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艺术史的入围策略

2017-07-31于波

中文信息 2017年7期
关键词:艺术史女性审美

摘 要: 所谓历史是不存在的,艺术史也是如此;它是被人编出来的一部记载艺术事迹的历史,它记载着从有艺术迹象以来的各种艺术现象、艺术名家和艺术品评,后人通过队艺术史的阅读得知在此朝代之前的艺术源流,但谁又能说艺术史能穷尽有史以来的种种艺术风貌,艺术史像一条永不断流的江河,流向我们的也许只是那显而易见的支流;是否能将大河汇聚一处,也许可以也许未必。

关键词:艺术史 赞助者 审美 女性 遮蔽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7-0287-01

不同领域的画家死了又活了,不同时期的作品消失了又出现了;我们在一个前人编织的艺术史的梦境中来回游离,时而真实时而玄妙;那么,是谁在造梦,又是谁的手笔成就了今天的艺术史?也许你会说是张彦远或是色诺克拉底亦或是那位学术界的大咖,但究其根本你也只是说对一半而已。我们在众多的艺术史籍中精选出一批自觉良好的范示性读本,来了解艺术史;这就是说我们从一个多面体中选择了一个面开始了解艺术史,那些写的好的被看作是名著进入到公众视野,写的不好的就当成伪作,遗忘在时光的废墟中不曾提起。思想家眼中的艺术史是人文和语境的集合,赞助者眼中的艺术史是政治和资产是否受益,审美者眼中的艺术史是时代潮流的标榜,女性主义眼中的艺术史则是男性艺术史,不论才能只谈性别好不脱俗。

著名学者莫小也曾在《17—18世纪传教士与西画东渐》中谈到“中国以往的肖像画不注意明暗关系与严格的面部结构”,而西洋画的传入驱使着这些方面都有突破。思想家也许会问为什么东方人不能像西洋人那样将画描模的生动逼真,几千年的东方文明又怎会被新传入的西洋景儿打破?由于關注的侧重点不同,思想家可能会把一个事物放在特定的文化生活、知识、社会视野等情境下去考虑,而不是把这些艺术作品以他独特的视觉效果、绘画风格和绘画技巧去研究。有时也可能由于当地的一些艺术风俗结合在一起讨论,但他们绝不会脱离自己的语境从艺术史观的角度去解读这样的“西洋景”。

马克思:“艺术对于那些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人来说简直是世界上最奢侈的事情”。因此,没有经济基础的艺术简直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艺术的经济支撑主要来源于艺术赞助者、收藏家和部分资产阶级人群。站在赞助人的角度上看,他们一定希望自己购买的艺术品或传世、或增值、亦或达到一定的政治效应和其他反响。卡拉瓦乔在赞助者的要求下为罗马的一座教堂画圣马太像,他按照自己的意愿将圣马太化成了秃顶的、笨拙的赤着泥脚的老头,因不习惯书写眉头紧皱显得十分焦灼。作品生动的无可挑剔,但赞助者觉得画家对使徒圣马太没有敬意了,勒令其重画。这样看来,能否得到赞助者的赏识也是一个画家是否能被写入艺术史的一个重要因素,艺术史大多涵盖的也是得到赞助的作品,而那没有被推广的佳品却在公众视野下永远的销声匿迹了,也相信随着研究工作的推进,未来会有更多的杰作来丰富艺术视野。

审美是生命的一部分冲刺在生活的每个细节中滋养人的精神心田。有人将人生的境界分为三个层次:生活、工作、审美;那么,审美为什么会被放到最高的位置,那是因为它是丰富人类精神生活的必备条件,一个没有审美的人生是不完满的。艺术史也不乏其独特的审美因素,而那些编者的审美情趣直接决定着一个艺术形式是否能被载入史册。不论是楚国纹样、六朝骈文、明清瓷器还是京剧舞台上的绣服,都散发着“镂金雕葵,错采晶莹”的琳琅美态。从审美的角度来看中国美术史,至六朝艺术以来一直都是华丽之风一统审美大观;直至唐“出水芙蓉”才被看作是审美的最高境界,这也影响了一代艺术家的绘画追求,改写了一代人的绘画审美,淹没了一些在当时别出心裁画风的画家,艺术史的入围策略又一次显现。

此外,社会地位的不同也对艺术史有着性别维度上的影响。自古以来中国都是父系氏族社会,女性的地位一直没有得到提升,直到近代以来西方的妇女运动的风靡逐步渗透到中国,女性主义的地位才开始逐渐提升。古代女子被封建的礼教所束缚着,被“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约束着,像是被沉重道德枷锁捆绑着的看似自由的囚徒。因此,女性就没有机会出现在史册中,即便是有也是世人眼里的“坏女人”。封建社会女子愿为入围史册而“变坏”,只因除了少数达官贵族女子外只有风尘女子才有机会与艺术接触,以此载入史册。她们开明、才情、睿智俱佳只是不被社会所接纳。自古以来,有数不清的绝代名妓其实都是极具艺术天赋的人才,只可惜世俗的眼光容不下这些有才华的“坏”女人。

在社会不断进步思想眼界也不断开阔的近现代,一些有思想的女性开始挣脱封建的枷锁阔步走向艺术的世界,怀踹着即使做“坏”女人也无大碍的情怀开辟女性艺术的道路。这些怀着梦想的女性艺术家,意欲在男性统治的艺术世界里分一杯羹。在传统的世俗眼光中,此举极坏。唐代的鱼玄机,虽天赋异禀,却也只能空叹出身微贱:“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后遁入空门修道,只为与名流雅士切磋技艺、谈论古今、平谈唱和,也是不得好名声,郁郁而终。在雷诺兹建立的英国皇家美术学院里,艺术家约翰恩·佐法尼要为第一批学院院士绘画集体肖像,这批院士中有两位女艺术家一位是画家考夫曼,另一位是皇后最喜欢的花卉画家玛丽·莫泽尔。由于画作属历史题材绘画,就应遵从事实绘画,画家把所有的男院士都安排在了一个人体课的场景里或讨论或沉思,女院士则被画成墙壁上的两幅绘画作品出现在场景里。这样看来并不是女性艺术家没有艺术才能,而是社会规避了原有的艺术才能。艺术史也是如此,在男权制社会的背景下女性的艺术才能不是被摒弃就是被遮蔽。如果艺术史是全面立体的展现艺术,那我们现在看到的艺术史绝不现在这么单调的一个论集。

虽然如今的学术成果日新月异,但我们却仅能从一个方面去谈艺术史,我们不懂医疗不懂航天科研等等我们都不懂,在艺术史的长河中支流纵横,浩渺如烟。要想全面的了解艺术史不仅要抛开呆板的思想家、贪婪的赞助者、审美意识和不公平的女性主义而且必须和历史的原境相联系,否则我们必然会遭到入围策略的误导。

参考文献

[1]莫小也.十七—十八世纪传教士与西画东渐[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宗白华全集:第二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3]马采.艺术学与艺术史文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

[4]邹跃进.艺术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

[5]丁宁.《图像缤纷》视觉艺术的维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

作者简介:于波(1992.3--),女,汉族,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人,中共党员,现就读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师从于著名评论家、美学博士乌力吉,主要研究方向为北方少数民族美术理论研究,曾获得自治区级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猜你喜欢

艺术史女性审美
纸的艺术史
毛扎扎艺术史
狮子与西方艺术史 下
狮子与西方艺术史 上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