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进山遇到神

2017-07-31龙章辉

民族文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岩羊梅山小玉

龙章辉

1

老玉的家,在乌鸡山腹地。

小车顺着一条连天接地的灰白水泥路绕行,小心翼翼地爬上垭口,再往下溜行一会儿,便可见坐落在山壕里的村子了。稀稀落落的木屋,依喧响的溪水而建,像牛屎一样,隔老远落下一坨。溪水两旁,梯田层叠而上。梯田之上是高高的密密的山林,密密地围着。多少年来的风,都被围在这里。在这里遇到风,就像遇到古人一样。上山时,我们看见山林之上卧着一线白云。我们来到后,那线白云正排出队列,往天庭深处飘落。

我们找到老玉家。老玉正在灶屋里用火筒对着火塘吹火。火塘里柴火发出“哧哧”的燃烧声,一绺绺蹿出的火苗,照亮了老玉一鼓一瘪的腮帮。竹制的吹火筒是南方山区一种古老的催火工具。竹筒吹火不能急,要集聚胸腔内的柔绵之力,一吸一呼,一呼一吸,慢慢悠悠地,用心去吹,慢慢悠悠地,黯淡的火种才会亮堂起来;若吹急了,弱不禁风的火种就会霎时熄灭掉。一代代山里人,用这种简易的方式,吹散了缠绕在生活表面的层层迷雾,吹出了蓬勃的人间烟火。有一次,老玉嫌吹火筒太费气力,老玉67岁了,腰杆子越来越硬撑,一吹火就被柴烟呛得咳个不停。老玉想了个办法,他先用吹火筒把火苗吹开吹亮,然后丢掉火筒,找来老婆的电吹风,插上电,对着火塘吹……这个办法还真有效,火塘里很快就亮堂起来了。正当老玉惊喜于自己的创新时,一股浓浓的焦臭味提示他:电吹风的嘴子被高温烤焦了!老玉只好垂头丧气地重新拾起丢落一旁的吹火筒。看来一些祖传的生活方式,是不能轻易去改变的。一只吹火筒从久远的时光里传递过来的,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代代人对待生活的态度,这些东西不是随便就能改变的。

我们来了,老玉喜形于色。他从身上摸出手机打电话,叫侄儿媳妇来做饭,自己则去捉鸡。老玉的鸡很野,“咯咯咯咯”地叫唤着,一只追着一只在屋前屋后跑。老玉屏住气,迅速蹿过去……那群鸡猛然受惊,“扑扑扑”地全飞到田坎上去了。老玉气吁吁地望着田坎上的鸡,鸡也望着他。老玉拍了一下脑子,转身将摆在禾场坪里的鸡罩掀开一边,垫上木块,再找来一根麻绳,一头绑在鸡罩另一边的罩脚上。老玉随即抓出一把米,撒在鸡罩里,然后手扯麻绳远远地躲着。鸡闻到米香,迟迟疑疑地挪过来。鸡借着不太好的眼神,发现周围不见了老玉时,迅速从鸡罩的开口处钻进去……这时老玉一扯麻绳,鸡罩就从木块上滑落下来了。开口处一闭合,鸡就成了老玉的瓮中之鳖。我们连连赞叹,不愧是猎人,随时随地都能布下陷阱。老玉嘿嘿笑,这不都是你们来了吗!我们打趣道,你不会给我们也布下陷阱吧?老玉愕了一下,随即“哈哈哈哈”地大笑起来。我诧异年近古稀的老玉,中气竟然如此充沛,或许与周围那生机勃勃的山野有关吧。

老玉的家,保持着一个猎户人家特有的气象:仓楼的木壁上挂着铁铳、镗和梭标,地板上堆着套索、夹子和网绳……餐桌上、灶台上、茶几上、电视机上、床头柜上,到处排列着酒瓶,灶屋的储存间里,更是整整齐齐地摆放着用刺眼子、弥猴桃、杨梅分别浸泡的三大坛美酒……猎人嗜酒,猎人路子野,酒是猎人的胆和魂!

老玉年轻的时候,趁着身上蓬勃的山野之气,和老婆一鼓作气生了三个儿子;三个儿子又接续了他的山野之气,一气给他生了六个孙子孙女。儿子儿媳都去广东了,一群孙子女便由他老婆带着,在山下的县城上学。起初老玉也跟着在县城住,因嫌城里空间小、空气闷,没有山里天地宽、空气鲜,硬是一个人回了山。每逢赶场日,老玉也会下山看看孙子女,送点新搞的野味下去,买些油盐酱醋,称几斤肉和油豆腐回来。这样山上山下地跑来跑去,老玉的身体很快就跑成了两部分:被孙子女们称作爷爷的那部分明显地老了——眼睛花了、动作呆板了、咳得也越来越厉害!被我们称作猎人的那部分依旧生机勃勃,像一头野猪、野山羊、野兔子那样,撒开蹄子在山林里放肆地奔跑……

