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巧妙利用课文指导作文细节描写的策略

2017-08-02梁彩嫦

东方教育 2017年11期
关键词:细节描写策略

梁彩嫦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课文不乏精彩的细节描写,教师如何巧妙利用这些课文的有效素材指导学生进行细节描写,让学生习得其方法,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提出采取慢镜头细化动作、放大镜观察神态、感同身受品心理、环境细节烘托等策略指导学生作文细节描写。

关键词:作文教學;细节描写;策略

作家李准说:“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肩负着同样的作用。”可见,细节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有重要作用。一处精彩的细节描写,就可让整篇文章亮起来,更具可读性。

学生进入高年级以后,写作水平相对提高,但是不少学生在记叙文中仍存在内容空洞、平铺直叙、人物形象不饱满、情节不够具体等现象,使得文章平淡无味,读起来味同嚼蜡。

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在小学高年级的作文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巧妙利用教材中的细节描写,让学生更好地习得细节描写之法。

一、慢镜头细化动作,凸显立体画面

电影中常用“慢镜头”法呈现一个人物或回放一个情节,细节描写的作文教学中也同样适用。“如果细节是一个动作过程,可以将其分解成一连串细微动作,尽量运用丰富传神而考究的词句来描述。”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最能体现人物形象的动作,慢镜头细化成一个个小动作,把动作过程呈现立体画面,人物形象更鲜活。例如,朱自清的《背影》片段: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父亲给我买橘子,要爬过月台,这个过程中的动作分解过来就是“走”“探”“穿”“爬”“攀”“缩”“倾”等细微动作,生动形象地刻画出父亲伟大的爱。再如《少年闰土》中描写捕鸟的片段:

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

作者把雪地上捕鸟的动作细化,逐一分解为“扫”“支”“撒”“拉”“罩”等,把捕鸟的整个过程清楚地写出来,捕鸟的立体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我”和闰土孩童时的自由自在便跃然纸上。

二、放大镜观察神态,描摹人物神韵

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往往在神态中可观察出来,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要察言观色,越把人物神态观察得细腻,人物神韵越精彩。使用“放大镜”观察法,仔细观察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选择合适的词语描摹人物神韵。比如笑,有千姿百态的笑:“微笑”是反映发自内心的喜悦;“狞笑”是表示心怀鬼胎的阴险;“破涕为笑”是表示经历了转悲为喜的过程……

在细节描写时,只有放大镜观察清楚神态,选择适合人物年龄、身份、性格特点的词句,才能在细节描写中反映人物形象。例如,《金钱的魔力》刻画托德笑的镜头:

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遍布满脸的,里面还有折纹,还有皱纹,还有螺旋纹,就像你往池塘里抛了一块砖那个样子;当他向那张钞票瞟了一眼的时候,这个笑容就马上牢牢地凝结起来了,变得毫无光彩,恰像你所看到的维苏威火山边上那些小块平地上凝固起来的波状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

文中把托德的笑在放大镜观察下是“遍布满脸的”,有“折纹、皱纹、螺旋纹的”,看到钞票时马上“牢牢地凝固起来”的瞬间神态。作者寥寥几笔,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了托德这个势利的拜金主义者令人作呕的丑态,描摹出托德市侩小人的性格神韵。

再如,《顶碗少年》的三组镜头:

①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②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③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三组镜头刻画顶碗少年经历失败时的神态:“歉疚地微笑”“呆呆地站着、不知所措”“镇静”,呈现出一个有信心、有勇气的丰满神韵的少年。

三、感同身受品心理,绘细节之真情

“情动于衷而成于言。”无论是读文还是写作,都离不开“情”字。学生是感性的人,教材是感性的文,教师要调动学生全身器官,感同身受地品味心理,体验生活,才能写出生动感人的细节。可以从听觉、视觉、触觉、内心独白、类比想象等多角度入手,设身处地地细腻心理感受,描绘真情实感。例如,《穷人》中对桑娜的心理刻画: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文中通过反复刻画桑娜的心理独白,细腻刻画桑娜跌宕起伏的心理情感,学生要设身处地想象桑娜的内心,品味内心复杂、感情充沛的桑娜在矛盾中透露出坚毅, 善良的穷人形象。

《窃读记》一文中也有好多心理描写,如“我边走边想:‘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边第三排,不错……”这些心理描写细致地展示了作者在路上的所想,从中将其渴望读书的心理细腻地展现出来了。

四、环境细节烘托,渲染情感氛围

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特征,运用恰到好处的环境描写,把人物置身于特定的环境、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更能烘托出人物的性格,更能渲染文章的情感氛围,从而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化。例如,《穷人》:

①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子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②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这样的环境描写,渲染了当时风暴之强烈,勤劳的渔夫依然还在海上,桑娜对丈夫的担心。尽管贫穷,但桑娜依然把屋子打扫得“干净”“温暖而舒适”,是多么的勤劳贤惠,心地善良。这样的环境烘托,更渲染出下文桑娜收养邻居家孩子的矛盾心理。

①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②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③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这是《桥》中刻画洪水和村民的环境描写,在生命攸关的危难关头,村民已经极其害怕,而老汉却是“像一座山”,坚定而有序地组织村民从木桥撤退。这样的环境细节烘托,老汉与人们、与小伙子的尖锐矛盾冲突,更渲染出一种悲壮的情感氛围,更有力地刻画了老汉临危不乱、大义凛然的伟大形象。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有关细节描写的片段还有很多很多。教师在平时的阅读和习作教学中,着眼于“细节”这个小支点,巧妙利用好课文的素材,指导学生习得学生细节描写的方法,学生写作时才能演绎大精彩。

参考文献:

[1]邓治安,李莉.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张庆红.浅谈作文教学中的细节描写指导[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06).

[3]施孝丹.细节成就精彩——谈记叙文写作中的细节描写[J].作文教学研究,2004(03).

猜你喜欢

细节描写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老舍《我的母亲》之细节描写教学
运用细节描写 点亮生活作文
如何恰当合理地以技巧升华情感
于细节处绽放光彩
于细节处绽放光彩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