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智慧住区标准化现状

2017-08-01樊静静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7年7期
关键词:住区智慧社区

文/樊静静

浅析智慧住区标准化现状

文/樊静静

2009年IBM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包括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银行等在内的一系列智慧概念,从这时候开始,无论是业界人士,还是每天忙碌生活在城市中的普通市民,都开始更为直接地受益于智慧地球理念。同年,温总理在北京科技大会的报告中提出了“物联网”“智慧中国”与智慧城市密切相关的概念,标志着“智慧”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关注的话题,相关的讨论和实践正在全世界如火如荼地展开。

智慧城市的推进是先从智慧住区、智慧交通、智慧商圈开始,一点点发展起来,接下来互联互通,然后形成1个整体。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及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住区的应用不断发展,住区变得更加智慧。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智慧住区的不断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智慧城市的发展,可以说智慧住区是智慧城市的缩影。

智慧社区建设,指的是充分借助物联网、传感网,网络通讯技术融入社区生活的各个环节当中,实现从家庭无线宽带覆盖、家居安防、家居智能、家庭娱乐、到小区智能化为一体的理想生活。

一 相关政策背景

2014年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等十二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高技[2014]46号),指导各地开展信息惠民工程,增强民生领域信息服务能力,提升公共服务均等普惠水平。其中重点任务中包括了社区服务信息惠民行动计划,居住区作为人民生活的重要场所,在信息惠民方面应发挥重要作用,以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方式、增强社区服务群众能力、扩大社会力量参与、完善社区信息消费环境为目标,以社区养老为切入点,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

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在加强和创新城市社会治理中提出了“强化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加强社区信息化建设,构建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智慧居住区建设已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4年5月,为了促进智慧社区的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智慧社区建设指南(试行)》,指导各地开展智慧社区建设,作为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重要部分。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当地实际,整合社区各类资源,加强社区服务能力建设。示范点应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高效的社区服务和治理水平、多元化的社区公共服务、智能化的便民利民服务能力,以及具备良好的政策、组织、人才、资金等保障条件。

二 智慧住区标准化工作

建设科学化、智慧化的住区是智慧城市的重要部分和基础支撑,是智慧城市建设“百姓感受”判断标准的最佳落脚点。智慧住区建设离不开标准的支撑,下面汇总了智慧住区相关的标准或技术文件:

1.已发布的文件或标准

2.待制定标准体系

3.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26)围绕智慧住区开展国家标准及相关课题的研究,主要如下:

◆(GB/T 20299.1—2006)《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 第1部分:系统通用要求》

◆(GB/T 20299.2—2006)《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 第2部分:检测验收》

◆(GB/T 20299.3—2006)《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 第3部分:物业管理》

◆(GB/T 20299.4—2006)《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 第4部分: 控制网络通信协议应用要求》

◆“智慧社区及家庭网络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及试点应用”部科学技术研究

◆《智慧城市 建筑及居住区综合服务平台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在编)

◆《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

三 当前智慧住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但是,虽然有政策这把尚方宝剑, 还有高大上的建设理念保驾护航,智慧住区的发展过程却步履蹒跚。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很少有人感受到1个真正的智慧社区的存在,这个构想仍然束之高阁。人们不禁要问,为何如此火热的市场热情换来的却是迟缓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组织者缺失:作为系统性建设,却没有统合各参与方的最终主导者

在大部分利益至上的地产商眼里,“智慧住区”只不过是营销的噱头,打造物业管理与安全服务、智能家居、便民服务这些综合性智慧住区要素似乎“不在兴趣范围内”。而面临转型压力的物业公司原本热情很高,但先天不足,低廉的物业费收入让本应该是主导者身份的物业公司只能沦为各方势力的资源“接口”。在很多时候,物业公司非但不愿意为智慧住区付出,还要收取高昂的“接口”费。

2.产品不达痛点:作为社区化服务,产品却不能体现社区化应有的差异性

互联网时代的科技产品都能给自己冠上智慧的标签,而线下地理上聚合是智慧住区产品所独有。用面向住区的独特手段,通过信息和媒体的整合,建立线上和线下、无形和有形、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智慧社区产品模式,才是行之有效的。

3.技术配套滞后:作为技术性集成,标准统一、数据处理、管理维护都不受关注

技术能力是智慧社区的基础,没有技术配套跟上,智慧社区最终只会变成海市蜃楼。当前水平足够的技术,还面临更大的麻烦:产品开发面临多种协议标准的抉择,导致归属不同厂商的不同硬件很难做到相互兼容,从而限制了各智能硬件的协同集成发展。

总之,改变生活方式的智慧社区建设必然是富有挑战的,打造新的社区管理与服务新模式也需要新的思维方式。而不论是否漫长,找到合适的组织方式、进行有效的服务整合、开发针对性的特质产品以及推动技术标准相关配套的发展,都是智慧社区建设必须走的路。

四 重点推进工作建议

1.智慧住区建设运营模式研究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百姓对生活的舒适性、便捷性要求越来越高,需要通过信息技术支撑或解决居住小区物业管理、社区O2O等最后一公里管理与服务问题,目前全国建成有近30万居住区,居住区内的服务对拉动经济、提升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房产商、运营商和物业管理者在智慧住区的建设中,呈现出各自不同的发展特色和不同的盈利点,可以简要概括为物业模式、第三方模式和运营商模式,其共同点是在平台建设、信息服务、已有资源开放方面,但在标准化规范、可复制推广及可持续运营方面存在难度。我们的研究主要基于智慧住区包含的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以及商业服务,建立统一的综合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上开展住区管理与服务。

2.住区一卡通

住区一卡通系统使用满足国产密码算法的智能卡,作为惟一标识,统一实现住区内的身份识别,节省资金、携带方便、信息准确,确保住区服务智能便捷。通过住区一卡通清算中心与中心级互联互通数据处理中心实现接入,满足住区一卡通跨城市、多领域互联互通便捷应用。住区应用领域包括门禁、停车场、电梯控制、物业缴费、3表缴费、电梯控制、巡更、配送柜、社区周边小额消费等应用。

3.住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智慧住区建设的核心是围绕住区内的居民开展,建立住区综合服务平台的目标就是为了更便捷、更高效地向居民提供服务,因而平台将实现居民在住区的更多需求。规划的住区综合服务平台架构目前尚处于前期规划阶段,智慧住区综合服务平台的结构如下。

猜你喜欢

住区智慧社区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混合功能住区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影响初探
影像社区
窑居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浅析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