2

在山里野惯了的老玉,也曾有过下山讨生活的经历。

那时的老玉还不叫老玉,叫小玉。

小玉年方十七,牛犊初生,适逢山下的人民公社招聘电影放映员,小玉那当大队支书的爹便将他送下山当了放映员。那时放电影很稀奇,换片的当儿,常有吐气如兰的少女趁夜黑悄悄往小玉手上塞糍粑。小玉手里捏着糍粑,眼睛盯著那一个个婀娜的背影,消失在一个个迷蒙的月色星空下。三年后,那些热乎乎的糍耙终究没能黏住小玉的心,他嫌放电影太单调,脑子一热就回了乌鸡山。没过多久,人民公社的一纸通知也追到了山上。小玉他爹这才知道儿子开了小差。儿子已经是公社的人了,怎么能随便开溜呢?他恨铁不成钢,一个耳光又将小玉打下山。小玉被逼下山,死活不肯再放电影。公社只好安排他守总机。总机守来守去,小玉觉得那些打进拨出的神秘号码就像一只只报春鸟在眼前翩跹,把姹紫嫣红的春天都报给了别人,没有一次是报给他自己的。小玉又不干了。恰好公社管伙食的要调走,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书记便让小玉接移交。小玉想,管伙食多麻烦啊,每天要买菜要算账,账算亏了还得当赔佬倌,不肯接。书记便压他,干部们都要下乡,就你没事,你不接谁接?先接了再说!小玉只好硬着头皮接了。一接就是一年。年终决算,亏了300多。那时的300多,相当于小玉一年的工资。小玉慌了,抱着账本找书记,赖着书记说我不肯接你偏让我接,亏了这么多,我哪里赔得起?书记火了,你不赔,难道要我赔?最后还是书记想办法,将公社厕所的大粪作价300元,卖给公社园艺场做肥料,才填补了伙食的亏空。小玉觉得,这管伙食就像养猪一样,那么多张嘴巴天天要吃要喝,一天也离不得,太受牵制了,况且亏了还得赔钱,这回他死活不干了,卷起铺盖又回了乌鸡山。

对于小玉的再次开溜,爹倒也不再言语。不过为了拴住这头野犊子,爹还是想法在大队给他揽了事:当民兵营长。当民兵营长好啊!管十五条半自动步枪,可威风了!小玉兴奋不已,没事就背着枪去打岩鹰练枪法。当他耗费了500发子弹,终于打下了3只岩鹰时,他的猎户生涯就算开始了。这时,爹又开始给他张罗对象。这事小玉就更乐意了!姑娘才见过两次面,就被小玉七哄八骗上了床。让小玉想不到的是,那姑娘的肚子是气球肚,一吹就胀。俩人结婚证尚未扯,第一个儿子就“呱呱”出世了。小玉未婚先育的事被人举报到公社。这还了得?计划生育是国策!书记火速派人通知小玉,立即来公社补办结婚手续。小玉赶到公社时,书记有事下乡了,计育专干接待了他。计育专干是刚调来的,年轻女孩子,原则性强,听说小玉未婚先育,立马杏眼圆睁,让小玉先做深刻检讨,检讨不深刻不办结婚证。小玉眼珠一转,嘻皮笑脸地说自己斗大的字不识一箩,哪能写出什么深刻检讨?还是请专干代劳写一下吧。专干一听气坏了,拍着桌子说你犯了生活错误,让我写检讨?岂有此理!

结婚以后,小玉就从小玉变成了老玉。小玉这个称号,被挪到他儿子身上去了。儿子一出世,老玉身上被叫作小的那一部分就空了,只剩下老。

老玉背着枪,成天在山里瞎转悠。他频频举枪,瞄瞄这,瞄瞄那,光瞄准,不射击。老玉认为,既然已经打下了三只岩鹰,就不能再浪费500发子弹了。一杆枪面对巍峨的群山,终究显得有些不自信。老玉躲在准星后面,一遍一遍地琢磨着从枪口到达一只飞禽走兽的距离,估算着一发子弹飞行的速度和一只飞禽走兽飞翔与奔跑的速度间的差异,老玉要找出这个差异,来确定扣动扳机的时间点。老玉知道,有许多错误其实并不错,甚至它的前一秒和后一秒都是正确的,误就误在发生的这一刻上。人生有许多事情都需要等待时机,因为正确或错误都与时间有关。

老玉真正成为猎人,是在他遇到了梅山神之后。

3

梅山神是专门掌管动物的神灵,有上峒梅山、中峒梅山和下峒梅山之分。“上峒梅山上山打猎,中峒梅山掮棚放鸭,下峒梅山打鱼摸虾。”梅山诸神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老玉成天在山林里转悠。梅山神就呆在老玉看不见的地方盯着老玉。

从老玉背枪进山的那一刻起,梅山神就盯上他了。老玉转到哪,梅山神就盯到哪。老玉每一举枪,梅山神心里就“格登”一下:这家伙,怎么这么不守规矩?老玉光瞄准不射击,梅山神又纳闷了:这人怎么了?老玉背着枪转来转去,梅山神也跟着转来转去。神不可能老跟着人转!有一天,梅山神转得实在不耐烦了,就在老玉看不見的地方说话了。梅山神一开口,老玉就知道自己遇到神了。老玉虽然野路子惯了,但再野他也知道:人的话可以不听,神的话是不可以不听的!

