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生态公园休闲步道设计
——以永泰小汤山生态公园休闲步道为例

2017-07-31钟瑜

花卉 2017年12期
关键词:小汤山永泰步道

钟瑜

(福建全景园林景观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002)

探讨生态公园休闲步道设计
——以永泰小汤山生态公园休闲步道为例

钟瑜

(福建全景园林景观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002)

2016年10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12条休闲步道建设,五城区及七县市都将建成一条有规模、有品位、有质量、有特色的休闲步道并将休闲步道融入生态公园当中。随看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公园逐渐成为城市景观设计关注的热点。本文探讨了生态公园休闲步道的设计理念,并对其在总体设计中应考虑的景观因素、技术因素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休闲步道;生态公园;滨水步道

1 设计背景及目标

(1)区位:永泰县位于福州西南方向,县城距离福州市约50km。此项目位置位于大樟溪主溪流县城段南侧,与清凉溪温泉溪流交汇处;此区域水域面积最宽水流较为最为平缓,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地理位置,仿佛就为该生态休闲步道的量身定做自然生态环境。

(2)交通:此处为南城区繁花地段,主要的站前大道、塔山路、刘岐大道均贯穿于此。

(3)永泰小汤山生态公园概况:此次定义小汤山生态公园是集原有的大樟溪滨水生态公园、联奎公园、六馆一中心文化公园、小汤山公园为一体的小汤山生态公园;公园总用地面积约25万m2,呈东西方向的线形及点状布置,区域内生长着原生态自然森林,是永泰城区森林韵味较为浓厚的山地公园,一线临水的滨水生态公园。同时也是永泰南城区最重要的“城市绿肺”,对周边区域的绿化影响力巨大。公园以揽城步道、休闲游玩、漫步滨水等一体的综合型公园。公园现有的车行道里程有限以及游览步道年代久远且部分失修,以至于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步道游览体系。现阶段针对这些因素展开步道规划,形成贯穿生态公园的休闲步道。

(4)设计目标:将部分生长杂乱的的防洪堤外水生植物及新建设防洪堤内进行绿化提升、美化和生态改造、将沿线经过的生态公园、滨水绿地、花海世界串联起来,建设内容包括休闲主步道、景观高架步道、观景平台、铺装、绿化等工程。主要步道4.5km形成的景观视觉效果:驻足观景平台大樟溪从眼前潺潺流过、驻足塔山联奎公园漫步于樱花大道体验生态绿荫公园、游览六馆一中心体验文化主题乐趣、穿梭演艺馆周边步道将永泰南城区城市美景一览眼底、移步小汤山公园体验花化彩化植物四季分明的特色,置身温泉溪体验永泰温泉养身之道、漫步花海地带欣赏永泰繁花似锦。历史文化方面:联奎公园有著名的三状元文化纪念祠,连奎塔、福建省委旧址、十二生肖景观就等历史文化古迹。因此,设计的重点将步道设计融入永泰的历史文化以及永泰的山水生态文化,从而体现永泰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山水城市山水自然观、的未来城市构想(见图1~2)。

图1

图2

2 景观风貌定位

永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温泉文化以及山水自然人文景观;永泰的山与水富有层次感、优美的天际线,但是作为一直以来永泰的景观设计以及城市风貌都没有做一个详细的景观风貌控制,各式的设计风格形成了不统一的景观,所以此次景观风格的定位就是当地的历史风貌特点以及现代景观设计的运用手法相结合的新中式景观。

3 休闲步道规划解析

生态公园,指以生态学和生态文化为指导思想,结合了传统城市公园和主题公园(人造景观)各自的特色而建立的一种新型的城市公园,休闲步道展现出来的带状景观对生态公园内的需要表现的历史文化沉淀以及各个景观节点所展现的景源起到了重要的串联作用。因此将步道的设计融入到周边并且结合旁边的景观资源,打造出一幅以美丽山水卷轴为特色的休闲步道。

4 休闲步道规划规则

作为生态公园区域内交通组织等多方面的功能的休闲步道,既是我们平时设计当中所阐述的园路,其实步道也承担着景点的组织作用,也要让市民在步道游览实际体验与视觉感官上有一个认可。所以步道的规划有如下几个原则来进行:

4.1 生态优先的规则

公园本质上也是一个多样性的生态公园,在步道实际施工当中对规划道路沿线的植物及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的破坏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在道路规划当中尽量要考虑到比较重要的大型乔灌木及景观节点实行保护的原则。步道选线山体现状地势,通过生态较好的地段一定要做到对生态环境干扰最小化。

