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正的教育是自律

2017-07-29丛日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20期
关键词:真谛自律教育

丛日贵

〔关键词〕自律;教育;真谛

真正的教育是什么?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想,如果换作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可能就说:“(真正的教育)其自律乎?”——真正的教育是自律(自己约束自己)吧!

自律是指自我约束,《辞海》中解释为自我约束力。自我约束力是“金光灿灿的马缰”,是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自我调节能力,也是一种意志品质,通常反映一个人对自己情感、情绪、愿望、习惯和爱好等心理方面的控制能力。所谓自我教育,即个人主动地提出道德修养目标,并以实际行动努力完善或培养自己的人格品质的过程。所谓自律,针对他律而言,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受自己主观的价值标准所支配,是源于一个人对自己的真正关爱,源于一种道德良知。“不妄没于势力,不诱惑于事态,心有长城,能挡狂澜万丈。”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意思是:“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违背道了。”孔子一贯倡导仁德,认为君子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仁德,应该是顺乎天道,即大自然运行发展的规律,顺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还要顺乎每个人身心成长发展的规律,如此,君子才能算不违背大道了。

学习是人自我提升的必由之路,通过学习才可以修养德行、提高能力、增长智慧。礼则是社会运行的基本规范,只有人人遵守,才能保持融洽适当的人伦关系,社会才能健康有序地运行。学习和自律的意识,无论何时,都是个人提高修养、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所谓政,就是端正。您用端正来做表率,谁敢不端正呢?

儒家文化是一种自律性文化,“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孔子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孔子主张仁政德治,而德治的实现便靠有德的君子言传身教。当季康子问政治时,他便劝告季康子加强自律教育,率先垂范。如果自己本身处事端正,那么人民必然仿效。否则,不能正己而想正人,是没有资格的,人民也不会听你的。儒家修身是重点,是根本,但不是目的。儒家是入世的哲学,它以“天下为己任”,“齐家”“治国”“平天下”才是儒家修身的目的,修身相对治国平天下来说,仅仅是手段,是起点,而不是终点。

做一个自律的人,就是能率真地面对自我,素心为人,侠义交友;就是能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做到心不动、眼不迷、嘴不馋、手不伸。

在20世纪60年代,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曾经在4岁幼童身上做过一个著名的意志力实验。这些幼童被带到一个有精心挑选出的糖果(包括棉花糖在内)的房间。

他们被告知如下规则:可以马上吃掉一个棉花糖,或者稍等几分钟,然后吃掉两个棉花糖。

之后研究人员就离开了房间。一些幼童受不了糖果的诱惑,在大人离开房间的同时就吃了一个棉花糖。30%的幼童抵制住了吃的欲望,在15分钟后研究人员返回房间时吃了双份。

几年后,研究人员追踪到了当年实验的参与者。当时,他们都已经上了高中。研究人员询问了他们的成绩、维持友谊的能力和处理某些重要问题的能力。

继而发现当年抵制糖果诱惑时间最长的那几个4岁幼童,拥有最高的平时成绩,他们在朋友之间更受欢迎,而且更少接触毒品。

推迟满足感,如果具有了这个品质,像一个学龄前幼童能抵御住棉花糖的诱惑,在长大后就会按时上学,认真完成作业,交到更多的朋友。那些抵御住棉花糖诱惑的孩子所拥有的自我约束能力,让他们受益一生。

自制力就如同镇定剂,玩耍后按时写作业,天寒地冻能准时从被窝爬出来,旁边孩子嬉戏打闹他能埋头看书……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绝对了不起。不断的自律及自我控制,可以培养出非凡的性格。

著名心理学医生斯科特·派克[1]在他的著作《少有人走的路》中写道:

简单地说,所谓自律,就是以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主动包括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

通过自律,我们就知道在面对问题时,如何以坚毅、果敢的态度,从学习与成长中获益。

打个比方,一个人每天都有六个小时的工作任务,其中有一项任务非常难,让他特别苦恼,这一项大约需要一个小时完成,其他的任务都相对轻松。

开始的时候,他每天都先做其他轻松的事情,把那个困难的事情拖到最后做。但是这五个小时都万分焦虑,一直在为最后的那个大困难担心。

虽然只有一个难题,一天都过得非常不安。

后来,他在别人的指导下,改变了方式。

在早上一开始精力充沛的时候,就打起精神完成那个困难的任务,之后松了一口气,再做其他的事情。

这样一来,闯过第一个小时的困难之后,后面就快乐地完成其他工作了。

这就是推迟满足感的典型事例,只有懂得自律的人,才能主动给自己找麻烦,不怕困难,享受到后面幸福的果实。

我们常听老人说“怕苦,苦一辈子;不怕苦,苦半辈子。”就是这个道理。

看清自己面对的问题,不等不拖、不推卸责任,调整自己的做事方式,果断地迎难而上,这就是自律。只有懂得这些的人,才能不被眼前的顺境所迷惑;勇敢地向自己挑战,为自己赢得不一样的人生。

人最伟大的品质之一应该是自律。自律就是控制自己的欲望,调整自己的情绪,节制对个人身心健康有妨害的不良兴趣爱好与日常行为习惯,懂得用理智去适当约束并掌控自己的生命,掌控自己的成长。并且,坚持去做对自己生命健康和进德修业有益且有意义的事,通过坚持去自觉锤炼个人的意志品质,自觉克服惰性,避免消极情绪以修身养性,把注意力集中于更美好的心态和未来,以改变自己的形象并積极地把握自己的美好生活。这是极不容易做到的事。

我们不难发现许多伟大的人,他们都因为节制自己,集中力量在特定的事物上,而取得杰出的成就。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过:“自律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无论是位高权重的达官贵人,或是心态高远的能人贤士,还是腰缠万贯的千万富翁,抑或是芸芸众生中之一介草民,甚或是一贫如洗的街头乞丐,都需要通过自律来自觉约束自己。

自律能够带给我们自由,最终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干净的圈子,规律的生活,有保障的经济基础,理智的身材和中意的人。这是自己修来的惊喜,也是生活给予的奖赏。

怎么理解“自律能够带给我们自由”?如何才能自律呢?自律从自觉开始。所谓自觉,就是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见自己。能够看见,就会自觉;能自觉,就会自律;有了自律,就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就不会伤害别人;不去伤害别人,就没有人会约束你;没人约束你时,你不就自由了吗?

是不是达到了“从心所欲,不踰矩”的境界?

自律,也是一种自珍,你用珍爱自己的力量塑造出的品德,像一件艺术品般散发出迷人的光芒,沉默无语也会被别人奉若珍宝。自律可以帮助我们活出社会价值和无可替代,梦想和事业才不会成为负累,而最终成为我们个人品质的保证。

罗伯特·哈钦斯说:“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因此,真正的教育是自律。

参考文献

[1]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M]. 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辽宁省凌源市实验小学,朝阳,122500)

编辑/杜文姬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

真谛自律教育
坚持自律 赢得的是整个人生
新语
自律的力量
知耻自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捕捉45°角的“真谛”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问答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