梅山神说:进山要请神……

老玉就准备了一只公鸡、一个刀头、一升米、一座纸、三根香,念《请圣口诀》,请神开山。

梅山神说:大路不走走小路……

老玉就念《藏身诀》,然后在兽们常走的那一条条羊肠小道上,挖坑布阱、装索设套、安放铁夹子……再念《化影诀》等咒诀。藏身化影后,毒蛇猛兽就再也看不见老玉了,也发现不了老玉布下的那些生死坑套。

梅山神说:要和山不要勒山……

和山系设坛作法,请求山神土地将山中那些老衰的野兽赶落至猎人设的坑套里,小幼的则留待其老大后再行捕获;勒山则相反,系勒令山神土地将山中野兽无论大小、不分种类统统赶至猎人的坑套里。山中诸兽若一次性捕完,以后吃啥?老玉当然要和山不要勒山了,靠山吃山也须细水长流,老玉毕竟在公社管过一年伙食,这么简单的账,他还是会算的。

梅山神说:要谢神……

梅山神说:要送神……

梅山神话不多,话也很简短,每一句老玉都牢记在心。老玉知道,梅山神难得跟人说话,尤其到后来,梅山神更是半句话都不说了。

梅山神最后说:总求三卦……

阳卦属火三六九,阴卦属土一五七,顺卦属金二四八。阳卦占财喜,阴卦占倒山,顺卦主兴旺。请神、送神、谢神过程中,都要打卦。打卦的主要目的是卜问梅山神:此次进山可有收获?日后何时何地能捕获猎物?卦象不明,则不进山。总之,一切要听从神灵安排。神灵说有就去,神灵不语就不去。

梅山神搞的是计划经济!

4

因为生活在梅山文化覆盖区,我对梅山文化其实早有耳闻。此番进山走访梅山弟子老玉,即有一探梅山真面目的意愿。我与老玉本不相识,全赖朋友牵线,才促成此行。梅山文化是一种古老而原始的渔猎文化,主要流传于长江流域中游及以南地区。在南方山地,以梅山神作为主要崇拜对象的梅山狩猎文化,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客观上为山区人民生产生活及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遥想茹毛饮血的洪荒年代,人类在大自然伟力面前太过孱弱。为了生存,在向大自然索取裹腹之物的过程中,徒手空拳的无数前人反成了虎豹豺狼的裹腹之物。虎豹豺狼成群结队地游走于山川、长啸在河岳,侍机扑向孱弱的人们……后来,梅山神出现了——在风里、在水上、在云端、在山林、在原野、在比人的额头仅仅高三尺的地方,梅山神浓墨重彩地出现了——

上峒梅山胡大王,青旗青马青刀枪;

中峒梅山李大王,白旗白马白刀枪;

下峒梅山赵大王,黑旗黑马黑刀枪……

还有左峒梅山显大王、右峒梅山广大王、中央梅山黄大王、翻坛倒峒张五郎……一组英威勇武的梅山诸神图象斑斓地呈现在天地间!

梅山诸神分布与活跃在不同的生产生活领域和不同的历史时期,教授人们装索设套、挖坑布阱、围山打猎……经过长期的艰苦抗衡,人与自然的强弱关系慢慢得到了调整。人们凭借梅山神传授的那些神奇的口诀、手诀、卦、锁和符讳等等,与神灵对话,祈求神助,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在险恶的大自然里平安出入——

“藏我身,化我身,

我身化为大山木叶青;

风吹木叶皮皮响,

不知哪皮是我身……”

