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音乐“炫”起来

2017-07-27孙琴琴

速读·下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音乐表现力音乐活动创意

孙琴琴

摘 要:音乐是一门艺术,有它特殊的艺术表现手段,是构成人类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小班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炫”起来,教师通过多种方式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让幼儿对音乐活动产生兴趣,能有节奏、有创意地表现音乐,参与音乐活动。

关键词:音乐活动;音乐教育;音乐表现力;兴趣;节奏;创意;表现音乐

《指南》中指出:3~4岁幼儿经常自哼自唱或模仿有趣的动作、表情和声调。而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说:“幼稚园应该是有音乐的环境,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发展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技能。需引导幼儿在艺术的环境中,有兴趣地与环境发生互动,充分激发其主动性、积极性,才能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体验和表现的能力。”那么要如何培养小班幼儿音乐的表现力呢?我觉得还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引导幼儿对音乐活动产生兴趣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兴趣是人积极探求某种事物的意识和行为倾向,是产生主动学习行为的内动源。因此,教师要有目的的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并具有趣味性的教材,在游戏中教师要选择适宜的教材对幼儿进行引导。

1.选择适合小班幼儿并感兴趣的音乐

小班幼儿刚入幼儿园时,情绪极不稳定,开始哭闹。教师要选择生动有趣的歌曲以转移他们的情感注意,如《头发肩膀膝盖脚》《合拢放开》等歌曲,并在引导幼儿学唱的过程中,创编一些有趣的内容、动作、独白和接近幼儿生活的故事,激发他们的学习欲。

2.引导幼儿通过想象“动”起来

韵律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在韵律活动教材选编中,音乐、动作和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要把握适度性。小班选择一般中国风格,幼儿熟悉的,轻松、愉快、刺激性较柔以及重复性较强的音乐。如音乐《狼来了》,让幼儿充分欣赏音乐,在音乐的伴奏下慢慢进入角色,根据音乐旋律的变化用动作、表情和各种体态来表现音乐内容。我班中性格内向的毛敬鹏也兴致勃勃地和大家一起做动作。音乐停止时,他的眼睛里充满着欣喜的神色,小脸通红,洋溢着开心、兴奋的气息。所以,在一个自由而宽松的氛围中,孩子们是能够发挥其天真活泼而具有想象力、表现力的特性的。

二、引导幼儿利用单独的表演机会确立自信心

在以往的音乐活动中,总有一部分幼儿老当演员,一部分幼儿老当观众,孩子们的喜好也各不相同。那些天赋好的幼儿经常有机会表现,而那些条件较差的幼儿却因自卑而不敢表现。我们教师应该将音乐活动作为手段,让每个幼儿都能积极、主动、自信地参与到活动之中,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需要。

三、引导幼儿用动作有创意地表现音乐

1.用动作来表现音乐

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就是引导幼儿把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用优美的动作表现出来,其动作由幼儿根据音乐自己表演,教师在活动前加以引导启发,活动后选出榜样进行小结,引导幼儿做出和别人不一样的动作,帮助幼儿用他们自己的动作表达对音乐的认识。

2.用表情来表现音乐

教师引导幼儿倾听乐曲,理解感受音樂所表达的情感,引导幼儿用自然相应的表情,表现音乐。在《小鸟和魔法师》音乐游戏中,幼儿能用开心的表情表现小鸟游戏时的快乐,用紧张的表情表现看见魔法师时的惶恐,用活泼可爱的表现表现魔法师的机灵。

3.用角色来表现音乐

音乐游戏可以说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音乐活动,它不仅有优美的旋律,还有一定的情节,它不仅给人以美感,而且具有趣味性。在小班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幼儿根据乐曲中音乐旋律、高低、快慢的变化,区分不同的音乐角色,并创编不同的动作,进行创意表演。例如开展音乐活动《小小鸡》,我会戴上鸡妈妈的头饰,让幼儿明确自己的角色。这样使整个活动不显生硬、呆板,使孩子的兴趣能延续下去。

四、引导幼儿主动参与音乐活动

德国音乐家奥尔夫指出:“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才是目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音乐的独特的教育效果,它在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方面,有着其他教育手段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在学习歌曲《走路》时,我引导幼儿根据歌词,自己创编动作,唱小鸭走路时,他们会模仿着小鸭摇摇摆摆走路,基本上能把小动物的样子和形象、通过自己的经验去表现出来。另外在音乐表演区,我提供幼儿喜爱的音乐、道具,供幼儿与同伴一起表演,促进幼儿音乐技能和能力的提高。

五、引导幼儿有节奏地表现音乐

“节奏”在音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奥尔夫音乐教育中指出“节奏就是音乐的感觉”,而“节奏”也正是最容易引起幼儿兴趣和感受的音乐要素。因此,我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利用一切条件对幼儿进行节奏感的培养

1.单纯的节奏培养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了节奏,只要教师善于观察与思考,就会捕捉到很多的声音日常生活中的声音,即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寻找节奏,如:“嘀——嘀嘀——”的喇叭声、“咚咚、咚咚”的敲门声、“嘀嗒、嘀嗒”的滴水声等。每当幼儿发现一种新的节奏,会很自豪的说:“这是我听出来的。”幼儿的兴趣非常高,他们都愿意去捕捉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声音,同时用节奏表现,久而久之幼儿的节奏感加强了,同时又发展了他们的观察能力。

语言对话,即抓住每一个语言交流环节,引导幼儿感知节奏,如晨间点名时,如教师说:“刘浩宇,你好!”幼儿回答:“孙老师,你好!”通过这样有节奏的语言对话练习,发展幼儿的听力与模仿力。

2.音乐节奏的培养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除了听一些有节奏的声音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幼儿学会随着音乐合拍做动作。我会选择一些节奏明显,速度有快有慢的乐曲,引导幼儿倾听,并用不同的动作,不同的速度及不同的感觉,表现音乐的节奏。

幼儿吃完点心,我会选几首学过的歌曲的节奏,用铃鼓打出节奏来,让幼儿来猜猜老师打的是哪首歌的节奏。我班的张涯居然能听出歌曲的节奏,我想能做到这样他肯定是对音乐节奏敏感,真正掌握了这首歌的节奏了。

总之,在音乐活动中教师要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握兴趣、爱好,把音乐与生活、玩耍融为一体,运用多种形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培养音乐表现力。

参考文献:

[1]《指南》.2012(09).

[2]《音乐心理学》.2004(02).

[3]《小班幼儿音乐表现力的培养》.2012(11).

猜你喜欢

音乐表现力音乐活动创意
如何提高高师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在音乐活动中升华幼儿科学素养
纸品手工艺术创作技法浅析
玩转音乐 “乐”享精彩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研究
广告招贴设计中的图像创意
浅谈钢琴演奏技巧和音乐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