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朋辈辅导”在新生班级团建中的运用

2017-08-02龚珍奇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14期
关键词:朋辈新生辅导

龚珍奇,王 培,杜 莹,宋 雯

(1.北京吉利学院 心理咨询中心,北京 102205;2.北京邮电大学 心理咨询中心,北京 100876)

“朋辈辅导”在新生班级团建中的运用

龚珍奇1,王 培2,杜 莹1,宋 雯1

(1.北京吉利学院 心理咨询中心,北京 102205;2.北京邮电大学 心理咨询中心,北京 100876)

“朋辈辅导”员队伍带领新生开展拓展训练,通过分析“大学生适应量表”,结果显示:学生对“朋辈辅导”员带领的班级建设满意度较高.

朋辈辅导;大学新生;班级建设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特别是民办高校,无论是生源的质量、数量都将面临着较大的考验.初入大学,如何调整同学们的期望,如何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如何帮助学生渡过心理断乳期,都是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重点.从新生入学问卷分析,新生入学适应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学习适应、生活适应、环境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心理适应、择业适应、价值观适应等方面.历经10年的探索,北京吉利学院摸索出一套新生入学系列课程.其中,“朋辈辅导”团队建设也经历了近两年的摸索,本文就“朋辈辅导”在新生班级建设中作用进行了探讨.

“朋辈辅导”是指年龄相当者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和朋友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帮助.由于朋辈辅导的同龄优势,活力优势,在新生班级融合中发挥重要价值.本论文选择了“朋辈辅导”与新生适应的关系研究,探讨影响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的因素,为民办高校“朋辈辅导”队伍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1 实验数据

1.1 对象

随机抽取北京某民办院校新生,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80份.用做分析的被试180人,其中理科生83人,文科生97人;男生79人,女生101人;城市112人,农村68人.

1.2 方法

1.2.1 大学新生学校适应量表 由陈君编制,共45个条目,分为4个分量表,总量表和4个分量表的信度系数(克朗巴哈α系数)分别为:生活环境适应0.7323,交往适应0.7975,学习适应0.7827,情绪状态0.7273;该量表采用5级评分法,记分标准是:从完全与我符合到与我完全不符合分别为5、4、3、2、1,有一部分题目是反向记分.得分越高,表明学校适应性越好,反之则越差.

1.2.2 统计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差异性检验,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为了解大学生在适应上的影响因素,分别从负性事件、大学生支持、人格等因素方面进行探讨,具体结果如下:

2.1 大学新生适应的状况分析

2.1.1 大学新生适应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1 大学新生适应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身心症状的平均数最高,其次是人际关系的平均数,接下来依次是角色平均数,职业选择平均数,学习平均数,环境认同和生活自理.

2.1.2 大学同学支持(社会支持)和大学新生适应的回归分析

表2 大学同学支持(社会支持)和大学新生适应的回归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以大学新生作为因变量,大学同学支持(社会支持)作为自变量,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大学新生适应的影响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经检验F(大学同学)=15.81,在0.01水平上显著,其判定系数R2为0.08,则解释率为8%,因此回归方程为:大学新生适应=10.22大学同学支持×(0.08),其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此次活动对学员融入班集体适应生活的作用程度

图1 此次活动对学员融入班集体适应生活的作用程度

可以看出,此次活动对于学员融入班集体,适应大学生活很有作用的占39.24%,比较有作用的占57.26%,比较没有作用的占5.79%,没有作用的占2.71%.

2.3 本次活动的意义程度

图2 本次活动的意义程度

由上图可以看出,认为本次活动很有意义的占38.52%,有意义的占43.22%,尚可的占16.09%,很无聊,无意义的占2.17%.

3 分析

3.1 在大学生适应中朋辈辅导的切入点

3.1.1 环境适应

大学环境的适应包括两方面:一方面适应大学生活环境,特别是外地生源,面临着水土相适的过程;另一个方面适应心理环境适应,离开熟悉的朋友,新的人际交往圈亟待建立.新生入学需要适应校外环境和校内环境,学生面临一个再社会化的过程.由于高校处于北京市,一部分外地同学需要面对地域环境和文化差异的冲击,身心症状是新生入学适应的一个突出点,且军训活动也会给身体素质不佳的学生带来冲击,加重其不适应的程度.生活上的关心以及情绪上的安抚显得尤为必要.大学生活中,部分新生在无人监管的环境中,容易养成懒散,饮食不规律,作息无度,上网成瘾的不良嗜好.如果习惯一旦养成,日后的矫正就显得格外吃力,所以在新生入学过程,朋辈队伍的介入,帮助同学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3.1.2 人际适应

从数据分析来看,人际关系是新生适应主要方面.大学生面临着维持已有人际关系和发展新人际关系的社交任务.新的师生关系、异性关系和寝室关系也更加复杂,这些对新生的心态与方法提出考验.在心态上,他们渴望交往与拒绝回避的冲突心理,存在着自我中心与依赖他人并存的心理特点.在随访中,不少同学表示有强烈的孤独感,如何结交新朋友,建立归属感是学生面临的问题.“朋辈辅导”中以体验的方式,引导新生客服羞涩、主动交往,选取适合交谈话题,倾听、共情新生的不适应,将入学的孤独感降低.

3.1.3 自我意识问题

从数据分析得出,角色、职业选择也是学生面临的问题.大学生正处于一个自我同一性形成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迅速增强.但对自己的认识比较欠缺,同时新生的需要层次不断提高,他们渴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希望独立自主的发展,从中得到激励、自信和归属感.但进入大学横向比较后,理想自我受挫,现实自我无法满足自身需要,便产生失望、羞愧和痛苦的消极体验.加上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常使大学生感到无所适从,自我评价不客观、理想与现实不协调、自我发展的目标模糊等自我意识心理问题将不利于个性品质的养成和未来职业的选择,所以健康积极的朋辈团队,对新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团体游戏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为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供更多的机会,促进了新生更好的适应大学环境.