——录自老玉口授的《藏身诀》

在乌鸡山一带,迄今流传着梅山主神张五郎向太上老君求道问术的传奇故事——

某年春天,东家在墙角种了一蔸南瓜秧。雨露滋润下,瓜秧抽藤发叶,依墙体蓬勃而上,翻落至一墙之隔的西家,并结出了一只硕大的南瓜。东西两家为这只南瓜的归属起了纠纷,闹到官府,县官判令将南瓜刀劈为二,一人一半。谁知刀刚举起,瓜却自行裂开,里面走出一漂亮小孩。这个小孩就是后来的梅山主神张五郎。五郎长大后,耳闻目睹远近的乡亲屡遭猛兽侵害,决心去找太上老君学本领,为乡亲们除害。五郎历尽艰辛找到太上老君,请求老君传授道法。然而道法是不轻易传授的!老君有意作难,想让五郎知难而退。他指着不远处一座大山,让五郎一天之内把山上的树木砍光。这比登天还难的条件,生生把五郎给难住了!五郎硬着头皮向大山走去,一边走一边揣磨老君的真实意图。不知不觉间,一位俊俏女子笑盈盈地站在面前——原来是太上老君的女儿姬姬。姬姬对英俊的五郎一见钟情,有心帮他渡过难关。她暗授五郎五雷神掌,不到一天就把树砍光了。老君又让五郎一天内把砍倒的树木全部烧光。姬姬又暗授五郎五雷神火,很快就把满山的树木烧个精光。有了神女姬姬的帮助,五郎对老君接下来的条件更加敢于应接了。老君说:一天之内,能不能把整座山翻挖一遍?五郎说能。姬姬暗地里念词掐诀,勒令满山的野兽把山土拱翻了过来。老君说:一天之内,能不能把整座山种上芝麻?五郎说能。姬姬暗吹口哨唤来百鸟,半天就把芝麻种好了。老君说:一天之内,能不能把种下的芝麻全部捡回来?五郎说能。姬姬又唤来百鸟,半天就把种下的芝麻全部捡了回来。老君见种种条件都难不倒五郎,只好向五郎传授法术。于是,五郎不但学到了太上老君的法术,还娶了老君的女儿姬姬为妻。五郎与姬姬携手同心,开启梅山猎事,成就了梅山千古神话。

梅山文化的传播与盛行,使山区人民从广袤的大自然里获得了丰厚的生活物质,奠立了休养生息的良性机制。反过来,梅山神又用一道道神奇的口诀、手诀、卦、锁和符讳,为大自然这座天然无遮拦的仓库挂上了一把把无形的锁,提示着人们勿强求、勿滥取,祈通神灵后方可有限度地获取,一定程度上调节着人与自然的平衡關系。梅山文化不断丰富着人们对于世界与自身的理解和认识,让人知道此山不是那么简单,此水不是那么平凡,此树也不是那么庸常……让人知道不能莽撞地去对待自己身处的这个世界。

“此棍不是非凡棍,

是铜棍铁棍;

不准老蛇路中横,

不准老虎路中行……”

——录自老玉口授的《避蛇诀》

在梅山文化的长期浸润下,众生万物都披上了一层神秘色彩,散发着神性和灵光。神游九天,人走大地。在天地间,神和人原本都有着相对应的属于自己的位置,就像日月,就像天地,就像阴阳……世间万物相伴相生,都有着奇妙的对应关系。试想,如果没有神灵存在,人的位置在哪里?如果没有神,人又是什么东西?神就像人的一面镜子,神照出了人的影子,人才知道恐惧,才知道一遍一遍地朝后看,看看自己的影子还在不在,看看自己还像不像人;处事为人也就知道了要瞻前顾后,三思而行。

设若有一天,人只顾往前冲而不知道朝后看了,人就不像人了。

5

老玉狩猎40余年,大至野猪岩羊,小至兔狸山鸡,尽得大自然恩赐。老玉脑子活络,对猎物的享用可谓淋漓尽至,连骨头都不放过。每每打得野猪岩羊,老玉就来劲了:兽肉不论鲜吃腊做,风味俱佳;兽骨则可熬制骨膏,补钙补血。二者均可作为上等山品,卖出好价钱。老玉给我算了笔账,一只200斤左右的野猪,连肉带膏一起,可卖得上万元。老玉带我们参观他熬制骨膏的简易场地和设施——正屋右边的偏棚里,一只土灶上架着一口大铁锅,灶的前沿还插着两截蜡烛和三截香棍。看样子,老玉刚敬了灶王菩萨。老玉说,熬骨膏要三天三夜,日夜添水添柴。熬至兽骨轻轻一捏便碎时,用滤网将骨渣滤出,继续用小火熬。膏水浓得冒泡眼了,膏就熬成了。再用竹筒将膏盛好,凉了之后存进米桶或冰箱里。吃法也简单,切成片放在甜酒里喝,或与鸡蛋一同蒸了吃。老玉从不吆喝,隔三岔五的,总有人登门求购。老玉从冰箱里取出剩下的一筒野猪膏和半筒岩羊膏给我们看。我闻了闻那筒野猪膏,一股腐肉般的臭味,让我打消了买一点回去品尝的念头。朋友春则饶有兴致地跟老玉谈价,最后以2000元钱的价格买下了那筒野猪膏。

