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澄海非遗灯谜网络化创新经验探讨数字文化馆的建设

2017-08-08刘洁珊

神州民俗 2017年8期
关键词:澄海区澄海灯谜

刘洁珊

(澄海区文化馆 广东 汕头 515800)

从澄海非遗灯谜网络化创新经验探讨数字文化馆的建设

刘洁珊

(澄海区文化馆 广东 汕头 515800)

通过数字文化馆,利用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传播手段来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覆盖,是创新文化馆服务模式,提高文化馆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试图通过澄海区文化馆对国家级非遗项目“澄海灯谜”网络化的创新经验来探讨数字文化馆的建设。

澄海灯谜;网络化;数字文化馆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群众的文化消费方式和习惯也越来越多地依靠网络和数字媒介(内容),虚拟空间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而深刻。群众享受文化生活的诉求已从传统的场馆扩展到虚拟空间的各种终端。构建数字文化馆,利用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传播手段来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覆盖,是创新文化馆服务模式,提高文化馆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数字文化馆的简单解读就是文化馆的数字化,它涵括了文化馆阵地服务、流动服务,数字化服务职能的服务内容,外延并突破时空、场馆、受众局限的制约,提供均等、便利的公共文化终端服务,实现资源的无限次使用和服务的最大化覆盖。文化部在2011年第三次评估定级把文化馆的数字化、网络化列入评估标准,在全国示范区建设的“创建标准”中第一次提出“数字化文化馆”的概念,最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数字化和网络建设,提高数字化和网络服务能力”。所以,文化馆应抓住发展机遇,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数字化、网络化服务体系。

数字文化馆建设应围绕两个方面开展:一方面,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借助现代数字技术将各种文化资源转化为数字,以此而建立资源库。数字文化馆的资源应侧重文艺资源,主要是收集整理各艺术门类的名家名作,经典曲艺剧目,百姓喜闻乐见的影视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料。澄海区文化馆是国家级非遗项目(灯谜)的传承保护单位,灯谜是澄海文化的名牌产品,有必要建立灯谜资源库,让这一资源分享给公众。可以说资源库是数字文化馆的基础,也是提供文化服务的前提。1999年澄海举办金秋灯谜联欢节时,率先在全国实现谜场与网络同步竞猜,是现代网络与灯谜文化相结合的一次尝试,大受群众欢迎,被列为“广东100个全国第一”之一,已为澄海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在于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立功能多样,内容丰富的平台(包括文化资讯、文化论坛、知识管理、在线直播、远程教学等),公众通过网络终端即可享受文化服务,使文化馆得以数字化的方式进入人们的“文化生活”。

(一)数字资源库的建设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人杰地灵,民间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多彩,在众多传统文艺项目中,猜灯谜是一项重要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项目,已有300多年的传承历史,长期的谜事活动,形成经久不衰的人文盛况。2000年澄海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灯谜艺术之乡”。2006年启动澄海灯谜登录非遗项目的申报,率先入选为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遗名录,2008年再登录国家级第一批非遗扩展名录。

澄海灯谜界先辈们留下的灯谜史料、艺术档案及谜艺作品,是他们留给后世的宝贵文化遗产,加大力度保护、整理出版这些资料,让其艺术成就得以传播,是传承工作的一项重要工程。因此,认真总结当代谜人作品的艺术创作特色,加强灯谜书刊的编印出版工作,展示现代艺术风采,具有重要的意义。

澄海文化馆通过新老艺人艰辛的搜集和纂编,展出众多灯谜历史照片及传艺实物。其中包括中华灯谜300多位名家照片、谜作及签名、印鉴等珍贵原始资料,收录至澄海灯谜电脑资料库。在谜书收藏方面,已收藏存档国内外灯谜书刊多达4000余册,还有澄海从1959年至今编印发行的单位及个人谜书谜刊350多册,并联合区图书馆辑录编印《澄海谜书志略》一书。此外,还编纂出版张哲源先生海外及港台谜学文献书目卷《智泉居灯谜藏书集录》,和前期已出版的《谜海观潮》、《熏南谜萃》等专著,为查证“海丝谜路”东南亚华侨灯谜文化提供实例依据。澄海区文化馆还花大力气组织编辑人员与协作单位或个人,出版有《阿源谜谭》、《谜海红船》等专著、澄籍已故谜人谜作选集《廋坛遗韵》、国级非遗澄海灯谜名录图典谜艺萃编《谜海艺舟》等典籍。通过老一辈与新生代谜作的编纂,澄海区文化馆总结澄海灯谜第三代与第四代传承集体创作成果,对非遗灯谜的保护和传承有着重要意义,目前这个数字化工程已经逐步实施。

