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2017-07-28屠欣

魅力中国 2017年10期
关键词:创设意识情境

屠欣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启动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谈点个人浅见。

一、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换给学生

学生只有常有疑问,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新课程改革既关注学生问题的解决,又非常关注学生问题的提出。所以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首先教师必需转变观念,增强问题意识,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积极主动性。

二、 教师应创设和谐氛围,提倡学生质疑问难

1. 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的表现和发展。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就是最好的课堂情境,是传授知识的无声媒体,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是陶冶情操的潜在 学,真正从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角度出发,多开展一些讨论课、活动课、探究课,多以组织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現,真正给学生以心理的安全、精神上的鼓舞,让学生都敢想、敢说、敢问。

2. 营造开放的提问时空。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让学生成为主体,给学生充分的思维和自我表现的时间和空间,努力尝试: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提出,特征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意义让学生自己去领会,结论让学生自己去验证,知识让学生自己去概括。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恰当地组织和引导学生透过情境开动脑筋,主动学习。

3. 尊重每个学生的劳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以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现有经验及现有心理发展水平感受学生学习过程,即使学生出错,那也是学生辛勤“劳动”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千万不可挖苦、讽刺,要宽容,要鼓励,要帮学生一块来分析。教师既要重结果,也要重过程,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创设心理安全情境,实质就是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使课堂呈现和谐、安全的氛围,它包括还学生以自尊,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人;还学生以自信,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尊重学生差异,把学生看成独特的人,从而引导学生尝试参与。

三、 教师要创设主体情境,引导学生能问多问

学生主体情境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主动积极有效参与学习的教学组织方式及具体情境。从现代教学论观点来看,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但主导不等同于主宰,也不是包办替代,教师的教只是学生学习的外因,这种外因只有通过学生的内因才能起作用。

1. 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把学生要探索的内容进行问题设计。虽然起点是教师提问,但随着研究的进行,学生会萌发更多的问题意识,并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实为抛砖引玉。教师要注意的是,这个起始问题,要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相适应,要使它能内化到学生掌握的知识体系中。例如,在讲授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这节课时,教师问:窗外的国旗正迎风飘扬,同学们知道旗杆的高度吗?在得到否定的回答后又问:在一个有太阳的日子里,给你一把尺子,你能设计一个测杆高的方法吗?这样,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行为、学习过程就能立即被启动起来。

2. 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探究学习的内驱力。教育家顾明远说:“不会提问题的学生不是学习好的学生”。因而,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是培养独立、创新型学生的关键。事实上,问题源于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质疑的基础。分述讲,方法有许多,教师可以尝试:示范性提出情境,在启发中质疑;引入实际问题,在生活中质疑;展示形成过程,在体验中质疑;预设“矛盾”问题,在冲突中质疑;参与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质疑等等。

创设学生主体情境,实质解决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问题,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参与。主动参与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而有效参与才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核心。

四、 教师要创设多元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善问巧问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探究学习的课堂学习环境,从而达到理性参与。

1.让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问题。现代认知结构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过程。例如有一次,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一根长10米的竹杆斜靠在墙面,上端下滑1米,下端滑行多少米?我们让学生先作猜测,然后实际验证。发现不同结论后,同学们都专心致志用数学知识进行探究,并提出了一系列问题:

问题1 一根竹杆斜靠在墙上,上端下滑1米,下端会怎样滑动?

问题2 一根长10米的竹杆斜靠在墙上(与地面夹角α>45°),上端下滑1米,下端也滑行1米,这根竹竿是如何斜靠的?

问题3 一根长10米的竹竿,斜靠在墙面上(与地面夹角α>45°)有没有可能上端下滑1米,下端滑行大于或小于1米?

问题4 一根长为a米的竹竿,以和地面夹角α>45°斜靠在墙面上,有没有可能上端下滑距离与下端滑行距离一样?

一系列问题的被提出和被解决,学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2.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究过程。学生质疑,师生探究,是一种不刻意挑选课题的研究性学习,具有普遍性和实用性,它会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课堂学习的氛围。通过质疑探究,能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探究的能力,学会学习。通过争辩表述,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自我意识,从而增加学好数学的信心。

3.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 学习主要是个体行为,因而我们强调开动脑筋,刻苦学习,独立思考,深入理解。但学习也是一种群体行为,尤其是处于求学阶段的学生的学习,合作学习更是一种重要手段。学生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思维碰撞、互相交流求得解决。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一个可以自由讨论的氛围,让学生分组讨论,集体攻关,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捕捉各种契机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带着学生对一个个疑惑的问题,群策群力,优势互补,共同进行一步步探索,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既解决问题,又真正学会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不是一撮而就的事情,重在坚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做到以生为本,给学生搭建问问题的平台,同时教师积极正确引导,要处理好“放”与“收”、“疑”与“释”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创设意识情境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消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