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还网络一个清朗空间

2017-08-04

新湘评论·下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问政网络空间网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近年来,面对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网络舆情错综复杂、网民诉求集中呈现的新形势,湖南着力做好“立”“管”“疏”三篇文章,让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释放最强正能量,网络空间日益风清气正。

让理性主流声音“立”足

网络舆论生态好不好,首先要看主流声音强不强、理性声音多不多。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就要理直气壮唱响网上主旋律,更多地发出好声音。

努力让议题设置鲜活起来。近年来,湖南大力实施网上内容建设工程,精心策划主题,精准设置议题,积极运用鲜活生动的“网言网语”,网上正面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进一步提升。湖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期间,一大批专业化解读、民生化视角、生动化表述、文艺化呈现的鲜活报道,取得了让党代会精神“听到听懂、入心入脑”的传播效果和舆论反响,实现了网上舆论的正向引领。

坚持让正面信息流动起来。网络空间没有“真空地带”,如果正面声音不够充沛,负面信息就会乘虚而入。近年来,湖南紧紧围绕全国、全省工作大局,精心组织开展了精准扶贫、湖南好网民、未成年人绿色上网公益活动、王新法先进事迹等一系列重大网络主题宣传,打响了一场又一场网络正面宣传主动仗,利用传播矩阵,用好高端平台,让湖南好声音在网上流动,形成了强大的主流舆论声势。在正面引领带动下,全省网络空间正能量更加充沛、主旋律更加高昂,网上舆论生态持续向好。

切实让理性声音领跑起来。在做大做活正面宣传的同时,针对网上舆论关注度高、争议性大的热点话题,湖南及时组织主流媒体、权威人士释疑解惑,有效消除负面情绪,牢牢掌握了正面声音传播的主导权,把互联网从“最大变量”化成了最大正能量。比如在长沙承办的“3·23”中韩足球赛举办前,湖南提前发布“文明观赛”倡议书,组织网络名人倡导“理性文明评球”,让“网民教育网民”,有效引导了广大球迷。

将违法违规信息“管”住

互联网在带来巨大信息流的同时,也衍生了许多负面效应。面对网络谣言、网络诈騙、网络色情等有害信息,湖南坚持依法治网,监管、查处和群治多措并举,努力构建良好网络生态屏障。

强基固本,筑牢“防火墙”。构建良好网络舆论生态,互联网企业是第一道防线。近年来,湖南网信战线以“重基本规范、重基础管理,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强化网站主体责任”为抓手,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全省新媒体内容管理相关意见,实现了从“外在管网”向“内在治网”的转变。为更好地摸清互联网信息服务主体的“家底”,湖南网信部门已初步建立管理台账,并指导10家单位发起成立了湖南省新媒体协会,引导省内新媒体加强自律管理,进一步为网上信息源头正本清源。

依法治理,拉紧“高压线”。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说教千遍不如查处一次。近年来,湖南认真组织开展“净网”“护苗”“剑网”“扫黄打非”等20多项网络内容治理专项行动,仅2016年就处理违法违规账号39万多个,删除各类违法违规信息76万多条,移交公安机关办案线索30多件,约谈违规网站及微信公众号54家,重点打击“京港澳高速汨罗段发生油罐车爆炸事故”“面条含‘胶”等网络谣言案件20多起,教育训诫47人,拘留16人,对网上违法违规行为形成了有效震慑。

群策群力,搭建“安全网”。构建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需要群防群治、共享共建。湖南创新开展网络举报工作,制定了《湖南省网络志愿者招募管理办法》,实施了网络举报“千人计划”,打响了一场清理网上有害信息的“人民战争”。与此同时,湖南不断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组织开展“湖南省未成年人绿色上网公益活动”,向全社会发出“绿色、文明、健康上网”的积极倡议,在三湘大地掀起了一场“绿色上网”热潮。

对网民群众诉求“疏”通

重视和解决网民诉求是网络空间清朗之本。为更好掌握和化解网上群众诉求,湖南探索运用互联网开展群众工作,率先打出“网络问政、网上理政、网下勤政”组合拳,有效疏导了网上民意。

网络问政,构建政民互动政务矩阵。从2001年红网创办全国第一个网络问政平台——《百姓呼声》栏目,到目前红网成立全国媒体的第一个专门的网上群众工作部。湖南一直高度重视打造网络问政平台,充分发挥主流媒体联系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打造了众多收集网络民意、回应网民诉求、督促解决民生困难的网络主平台、主阵地。为了更好地推动政民网上互动,湖南还大力推动“新湖南”“时刻新闻”等客户端把互动频道的触角延伸到基层,飞入千家万户,真正实现了政民掌上互动、指尖互联。

网上理政,打通疏导民意最短路径。为了更好收集网络民意,湖南高度重视网上群众工作,努力答好群众工作的“网络题”。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网民给省委主要领导的留言,已形成了专人收集、归类、上报、交办、反馈的常态化办理流程。在省政府门户网站,网民给“省长信箱”的留言或投诉,直接连入省网上信访系统进行处理。依托这些各地网上理政的成熟机制,老百姓田间地头的一个诉求很快就能送到领导干部的办公案头。

网下勤政,深化网络群众工作效果。湖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示范效应,直接带动了各级领导把党的群众路线向互联网延伸。在红网,全省305名县市区党政一把手上网认领《百姓呼声》和《问政湖南》网民留言,从网民线上留言登记、交办、承办、催办,到干部线下呈签、回复、督办、归档,每一个诉求都要经历“流水线作业”,形成了网上积极回应和网下解决问题的闭合回路。同时,湖南还建立了网民留言联合督办机制,将留言办理纳入绩效考核,一年来,共交办督办网民留言300多件次,回应解决问题3万多个。

网络互联千万家,网络连接你我他。共建清朗网络空间,非一朝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我们相信,随着依法治网的不断深化,网络空间必将更加风清气正,互联网必将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

(执笔:胡江春、谢华)

猜你喜欢

问政网络空间网民
做好人大代表问政需要三个条件
共建诚实守信网络空间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网络问政节目应为公众所期盼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探讨
『广场问政』应『去戏剧化』
人大代表电视问政
论网络空间的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