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也

2017-08-08钮鹏松

今日教育 2017年7期
关键词:苏门答腊雨林中红毛

钮鹏松

2014-2015学年,我受广东省侨办的派遣,到印尼亚洲友好国际学院支教。平时的工作量很大,难得有机会外出感受异域风情。五一国际劳动节也是印尼的法定节假日。借着假期,我和同事一行十人前去苏门答腊热带雨林旅游。这次旅游路途顺利、天公作美、人际和谐,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苏门答腊热带雨林给我们的整体感受是美、好玩、刺激、原生态等,而它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这里的美是自然之美,同时这里的人又守护着这里的美,正如《管子》所云,“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

雨林中穿梭

从学校出发,三个小时的车程到达酒店,午饭后稍作休息,我们就向雨林深处进发。越往里走,路越艰难,植被越密集,空气湿度也越大。我是第一次走进热带雨林,原生态的环境给人的视觉和心理上都带来了很大的冲击。雨林中有数百年的老树,高耸入云,有几个人合抱那么粗;盘绕在大树上的藤蔓,形态各异、自由生长。雨林的地面上多是枯枝败叶,在雨水的作用下,变成了滋养树木的养料。还有倒下的大树,白蚁把它变成泥土,重新回归大地。我们置身雨林中,向前看不到头,向后看不见尾,向上看不见天,只能跟着向导沿着泥泞的道路前行。耳畔时时传来各种鸟鸣或兽吼之声。穿梭在雨林中,我们真正地回归和彻底地融入自然,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合而为一。

我们所穿行的雨林是古农列尤择国家公园(GUHUNG LEUSER NATIONAL PARK) ,这是苏门答腊热带雨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世界濒危自然遗产,我们必须小心呵护。在进入雨林之前,向导就告诉我们到里面不可以扔垃圾,不可以大声喊叫,以免惊吓了林中的动物。这里的雨林虽然已成为旅游景点,但它仍保持着原始的状态,没有被过多地开发,游客也能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希望这种人与天调的自然之美能永远保持下去。

零距离接触红毛猩猩

我们穿行的目的是看红毛猩猩,向导告诉我们能否见到红毛猩猩,那还要看我们的运气。因为红毛猩猩是稀有动物,在这偌大的森林里也为数不多。行到半途,我们听到猩猩的叫声,很是兴奋,我们以为就要见到红毛猩猩了,可是向导告诉我们,那是叶猴的叫声。我们还要继续前行,走了两个小时左右,我们听到了哗啦啦的流水声,循着水声的方向再走十几分钟,前方已无路可走。向导拿出一些香蕉和菠萝,用很特别的声音呼唤红毛猩猩。我们的运气很好,不一会儿就来了一只很大的红毛猩猩,背上还背着它的孩子。为了不惊吓到它们,我们只能远观和拍照。向导把水果拿给它们母子享用,获取了它们的信任。我也想和红毛猩猩零距离接触。在得到向导的应允后,我拿着半个菠萝递给了红毛猩猩母亲。我从它的眼神中能够看出它对人类的信任,希望人类能给它们留下足够多的生活空间,让我们和谐相处。

疾水漂流

看过红毛猩猩后,我们没有原路返回,而是顺着河水漂流而下,回到出发地。这次漂流完全出乎我们的想象,首先,漂流的工具不是小船、竹筏、橡皮艇等常见的漂流工具,而是把大的汽车轮胎用绳子串在一起而形成的“船”。其次,河水很凉,我们没想到在热带地区竟有这么冰凉的水。最后,河水的风浪也很大,我们坐在轮胎里,开始漂流不到半分钟,一个浪头打来就让我们全身湿透了。

这样的漂流很刺激,大家都欢呼雀跃,遇到激流惊险之处,惊叫声此起彼伏。我们完全融入了大自然,每个人好像都不再是自己了,就如雨林中的一棵树,河流中的一条鱼。人们也没有了国界、民族、语言的障碍了,漂流中的我们和岸上的人们仿佛站在一起欢歌。岸上的人向我们挥手,给我们竖起大拇指,我们也以同样的动作回应他们。遗憾的是这么惊险刺激的漂流却难以拍照留念。因为在漂流之前,我们就把鞋包、手机、照相机等随身物品全部装在一个密封的塑料袋子里了。但奇迹总会不经意地出现,让我们高兴得不知所措。晚饭时,我们在饭店遇到了正在吃饭的一家三口。他们说下午看到我们漂流了,而且还给我们拍了照片呢。他马上就把照片传给了我们。这应该就是缘分吧!

探险蝙蝠洞

第二天,我们又去蝙蝠洞探险,一到洞口它就给了我們一个下马威,洞上面不断向下滴水,地面上都是积水,而且蚊子围着我们乱飞,真是寸步难行。沿着山洞往深处走,难度系数和危险系数都不断增大。前面看似无路可走,却又总能柳暗花明。我们一会儿向上攀,一会儿向下跳,有时匍匐前行,有时需要向导的协助才能通过险地。不知过了多少难关,听到前面一个山洞传来蝙蝠的叫声。向导拿手电筒往里面一照,黑压压全是飞行的蝙蝠。看完蝙蝠我们继续前行就可以从另一个洞口出来了。山洞之中时时有惊险,处处有挑战,我们手脚并用,攀爬跳跃,还要忍受蚊虫叮咬。只有这样才能领略大自然另一面的美。而大自然的各种美都需要我们去呵护,只有人与天调,天地之美才能生也。

猜你喜欢

苏门答腊雨林中红毛
亚马孙神秘植物其实是新物种
关于2012年Mw 7.2苏门答腊地震近场动态触发的讨论
亚马孙雨林大火频发
雨林中的生活
红毛柳
苏门答腊海域海啸地震及地壳深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