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阳娜娜:十七岁,在漂亮中前行

2017-08-02姜一朗莫兰

北京青年周刊 2017年27期
关键词:池子大提琴娜娜

姜一朗+莫兰

欧阳娜娜被称为“天才音乐少女”,13岁被美国音乐名校柯蒂斯音乐学院录取,拿全额奖学金,最后却选择放弃学业。欧阳娜娜的17岁看似过着公主般的生活,但现实中的“公主梦”并不完美,她承受了同龄人无法想象的压力。

她坚信努力不会背叛自己,把“一万小时理论”当成信条,在争议中成长。

现实的“公主梦”不那么完美

最近的这几个月欧阳娜娜的生活可以说是忙碌而充实,音乐会结束之后发行新专辑,随即紧锣密鼓地开始电影《秘果》的宣传,接下来还有音乐会巡演,她直呼“连想调节放松的时间都没有,还没找到休息和工作的平衡点”。尽管如此,欧阳娜娜还是喜欢工作,喜欢忙碌的感觉,因为这让她有安全感。“毕竟自己还小,趁还年轻的时候多努力一点也没关系。”

这次欧阳娜娜以大提琴家的身份回归本行,并与迪士尼合作,发行了自己的第二张演奏专辑。迪士尼无疑是“公主梦”的代表,同样也在欧阳娜娜的童年留下了很多回忆,对她而言,那是一个能实现自己梦想与愿望、没有烦恼的地方。“我会看很多迪士尼作品,不管是动画还是真人电影,也常常去东京迪士尼乐园玩。”虽然她自称平时自己的性格更偏向于女汉子,但这次还是圆了自己的“公主梦”:在被布置成宛若爱丽丝梦游仙境的新专辑发布会上穿粉色礼服,戴钻石皇冠,“这应该是每一个女生都会有的梦想。”她更是直言希望明年有机会可以找到自己的“白马王子”。

对于很多同龄女孩子来说,欧阳娜娜的生活就如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般。她出身演员世家,有好的家庭背景,爸爸和妈妈都是台湾著名演员,姑姑是歌手欧阳菲菲,就连林青霞也表示“看著欧阳娜娜长大”。她小小年纪就有了漂亮的“简历”:11岁因为大提琴比赛的冠军被保送进高中,12岁开了大提琴独奏会,13岁考取了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并拿到了全额奖学金,15岁便签约环球唱片,发表了自己的第一张演奏专辑。在大家的眼中,她似乎就是无忧无虑、高高在上的公主。

可现实中的公主,总是不如童话那么美好,受到多少瞩目,就要承受多大的压力。最将她推向风口浪尖的是主动离开柯蒂斯音乐学院。进入这所被誉为“独奏家摇篮”的学府是许多热爱音乐的少年的梦,因此消息一出,网上质疑声不断。在很多人眼里,欧阳娜娜的决定是轻率且不成熟的,是“为了在演艺圈挣钱”,她向来抗压性很好,却也在那段时间很崩溃。她向我们透露了真相:当时做出离开学校的决定后,自己原本写了封信打算和大家公开解释自己的想法,但在发布之前,媒体就提前得到消息,爆出她“被”退学的不实报道,这让她措手不及。

大家都认为欧阳娜娜是因为学校课业压力太大才离开,其实并非如此。说起具体的考量,欧阳娜娜确实是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选择,其原因相当复杂,难以一一解释,“我当时和妈妈说的时候,她也不知道我在表达什么。”在柯蒂斯音乐学院就读,需要九年的时间才能毕业,很难同时兼顾拉琴、演戏和学习,因此她才做出了暂时先离开学校的决定。家庭也是一部分的原因,欧阳娜娜未成年,在美国念书的时候需要妈妈带着妹妹去美国陪读,而爸爸和姐姐则留在台北,长时间下来的“家庭不完整”是欧阳娜娜不愿看到的,所以她选择回家自学完成学业。“后来之所以说休学是因为很容易让人误会我是‘被退学的,其实是我主动要求离开学校。”十七岁的欧阳娜娜,因为自己的选择,第一次承受了同龄人感受不到的压力。