4.2 功能性原则

休闲步道的功能性主要体现在:①应满足休闲步道设计的交通基本功能,此次休闲步道作为生态公园的游览步道的一级游览步道,并且对整个区域实现环路。②各个大分区独立系统的二级休闲步道其自身的形成环路系统的同时并且与主环路连接;三级步道与二级步道连接,一级步道与二级步道之间形式环路。根据景观节点及区域设置,让市民在生态公园内不走回头路。③休闲步道尽量串联较为规模、有特色的景观资源或者有历史意义的景点等,让市民在步道健身游览美景的同时理解一些科普教育的、环境保护等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的内容。

此次小汤山生态公园休闲步道规划设计充分考虑的以上功能性原则,让市民漫步健身的同时:①游览大樟溪清澈见底的大水面以及两岸的生态美景;②通过公园内的休闲步道引导欣赏三状元历史文化祠、连奎塔、福建省委旧址、温泉文化、植物科普文化等;③通过步道建设还可以登高望远一览永泰城市美景,让市民的心情得到全身心的放松并且整个过程都是心情愉悦。

4.3 融入地方性特色以及艺术创新的原则

休闲步道的规划设计及其步道当中的一级二级休闲驿站等附属设施应该完全与当地的文化及建筑风格等相协调,并且使整个步道的整体完全融与这个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当中。这些景观风貌设计原则以及控制主要体现在步道所运用的材料的质感、色调以及地方特色的线条等重要节点,做到融入地方特色、适应当地生态环境。其次在设计的同时要有自己的审美理念及特色景观元素,将这些充分结合的景观节点在休闲步道中合理布置,不但有艺术创新还提升了公园内的景观层次。

5 步道的游览线路的规划与选定

我们设计休闲步道的目的“漫步观景、览城健身、惠福市民”为目标定位。休闲步道作为市民出入公园的交通枢纽,完成园区内的景点观赏都必须通过市民出行通过来完成。生态公园光此次名称命名就看知道要保护生态,既然是生态公园肯定是有山有水这样的自然环境;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必定存在地势高差较为复杂,规划设计的工作量及难度都较一般性公园较大;所有步道是线路走向以及线路的选定是否具有合理性尤其重要,为了能最合理的最人性的选定出休闲步道的线路走向我们必须严格按照线路的选定方法来完成对项目的设计及实施:

(1)对公园内的现状地形勘测资料(包括卫星云图资料及勘测地形图资料)以及现有的景观游览线路、景观节点、历史文化沉淀、名贵植物等资料进行一个收集与比对;

(2)对这些资料进行详细的解读,完成对现场进行详细的察看。结合现有的景观资源、以及主要出入口的初定、需要完善的服务设施设置以及结合现场的现有的场地大小对服务设施有一个大体的概念规划定位,对现场一些无观赏价值的或者说杂乱的景观资源及职务群落等进行标志标记;

(3)对休闲步道的线路走向以及合理性进行分析比对、对线路进行多层次的设计及多方案的比较、遴选出可行及人性化观赏游览的线路,作为步道设计的初步方案。最后再对此线路的方案到现场实际进行复核勘察,对周边市民进行抽样性的调查,以了解该区域的人文地理特点。结合上述几个重点因素对步道规划设计以最佳的景观效果、最好的人文环境展示到当地的最美生态环境当中;

小汤山生态公园内地形较为复杂,地势高差大等因素给步道线路选址一定的难度,通过上述步道选线定线原则,最终将公园划分为一线七区。一线为步道环线,七区为滨水广场区、三状元文化区、儿童游乐区、文化公园区、小汤山植物园区、山水温泉展示区、花海世界观赏区。步道走向结合现状地形、采用曲线型设计,做到曲径通幽移步换景的原则来丰富公园的内在景源。

6 步道的设计

根据规划部门以及公园自己本身的景观节点确定休闲步道的长度、宽度以及需要展现最佳景观效果所需要的景观材料、资材布置等。

(1)步道宽度的确定根据《公园设计规范》,或者每个市民游览公园的舒适性要求去界定,按规范来说每个市民从公园的占有面积以及行走时候一般所需要的净宽度都是硬性规定的,然后我们按周边城区居民的数量以及常规公园的市民容量与人流量计算确定主要一级道路为4~6m(主路为4m,宽阔区域为增加2m木栈道)、二级次道路为2m、三级道路为1.5m。

