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社区新闻与新媒体的融合

2017-08-05尹彩红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24期
关键词:利用微社区融合

尹彩红

多年来,随着大量的社会人涌入社区,社区新闻一直是各大媒体报道的重头戏。随着时代发展,新媒体日益崛起。但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不管其传播方式如何改变,“内容为王”的实质不会发生改变,在新媒体环境下,社区新闻必将是新媒体报道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交融的当下,社区新闻与新媒体怎样做到有效融合?结合自己从事多年社区新闻记者的经验,作者谈出几点思考。

2017年1月1日,《京华时报》、《东方早报》两家报纸同时宣布彻底转型,《京华时报》转型京华时报新媒体,而《东方早报》全员转入澎湃新闻,媒体圈内两大知名报纸同时宣布转型的消息,不但给纸媒带来了一丝不一样的希望的同时,让更多媒体人深深意识到新媒体正日益崛起。

新形势下,社区新闻与新媒体如何有效结合,才能走得更远?应该在利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录播、微博直播、培养全能社区新闻记者等方面加以思考。

利用微信公众号,及时传达社区资讯。头一天采写的新闻,最快次日才能见报,传播速度迟缓是纸媒传播一大缺憾。比如:2016年10月21日,《牛城晚报》记者前去桥西科苑社区采访时,得知当日城乡居民医保暂停办理,如果在纸质媒体进行刊发,需要等到第二天报纸投递到读者手中,该消息才能得以传播。但如果记者利用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将该消息传播出去,受众只需轻轻点开,第一时间内便能获知消息,避免跑冤枉路。这件事虽说不大,但充分说明纸质媒体传播方式以及速度制约了社区新闻的传播。况且,在人手一部智能手机的年代,利用手机终端看新闻已成为多数人的习惯。而社区里诸如什么时候开始交医保、什么时候低保开始审核等消息,都是居民非常关心的,利用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刊发社区资讯,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纸媒天生的延迟性、滞后性的缺陷,还能给各位网络读者带来最新、最可靠的第一手消息。

视频录播、微博直播齐上阵,传统媒体走新路。读者对新闻可视化需求不断变化,纸媒文字加图片的模式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市民的胃口,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化终端发展,现场画面感被越来越多读者喜欢。在2014年春节期间,《牛城晚报》以新浪微博为载体,实现的“雪情微直播”,开创了晚报微直播突发新闻的先例。此后,该报在新闻传播上不断进行新的尝试。比如,鸡年春节前夕,该报又推出了漏粉条、扫房子、蒸年糕、腌腊肉等系列年俗报道,此次报道中,记者不单单用文字以及图片记录整件事的过程,而是用手机录制了视频,回来加以剪辑。读者不但可通过纸质媒体扫二维码看视频,还可以打开该报官方微博看视频。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直至腊月二十九,一共推出了7期。对于此次尝试,不少读者说直观、新颖,网友纷纷点赞。春节期间,该报又充分利用旗下的两个微信、一个微博、全体编辑记者“假期上岗”,开展“停刊不停报”新春走基层活动,推送200余篇(条)新闻报道,其中社区新闻占据一半以上,日点击数量平均10万人次。

对“全媒体记者”的打造。二十一世纪最缺的是什么?是人才!那么,在社区新闻与新媒体融合过程中,最缺的是具备“全媒体思考”能力的社区记者。

具备“全媒体思考”的社区记者,能够抓住社区里发生的话题新闻,为读者奉上新闻活鱼,不但满足大家的猎奇心,还能引起他们情感的共鸣。近年来,好多媒体人已经意识到了“全媒体记者”的重要性,纷纷加大了对记者培训力度。比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全台范围内举办全媒体技术系列培训班、视频业务轮训班、網络非线性编辑系统轮训班。编播队伍开展“一专多能”技能培养,掌握摄影、摄像、音频、简单网页制作、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媒介融合新闻产品的编辑与制作等多种能力,建设能进行采、编、播、译各种工作的全媒体复合型人才队伍。中国日报社则建立起编辑记者轮岗交流机制,进一步打通报纸编辑记者赴网络新闻、多媒体视频、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部门的定期轮岗机制,切实提升采编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作为地方媒体,为了能够让社区新闻与新媒体更好地融合,更要意识到挖掘全媒体人才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创新机制,留住各种优秀人才,不断给从业者创造各种各样的学习机会。

另外,除了上述因素外,在社区新闻与新媒体融合过程中,还要重视发挥内容原创生产优势。网络上庞杂的信息流和纷繁的舆论场,让读者难辨真假。在社区新闻与新媒体融合过程中,社区记者应该将笃定的价值判断作为产品的底色,通过优质内容吸引和集聚用户。

猜你喜欢

利用微社区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浅谈同学们如何利用微课来进行学习
利用微信订阅号评改初中作文模式初探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如何利用微信推广纸媒品牌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