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斯拉夫神话中的西琳形象与阿尔科诺斯特形象

2017-07-31苏煜婷

北方文学 2017年9期

苏煜婷

摘要:斯拉夫神话的形成与发展是基于古斯拉夫人民对于当时世界的探索与认知。因此,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斯拉夫人民在宗教信仰、婚丧嫁娶礼节、祭祀活动等方面的特点,也清晰展现了他们的精神诉求和文化积淀。在斯拉夫神话中,西琳与阿尔科诺斯特两个形象皆有鸟儿的形体以及年轻美丽的女子的相貌,又都源于斯拉夫神话,可以说,二者相生相伴,在一定意义上既能取其共性一概而论,却又会因某些差异难以相提并论。所以,二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是一个矛盾的复合体。那么二者究竟有何异同呢?本篇论文将着重探讨这一问题。

关键词:斯拉夫神话;西琳;阿尔科诺斯特;先知鸟

著名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曾说过:“不了解民间口头创作,就无法了解劳动人民真正的历史。”从古至今,俄罗斯人民不断进行创作,作品口耳相传,世代承袭。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俄罗斯人民的生活、愿望和梦想。

斯拉夫神话属于非童话类民间口头散文创作,其通过浪漫的艺术手法和富有诗意的形式来讲述历史事件传说。因此,如果研究斯拉夫神话,就不得不提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多神教与鬼怪故事。加之,由于国内外仅有零星文字涉及斯拉夫神話,难成体系,所以很难整体把握。其中,对于先知鸟西琳与阿尔科诺斯特形象的描绘近乎为零,正因如此,才使其更富神秘色彩,令人印象深刻。二者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也正因为其独一无二的特性,斯拉夫神话中的诸神形象才更加丰富与饱满。对先知鸟西琳(Сирин)与阿尔科诺斯特(Алконост)形象的研究,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古斯拉夫民间文学的发展史,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究古斯拉夫人民生活的历史。

一、斯拉夫神话概况

在基督教成为西欧主导宗教之前,希腊罗马神话诸神谱系已经形成,大多以书面形式保存下来,而斯拉夫神话则主要借助口头、传统节日和仪式代代相传。

在罗斯受洗之前,古东斯拉夫人(俄罗斯族的祖先)信仰多神教。他们认为万物皆可信奉,神明无处不在,大地和天空是至高无上的,是缔造者和主宰。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赞美和歌颂着祖先与大自然,其中,雷神庇隆、风神斯特丽鲍格、太阳神达日鲍格、界神楚尔、世界万物之主罗德、妇女手工劳动庇护者女神莫科什以及家畜和财富的守护者维列斯等神祗形象均被东斯拉夫人崇尚信奉。然而,在罗斯受洗后,多神教逐渐消失,以民间鬼怪故事为主的迷信故事盛行。这些故事大致分为家庭神类、自然神类、魔鬼、蛇妖和被诅咒者类、吸血鬼和魔法师类、不明飞行物类、财宝类和预示类等。可以说,斯拉夫神话的传承与发展经历了一个不平凡的过程。

从宏观上来看,我们一致认为,斯拉夫神话神祗形象大体可分为主神、大神、男神、女神、战神、魔法神、英雄、魔鬼、妖怪、生物等十大类。

二、先知鸟形象

若要整体把握西琳与阿尔科诺斯特之间的联系,就不得不引出另一个形象——先知鸟。

先知鸟是俄罗斯民间传说中的一种神鸟,她有着迷人的叫声,能预知未来,帮助实现愿望。对于古斯拉夫人民来说,先知鸟象征着知识和智慧,既能带来好运,也能招致厄运,所以古斯拉夫人一直对其抱有敬畏之心,不敢轻易接触。在俄罗斯文学中,先知鸟的形象通常被描写为长着女人头,留有长头发的大鸟,其栖息在极尽东方之岛上,紧靠天堂。而西琳和阿尔科诺斯特则都属于先知鸟,二者相伴而生,可谓“天堂好搭档”。