我对老玉的狩猎生涯比较好奇。我问老玉,打猎这么多年,有没有经历过一些难忘的事情?老玉想了想,给我们讲起了一只岩羊的故事——

乌鸡山北面有一条狭长山谷,一线甘冽清溪,牵着满谷的奇草异木盈沸而出,山谷两旁巉岩耸峙,谷中树木遮天蔽日。上个世纪60年代以前,由于人迹罕至,这里曾是野生动物的天堂,以岩羊居多。岩羊介于山羊和绵羊之间,食青草与灌木枝叶,虽体态笨重,却能在陡峭的巉岩上健步如飞。那年秋天,老玉在山谷里一条枯叶层积的小径上埋下了一只大铁夹子。一周后,老玉掐诀一算,有货!马上唆使猎狗赶赴现场。到现场一看,只见埋设夹子的土坑周边被掀得一片狼籍,夹子不见了。看来猎物踩中夹子后,拚命扯断拴着夹子的绳索,拖着夹子逃跑了。是只大货!老玉意识到。老玉立即牵着猎狗循着血迹往山上追。追到一堆乱石前,夹子出现了,在乱石堆里陷着,夹齿深深地咬着一截断腿。原来猎物为了逃命,忍痛扭断了被夹住的那条腿,再次逃跑了。老玉用力掰开夹齿,取出断腿一看,是只大岩羊,至少在百斤以上。老玉环顾了一下峭石层叠、林木茂密的大山谷,估计断腿的岩羊不会逃远。他迅速回家叫来几个年轻后生,踩山寻羊。这时,一直低头嗅来嗅去的猎狗突然昂起头,朝着半山腰“汪汪”地狂吠——半山腰的一面峭崖上,赫然现出那只岩羊粗笨的身影。断腿的岩羊果然没能逃远。老玉等人立即兵分几路包抄过去,凶猛的猎狗则朝着峭崖奔窜而上。岩羊一看四面受敌,深知再难逃脱,又不愿束手就擒,绝望的它随即闭上眼睛,朝着峭崖底下纵身一跃——“扑通!”山谷里传来一声巨响,同时溅起惊天水花。老玉等人愣怔了一会儿,急忙跑下山去。然而,等他们气喘吁吁地找到岩羊落水的那处漩水塘时,岩羊又不见了。从这么高的悬崖上跳下来,居然没有摔死?而且还能在如此逼仄的环境里又一次逃脱!老玉等人面面相觑,不得不惊叹这只岩羊逃命的本领和顽强的生命力。同时,岩羊的反复脱逃也激起了他们强烈的征服欲望!一只断腿负痛的岩羊,还能逃多远?老玉等人随即在周围展开搜索。还是猎狗灵敏,它嗅来嗅去,忽然朝一个由几块磐石组合的岩洞里钻去。然而刚进去,猎狗就“汪汪”地叫唤着退了出来,它的颈部受了伤,滴着血。老玉似有所悟,他爬到磐石顶部一看,果然是那只岩羊躲在里面,负隅顽抗的它用坚角将闯进来的猎狗撞了出去。老玉在上面观察了一下,发现岩羊其实是被陷在这个洞里了。老玉大喜,他让人搬来石块将岩羊砸晕,然后找来绳索套住岩羊脖子,众人合手将岩羊从洞里死命往外拽——岩羊被痛醒,“咩咩”地哀叫着,眼眶里憋满了泪水……

听完这只岩羊的故事,我们谁也没有说话。我们被大自然里弱肉强食的残酷现实深深震撼了!老玉则反复强调,这只岩羊的反抗,是他长达30余年的狩猎生涯中遇到的最激烈的一次!

我在想,这只岩羊,这只可怜的岩羊,在被人擒获之前,曾奔跑于哪面青草葳蕤的山坡?漫步于哪片阳光细密的林荫?腾跃于哪座斑褐层叠的山崖?它应该拥有一个庞大的岩羊家族吧?它曾经兄弟如风、妻妾如云,在山涧水湄狂欢嬉戏,追逐流水落花,翻看日月星辰……这时,它的命运突然被改变!

我在想,这只可怜的岩羊,一定是在某个忘情的幸福时刻,一脚踏进了人为它布下的陷阱里,还没来得及反应,它的一条腿顷刻就被陷阱里潜伏的铁夹子死死咬住了……它的兄弟姐妹、妻子儿女,此刻会不会涕泪滂沱、痛不欲生?

我在想,可怜的岩羊啊,你那双明眸如水、顾盼有神的大眼睛,为何就不能像孙悟空的火眼金睛那样神通?定睛一看,就能识别出那些遍布于山林、遮蔽于枯草黄叶下的大大小小的陷阱呢?

6

岂止是这只岩羊?老玉介绍说,那些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在乌鸡山的峰峰壑壑间奔跑追逐的老虎、豹子、人熊、猪熊、野牛、野山羊、果子狸等等,谁又能识别出人类为它们巧妙布置的陷阱?它们无一例外,或倒在隐蔽的枪口下,或掉落陷阱坑套里,被夹子咬住、被套索捆绑,一声声哀嚎震撼着深深的山谷,最后无不葬身人腹!