(二)文化服务数字化

2013年澄海灯谜的保护单位经国家文化部非遗办的调整,由原澄海灯谜协会改为澄海文化馆,直接承办全面的管理业务。区文化馆在数字化的建设中,组建了澄海灯谜传承基地,配套现代化的电子电讯及电控等器材,已经做到硬软件设备齐全,既可举办谜会,也可作培训阵地,具备多种功能,可供长期使用的传承基地和网络平台。2014年11月汕头市人民政府已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澄海灯谜保护传承基地,2015年1月又被广东省文化厅认定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澄海灯谜传承基地依托“红头船论坛”和“红船帆灯群”的网络灯谜主体,组建“红头船网络灯谜实体基地”、澄海灯谜“剑梅”传承分基地。基地通过网络交通信息,传播灯谜知识,创建“活力非遗”闽粤灯谜论坛,对外开展多样化的谜艺交流,已先后举办过张哲源灯谜艺术50周年网络灯谜大赛等多种形式赛事,以及“网络灯谜与增损离合法创作”、“澄海灯谜书刊”等专题理论研讨,加深对传统灯谜和网络灯谜的认识,形式灵活,多姿多彩,各地谜友反响十分强烈。但网络灯谜并不排斥传统,尤其是现场谜会的常规化,通过市区及各乡镇的现场开猜活动,除展示地方谜人创作风貌外,保留并传承着地方独有的“击鼓报猜”古风,要求猜者在猜中谜底之后,详细解释谜底面意,无形中是一堂灯谜公开课,锻炼青年谜手猜射能力,既展示谜乡文艺风采,也活跃地方群众文化生活,做到传统灯谜与创新的网络灯谜同步发展。

(三)培养新生代传承群体和数字管理人才

澄海灯谜传承基地创建伊始,基地着力发动以红头船谜社成员为主体的文化志愿者业余参加管理工作,聘请16位灯谜行家为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为传承保护工作尽他们的一份责任。这一批中青年艺术骨干有朝气,有干劲,有能力,尤其有网络操作经验,在老一辈谜家的指导下,在基地的活动实践和谜艺创作中迅速成长,已形成新生代传承群体,同时认定第五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们也分别在一些学校中开设第二课堂,先后举办二届澄海区校园灯谜文化节,选拔一大批青少年选手。基地着力引领灯谜新手,上下互动,为澄海灯谜的传承保护,提供了根本的人才保障。澄海灯谜参赛队数年来参加各地灯谜大赛,夺得第二届中华灯谜文化节华山国际谜会团体竞赛第一名等各类奖项,进一步提高澄海灯谜在海内外的知名度。

澄海数字化文化馆非遗灯谜网络化的建设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迪:

1、必须从公共实际需求出发,科学设置。网络技术消除了地理距离,不必像去实体文化馆那样需要考虑交通因素,因此,设计好一份针对公众的消费喜好、上网习惯、家庭网络设备方案和建立好本地文化状况的资源库,才能吸引公众,以免建成的数字文化馆无人访问使用,最终废弃。2017年1月举办的中国谜乡澄海文明之春灯谜文化节,其各项活动通过《澄海灯谜微信公众号》及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网上发布了相关资讯,澄海灯谜网站的点击率已有很大的提升。

2、各有侧重,各具特色。根据文化馆的级别(省级或市级)地区文化资源特点和公众需求,确定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内容、规模和功能板块,做到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建立在国内领先地位的灯谜文化资料库是澄海建立数字文化馆的重点和特色。只有突出重点,才能以点带面,促进其它门类的数字化建设全面发展。

3、一个具有地区文化特色的数字文化馆的建立,不是某一个文化馆的独立职责,而是该地区文化部门、文化企业以至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深刻认识到澄海红头船灯谜网络实体基地的创建,数字文化馆建设和管理是一个跨部门的工程,需要统一规划布局,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它的作用。

4、数字文化馆的服务必须紧扣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基本性、便利性和均等性”,不能简单地引入高新网络技术,一味追逐潮流时尚。澄海是全国民间灯谜艺术之乡,灯谜在城乡各地是一项传统的常规性民俗活动,不可忽视现场开猜的作用,只有做到传统与网络的有机结合,才能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大众的文化娱乐需求.

数字文化馆在网络时代以其全新的服务模式和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给市民带来更先进、更广泛、更便捷、更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澄海文化馆数字文化非遗资源已初步得到整合和利用,受益群体得到有效的扩展,市民充分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权益已得到实现。我们相信,只有不断探索,不断传承,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必将有进一步的跨越,为澄海文化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积极的贡献。

(本文的撰写得到国级非遗传承人张哲源先生和澄海灯谜传承基地学术委员们指导并提供资料和数据。)

〔1〕吴永强.数学文化馆其本内涵和建设初探.深圳文化天地,2015(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2016年12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25次会议通过。

刘洁珊(1974--),女,本科,助理馆员,现任职汕头市澄海区文化馆。

猜你喜欢

澄海区澄海灯谜
玩具之都 魅力澄海
玩具之都 魅力澄海
玩具之都 魅力澄海
玩具产品
汕头市澄海区公安机关部署打击整治制售仿真枪违法犯罪活动
玩具之都澄海年产超500亿元
猜灯谜,过新年
元宵猜灯谜
猜灯谜
汕头玩具产业向创新智能高端发展 澄海区高新技术企业60 家,今年列入高企培育对象企业72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