三、西琳形象

西琳与阿尔科诺斯特二者皆有鸟儿的身体以及年轻美丽的女子相貌,都属于斯拉夫神话中的生物这一神祗形象范畴,可以说,二者相生相伴,在一定意义上既能取其共性一概而论,却又会因某些差异而难以相提并论,所以说二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是一个矛盾的复合体。

(一)西琳鸟形象的来源

Сирин音译“西琳”,源自古希腊,其名字的读音与天堂名称伊里(Ирий)的读音相似。此鸟从头到腰呈现年轻貌美的女子形态,而腰部以下则与鸟别无二致,外表呈暗黑色,所以据其特性又可意译为“美人鸟”。

公元九世纪左右,波斯商人会在基辅罗斯贩卖画有西琳鸟的黄金吊坠和陶器。因此,有学者认为,西琳鸟的传说由波斯商人引入。而十世纪、十二世纪时,福音书的边页上依旧有西琳鸟的画像,并且波莫瑞人在创世纪书的插图中也有坐在天堂树上的西琳鸟。此时,西琳鸟形象已经被普遍接受,变得家喻户晓。

(二)西琳鸟的象征

在斯拉夫神话中,西琳虽属于极乐鸟,但其却是一种象征阴暗、邪恶与黑暗势力的鸟,她掌控着冥界,却住在伊甸园和幼发拉底河附近,靠近天堂。

当然,她也有着迷人的叫声,她的专职是为诸神唱歌,预测未来并且实现愿望,有着先知功能,代表着极乐、成功和荣誉。

然而对于人类来说,这是一种极为危险甚至凶恶的鸟,她象征着不幸,因为西琳鸟厌恶人类,觉得人类低等卑贱,不该存活于世,她会给任何看到过她的人招来厄运,甚至带来死亡。

通常,西琳鸟在发现目标时,会发出摄人心魄的叫声,听者会如痴如醉,迷失自我,失去意识,忘记俗世中的一切,并且这种叫声很快会为其带来接连不断的贫困与不幸,直至死亡。因此,人类很害怕这种鸟,对其一直抱有敬畏之心,并且时常敬而远之,绕路而行。传说,人类为了避免知更鸟的诅咒与带来的厄运,想出了一种办法,他们通过制造声音,比如撞钟,放炮,大喊等来恐吓驱赶西琳鸟。

与之相似的是,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人们也会通过放爆竹等来制造声响以驱赶恶兽年兽,诸如此类神话故事或形象不胜枚举。如此看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在不考虑外界影响因素前提下,社会的发展阶段也大致相似。这些神话传说都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文化积淀、信仰与精神诉求。

(三)西琳鸟象征意义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一些旧时代的观念也发生着转变。比如,对于人类来说,西琳鸟不再象征着厄运与死亡,相反象征着洋溢的幸福、无尽的极乐、向往的成功以及不尽的荣誉。古时候常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世间万物变幻莫测。人类的观念更是如此,时光似箭,岁月如梭,十七世纪时,人们已把西琳鸟看做幸福鸟,此时也普遍认为西琳鸟动人的歌声会让人心情愉悦,消除悲伤与痛苦。然而西琳鸟并不常见,只有足够幸运的人才能看到她,听到她的歌声。西琳鸟行动如闪电,很难被追上,就如同人世间一闪而过的荣誉、金钱与成功。

四、阿尔诺斯特形象

在斯拉夫神话中当提到西琳鸟时,不得不联想到与其相伴而生的“天堂好搭档”阿尔科诺斯特。这两种神鸟形影不离,相形相伴。

Алконост音译为“阿尔科诺斯特”。古希腊神话中,上帝把半人半神的名为阿尔科诺斯特的姑娘变成了一只小翠鸟,小翠鸟形象传入斯拉夫神话后,进一步发展,而成为阿尔科诺斯特形象。此鸟有着美丽的女人面孔和手臂,头戴王冠,但是整个身体却像鸟一样,有着白色的羽毛,所以又可称之为为“人面鸟”。

在俄罗斯木版画中,阿尔科诺斯特常常被描绘为头戴王冠,容貌姣好的人面鸟,她有着女人的胸和手臂,手里要么拿着天堂的极乐花,要么拿着书卷,上面记载诸神及人类俗世生活的因果报应。

