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丁苯酞改善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疗效及精神心理量表评价结果

2017-08-07解学军赵艳茹

关键词:血管性丁苯差异

解学军,赵艳茹,张 冰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1.神经内科;2.消化内科;内蒙古 赤峰 024000)

·论 著·

应用丁苯酞改善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疗效及精神心理量表评价结果

解学军1,赵艳茹1,张 冰2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1.神经内科;2.消化内科;内蒙古 赤峰 024000)

目的 探讨丁苯酞在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其精神心理量表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精神心理量表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方法(P<0.05)。观察组精神心理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方法(P<0.05)。结论 丁苯酞用于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心理量表指标,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丁苯酞;老年血管性痴呆;精神心理量表

血管性痴呆作为神经科常见病症,发病率较高,且高发人群多为中老年人群及低血压者。其发病机制为缺血、出血性脑卒中及脑部缺氧等疾病引起的记忆力衰退、认知功能障碍[1]。目前,临床暂无针对该病的特效药,多采用钙拮抗剂、脑细胞代谢赋活剂进行治疗,但效果一般。本文选择2012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90例,研究丁苯酞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精神心理量表的影响。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90例,均符合老年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排除具有严重肝肾疾病、肿瘤疾病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60~79岁,平均(67.34±3.06)岁。观察组男32例,女13例,年龄61~82岁,平均(68.55±3.25)岁。统计学结果显示,两组在基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如降压、调节血脂、抗血小板聚集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丁苯酞(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050299)治疗,0.2 g/次,3次/d,于餐前服用。

1.3 评价标准

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均进行精神心理量表评分。采用简易精神量表检测简易精神状检查(N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疗效评价参考治疗前后NMSE评分差,评分差增长>4分为显效,1~3分为有效,<1分或减少为无效[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相关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 6.7%)优于对照组(55.6%)0(P<0.05),差异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2.2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精神心理量表评分

治疗前两组精神心理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精神心理量表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精神心理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精神心理量表评分(±s)

表2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精神心理量表评分(±s)

组别 n 时间 N M S E A D L C D R观察组 4 5 治疗前 1 5 . 8 ± 3 . 5 4 5 . 3 ± 6 . 8 1 . 7 ± 0 . 3治疗后 2 3 . 1 ± 3 . 4 8 2 . 6 ± 4 . 4 0 . 8 ± 0 . 3对照组 4 5 治疗前 1 5 . 8 ± 3 . 2 4 6 . 2 ± 7 . 1 1 . 7 ± 0 . 3治疗后 1 7 . 8 ± 2 . 8 4 9 . 2 ± 6 . 3 1 . 5 ± 0 . 4

3 讨 论

老年血管性痴呆呈渐进性发病,常伴有记性脑血管疾病、严重脑卒中等并发症,治疗难度大,且临床暂时没有针对该病的特效药。临床防治该病主要以改善心脑血管供血功能、减少可逆性神经元损伤等为原则,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研究证实,丁苯酞作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新型药物,具有良好的抗脑部缺血功能,在提高脑血管一氧化氮水平的基础上抑制谷氨酸释放,进而改善脑缺血区的微循环,纠正脑内局部血流量,从而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引起的脑损伤,并减少血小板聚集、抑制脑血栓形成等[3]。此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NMSE、ADL及CDR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提示丁苯酞在老年血管性痴呆治疗中有一定效果。

综上所述,丁苯酞用于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心理量表指标,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1]何秀贞,陆奕彬.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使用丁苯酞治疗的效果及药物对精神心理量表的影响[J].海峡药学.2016,28(2):181-183.

[2]孙 薇,杨建波,徐金凤,张 倩,邹 全,孟新玲.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高压氧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3(9):62-64.

[3]Lee SR,Choi B,Paul S,et al.Depressive-like behaviors in a rat model of chronic cerebral hypoperfusion.Transl Stroke Res.2015,6(3):207-214.

本文编辑:李 豆

Application of butylphthalide in improving the efficacy and mental and psychological scale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vascular dementia

XIEXue-jun1,ZHAOYan-ru1,ZHANG Bing2
(Aff i liated hospital of Chifeng college,1.department of neurology;2.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Neimenggu Chifeng 024000,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butyl phthalid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vascular dementia treatment effect and influence on their spiritual mental scale.Methods from June 2012 to June 2012,90 cases of senile vascular dementia patients of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each 45 cases,control group routine treatment,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 using butyl phthalide treatment.Compare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the spirit of the two groups of psychological rating scale.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i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 a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Observation group mental scale sco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Conclusion butyl phthalide used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vascular dementia treatment effect is remarkable,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mental scale indicators,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is worth further promotion in clinic.

butyl phthalide.Senile vascular dementia;The spirit of the psychological scale

R749

A

ISSN.2095-6681.2017.09.1.02

猜你喜欢

血管性丁苯差异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血清尿酸水平在血管性痴呆中的风险预测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评估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价值分析
关于中西方绘画差异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血管性痴呆的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找句子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