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震应急服务产品获取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以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为例

2017-08-03黄智勇张涛于天宇高博伟谢霄峰

中国应急救援 2017年4期
关键词:账号应急中心

黄智勇 张涛 于天宇 高博伟 谢霄峰

地震应急服务产品获取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以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为例

黄智勇 张涛 于天宇 高博伟 谢霄峰

本文以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为例,结合FTP、数据库以及JAVA技术,构建了一套具有上传、下载、在线查看、分类获取、查询检索功能的应急服务产品获取平台,并在《2016年全国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应急响应与服务保障演练》中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平台的实现和推广将极大地提高搜救中心乃至整个地震现场应急信息处置工作的效率。

地震 应急 信息服务 分类获取 在线查询

1 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最强烈、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08年汶川8.0级特大地震、2010年玉树7.1级地震、2013年芦山7.0级地震以及2014年鲁甸6.5级地震等,这些破坏性地震给我国的经济建设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影响。总结历次经验,为提高震后应急救援效率,减少人员伤亡,地震应急信息的体系化储备与规范化和系统化管理是地震应急的重要基础(苏桂武,2003)。

为此,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提出要求,局直属各有关单位震后需提供相应的应急信息服务产品。在实际工作中,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是一项面广量大的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同时具有非常高的时效性要求(帅向华,2011;陈维锋,2014)。在应急救援工作中,时间就是生命,作为部署应急救灾力量的信息支撑,地震灾情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工作更要争分夺秒(韩炜,2012)。传统的地震应急信息获取和整理方式,大多数通过邮件、FTP服务及IM软件(QQ)等形式,往往导致上报工作需要纯手工操作,不利于后期检索与查询。这种方式不仅影响了用户操作体验,而且严重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管理员的维护量, 尤其是严重影响了大震中应急救援的进程。此外,这种信息服务产品上传至IM软件(QQ)、邮件等外网服务器,信息一旦泄露,未经证实的服务产品极易形成谣言在互联网散布,影响恶劣。

基于上述问题,在对现有信息获取和整理模式进行分析,在对周边工作进行调研整理后,本文以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为例,提出了一套应急信息服务产品获取平台方案,旨在解决在中心内部应急信息服务产品获取遇到的困难与瓶颈,提升中心应急服务能力及信息管理水准。

2 平台整体设计方案

2.1 平台总构架设计

地震应急服务产品获取平台在数据、信息等标准化体系接口、系统软硬件运行保障、系统安全性等三方面保证下进行建设,遵循相关管理法规与制度体系,保证平台数据接口共享性、平台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平台采用分层框架结构进行设计,总架构设计如图1所示,共分为四个层级,分别是基础设施层、数据层、平台层以及业务应用层。

其中基础设施层为支撑平台运行的基础环境,包括网络、存储、操作系统等。由于该平台旨在为满足中心内部的应急服务需求,建议部署在本中心内网环境,保证信息产品上报的效率。数据层主要是对平台数据库进行查询、插入、更新、删除等操作,根据平台业务特点,我们将数据分为结构化数据以及非结构化数据,结构化数据主要包括用户数据以及地震事件数据。非结构化数据主要为上传的地震应急信息产品,包括简报、图件、视频等。平台层设计方面,考虑该平台的易用性以及可调用性,将平台设计为B/S模式,用户通过内网访问浏览器即可登陆。平台设计了可调用API接口,可后续与中心内部其他业务系统进行对接,调用上报的信息产品数据等,提升了数据的使用率。业务应用层包括五大模块,分别是:应急产品上报、附件下载、应急产品数据管理、用户管理以及地震事件管理。通过各模块之间的相互关联,实现了从地震发生后的地震事件建立到信息获取以及后续的信息查询等一系列过程。此外考虑平台的安全性,采用统一身份验证的方式登陆平台,并可制定密码策略等,确保平台安全稳定运行,在地震应急时发挥重要作用,提升中心乃至地震应急信息获取的效率。

2.2 技术架构设计

搜救中心应急服务产品获取平台技术架构设计如图2所示,采用当前主流的JAVA语言进行开发,整体技术架构为B/S架构,可实现在中心内部,利用任意终端,通过浏览器登陆的方式即可在平台进行服务产品上报、查询、管理等一系列操作,从而提高平台可用性,提升中心应急产品获取的效率。信息产品上报员及管理员都通过连接中心信息机房的服务器,来进行相关的数据交换。信息在中心内部网络流转,避免了通过IM软件(QQ)、邮件等方式将内部的服务产品上传到社会资源服务器上所导致的安全性及泄密相关问题。

2.3 应用用户设计

通过对搜救中心现状分析,我们将整体平台面向人群分为两类,即应急服务产品上报人员和管理员。两种账号通过统一认证方式登录,不同账号拥有不同权限,从而实现用户类型的精准定位。

图1 平台总架构设计图

图2 用户权限分配图

用户权限分配如图2所示,因为该平台定位为地震应急及演练时,在中心内部信息流转使用,因此我们设计了两种用户,分别为上报员用户和管理员用户。考虑到中心内部使用,所以未涉及信息审核环节,提升在内部信息上报的效率。

