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院校文科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以贵州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为例

2017-08-02陈明炫

法制博览 2017年17期
关键词:文科类人文学院医学类

李 红 陈 梅 陈明炫

贵州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



医学院校文科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以贵州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为例

李 红 陈 梅 陈明炫

贵州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

目的:调查与评估贵州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法学(医事法律方向)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医学院校开展文科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和支撑。方法: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整群分层抽样选取贵州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法学(医事法律方向)专业大一至大四总共4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结果:四个年级所代表的7个因子中各因子平均分在2分以上(除抑郁因子及躯体化因子),其中,心理承受能力差、适应性差两个因子的得分高于其他各因子,各年级中的数据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医学院校文科专业各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存在一定的差异,大四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为突出,其次是大一的学生,为此,高校在今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以高年级为主,低年级为辅并兼顾其他各年级。

医学院校;文科专业;心理健康;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同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成为了高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据相关研究表明,现如今高校扩招背景下各类院校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令人感到担忧,即使是医学院校也不例外,特别是医学院校里的文科类专业学生显现出了更多的心理问题。对此,本研究课题主要针对医学院校文科专业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为医学院校开展文科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选取贵州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法学(医事法律方向)专业大一至大四四个年级总共4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65份,有效回收率为91.3%。

(二)方法

调查问卷。此次调查问卷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统一指导语并实行匿名问卷调查。该量表由80个项目组成,总的概括为10个因子,即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心理承受能力差、适应性差、心理不平衡、情绪失调、焦虑、抑郁、敌对、偏执、躯体化。每个因子采用5级评分制(1分—没有、2分—偶尔、3分—有时、4分—经常、5分—总是),每项得分越高,说明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差。评分方式为:计算各因子均分,为简便判断心理健康的程度,我们以因子均分2分作为判断心理健康是否存在问题的标准。因子分数<2分表示受测试者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如果因子分数≥2分则表示受测试者存在相应的心理问题。

(三)统计学分析

TXT录入数据,应用SPSS19.0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基本情况分析

各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因子分比较情况见表1。由表1可知,各因子差异显著(除心理不平衡、情绪失调和偏执以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显著性见F值。其中大四的学生各因子得分普遍高于其他年级;大一的学生在心理不平衡因子、敌对因子和偏执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大二的学生,敌对因子的得分也高于大三的学生。

表1 各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因子分比较

注:*P<0.05,**P<0.01

(二)各年级学生量表调查得分情况

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不同年级中各因子得分情况为:随着年级的增加,除心理不平衡、情绪失调、敌对和偏执四个因子以外,其余各因子均分亦逐渐增加。

表2 各年级学生量表调查得分情况

(三)各年级学生中心理承受能力差和适应性差的题数检出情况见表3

由表3可知心理承受能力差和适应性差两个因子与其他各因子相比差异显著,且心理承受能力差和适应性差的学生比例都为28.8%,不同年级间大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从高年级到低年级递减。

表3 各年级题数检出率

三、讨论

由以上调查数据可知,大四的学生各因子得分普遍高于其他年级,说明大四的学生存在相应的心理健康问题,其原因在于大四的学生可能因面临毕业、就业等而产生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大一的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等因子方面的分值明显高于大二、大三的学生,纠其原因在于大一的新生刚进校对于大学这一陌生环境还未适应、大二、大三的学生已逐渐适应大学校园生活,已完全实现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针对大四的学生因毕业、就业产生的心理压力,学校可以多开展一些与就业相关的讲座,也可鼓励学生创业,从而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针对大一新生的适应性问题,学校可以和学生们多交流、多沟通并多开展各类校园活动,使他们能更好更快地融入大学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并增强他们的归属感。为此,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高年级为主,低年级为辅并兼顾其他各年级。

由于医学类院校中存在专业设置的偏重性,学校对医学类专业课程比较重视,在文科类专业设置大量医学类课程,使得数、理、化、生等学科相对薄弱的文科类专业学生在学习中压力倍增。同时也会对医学类课程产生出厌学的心理,并影响文科类学生本专业的系统化学习。专业课程与医学类课程的双重叠加使本专业课程量高于其他普通高校同专业,这种课程设置使得学生与外界进行交流和学习的时间和机会相应地减少。这是造成医学类院校文科类专业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低以及适应性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针对医学院校医科类专业学生与文科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来看,文科类专业紧张的就业形势也会增加文科类专业学生的心理负荷量,并出现种种心理问题。因此高校应根据专业差异设置更合理的专业课程学习计划,根据不同的专业需求来设置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综上所述,医学类院校文科类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问题,医学类院校应充分重视文科类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从而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以提高文科类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R

A

2095-4379-(2017)17-0283-03

李红(1988-),女,硕士研究生,贵州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辅导员,刑法学专业;陈梅(1995-),女,贵州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在读;陈明炫(1995-),男,贵州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在读。

猜你喜欢

文科类人文学院医学类
再论郑振铎对泰戈尔的译介
文科类跨专业综合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简介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医学类新闻的撰写原则与技巧
医学类论文中数字的用法
试论文科类硕士研究生就业困境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对医学类高职高专开设高等数学必要性的认识
论高职文科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独立学院文科类毕业生四位一体的就业体系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