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途并举,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2017-08-08罗细建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14期
关键词:笔算口算计算能力

罗细建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4-0070-02

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本能力之一。小学阶段学生的计算能力主要包括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口算、估算、笔算和四则混合运算等方面的计算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计算能力也是其他学科知识学习所必备的知识之一。学生的计算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果,而且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智力发展也会产生影响。那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怎样来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一、注重口算,夯实基础

口算是不借助其他工具,仅凭思维进行计算并得出正确结果的一种计算能力,口算作为笔算和估算的基础,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口算能力对于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计算速度的尤为重要。因此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灵活应用乘法口诀来进行表内乘除法的计算,这是其他各种计算能力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口算速度,10以内的加减法往往运用数的组成来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计算,在教学中通常是采用“凑十法”来计算;利用“破十法”或者加、减法的互逆来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低年级学生掌握退位减法有一定难度,教学中可以借助摆小棒的方法来进行直观演示和操作,使学生理解算理。

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后,我在教学中也尝试着让学生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如:15可以分成6和9,15可以分成7和8……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强化记忆,学生的口算的速度和准确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的口算则要求学生熟记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直接求积、求商;加以多种形式的反复练习,使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提升他们的口算能力,为以后学习较大数字的笔算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形式多样,激发兴趣

在日常的计算教学中,面对简单重复的数字符号、枯燥乏味的计算,容易引起学生心理疲劳。“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在计算教学中需要结合教学内容,采用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使重复单调的计算教学富有吸引力。

1.利用“巧”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1+2+3+…+19+20=?”“199+299+399=?”“81-9-9-9-9-9=?”在学习了各种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之后,可以鼓励学生灵活运用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将计算由难变易,由繁变简,提高计算速度的同时,既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又发展了学生思维。如“19999+9999€?999=?”“999€?78+666€?33=?”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类似的计算技巧和简便计算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越学越有兴趣。

2.借助多样化练习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简单的教具,学具(口算题卡、扑克牌等)和电脑游戏,对学生进行各种视算、听算、抢答、小组对抗赛、男生女生对抗赛、接力赛、计算小游戏、森林小医生等学生喜爱的方式训练。利用形式各样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利用游戏式练习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逐步培养学生持久的计算兴趣。

3.定期举行口算比赛,评选班级“口算小能手”、“速算王”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得成就感,体验学习的乐趣,促使学生长期坚持進行计算训练。

三、仔细审题,优化算法

小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较差,而计算题形式单一,不易引起学生兴趣,计算过程中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有的学生没有经过细致的观察和思考,提笔就写,因而经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运算符号等不该出现的错误。因此,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学习习惯。首先,要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字和每一个运算符号。其次是确定运算顺序,确定第一步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第三,选择合适的算法。做题前要仔细观察能否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算法,如:“98+17=”“6.3€?+6.3€?=”“99€?5=”“102€?2=”“25€?€?=”如果学生一味埋头苦算,只会使计算过程变得复杂,增加计算量,事倍功半还容易出现失误。在计算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数据的特点,鼓励学生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进行简便计算,通过分、合、转换等方式在算法上进行创新。

四、书写规范,积极验算

计算过程中学生由于书写不够规范,也容易造成计算的准确性不高。在笔算过程中,要求学生端正态度,规范书写格式,运算符号和数字书写要工整,数与数之间保持适当的间隔,便于数位的对齐。如笔算除法时,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被除数的那一位上面,笔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与小数点要对齐。教师要加强学生书写格式的指导,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避免数字和运算符号错看错写,也能清晰地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师要高标准、严要求,要有耐心,有信心,长期坚持,重在落实。

验算是运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学习品质,它可以帮助学生在完成计算过程后通过验算及时发现和纠正计算过程或结果中出现的错误,提高计算准确率。但是现实教学中,学生往往对验算产生厌烦情绪,对验算目的没有深刻体会,教师要进行具体的指导和要求,让学生感受到可以运用验算来帮助提高计算的准确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和坚持验算,除采用逆运算等常规方法进行验算外,还可以教会学生利用估算的方法来预计计算结果的合理范围(如“294€?=”的计算结果应该接近且小于100)。通过指导,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能够养成验算的良好习惯并长期坚持,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五、及时总结,强化训练

在计算过程中学生频繁出现的错误,如数位的对齐、加法的进位和减法的退位、商中间有0的除法、除法计算时漏写余数、运算定律的错误运用,30-13+17和30-(13+17)不同的运算顺序等等,教师应组织学生定期收集整理,及时总结。重点关注学生计算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典型错误,通过“森林医生”“我是小老师”等学生喜爱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查找和发现计算过程中的错误,并分析总结出现错误的原因,通过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且又细致的工作,要想提高计算能力就要在计算的准确性、合理性、简捷性、灵活性等方面下功夫,教师平时应严格要求学生,加强训练。计算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计算”,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加深学生对算理、算法的理解,对解题策略的合理选择和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结合教学实际循序渐进,长期坚持,不断进行培养和训练。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要与数学的其它能力培养紧密联系、相互渗透,只有整体能力的提高,才能达到数学计算能力提高的预期目标。

猜你喜欢

笔算口算计算能力
由“知识本位”到“能力习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实践与思考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从“法”到“理”悟本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实践与思考
口算 笔算 估算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
智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