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对ICU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疗效影响

2017-08-07付尚雪

关键词:低血压冠心病发生率

付尚雪

(简阳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四川 简阳 641499)

综合护理干预对ICU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疗效影响

付尚雪

(简阳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四川 简阳 641499)

目的 综合护理干预对ICU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疗效影响。方法 研究选自我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接收的冠心病患者7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术后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综合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冠心病患者PCI治疗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术后生存质量,临床意义较大。

综合护理干预;ICU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疗效影响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冠心病为主的心血管类疾病的临床发生率与死亡率也不断上升,成为医学关注的难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属于微创手术,对机体不会造成太大损伤,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较快,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中[1]。临床大量实践已证实,在冠心病PCI治疗的同时辅助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促进疾病的康复。本次研究主要对我院接收的冠心病患者7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疗效差异较大,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选自我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接收的冠心病患者70例,所有患者皆符合WHO制定的冠心病临床诊断标准,无PCI治疗禁忌症,首次采用PCI治疗,无全身器质性病变,无沟通障碍及意识障碍,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男42例,女28例,年龄41~79岁,平均53.3岁。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术后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常规护理

术后与手术室护理人员及时交接患者的情况,了解患者术式及术中的情况,协助患者处于舒适卧位状态,给予氧气吸入,持续心电图监护,加强血糖监测,并完善术后心肌酶、肾功能及电解质等检查,禁止在术侧肢体进行血压测量。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做好出院指导工作,告诉患者出院后需适当进行体育训练,注意劳逸结合,保持情绪舒服,并定期回院复诊。

1.2.2 饮食护理

术后需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指导,告诉患者饮食要少盐低脂为主,并注意少食多餐,以防对心脏造成负担。可多食一些粗食、蔬菜、水果类,以免便秘的发生。注意察看患者的排尿状况,观察尿液的色泽与量,让患者每天尽量多饮用水,保证水量的摄入量不少于2500 ml,以预防术前因禁饮禁食而导致的血容量不足。若出现心功能不全者,则需控制饮水量。

1.2.3 血栓的预防护理

PCI术后由于长期卧床,加上机体内凝血功能受到影响,极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术后在麻醉未清醒前协助患者做踝关节、趾关节等被动活动,指导患者家属正确按摩患肢。并鼓励患者尽早进行康复训练,术后8 h可让患者进行床上平移训练,12 h后可适当进行床上翻身训练。

1.2.4 心律失常及低血压预防护理

心律失常也是PCI术后发生率及死亡率较高的一种并发症,为此术后需进行持续性的心电监护,并密切关注患者有没有出现频发早搏、室速等情况,倾听患者的主诉,了解是否出现心慌、胸闷、胸痛等不良反应。PCI术后极易诱发低血压,特别是在鞘管拔出时,极易对神经中枢造成较大刺激,产生迷走性神经反射,致使血压下降,为此术后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特别是对有高血压史患者需重点关注。准备好急救物品,对出现心律失常或低血压者需立即实施抢救及对症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心律失常、血栓、低血压等。并通过生活质量量表GQOLI-74对两组患者出院半年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共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四个维度,每项25分,总分为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综合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n(%)]

2.2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比较

综合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对照组19.5±2.220.1±2.619.2±1.819.5±1.6干预组23.1±2.422.7±2.423.4±2.223.7±2.1 P值0.0020.0050.0080.005

3 讨 论

PCI治疗主要是采用心导管技术对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进行疏通,进而提高心肌的血流灌注能力,促进疾病的康复,是目前临床上用来治疗冠心病的最佳治疗方式,但术后需长时间的卧床休息,极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且介入治疗只能改善血流问题,术后依然需要持续性治疗及护理方能达到效果[2]。为进一步保证PCI手术的顺利完成,促进术后的疾病转归,对患者PCI术后给予全面的、连续性的综合护理至关重要。临床有研究发现[3],对患者PCI术后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后,显著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心绞痛的发作频率,提高护理满意率。本次研究对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后,干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1%,干预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都优于对照组。患者PCI治疗后极易伴随着一系列不良反应的发生,如血栓、血管迷走反射、穿刺出血、低血压、心律失常等,为此患者转入ICU后,需及病房护士做好交接班工作,详细了解患者术中的情况,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4]。此外术后饮食护理至关重要,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指导,可以有效避免便秘等的发生,且能改善机体的免疫能力,促进疾病的康复。加强对患者术后的血栓、低血压及心律失常的预防护理工作,有效的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术后生存质量。

总的来说,对ICU冠心病患者PCI治疗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术后的康复,促进疾病的转归,临床意义较大。

[1] 鲍玉梅.高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围术期护理[J].全科护理,2014,12(06):509-510.

[2] 包 艳,钟美容,潘晓日,等.全程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4,28(29):3661-3663.

[3] 张文彦.综合ICU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1):260-263.

[4] 苑海霞,刘立刚.综合ICU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05):43-44.

本文编辑:吴宏艳

R473.5

B

ISSN.2095-6681.2017.07.51.02

猜你喜欢

低血压冠心病发生率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血压偏低是否需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