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竞技体操专项体能训练的构思

2017-07-27王晓艳

速读·下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体操体能训练

摘 要:体能指的是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能由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三个因素构成。体能训练是运动训练的重要内容,可分为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专项体能训练主要服务于专项竞赛,以追求在专项竞技比赛中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所需的运动体能为目标,不同运动项目的体能训练,其训练中的侧重点也不同。良好的体能是技术训练的基础,因此,专项体能训练的科学化分析及训练在各专项训练中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竞技运动;体操;体能训练

1 体能的概述

体能一词最早源于美国,从广义上讲,它是指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德国人称为工作能力,法国人称之身体适应,日本人称为体力,香港、台湾的学者将之翻译为“体适能”,“体适能”侧重于身体健康、大众健康。

陈道明等指出:日本的“体力”一词的相当于是我国的体质这一概念;刘新华也持同一观点,他同时提出,在日本,对体力这一概念的解释也有多种,大体上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概念和松田岩男等的定义基本一致;狭义的概念只是指身体的能力,把身体的活动作为重点,认为体力不包括精神的能力。多数赞成广义的概念。

1.1一般体能与专项体能的关系

对于一般体能的训练,训练时采用多种多样的非专项的身体练习,一般体能训练可全面的发展运动员的五项基本素质,改造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增进身体健康,提高运动员各个器官系统的机能,使人体各个部位得到均衡发展,同时可为提高专项运动能力打下基础。

1.2体能的构成因素

构成体能的三因素——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此三者之间都有各自相对独立的作用,却也彼此密切联系、彼此制约、相互影响,其中任意一个因素的水平变动,都会影响体能整体的水平,此三因素之中,素质是体能的外在表现,包括速度素质、力量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和灵敏素质,因此在训练中多以发展各运动素质为训练的基本内容。

1.2.1竞技体操项目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概念

田麦久在其专著《运动训练学》一书中这样解释身体形态:身体形态是指人体外部于内部的形状特征。反映外部形态特征的指标有高度身高、坐高、足弓高等、长度腿长、臂长、手长、头长、颈长、足长等、围度胸围、腰围、臀围、腿围、臂围等、宽度肩宽、骸宽等和充实度体重、皮褶厚度等。反映内部形态的指标有各肌肉及心脏纵横肌的形状与横断面等。

不同项目对身体形态的要求是不同的。竞技体操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目,对运动员身体形态的要求相对较高,它不但要求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利于比赛动作的完成,还要符合相应美学特征。此项群运动员(以女子为例)的体型特征一般为:身体匀称、五官端正,“个小体轻”但又不会太矮,手脚大。太矮不但会影响动作的幅度和动作的优美程度,而且也还会影响跳马、自由操等项目的技术的完成;手脚大可以保证平衡木更为稳定。

1.2.2競技体操项目运动员的身体机能

身体机能是指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的评定无法用肉眼直观看出来,主要通过一些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的检测来体现出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水平差异,检测需要借助与需要检测的身体指标相应的科学仪器来完成,不同的生理指标所反映的相关身体机能不一样,不同的运动项目根据其运动项目特点,其身体机能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也不一样。

一般为了评定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水平,例如我们需要检查运动员的肺功能,那我们常用的检测指标有慢肺活量(SVC)、用力肺活量(FVC)、最大自由肺活量(MVV)等;血红蛋白值的测定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运动员在运动时,利用氧的能力;心电图的测试图及相关数据能帮我们了解运动员的心脏的泵血功能及运动员的个体差异;还有一些相关的无氧、有氧工作能力、肌力、肌电图、血乳酸、血糖、骨密度等的测评。这些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都能科学地指导教练员进行运动员的训练计划合理的调整和安排。

1984年,刘慧荣、秦孝梅等在《对我国田径、游泳、排球、体操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的研究》中得出结论:体操运动员心肺功能较差,可能是项目特点的要求,但为适应长时间训练和比赛,提高运动员心肺功能是很重要的。

1.2.3竞技体操项目运动素质

运动素质是体能的外在表现,主要包括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和灵敏素质。力量素质根据不同专项所需力量素质特点的不同,可分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从运动训练实践的需要出发,竞技体操要求运动员具有较大的克服自身体重的能力,一方面要求运动员具有较大的最大力量,另一方面要求运动员体重不能过大,即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相对力量。

速度素质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不同运动项目对速度素质的要求不一样,对于竞技体操来讲主要是注重快速完成动作的能力,常做的练习有:用最快的速度完成若干次俯卧撑,快速“两头起”,原地跳起快速转体等练习。

耐力素质是指机体坚持长时间运动的能力竞技运动中,大部分运动项目都需要持续较长时间,运动员需要保证竞赛中动作强度和较好的动作质量,就必须要有较好的耐力素质作为基础。竞技体操中对运动员的专项耐力要求较高,需要以最佳技术重复完成完整比赛动作的能力。优秀的体操选手一次训练课中可完成30~50套完整练习。