图4 平台整体流程图

上报员拥有两大功能权限:应急产品上报权限和应急产品管理权限,上报员通过应急产品上报模块可按照应急信息产品的不同类型进行上报、上传附件等操作。通过应急产品管理模块可对本账号上传的信息进行导出、编辑、查看以及按产品类型、地震事件、产出时间进行快速查询。

管理员拥有三大功能权限:地震事件管理、应急服务产品管理、用户管理。地震事件管理功能又包括新增地震事件、修改地震事件、删除地震事件以及查询地震事件的权限。应急服务产品管理功能又包括应急产品附件导出、查看详情、按照不同条件查询等权限。用户管理功能包括增加用户、修改用户、删除用户和查询用户的权限。

2.4 平台各单元逻辑关系

逻辑关系是一个系统的核心,所以我们按照中心应急工作流程及特点设计了搜救中心应急服务产品获取平台的各单元逻辑关系图,如图3所示。

平台逻辑关系中最关键的就是数据库模块,日常工作时,管理员账号需要对用户数据库进行编辑,新增一条或多条账号信息的记录,将新增账号的权限和相关信息录入数据库。管理员账号通过对数据库账号信息进行修改或删除,从而修改账号权限、信息或删除账号。在震时,管理员账号通过编辑地震事件管理模块,建立当前地震事件。中心应急产品在第一时间产出,各上报员账号通过应急产品上报模块将应急产品传到应急产品数据库模块及多媒体数据模块,管理员账号通过应急产品管理模块调取以上两数据模块的信息,从而快速获取应急产品。上报员账号如果发现上传的产品需要修改或删除,可通过应急产品管理模块对本账号上传的应急产品进行修改和删除。管理员账号可通过应急产品管理模块对所有上报员账号所上传的应急服务产品进行管理,在线查看、导出、删除、按照不同条件进行查询等。

2.5 平台整体流程设计

如图4所示,为搜救中心应急服务产品获取平台整体流程图。平台流程主要分为六步:登陆,新增地震事件,应急产品分类上报,应急产品数据管理,按照地震事件、产品分类、事件和关键字进行查询检索,附件下载。通过这六步的业务流转从而达到应急服务产品快速获取及分级分类查询、管理等目标。

2.6 数据库层次设计

搜救中心应急服务产品获取平台数据库,考虑该平台要求较高的数据读取效率,而MySQL 是一种关联数据库,它将数据保存在不同的表中,而不是将所有数据放在一个大仓库内,增加了速度并提高了灵活性,因此该平台采用MySQL作为平台的数据库,以满足对数据库性能、响应时间以及数据的安全性等要求。如图5所示,搜救中心应急服务产品获取平台数据库,分为四张表、分别是:应急产品数据表、多媒体数据表、用户数据表、地震事件数据表。通过这四张表及相关字段信息满足不同功能模块的数据存放。其中应急产品数据表存放的为该平台核心数据,该数据表分别通过应急产品ID、用户ID以及地震事件ID等与其他表相关联,从而完成平台的数据流转。

图5 数据库层次图

图6 2016年应急指挥演练中平台信息上报界面

3 平台创新性及应用效果

该平台采用了一种具有普适性应急电子化产品的关键词分类及查询形式,通过收集中国地震局提出的《震后各省局及直属单位需提交的84种应急产品》、搜救中心32种应急服务产品以及中国地震局应急信息共享平台上青海门源6.4级地震及山西运城4.4级地震的各单位上报的应急服务产品,利用聚类分析法将应急服务产品分为12类,分别是:快速评估、基本资料、格网数据、地质构造、地球物理、遥感分析、搜索救援、应急处置、监测预报、公文简报、震情灾情、其他。按照这12大类查询,可大幅提高查询效率。探索了一种地震应急信息的分级推送模式。

2016年9月13日由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组织了《2016年全国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应急响应与服务保障演练》,在此次演练中,搜救中心应急服务产品获取平台正式应用,并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4 结论与展望

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应急服务产品获取平台虽然解决了搜救中心内部的应急信息上报、在线查看、查询检索、产品导出等问题,但是还存在以下亟待改进之处:一是平台获取的信息不便于地震应急现场工作队通过移动端设备读取。二是应急信息上报没有数据统计功能,无法直观地展现各部门上报信息产品的效率。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研究并开发信息产品推送模块,解决移动端设备信息读取不便的问题。并针对数据统计及可视化进行研究,完善平台数据统计功能,为提高震后应急信息上报效率提供指导性依据,为科研人员日后进行相关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

[1]苏桂武,聂高众,高建国.地震应急信息的特征、分类与作用[J].地震,2003,23(3):27-25.

[2]帅向华,聂高众,姜立新,等.国家地震灾情调查系统探讨[J].震灾防御技术,2011,6(2):398-405.

[3]陈维锋,郭红梅,张翼,等 . 四川省地震灾情快速上报接收处理系统[J].灾害学 . 2014,29(2):116-122.

[4]韩炜,陈维锋,顾建华,等.地震救援行动的影响因素分析[J].灾害学,2012,27( 4):132-137.

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2016年青年基金课题,项目编号:SJ1603。

猜你喜欢

账号应急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彤彤的聊天账号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施诈计骗走游戏账号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Google Play游戏取消账号绑定没有Google账号也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