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发电动练习机制作详解[上]

2017-07-28张宝健

航空模型 2017年3期
关键词:舵机机翼机身

张宝健

如今,各种泡沫成品机几乎垄断了模型市场,其外观靓丽、成本低廉、耐摔抗撞,成为众多模型爱好者的首选。而结构复杂的传统木制模型则因价格相对较高、受损时维修难度大,渐渐远离了主流市场,少有模型爱好者问津。不过,对于特别喜欢自己动手制作模型的笔者而言,木制模型仍是最爱,那种富含机械美学的结构令人着迷。

长久以来,笔者一直想制作一架简单易做的双发电动模型飞机。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绘制好制作图纸后,笔者利用业余时间,做成了这架双发电动练习机。该机机身修长,机翼采用平直翼,两台动力电机分别装在左右机翼的动力舱上。

值得一提的是,笔者还专门为这架模型配备了灯光系统:垂尾顶端为红色频闪灯;机翼翼尖航行灯常亮,左红右绿;照地灯装在发动机舱及机腹上,白色常亮。

制作这架模型时,笔者并没有采用通常先完成整机结构再安装设备的方式,而是将整个制作过程分为机身和机翼两大部分。两部分的结构制作组装和设备安装根据实际情况穿插进行。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这架模型的制作过程。

机身部分

机身框架采用3mm厚的层板制作(图1)。首先从搭建机头框架开始(图2),而且一定要提前将前起落架的转向基座固定好(图3),控制前轮转向的舵机也一并装好(图4)。

接下来切割机身侧面蒙板。将打印好的图纸贴在水平桌面上,根据机身的形状,在1.5mm厚的轻木板上切出机身侧板,并用5mm×5mm的轻木方条做适当加强(图5)。用同样方法制作另一片机身侧板,粘接轻木方条时注意两侧板应左右对称。做好的一对侧板要仔细检查校对,保证外形一致(图6)。

在机身侧板中部加装由3mm厚层板制成的加强板(图7),并根据图纸粘接舵机板以及其他隔框(图8)。这样机身框架就搭建完成了。

之后,将做好的机头与机身框架组合粘接在一起(图9),再将机头部分未粘接的桁条——粘牢(图10)。机身前部组合后,再将尾部与之粘合(图11),机身主体结构就基本完工了。注意,此前粘接机身各隔框时要先用502临时定位(图12),待确定安装位置后再用环氧树脂胶加固粘牢(国13)。

考虑到机身与机翼连接部位受力较大,进行加固处理后,用手钻开出机翼插销插孔(图14)。在翼台上先粘轻木片,再按机翼上反角的形状打磨出内凹的楔形槽(图15)。之后在翼台钻出机翼固定螺丝孔(图16),并在底部粘上反爪螺母(国17)。

机身基本结构完工后,将方向舵与升降舵舵机用小螺丝固定在舵机安装板上(图18),再截取一段直径1.2mm的钢丝作为前轮转向推拉钢丝并安装到位(图19)。

平尾框架用3mm厚的轻木条搭接而成,两面蒙1mm厚的轻木蒙皮(图20)。升降舵舵面用相同方法制作(图21)。为了使左右两个升降舵舵面同步动作,使用直径4mm的实心碳纤杆作为转轴将它们固连在一起(图22)。在两个升降舵舵面前缘及平尾后缘相应位置开缝,插入尼龙合页后粘牢,但要注意使舵面灵活转动(图23)。平尾组装完成后仔细粘到机身尾部,保证左右对称。在碳纤杆转轴上直接粘接舵角,用一根推拉钢丝与升降舵舵机连接,实现升降舵的控制(图24)。

垂尾不配方向舵,框架用5mm厚的轻木条搭建,并在两面蒙轻木蒙皮(图25)。垂尾顶端装有红色频闪航行灯,先在面包板上对灯光进行测试(图26),将红色频闪灯闪频周期调整到1 s左右。测试完成后为垂尾涂装,并将它粘在平尾上(图27)。灯光由555定时器焊接成簡单的脉冲电路板进行控制,其电源由独立的1S锂电池供电(图28)。

模型的动力电源为一块2200mAh/3S的锂电池,先用扎带将其固定在电池板上(图29),再用螺丝将电池板固定在机舱内(图30)。这种方式既能使电池牢固固定,又容易更换电池。灯光控制板则直接用螺丝固定在机舱内(图31)。

最后,用多层轻木片堆积粘接打磨成形的方式制作机鼻(图32),并在机尾底部加装防撞滑橇(图33),以免降落时意外损伤机尾。至此,机身部分就做好了。(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舵机机翼机身
国产新舟700首飞机机身后段成功交付
复古双翼飞机
机翼下壁板裂纹扩展分析
机翼下壁板裂纹扩展分析
卡西欧推出第二款镜头机身可分离相机
海太克HS—1100WP数字舵机
超音速舵机保护器
菜鸟看模型
舵机的应用
机翼下的艾提尕尔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