好在学校也支持她的想法,鼓励她做自己想做的事。“柯蒂斯是我的一个加油站,可能加满了油,我就要向着另外一个方向出发。我自己觉得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不是说在学校才要学习,所以这件事情还是看个人吧。”当被问到有没有为这个决定后悔过,她坚定地告诉记者:没有。经历了这次的风波,欧阳娜娜也觉得自己比以前更有主见了,“我觉得每个人都有想要做的事情,只是看他有没有勇气去做罢了。很多人的人生都是畏惧的,为什么一定要乖乖走某一条路呢?”不想放弃,也不想退缩,她选择倔强的继续走下去,同时努力地证明自己。

然而,走上演戏道路的欧阳娜娜同样面对很大的争议。2016年,欧阳娜娜主演的第一部电视剧《是!尚先生》播出,她在里面饰演元气少女鹿小葵,但却被网友炮轰“演技浮夸”、“过度傻白甜”,一夜之间从“天才音乐少女”转型为“演技不佳女演员”。

最初欧阳娜娜很不能接受网友对自己的差评,和所有少年一样,她希望得到所有人的肯定,想成为“最会拉琴的演员”以及“最会演戏的大提琴家”。终于,她发现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件事。

当初为什么想要演戏?“我不想我的生命里只有大提琴”,这是在面试电影版《北京爱情故事》的时候,欧阳娜娜告诉陈思诚导演的一句话。“其实只是多走了一条路,音乐这条路还是要继续走的。”一开始拍电影《北京爱情故事》的时候,欧阳娜娜只是觉得有趣,但慢慢的,音乐和演戏都成了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我当初不会拉琴,陈思诚导演也不会选我去拍《北京爱情故事》,如果我没有演《北京爱情故事》,没有演接下来的作品,也没更多的人会听到我的音乐。”回想初心,她慢慢磨练出面对差评的抗压力, “做任何一件事情一定都是有好与坏,只是看自己能不能接受而已。这些都需要靠心态去调整。如果我确定要做演员的话,就是要承受这么多的压力。”

在新电影《秘果》中,能明显感觉到她的进步。这是她的第六部电影作品,在电影里饰演十七岁的女孩于池子。为了诠释好于池子这个角色,欧阳娜娜在标准普通话的方面做研究,努力改掉自己的“台湾腔”;在造型方面,为了展示于池子的平凡,她也经常和造型师做深度的沟通,选择了最普通的刘海加“黑长直”。

她以前一直不知道如何进入角色,直到拍于池子和妈妈吵架的戏。在电影中可以看到,她大哭、怒吼、摔东西、摔门,“基本上就我一个人在发疯,妈妈和男主角都是挺淡定的。”拍这场戏之前欧阳娜娜一直特别紧张,因为这场戏台词量很多,戏份很长,还要求一口气演完。不仅如此,想要演好还需要有一个起承转合,演出层次感。导演没有特别告诉欧阳娜娜该怎么去演,“导演让我该哭就哭,该笑就笑,他对我说你就是这个角色,要相信自己。”因此这也成为整个剧本中欧阳娜娜唯一没有去准备或是设想怎么演的一场戏。当天欧阳娜娜演得特别过瘾,“那天我有了一种演员开心的感觉,演的时候就知道我一定是进入到于池子的身体里,因为她的每一个痛、每一个伤心都是我能感同身受的。”比起“提升演技”,欧阳娜娜更觉得这是为了角色去努力。演技在她看来,是很难衡量的一样东西,“演戏和拉琴一样是没有一个基准的。它们没有办法像数学一样,一百分还是九十九分,算对了还是算错了。”在她看来,一部好的作品都不是演员一个人的功劳,导演、编剧也付出了很多。