又岂止是乌鸡山?老玉说,如今的人对生活要求越来越高,山珍野货供不应求,价格也节节攀升。搞野货的人太多了,有野货的地方几乎全民皆猎。哪座山上没有陷阱?哪座陷阱不暗藏机关?光他这个村,起码就有500只左右的铁夹子潜伏在山上,还有钢索和套绳,简直就像布下了天罗地网一样,有多少动物能够逃脱?如今人们根本不听梅山神的了;或者说,人们眼里根本就没有梅山神了!本地的搞完了,去外地搞,一拨一拨的,没停没歇地勒索山林。这些年乌鸡山一带的野生动物日益稀少,连野猪都快绝种了。为情势所逼,老玉也曾随波逐流奔走异乡,赴安徽、江西等地的山区狩猎,打野猪和黄羊,肉送给当地人,只留下骨头熬膏。

我给老玉出了个馊主意:发动村里人去县城的仔猪市场买仔猪,每户买一窝,放到山林里去,一年之后这些仔猪不就在山上长成野猪了?老玉瞪大眼睛,疑惑地看着我,他对家猪能否长成野猪显然没有把握,并且他担心那些家猪很快就会在山上饿死。老玉的憨态惹得我们哈哈大笑。

的确,近些年来,随着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日益强大,大自然那固守了千万年的神秘色彩渐渐褪淡,科技水平的提升客观上助长了人性的恶与贪婪,潘多拉魔盒被打开了,梅山神设下的那一把把神奇的锁终于被撬开——人,站在食物链终端的人,为贪图一己之利,为满足一己之欲,不惜暴殄天物,面对毫无遮拦的大自然,心安理得、有持无恐地蜂拥而入,或强取豪夺,或虚衍巧饰,在一座座山林里为大自然布下了无数陷阱……

再茂密的山林也挡不住人类一轮又一轮的疯狂捕杀!

从老玉家回来后,我仔细查阅有关资料,发现了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残酷现实——

据世界频危动物《红皮书》统计,由于环境恶化和人类的乱捕滥猎,目前全球已有110种哺乳动物和139种鸟类销声匿迹,另有593种鸟类、400多种兽类和209种两栖爬行动物濒于灭绝。我国是濒危动物分布大国。据不完全统计,仅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原产于中国的濒危动物就有120多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257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鸟类、两栖爬行类和鱼类高达400种,列入各地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则高达上千种!各种野生动物的灭绝不仅会导致许多可被用于制造新药的分子归于消失,还将导致许多有助于农作物战胜恶劣气候的基因归于消失,甚至会引发新的瘟疫!导致野生动物大量灭绝的原因主要为自然灾害、栖息环境的改变以及过度捕杀,这些原因的形成几乎都与大地上的某种高级动物密切相关——人类!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物种灭绝本系自然规律。在过去的两亿年中,平均每100年约有90种脊椎动物灭绝,平均每27年约有一种高等植物灭绝。这个规律后来被人类改变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的干预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大量的山川平原被占用,变成了公路、农田和水库……大量的传统乡村被改造,变成了工业园和新城镇……其后果便是使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灭绝的速度提高了100到1000倍。有科学家据此推断,我们所在的这个星球正面临第六次生物大灭绝。自6亿年前多细胞生物在地球上诞生以来,物种大灭绝现象已发生过5次。前五次大灭绝主要是由地质灾害和气候变化等原因导致,而正在进行中的第六次大灭绝,罪魁祸首将是我们人类自己。在工业文明登峰造极的现当代,自然界发生的许多灾祸几乎都是人祸。一个可怕的现实是:地球生态系统远比人类预想的要脆弱。地球表层,本是由动植物、微生物等所有生命体和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组成的一个巨大生物圈,人类有幸忝列其中,与之共生共荣。然而,当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体系被損害被破坏,最终导致崩溃之时——聪明的人啊,你会成为幸存者吗?

当一声声哀号在山谷里撼响,当一座座山林变成了空山,大自然的计划经济体制被彻底打破。梅山神啊,你在哪里?你那神奇的口诀、手诀、卦、锁和符讳,为何越来越挡不住人类日益膨胀的欲望?

可叹那满山满岭的铁夹子,仍然在遵从着人的意志,张开锈迹斑斑的大口,耐心地等待空中可能会踩落下来的一只脚。一个月,一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要是空中的那只脚始终没有踩落下来,满山满岭的铁夹子该有多尴尬啊!等于说它们在埋下去的时候,就埋下了一场空。而大地上耸立着的那一座座寂寞空山,反过来会不会成为大自然给自作聪明的人类布下的一个个巨大陷阱?