3.2 班级团体辅导的功能

3.2.1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熟悉和适应环境

大学的人际关系不同于中学,同学间人际距离拉大,个人空间更独立.新生入学阶段,是熟悉和适应环境,结交新朋友的关键时期,建立有质量的友谊能帮助新生适应生活.

3.2.2 了解自我,悦纳自己

新生的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三个方面,通过互动与交流区发现自我认知中的问题,澄清内心业已存在的自我意识问题,最终实现调整自我认知,达到自我调控的目的.

3.2.3 培养感恩意识、责任意识

感恩意识与责任意识的培养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培养主动、自主的良好性温习惯则是德育的最终目的.“道理好懂,就是做不到”是目前大学生出现的知行脱节的现象.在新生中开展团体辅导活动能有效关注其“情感”和“行为”,通过班级活动促进知、情、行三者之间的整合.

3.2.4 提升班级凝聚力

团体归属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但并不是每一个团体都能让其成员感受到归属感.95后的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父母教养方式、应试制度下的学校教育方式等原因,普遍缺乏班级意识与合作意识.好的活动设计能提到班级凝聚力,数据表明同学对拓展活动的总体满意程度高,很满意占60.76%,不太满意占3.62%,基本满意占33.45%,很不满意占2.17%.学员对此次活动的收获总结:增进团队协作;认识同学,增进交流,增进友谊;很开心,了解到自己很开朗.有学员在此次活动中的感受如下:开心、团结就是力量、感动;大家都很有智慧;身心得到放松.

3.3 游戏形式探讨

3.3.1 建立“人际关系”的体验游戏

独生子女在人际关系上会遇到更多困难,一部分新生把过去人际交往的观念和方法带入大学,不懂人际交往的尺度,在出现人际矛盾与人际冲突后缺乏应对能力.游戏如“自我介绍串串烧”、“刮大风”、“百般问好”等,是建立人际关系中较好的活动形式.在互动阶段,不同性格特点的同学在宽松、活泼的气氛中实现人际交往.外向、主动的新生可以通过自我表露缓解新环境带来的压力;而内向、孤独的新生可以通过倾听别人相似的感受,获得一种“和别人一样”的体验,缓解自己“个别性”、“独特性”问题带来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发挥安抚功能.

3.3.2 “感恩“主题游戏

“蓝丝带”、“我的家乡”、“突围”等活动,在体验中渗透感恩意识、责任意识,使新生自觉筛选出满意的行为模仿标准.互联网新时代背景下,孕育了出特殊的“95后”大学生群体.这类活动有利于解决大学生的发展性心理问题,促进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朋辈辅导”加入更具有突出的优势.

3.3.3 “班级凝聚力”游戏

“巧解千千结”、“生日线”、“红与黑”、“信任背摔”等游戏能让学生形成自尊、接纳等心理品质.在心理场的作用下,新生的心理与行为自然而然地接受团体心理的影响.在活动中,帮助克服男女间交往的敏感心态,破除可能出现的隔阂现象,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气氛.

4 结论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朋辈辅导的主要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交友小组强调团体中的人际交往经验,在协助成长和改善人际关系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国外研究者Barnett等指出,学生们往往喜欢朋辈辅导员在咨询过程中能注重共情,给予求助者积极的关注和主动反应,并能提供有效的指导.程小苹认为,通过对朋辈辅导员在人际沟通能力、问题解决技术以及做决定能力方面的培养和督导,能够协助同学成长和发展有效的应对技巧.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还可使部分朋辈辅导的骨干掌握团体辅导方法,由最初老师能设置团体辅导的培训方案,到最终能够自行设计团体训练内容.

新生入学只占整个大学阶段的三分一或四分之一的时间,所以后续的体验活动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设立,使朋辈队伍的辅导工作更具有针对性.结合学生们的反馈如下:规则阐述的更明确;可以再换些游戏;希望有更多的互动;注意要调动活动气氛以及学员的积极性等方面改进.这些宝贵经验对今后的团建中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1〕钟向阳,张莉.高校朋辈心理辅导现状与发展趋势调查研究 [J].高等农业教育,2013(2):101-105.

〔2〕郭梅英,张平,张玉英.大学新生适应与安全感、生活事件、社会支持[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4):584-585.

〔3〕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180-420.

〔4〕张燕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社会支持与自尊的关系[J].开封大学学报,2014,28(1):94-96.

〔5〕邱鸿钟,吴志雄.大学新生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相关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9):1412-1413.

〔6〕朱凌云,李健.大学新生适应特征与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J].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5,17(4):416-421.

〔7〕周圆.团体辅导:理论、设计与实例,255-288.

B844.2

A

1673-260X(2017)07-0139-03

2017-03-21

本课题由北京市教委“青年英才计划”支持项目:人本主义在民办院校教学管理中的运用(YETP1890);北京吉利校教改课题支持项目:吉利学院朋辈辅导建设探索(JG201629)

猜你喜欢

朋辈新生辅导
重获新生 庇佑
朋辈联合CBL在肾内科低年级住院医师技能教学中应用及效果评价
朋辈携手共赢成长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心理节活动掠影
优秀朋辈辅导员人格特质研究
——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高校朋辈辅导的差异化策略研究——基于北京本科院校大学生朋辈辅导员工作情况的调查分析
新生娃萌萌哒
新生改版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