十六岁的欧阳娜娜演完于池子这个角色,就迎来了自己的十七岁,因为这次的电影,欧阳娜娜的演技比起以前得到了很多好评,坚信努力才会有收获的欧阳娜娜,一直把“一万小时理论”当做人生信条。“我从小就不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不管是小学课业或者是音乐,我都不是一个一点就能通的人。”因此这更让她懂得花时间在什么地方就一定会慢慢进步,因为在磨练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这一万小时理论不是说做了一万个小时我就一定会成名、成功,但是如果没有花这一万个小时就一定什么都不会有,所以做什么事情都要去努力,不管是在音乐还是演戏。”

家人是最结实的臂膀

比起努力这个品质更可贵的是,欧阳娜娜自觉地努力。一直以来,家人并没有给予她压力,只是鼓励和帮助,欧阳娜娜感叹道:“我的父母给予了我很多爱和尊重。”

谈起为何会走上学大提琴这条路,对欧阳娜娜来说,是一段神奇的缘分,但也离不开父母的态度。从小欧阳娜娜的父母就没有想过自己的女儿未来会当音乐家,尤其是古典音乐,算是家里的“冷门”。当时欧阳娜娜的姐姐先学了钢琴,但是由于妈妈错误的决定,让姐姐直接进入枯燥的练琴期,导致姐姐对钢琴产生厌恶之情,放弃了学习,而欧阳娜娜却是“主动请缨”。有了姐姐的“教训”,妈妈没有逼她练琴,而是先带她了解钢琴,产生对音乐的兴趣,在妈妈的帮助下,欧阳娜娜进步很快。

可能是命运冥冥中的安排,原本练着钢琴的欧阳娜娜,被推荐主修大提琴,“当时有一位老师很想教我,是老师推荐我学大提琴。”那时候欧阳娜娜的父母对大提琴没有了解,加上前两年刚开始学大提琴的时候,她还拉不出曲调,让家里充斥着噪音,欧阳娜娜的爸爸甚至调侃说“以后是不是要去西餐厅拉琴”。但欧阳娜娜还是一直坚持了下来,她把原因归结为两点:自己的耐心以及父母的尊重。“当时家里人没有逼我,正是因为没有逼我,我才愿意一直练下去。假如他们逼我练琴,可能反倒会磨削我对音乐的喜欢。我的父母从来不逼我,这是我很感谢他们的地方。”

一般的父母很少同意孩子去做一些冒险的事情,比如像欧阳娜娜一样,选择事业为先而非学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她的父母挺“特立独行”,“我的家人很支持我的想法,作为我的父母他们还是会跟我讨论,但是更多的不是说去介入我想做的事情,而是去帮助我。”欧阳娜娜谈到了家里的“固定分工”:爸爸很少谈工作的事情,更多的是让她好好休息,妈妈则给予了很多实际的帮助和鼓励。

父母是欧阳娜娜最结实的臂膀,在欧阳娜娜最辛苦的时期都第一时间站出来支持她。欧阳娜娜的妈妈傅娟在看到女儿被网友攻击时,为了女儿的委屈而落泪,心疼地发文,称女儿是勇士,为梦想付出努力、坚持并敢于挑战极限,并在微博发问:“一个15岁、成年尚早的孩子,她做错了什么?”在欧阳娜娜深陷退学争议风波的时候,妈妈发长微博认真说明欧阳娜娜是自己主动休学,也表达了家人对于女儿自己决定的人生规划的尊重与理解:“我感恩我的孩子都清楚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知道自己的抉择要自己负责”。

欧阳娜娜不止一次公开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謝。在《秘果》的首映礼上,欧阳娜娜送了妈妈一本书和一封信。她在微博上公开了这封写到凌晨两点的信,字里行间都是对妈妈的感激与愧疚,感谢妈妈在她工作时的陪伴,也表达了自己的终极人生目标,是成为和妈妈一样的人。此外,欧阳娜娜还在妈妈生日当天发微博霸气宣布:妈,以后换我照顾你。