在斯拉夫神话中,阿尔科诺斯特住在古斯拉夫的天堂,与其搭档西琳鸟有所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是,她喜欢人类,是可以为人类带来好运与幸福的神鸟。她有着甜美动人的声音,像是满含爱意,人类听了她的叫声会沉迷其中,欣喜若狂,无法自拔,虽也会忘记尘世中的一切,但是更多的是忘掉尘世中的烦恼,随之而来的是不断的好运与幸福时光,所以她也被称为报喜鸟。

阿尔科诺斯特习惯冬季在海的中央产蛋,但她并不孵化,目的是让海浪把它们卷入海中,再漂到海平面上。在蛋被孵化的前七天,海面上风平浪静。此时阿尔科诺斯特会飞来把蛋带回岸边孵化。小神鸟破壳而出之日,则是海面狂风大作之时。人类是贪婪的,有时候他们会把阿尔科诺斯特的蛋偷走卖掉,为了不被发现,他们会把偷来的蛋藏在教堂的天花板下面。但是阿尔科诺斯特却一直宽容相待,有时甚至还会为迷失方向的旅人指路。

也有传闻,清晨西琳鸟飞入苹果园,她极其哀伤痛苦,发出阵阵悲鸣。午后阿尔科诺斯特也会飞入苹果園,她则相反,兴趣盎然甚至面露笑容。一路上,阿尔科诺斯特翅膀拂过枝叶,到了苹果园后,她又会把翅膀上新鲜的露水淋撒在果子上,这些果子便有了奇效,能让人心旷神怡,体魄强健。

而在现代宗教中,也有人认为阿尔科诺斯特是太阳神的化身,控制天气,保佑俗世生灵,可以说她是纯洁,美好与憧憬的象征。

五、结语

在斯拉夫神话中,西琳与阿尔科诺斯特相伴而生,密不可分,二者外形相似,都是女人头,鸟身,声音都如歌般美妙,摄人心魄,使人如醉如痴,忘却前世今生。但二者的象征意义却截然不同,暗黑色的西琳鸟常常代表着厄运与不幸,而有着洁白羽毛的阿尔科诺斯特则代表着吉祥和幸福。西琳痛恨人类,认为人类低微卑劣,而阿尔科诺斯特却待人友好,让人忘却痛苦。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迁,斯拉夫神话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并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人们对一些传统神话形象也有了新的认知。经过数个世纪,西琳和阿尔科诺斯特的形象与特质得以不断丰富与完善,这一切都反映了当时社会条件下人们的精神寄托与物质追求。

斯拉夫神话具有时代气息,西琳与阿尔科诺斯特形象的产生与变化,表达了人们敬畏自然,渴望追求幸福自由生活的愿景。斯拉夫神话的传承、发展与多神教密不可分,其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艺术,并高于艺术,是那个时代的民族智慧标识,也反映了斯拉夫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对这类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古斯拉夫民族的文化、历史和人民的精神诉求。

参考文献:

[1]谢国先.东欧:斯拉夫人的古老家园 [J].今日民族,2002(2):55-60.

[2]一城.斯拉夫人的诸神[J].今古传奇(奇幻版),2007(5):48-49.

[3]赵婷廷.斯拉夫神话与民间信仰[J].俄语学习,2013(4):19-22.

[4]朱达秋.中俄多神崇拜的文化比较[J].外国语文,2009(6):107-111.

[5]Аничков Е.В.Язычество и Древняя Русь [M].СПб., 1914.С.341.

[6]Бень Е.Б.Гамаюн, Сирин и Алконост (Фольклор и живопись в двух стихотворениях А.Блока) [C].// ?Русская речь? [A].1985.№ 4.

[7]Блок А.Собрание сочинений в шести томах [M].Л.: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1980—1983.

[8]Конев Ф.Е.“Славянская миология" [M].Минск, 2003 г

[9]Костомаров И."Славянская мифология" [M].Москва, 1995 г.

[10]Кузьмин А.Г.Падение Перуна [M].М.: Молодая гвардия, 1988.С.232.

[11]Лотман Ю.М.Волшебные сказки[M].– М.:Культура, 1984.С.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