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介于“富贵”和“野逸”之间的清雅之风

2017-08-08业永恒

文化月刊·下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画法工笔花鸟画

业永恒

具有上千年历史的中国画,积淀和内涵十分丰富。它不仅讲究绘画材料的运用,要求掌握基本的笔墨技法,更有情感、理念、精神等方面抽象的因素穿插其中。其与诗文相辅相成,反映画家的感想和心声,是一种充满了文化气息的画种。

中国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从原始社会起,历经夏、商、周三代,再从战国至秦汉,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上古时期,这一时期的绘画朴实稚拙,带有早期宗教崇拜痕迹。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精神蔚然兴起,“魏晋风度”影响了绘画的精神层面,引导其渐成抒发情怀、表达自我的娱乐形式,佛教绘画也开始广为流传。至隋唐两代,繁荣的社会经济使得中国绘画人才辈出,进入鼎盛时期。之后经历承前启后的五代,至两宋,中国绘画的成就超越了隋唐,此时盛行文人画之风,成就斐然。元代绘画既不求过份雕琢,又风格严谨。明清两代则继承了前代的美学思想和画风,作品风格较为统一,各种画法各成一派,名家涌现,至清末呈百花齐放之势。

中国画分为三大画科: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北宋《宣和画谱·花鸟叙论》云:“诗人六艺,多识于乌兽草本之名,而律历四时,亦记其荣枯语默之候,所以绘事之妙,多寓兴于此,与诗人相表里焉。”在中国画中,凡以花卉、花鸟、鱼虫等为描绘对象的画,称之为花鸟画,其画法有“工笔”“写意”“兼工带写”三种。花鸟画与山水和人物画相比,有着更为广泛的爱好者,更易让庶民百姓所接受。对于统治者来说,花鸟画是一种“粉饰大化、文明天下”的艺术形式;而对于文人士大夫来说,花鸟画便于随时操作,并抒发其孤芳自赏的心境。五代和两宋时期,无论在花鸟、山水还是人物画方面,都对后世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代至两宋时期是花鸟画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此时的花鸟画呈现出两种画风,一个以工笔设色为主,力求细致华丽,以黄荃、黄居莱父子为代表,其笔法细腻,设色艳丽,勾勒细致,多以珍禽瑞鸟、奇花异草为描绘对象,刻画逼真,气象雍荣富贵,人称“黄家富贵”;另一个以水墨写意为代表,力求通过笔和墨本身,来表现真实闲逸的自然之境,绘画对象多为汀花野竹、水鸟渊鱼,有野逸之风,世称“徐熙野逸”。“富贵”和“野逸”分别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绘画风格和审美情趣,然而从艺术风格上来讲它们都是成功的,一直左右着两宋乃至整个中国花鸟画的发展。

清代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花鸟画最为繁盛的时代。此时画派迭现,“扬州画派”“海派”“岭南画派”“常州画派”等各领风骚。其中,“常州画派”师祖、“清六家”之一的恽寿平,以“没骨花卉”在“徐黄体异”(宋郭若虚)中求得新的发展,为清代花鸟画坛注入了一缕介于“富贵”和“野逸”之间的清雅之风。(图1、图2)

恽寿平,号南田,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少年時曾参加抗清队伍,后苦心钻研学问,古文、诗词、书画无一不精。恽寿平开创了“没骨花卉”画的独特画风,可称清代花鸟画的正宗,其作品受到统治阶层、贵族及市民的喜爱。在中国绘画史上,“没骨”一词最早见于宋代。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曾记载徐熙的后代作花卉“不用墨笔,直以彩色图之,谓“没骨图”。所谓“没骨”法,即是不同于勾线染色的工笔“勾染法”,不用墨勾线而以色彩点、染而成,比“勾染”法更自由,既可以作传统的工笔,也可以兼工带写,使画家在描绘和表现自然景物时收放自如。

恽寿平承袭五代“徐黄”风格,作画时以写生为基础,力求对真花极力摹写,所以能够深刻地表现其活色生香。其“没骨花卉”广受欢迎,影响了当时和后世的很多画家。明清时期的云南画坛亦名家辈出,有许多精彩的绘画作品流传至今,玉溪市博物馆馆馆藏的花鸟画,画风清新,意境恬淡,其深受恽寿平“没骨”画法影响的风格可见一斑。

师南楷书花卉圆扇面(图3),纸本,扇面直径25.2厘米,衬底长60.3厘米,宽33.4厘米,国家三级文物。曾兰芳,号师南,昭通镇雄人,清代云南著名女画家。其自幼攻书,兼习国画,师出恽寿平技艺,笔力精细秀美,以花鸟画著称,时称“女史”,后入皇宫为慈禧太后代笔,其花卉、小楷俱佳,为人称道。画面采用兼工带写的画法,描绘了一枝粉色牡丹一枝独秀。其花瓣繁复,层层叠叠,花瓣尖端皆以白粉涂染,表现其阴阳向背。花叶着色清浅,深具浓淡变化,表现了牡丹在春风中摇曳生姿。此画构图得当,造型准确优美,设色清丽,其小楷工整秀气,与画面相得益彰。

许椿龄花卉扇面(图4)纸本,长50.8厘米,高17.8厘米,国家三级文物。许椿龄,字慧卿,直隶(今河北省)保定人,国子监生,清代书画家。善花卉,师陈道复,笔势蓬勃,名噪一时。画面设色清丽,用笔柔润。画面采用写意的画法,描绘了一枝盛开的粉色蔷薇。花瓣柔嫩鲜丽,花枝挺拔,枝干和花刺鲜如新剪。以敷彩和墨色两种手法相融,墨色部分代表枯萎的花枝部分,将敷彩部分的花叶衬托得愈发娇艳,其诗文与绘画亦相得益彰。

陈启周花鸟图(图5),纸本,长83.0厘米,宽42.0厘米,轴长55.0厘米,国家三级文物。陈启周(1865~1948),字西屏,云南普洱人,清光绪十一年(1 885)乙酉科拔贡,民国初历任墨江、禄丰、昭通等县知事,邓川、玉溪、昆明等县长。喜诗画,诗词、楹联、书画造诣较高,擅长山水、工笔花鸟。作者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以“勾染法”和“没骨法”分别描绘了花枝、花瓣、叶子、奇石、雏菊、稚鸡及野草,于中国传统花鸟画技法中,融入西洋画写实意味。花瓣和枝叶坚挺有力,勾勒流畅,怪石皴法自然生动,浓淡相宜。石旁一双稚鸡稚朴灵活。画面表现了一幅花、石、乌相依相衬的小景,充满野趣。

从以上画作可以看出,作者受恽寿平画风影响,构图巧妙,描绘对象造型准确,敷彩淡雅质朴。善于用色渲染,于笔法上点染并用,使画面如笼轻沙,赏心悦目。以“没骨”法及局部勾染法写生花树石鸟,胸有成竹,一气呵成,反映出恽寿平“春风桃柳、霜天梅菊助我神”,崇尚自然、师法自然的创作心态。

(责任编辑:李克亮)

猜你喜欢

画法工笔花鸟画
国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鳄鱼的画法
瓜里绘客厅
工笔国画一夏荷,牡丹
工笔花鸟画
李文慧作品
简析宋代花鸟画对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影响
首届“工笔新经典”全国名家邀请展作品选登
多变的形象
天空的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