(2)步道设计的坡度一般根据《公园设计规范》的要求来水坡度以低于7%为最佳道路纵向坡度;在道路完成纵向坡度时要特别注意道路的横向坡度,主要是利于地面的排水。在道路横向长度大于4m时,一般建议道路采用双向排水;个别常规的观景台及观景广场采用四周或者多角度排水,做到大雨过后20min内地面无积水。当步道线路再山体一侧的时候尽量考虑排水往山体内侧排水沟内放坡,防止雨水往山坡破面冲刷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3)关于休闲步道材质的确定,道路铺装主要考虑他使用性功能的同时也要考虑其美观性的需要,然后在不同的部分根据实际需要运用合适的景观铺装材料。景观材料的运用得体是市民游览步道的最主要视觉感官,不同的材料也会给市民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效果。如:海绵城市建设常用的生态透水混凝土给人予质朴回归自然的感觉、柔软质感的透气型塑胶地面给人予脚步踩踏间的亲切感;木栈道地面给人予自然生态之感;石材路面虽然较其他材料较为坚硬、但是你丰富的颜色以及多样式处理的面层自感给人予多彩缤纷之感。

此次小汤山生态公园步道设计为全程无障碍设计,大部分纵坡控制在8.3%以内,部分盘山路经过勘察及计算为11%。主路道路(一级步道)设计宽度为6m,主要分布在主路。全线采用4m主线路采用生态透水混凝土,外侧2m为木栈道,步行、慢跑、驻足皆相宜。其他部分支路设计宽度为1.5~2.0m,主要是以石材步道台阶为主,连接部分景点与主环路的联系作用。考虑到生态因素,部分上山步道主体采用钢结构的形式进行道路与道路之间的对接,运用钢管桁架组成钢结构主体道路,桥面采用镀锌格栅板,缝隙在2cm以内。设计既可满足无障碍通行要求,也给步道下方的原生态植物最大限度的成长空间。走在栈道上面的感觉与水泥路面大相径庭,给人予提高视觉感的同时也有一种柔软亲和力之感。仿佛站在了林木与花草之巅去鸟瞰大自然生态之美(见图 3~4)。

图3

图4

7 步道沿线的景观与绿化的处理

此次小汤山生态公园步道作为各个景观节点的连接枢纽,休闲步道本身也是生态公园当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市民在漫步于风景线的道路当中时候沿途的景观节点以及两边的绿化植物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公园的定性原则为生态公园,在步道规划当中植物的自然景观以及多样性作为此次绿化设计的重点。首先对于滨水道路的处理,沿线背景一侧为高大乔木与中小乔灌木搭配再配以花化彩化植物进行丰富、靠近滨水部分结合原有水生植物进行优化提升,多配置开花类的水生植物来丰富视觉效果。山体道路部分在原有乔灌木环境里对植物进行有序有章的梳理,在主体一级道路两侧阵列种植福建山樱花打造樱花大道,其余在生态公园内分区域种植各类花化彩化植物,诸如杜鹃、兰花、碧桃、梅花、紫薇等;在步道周边视线可达的裸露地带尽量种植花灌木与地被,以提高公园的观赏度。

8 步道的附属设施作为休闲步道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不但要满足游览市民使用功能上的需要,还要满足便捷性的需求;而且附属设施也是一道亮丽的景观节点。这里的服务设施含盖了公共服务设施、休息设施、标志标识、智能化服务设施等。小汤山生态公园公共服务设施按1km设置一级驿站,内有小卖部、卫生间、休息平台等,500m设置二级驿站,主要是提供给游览市民

一个休息场所;沿线在各个道路分叉分支节点设置标志标识,方面市民的进出引导交通;主要出入口还设置便民服务信息,诸如天气预报、重大新闻信息等;沿途设置的WIFI全覆盖让市民漫步在公园里也能享受智能化的生活、主线路监控无死角保证了市民的身心及人身安全。

9 综上所述,休闲步道规划设计要以人性化的设计手法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特色,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中心为原则,以市民在游览中达到休闲健身为真正目的。

[1]涂志川.园路规划设计浅析[J].福建建设科技,2004.

[2]华欣,罗言云.生态型生态公园植物规划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11.

[3]邓玉涛,张景群,李厚华.基于红色文化的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以延安市凤凰山公园设计为例[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2.

TU986

A

1005-7897(2017)12-0035-03

2017-6-8

猜你喜欢

小汤山永泰步道
海南省健身步道现状调查研究①
在小汤山致火神山
北美蓝莓落户永泰
北京小汤山启用AI黑科技再“战疫”
当上古名医遇上新冠病毒阿里云智能化系统驰援郑州“小汤山”医院
鹅卵石
步道砖掩饰不住此路的由来(外一首)
台专家探访永泰庄寨
小月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