化服务。2016年8月,江门市实施“九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将工商、质监、税务、社保、公安、海关、检验检疫、商务等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 《税务登记证》 《社保登记证》《刻章许可证》《海关报关单位注册登记证》《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企业备案表》《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和统计部门的信息申报,改为一次申请、由工商部门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和海关、商务、检验检疫等部门编号或标识的新版营业执照。2017年3月,深圳市实施“七证合一”。

随着全国各地实践探索,推动简政放权,在证照改革方面实施了“三证合一”“五证合一”“七证合一”等,由多码改为一码、由多证改为一证、企业办一门事由多次办理改为一次办理,甚至可实现多门事一门办理的可能,这将进一步激发市场创新创业动力,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企业活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就业增加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3 健全社会信用档案

我国是礼仪之邦,守信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近年互联网经济兴起,除了为人们带来价廉物美的商品、方便快捷的购物方式,还有效推动了制造业、流通业、金融业等产业的发展,但部分商家利用网络的便利不诚信经营,甚至在网上“刷单”制造虚假信用,网上的商家也常常使用虚假信用改头换脸地潜伏经营,经营的信用缺失,严重影响了网络营商环境及消费者对互联网经济的信任。信用的缺失往往是因为经济主体信用信息记录不完备、信息不对称、信用信息不畅通所造成,目前各领域按照自己的需求建立起了各种信用系统,如金融部门建有征信系统、质检部门建有企业质量信用档案系统、工商部门建有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等,信用信息比较零散,系统间大多都没有关联,公众难以获得经济主体比较全面的信用信息及权威的信用评价信息,往往只能主观地凭借商家的包装、广告、媒体以及口口相传的口碑来判断企业的信用情况。

以社会统一信用代码为基础,结合各部门的共享数据,建立经济主体的横向基本信息如:成立的时间、机构名称、机构地址、法人等以及纵向的历史变更信息,形成信用档案的基础数据,以统一信用代码关联企业在社会各信用系统产生的信用情况及经济活动信息,综合管理机构对企业的行为作出信用等级的评价及必要的信息公开,可有效提高信用信息的价值,帮助消费者全面了解企业信用情况,促进互联网经济的健康发展。

3.4 应用的拓展

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移动商务活动也随之兴起,结合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特性及WPKI(Wireless Pubic Key Infrastructure,无线公钥基础设施)为技术核心的移动安全认证技术体系[6],在移动终端的身份认证方面的瓶颈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在地理信息管理方面,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结合网络电子地图开发应用系统,可以简洁直观的方式来展现机构的空间位置和代码信息,关联企业能耗的数据结合地理信息可为环保部门提供环境治理的参考数据。随着《方案》的实施,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基础实现政府数据共享,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将在更多的领域得到更深层次的应用。

4 结语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对企业来讲,就是给企业一个法定的标识,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便利,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营商环境;对于政府来讲,是加强社会管理、提升信息共享水平、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工具;对于社会公众来讲,能使经济主体基本信息及信用情况更透明公开,为消费者营造更良好的消费环境。实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的数据资源实现全社会信息共享、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将在构建公开、公正、公平的社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1]孙建军.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信息互通的桥梁[J]. 大众标准化,2016(2):58-61.

[2]GB 32100—2015 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 [S].

[3]刘学. 浅谈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信息[J]. 影像视觉,2016,17(4):63-64.

[4]蔡朋朋. 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法律问题浅析[J]. 经营者,2016(14):168.

[5]李默涵,李建中,高宏. 数据时效性判定问题的求解算法[J]. 计算机学报,2012,35(11):2348-2360.

[6]陈贤明,卢朝金,苏嘉健. 基于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移动终端机构身份认证关键技术研究[J]. 标准科学,2016(11):117-121.

The Application of Unified Social Credit Code in Information Sharing

Li Shan ( Zhongshan Instiute of Standardization )

Aiming at the current between the various government departments to share information fusion of imperfect phenomena and data, the "legal persons and other organizations a unified code of social credit system construction plan"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plan" ) the implementation, introduces the features and advantages of the unified code of social credit, and try to use a unified code of social credit for establishment of departments and bridges,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to break the information silos, make full use of existing data resources, by using better deeper to provide services to the public and government departments.

unified social credit code, information sharing, data resource

猜你喜欢

代码统一信用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统一数量再比较
创世代码
创世代码
创世代码
创世代码
信用中国网
信用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