7

我知道在我之前,有很多人来过乌鸡山,在我之后还会有很多人来。来乌鸡山的人大都有一个目的:希望遇到梅山神。梅山神住在山上,住了很多年。人也在山上住了很多年。在山上住了很多年的人如今大都下山了,但梅山神没有下山。哪天如果住在山上的人都下山了,那么空空的大山就只剩下神。好像是,人借神的地盘住了很多年,又还给了神。那些从山上下来的人,在山下没住多久,就住成了和山下的人一样的人,并且和住在山下的人一起,开始折腾这个世界。他们把这个世界折腾来折腾去,折腾得世界不像世界,人也不像人了,于是有人在脑子里出现了接下来怎样活的问题。他们很奇怪,梅山神为何不下山?梅山神一直住在山上,看老了山上的一代一代人,他是否替人保存着最初的生活密码?这些人想弄明白这些问题,于是一拨一拨地进山来了。他们访遍了乌鸡山的猎户。可惜,偌大一座乌鸡山,要想找到一个见过梅山神的人还真不容易。有人说虎背冲的某某见过,可他们翻山越岭找到虎背冲的某某家时,某某已经下世一年多了。他们当然也找了老玉。一开始老玉说见过,细一问老玉又说没见过。究竟见没见过?老玉自己也说不清。他觉得自己应该见过,可人家要他说说梅山神的具体模样,他又说不清,模模糊糊的,好像见过,又好像没见过。那些进山找梅山神的人,最后谁也没见到梅山神,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可能也不会有。神怎么会轻易见人呢?那些人下山后,成天聚在一起研究梅山神。他们根据老玉模模糊糊的描述,把梅山神研究得一片模糊。他们研究来研究去,最后都把自己研究成了名人。而山上的老玉仍然一文不名。

老玉也想见梅山神。老玉肯定见过梅山神。可他实在想不起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在什么地方见过的。老玉老了,许多记忆早已被时间的波涛淹没。时间真是一个巨大的漩涡,多少人的一生卷进里面,不再被记起。有段时间,老玉成天在山里转,他期望像当年一样,转着转着就遇到梅山神了。从一片山林到另一片山林,从一个洞子到另一个洞子……老玉不停地转。转着转着,不经意竟转到了自己很久以前埋下的一只铁夹子面前。老玉透过地面上散落的枯草黄叶,蓦地认出了潜伏在地下的那只夹子是他的夹子。老玉差点一脚就踩中了自己埋下的这只夹子。山上的动物日渐稀少,老玉的夹子其实早已收离山林。他现在也很少上山放夹子了,这只夹子应该是遗漏掉了的。老玉小心翼翼地扒开覆盖物,发现这只夹子已经锈迹斑斑,等待中的那只脚始终没有落下来,一只夹子陷在自掘的陷阱里不能自拔。幸好,它的主人把它救了出来。一只夹子被时间打败了。时间要打败一只夹子就是让它生锈,时间要打败一个人就是让他失去记忆。老玉和他的夹子都在时间面前败下阵来。老玉转来转去没有遇到梅山神,只好背着他的夹子回家。一只夹子最好的归宿就是被它的主人背回家,它才有机会变成废铁,然后在铁匠铺的炉火里投胎转世,再变成一把崭新的镰刀或者锄头,被人攥在手里,去面对广阔的原野和原野上苍茫的时间。遗落山林的最后一只夹子被它的主人背回了家,这件事情本身的意义可能不仅仅是变成镰刀或者锄头这么简单,它也许意味着人已经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在归还什么了,比如把田地归还给山林,把山林归还给神灵,把神灵归还给大自然,把神性的大自然归还给万物众生……在众生面前,人需要归还的东西实在太多,到了该归还的时候了。

梅山神仍然呆在山上,呆在人看不见它的地方看着人。梅山神很大,也很小。这恰恰是人的盲区。人对很大或者很小的事物往往视而不见。然而梅山神看见老玉了,看见老玉把他的铁夹子背回了家,看见老玉和他的铁夹子没有被野兽打败却被时间打败了。梅山神看见一代代人都被时间打败了。看见时间把一代代人的成功都变成了失败。梅山神什么都看见了,包括那一拨一拨进山来找他的人,包括那些在山下折腾来折腾去的人,他都看见了。梅山神看见了人与时间的一场场博弈。梅山神只看不说,观棋不语。梅山神只做君子,不做小人。

梅山神在人面前,始终保持着神的样子。

8

老玉没有遇见梅山神,倒是遇到了两件烦心事。

第一件事说来蹊跷——

村里有位老屠夫,一辈子不打针不吃药,身体硬梆梆的。谁知病来如山倒,老屠夫满了78岁后,平日健步如飞的他竟然一病不起。儿女们慌忙叫车将老人往山下的医院送。医生掀开老人的眼皮一看,摇摇头,交代家属准备后事。儿女们一听医生都这么说了,只好回家给老人准备后事。老人被送回家后,躺在床上不死也不活,一天到晚发出像猪一样的喃叫声,令人毛骨悚然。儿女们吓坏了,赶紧请梅山弟子老玉过来。老玉一看,什么都明白了——那些过去被老屠夫宰杀的畜牲,趁老屠夫临死之际纷纷逃生,他的窄窄的喉管,竟成了畜牲们争相逃生的通道。他让找来老屠夫平日杀猪用的血盆和杀猪刀,摆放在病床边。这一招果然灵验,老屠夫发出的喃叫声渐渐平息,人也很快落气归天了。