虽然她常被冠上“星二代”的标签,但她并不排斥或介意父母是明星这件事情。“每个人都没办法选择出生在哪个家庭。天下有哪一个父母不愿意帮自己的小孩呢?但是他们帮归帮你,自己努不努力又是另一回事。”小的时候就被称为“那个谁的女儿”,的确让欧阳娜娜感受到了压力,但在现在有了自己的作品之后,她更多的是庆幸自己出生在一个开放、有爱的家庭。

有家人撑腰,能在年轻的时候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为此一直努力,哪怕这个公主当得不尽完美,但欧阳娜娜还是觉得自己很幸福。“每个人命中注定就有自己应该要做的事情,我的使命就是我要把我的音乐带给很多人,不管是喜欢我的人还是我喜欢的人。所以我觉得我还算挺幸运,已经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其他辛苦的事情自己如果认为是值得的话,那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Q=《北京青年》周刊A=欧阳娜娜

Q:最近除了新演奏专辑,还有电影《秘果》在上映。同样是十七岁,觉得自己和电影里的角色于池子的十七岁像吗?或者有什么不一样?

A:我觉得和电影里的角色挺不一样的。这部电影原著小说的作者雪漫姐形容于池子很普通、平凡,他人很难注意到她,代表着所有女生的十七岁。但是我的十七岁不在校园,工作环境、接触到的人都不一样。

我和于池子像的地方可能是个性方面,无论面对什么事情,都很活泼乐观。但是环境挺不一样,因为她的生活中没什么烦恼,唯一的烦恼是她喜欢的人不喜欢她。

Q:电影中有一个跳水的片段,听说是你自己要求加的?

A:当时就有写到这一场戏,因为我比较早进剧组,所以从剧本大纲到最后一版剧本都有参与,但后面这个戏份被删了。我认为这场戏很重要,因为这部电影不只是讲暗恋、喜欢和恋爱,更多的是成长,怎么在喜欢一个人或者是恋爱的过程中成长、学习。

如果一个人说谎了、给人背锅了,或者是做了一些坏事,之后没有道歉、忏悔,这个人没有成长,因此没有这场戏,这个角色可能不成立。所以我想把这场跳水的戏加回来,也不怕辛苦,最后他们也答应了我。很多人对这场戏有很深的印象。

Q:之前的作品,例如《北京爱情故事》,角色大多是演活泼开朗的女生形象,有没有其他想要挑战的角色?

A:其实我有很多想要挑战的角色,但是我觉得还不急。我毕竟才十七岁,能演的多是学生之类的角色,所以我觉得还是要慢慢来,现在可能就演一些比较像这个年龄该有的角色。但是我自己有一些向往的电影类型想要演,例如动作戏,我对打戏挺感兴趣的。其实我去年就演了一部科幻动作片,叫《机器之血》,是和成龙大哥还有小猪罗志祥哥合作的。

另一方面就是想演跟音乐有关的电影,类似《爱乐之城》、《爆裂鼓手》,将音乐和电影结合在一起,因为这是我生活中最喜欢的两样东西。以后能碰到跟自身个性相差很大的角色,我也很感兴趣。

Q:接下来的工作安排有哪些?

A:巡回音乐会要去十二个城市,也是一个比较大的突破。因为去年九个城市就让我有点负荷不住。音乐会是一件很花精力和体力的事情,每一天都很紧张,所以十二个城市是一个挑战。巡演音乐会结束后应该是九月底,可能马上就要进组了,年底有新电影要上映。

Q:现在开音乐会之前还是会很紧张吗?

A:对,可能是责任心的问题,不紧张我反而会觉得不好。紧张是一件好事,代表重视、在乎这场音乐会。

Q:能不能提前剧透一下这次的巡演有什么亮点?

A:巡演会以我专辑的曲目为主,还会设计一些跨界的合作,例如古典和B-box的结合。我们每一年都会有跨界的新的曲目。

猜你喜欢

池子大提琴娜娜
大提琴演奏的悲剧审美表达——以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为例
只要你踏上充满花香的路
大提琴的沉静之美
娜娜的小羊
陈娜娜作品
考试之后
关上灯,才看得见
夏天,当一条鱼多好啊
浅谈大提琴演奏中的肢体语言
枫叶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