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空巢青年”成为时髦

2017-07-29马越

新城乡 2017年7期
关键词:空巢单身年轻人

马越

无论是产品,还是营销宣传,关注空巢青年的背后,是一场对当下中国年轻人生活方式,以及正在全球崛起的单身经济的解读

都市单身生活第一次正在从可叹的少数变成时髦的主流。

五四青年节这一天,北京大悦城有一场特殊的展览——在环境颇有些文艺气质的“悦界空间”里,挂满了19张年轻人的大幅照片,还有他们在北京的“漂泊”故事,在工作日的中午仍然吸引了不少顾客驻足。

这场影像展览聚焦了一个日益庞大、越来越受到关注的群体——“空巢青年”。

空巢青年是谁?

“空巢青年”这个词去年4月第一次出现在恐怖电影《妄想症》的宣传语中,它是“空巢老人”的对应,却带着自嘲的意味,由此引发了许多网友的共鸣。

在“如何看待空巢青年”的问题下,有各种戏谑回答。“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我和Siri成了好友。在沙发上看电视睡着了,醒了发现一切依旧,没人给我盖被子,没人关电视。”

今年4月,央广网一篇名为《我国空巢青年已达2000万,一线城市成单身人群聚集地》的报道迅速登上了热搜榜,这篇报道显示,目前有超过5800万人在中国过着“一个人的生活”,其中独居青年(20-39岁)已经达到2000万。

年龄在20-39岁,远离家乡在大城市中打拼,有一份收入尚可的工作,一个人居住,缺乏情感寄托,没有家庭生活,常常感到孤独。如果条件符合,恭喜你可以对号入座。

女性地位的提升、通讯方式的变革、个人主义的兴起,让独居成了全球现代城市生活的产物。市场研究機构欧睿信息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全球独居生活人数已经从1996年的1.53亿上升到2011年的2.77亿。在美国,如今有3100万人独自生活。在日本,有30%的住户选择独居。

“日子不能这么过”

24岁的何笛就是这样一位典型的空巢青年。她来到北京工作生活已经2年了,也是独居的第2年。下班后回到出租屋和一只猫作伴,就是她日常的生活。

即使天性内向,何笛也意识到“日子不能这么过”。于是她开始留意朋友圈里的转发信息,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参与了一个手作爱好者组织的线下聚会。“花一个周末下午学做手包,也许学不到什么,但出来和陌生同龄人聊聊天也是挺开心的。”

大城市除了给空巢年轻人无限的机会和自由,还有挥之不去的孤独。不过许多人正在像何笛一样,开始寻找应对孤独和无聊的新生活。正如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埃里克?克林南伯格在《单身社会》一书中指出的,“我们正在学习单身,并由此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

在单身生活上比中国起步更早的美国,单身族们证明了独自生活的人更容易拜访朋友或加入社会团体,他们更容易聚集并创建有生气的充满活力的城市。比起同龄已婚人士,他们更热衷于外出就餐、锻炼身体、参加艺术及音乐课程、公众活动、演讲以及公益活动。

在中国,同样的趋势正在发生。网易和探探联合发布的关于空巢青年的调查显示,有55%的空巢青年每周与朋友至少聚会一次,而包含购物、餐饮、娱乐休闲多功能的商业中心,成了他们周末的“潮圣地”。

崛起的新商机

空巢青年的新生活在商业世界里,意味着正在崛起的新商机。

关于单身经济的论述,最早源自2001年《经济学人》“单身女性经济”的概念:“她们是广告业、出版业、娱乐业和媒体业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因为独身而且收入不菲,她们是最理想的顾客。与其他阶层相比,她们更有花钱的激情和冲动,只要东西够时髦、够奇趣,她们就会一掷千金。”

这一点在当下中国空巢青年身上同样成立。有统计资料表明,单身族在储蓄倾向上要明显低于家庭,在消费倾向上却远高于家庭。加上空巢青年主要集中在城市白领和中产阶层,他们的自我意识强烈,有较强的消费能力。

咨询公司英敏特最新报告《针对单身消费者的营销—中国2017》告诉我们:六成(61%)单身消费者最感兴趣的领域是电影/电视剧,其次是旅行(56%)和运动健身(48%)。比较而言,单身男性对运用社交、科技的兴趣明显浓厚;单身女性则更倾向于花时间在护肤和时尚潮流上。

空巢青年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商机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比如基于移动互联网衍生出的包括影视、直播、游戏、社交等多元化的娱乐方式,正在成为空巢青年的“精神花园”。O2O到家服务的便利,也让他们成为了重度用户:没有人一起做饭,那就叫外卖;出门有滴滴打车和共享单车……有些商家甚至会为了单身青年专门推出新的产品,比如无印良品曾经在2014年推出过一套针对独身生活的“小号”厨房电器。

对孤独生活的自嘲已经成了当下针对年轻人最受欢迎的营销方式。提起最让空巢青年感到扎心的“一个人吃饭”这件事,海底捞给了他们一种奇特的安慰——在独自就餐的食客对面放一个毛绒玩具。而上个月刷屏的网易音乐云的地铁广告,到丧茶、没希望酸奶,都成功博得了关注和好感。

独居非长久之计

即便商家们正在努力为空巢青年提供丰富的生活,“空巢青年”多少还是像过去的“蚁族”“北漂”这类流行词一般,带着一股无奈心酸的味道。

的确,孤身生活在大城市不容易。对大多数人来说,独居生活不过是一种周期性的状态,而非稳定的长久之计,至少他们是这样希望的。

“房东很直白地告诉我,不喜欢把房子租给单身男青年,他们更喜欢家庭租客。”今年29岁的郑岩说。

“虽然在北京独居,但是可以认识各行各业各种教育背景的年轻人,还蛮有归属感的。”27岁的宋白也很坚定自己的选择。

对于越来越追求个性独立的中国年轻一代来说,在大城市的独居,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脱离父母掌控、自我实现的过程。前不久中青报联合问卷网发起的一项关于单身青年的调查,结果是——有54.6%的受访年轻人喜欢一个人生活的状态。

虽然独自生活有些孤单,有时难免产生自我怀疑,不知道究竟什么才是恰当的生活方式,但他们大多最终学会了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积极地为自己做各种各样的人生规划。

即使短期内没有家庭的压力,宋白也开始学习理财,买了一些固定收益的理财产品。最近她还在和朋友讨论职场规划的事。“我也要想想到了30岁该做点什么,争取当个掌握各种有趣技能的‘斜杠青年。”

猜你喜欢

空巢单身年轻人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关爱空巢老人
关爱空巢老人
空巢生日不孤独
单身久了会上瘾?
年轻人如何理财
41岁,我单身
年轻人
婚后过得好的人,都有一种“单身力”
单身是最好的升值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