这以后,老玉竟然有了心病。他由老屠夫联想到自己。自己一生猎杀无数,到头来会不会也像老屠夫一样,被那些孽障纠缠和羞辱,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让他在临死之前完全丧失作为人的尊严,像一头野猪、一只岩羊、一头麂子那样地哀号不已?每当想起这些,老玉心里就添堵。他終日借酒浇愁,几乎不敢去想身后事。

说起第二件事老玉颇有些来气——

山下要建城镇新区。为解决新区的供水问题,政府计划将老玉这个村子的人全部迁下山去,然后利用村子的地势建一座水库。政府的人挨家挨户做工作,有人欢喜有人愁。老玉是坚决的反对者,他说你们要我搬迁?除非你们能把我头上的天空和脚下的土地,还有周围的空气也一起迁下山去,不然免谈。老玉的要求自然无法得到满足。政府见老玉的工作做不通,就做他老伴和儿女们的工作,老伴和儿女们又来做老玉的工作,老玉的工作还是做不通。政府就让老玉好好考虑考虑,慢慢想,什么时候想通了,告诉村干部一声。村干部每天来陪老玉喝酒聊天,就是不提搬迁的事。村干部不提,老玉也不说。老玉想我反正死猪不怕开水烫,就陪你们耗着呗。村干部都知道,跟老玉谈判,其实是在跟一座山谈判,一座山同不同意搬迁,老玉说了不算,得梅山神说了算。村干部知道老玉是通神的人,村干部有信心,也有耐心跟老玉耗。

尽管老玉在我们面前唠叨发怨,但我觉得老玉最终是会同意搬迁的。终有一天,老玉会代表一座山,跟山下的城镇握手言和,达成妥协。在当下,这是人的宿命。

我担心的是,有一天如果连老玉都下山了,一座山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空山。

我不知道离开了人,神会不会孤独。人去山空,神一遍一遍地走进人住过的村庄,一次次地推开那些几乎不用落锁的院门,摸摸那些油渍斑斑的桌椅板凳,坐在人坐过的冷冰冰的火炕头。喊一声,没人应;递过酒盅,没人接。

神如果孤独了,他的孤独会不会是一座山的孤独?

一座山如果孤独了,它的孤独会不会是整个大地的孤独?

但我知道人离开了神,肯定是孤独的。人们拥居城池,防偷防盗,防抢防骗,一天到晚大门紧闭,老死不相往来。人离开了神,缺失了相伴的对应物,怎能不孤独呢?事实上,人内心的孤独,早已是当下最难以言表的秘密,被强大的时代深深地遮蔽起来。

我还知道脚下的大地也是孤独的。茫茫宇宙,淼淼银河,我们脚下的这个星球仅如恒河一沙。然时空浩瀚,就算离之最近的月球也远在40万公里之外。而依附在地球上的人类更是如蚁蝼般渺小。放眼广宇,人类几乎举目无亲,孑然独立在地球上,有什么理由不与赖以生息的地球相依为命,和谐共存?人与人之间有什么理由不互相关爱,抱团取暖,去抵御那漠漠无涯的时间和空间?

终有一天,人都会下山。前面说了,这是宿命。人一下山就回不去了,这也是宿命。

这时,神偶尔会下山来看看人。神来看人都是在夜阑人寂的梦寐时分。人睡了,神醒着。神趁着月色星光,来看人酣睡的样子,听人讲自己都听不见的梦话。神知道人的梦话本来就是讲给神听,而不是讲给人听的,所以神在晚上一般不睡觉,来听人讲梦话。人在白天喜欢讲假话,晚上才对神吐真言。人爱听人讲假话,神爱听人讲真话。这就是人和神的区别。神看人时坐在一片月光上,或者坐在一滴星光上,看得很痴迷,边看边在心底叹息:

“人啊,你这可怜的孩子!”

神一直看到夜露湿脚,才起身离去。

人们一梦惊醒,纷纷起床开门推窗——神早已无影无踪。

唯有浩瀚无际的夜色星空,一脸深沉地站在外面。

责编手记:

“进山遇到神”,是独属于猎人老玉和生活在那个时代的猎户们的传说。虽然距离现在的时间并不久远,然而梅山神消失的速度与人类的私欲和贪心膨胀的速度一样快。今天,面对兽迹罕见的山林,当刚刚悔悟过来的人们再去探访梅山神时,“进山遇到神”,真的成为了遥不可及的一则神话。人类的索求无度,像早已布置好的兽夹,终有一天会使人类自己陷入前所未有的空茫之中,变得一无所有。

纵然难觅梅山神,作者仍然期盼以这样的记录,重新召回人们内心对大自然的敬畏。“人离开了神,肯定是孤独的”,但如果孤注一掷,自私前行,等待人类的,将不仅仅是孤独,还有更决绝的毁灭。

猜你喜欢

岩羊梅山小玉
啥都要双份
处方分析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的应用
小玉
战胜狼的岩羊
战胜狼的岩羊
战胜狼的岩羊
画里画外
小心触电
论梅山道教文化中的“巫”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