柔韧素质一般可分为一般柔韧素质和专项柔韧素质。专项柔韧素质指的是各类专项所应具备的符合专项的柔韧要求。

灵敏素质是指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运动员能够迅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身体运动的空间位置和运动方向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竞技体操运动员在灵敏素质方面的要求也较高,竞技体操中男子6项、女子4项,其在竞赛中经常会遇到器材,场地及现场观众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及时对此类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合理的应对措施,就需要运动员具有良好的灵敏素质作为自身能力的一个重要支撑。

2 竞技体操项目体能训练

2.1竞技体操项目运动属性及特征

体操项目是我国一直以来的优势项目,北京奥运会的辉煌战绩令世界有目共睹,竞技体操作为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难,其在比赛中的成绩评定主要通过运动员所完成的动作的难度、质量、美势和稳定程度为依据来评定成绩。体操项目的运动特征可概括为“高、难、险、美、飘、稳”,其中“高、难、险”是竞技的核心,“美、飘、稳”是得分的关键,也是难美类项群运动形态的主要特征。

现代竞技体操的比赛对运动员的体能有非常高的要求,因为完整的比赛规格包括有资格赛、全能决赛、团体决赛、单项决赛4种比赛。男子体操包括自由体操、鞍马、吊环、跳马、双杠和单杠6个项目,女子体操包括跳马、高低杠、平衡木和自由操4个项目。如果运动员4种比赛都能够参加的话,那么男运动员就需要进行24项次比赛,女运动员则需要参加16项次比赛。对于竞技体操来说,技术是其最主要的制胜因素,但是良好的体能是赢得比赛的关键。如此大运动量的比赛强度,对我们体操运动员的体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就对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对体能训练这部分的训练方法、训练手段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竞技体操体能训练方法及手段

2.2.1力量训练的方法与手段

力量训练的基本方法有5种:动力性等张收缩训练、静力性等长收缩训练、等动收缩训练、超等长收缩训练和循环训练法。

动力性等张收缩训练可分为两种工作形式,一种是动力性向心克制性工作,另一种是动力性离心退让性工作。与向心训练相比,退让训练能克服更大阻力,可以更有效地发展“制动力量”,在竞技体操中经常会有借助制动来完成技术动作的要领,那么做一些相应的退让训练就可以发展四肢的制动力量,从而更好地完成动作,保证动作质量。

超等长收缩的练习有助于发展体操运动员的弹跳能力,超等长收缩的训练对体操运动员技巧串的完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区别于其他力量训练的优点在于产生的兴奋高度同步,强度大而集中,能动员更多的运动单位同时参与工作,使肌肉产生短促而有力的收缩。

力量训练的手段:负重练习(运用杠铃、壶铃、沙袋等训练器械练习);对抗性练习(双人顶、推、拉等静力性对抗练习);发展力量素质克服弹性物体的练习(如拉力器、橡皮带、蹦床等);发展关节的力量素质及核心稳定克服自身体重的练习(如引体向上,倒立推起,纵跳等)。

2.2.2速度训练的方法与手段

(1)利用外界助力控制运动员的动作速度。如在体操训练中,教练员常常用助力提高运动员完成某一技术环节是的动作速度。例如用最快的速度完成若干次俯卧撑,快速两头起,原地起跳快速转体等。

(2)借助信号刺激提高动作速度,例如在体操自由操的成套练习时,教练员常采用口令或拍手等信号来提醒运动员成套完成中应着重注意的节拍或技术动作的要领等。

(3)缩小完成联系的空间和时间界限。体操的团身转动速度与身体的团身半径有关,半径越小,转速越快。

2.2.3耐力训练的方法与手段

(1)重视运动员呼吸能力的培养。机体是通过提高呼吸频率和加深呼吸深度来吸取氧气的,一般未参加过运动训练的人主要以加快呼吸频率来提供机体氧气的供给,而高水平运动员主要以加大呼吸深度来改善对体内氧气的供给。各个项目的运动员都应加强呼吸节奏与动作节奏的协调一致的训练,呼吸节奏紊乱无序会打乱动作节奏,最终影响运动成绩。

(2)在耐力素质必须注意对运动员意志品质的培养,外界环境如气压过低,温度过高或温度过低都将对个人耐力产生极大影响,在外界环境不够理想的情况下,耐力的好坏主要体现在一个运动员的意志力是否足够坚强。

(3)耐力素质训练特别是体操项目的耐力训练,应该充分考虑到其运动训练周期相当长这一因素,在耐力素质的训练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年龄阶段这一影响因素,注意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的科学分配及侧重阶段,抓住每位运动员耐力素质提高速度较快的阶段,发展好运动员的耐力素质,为以后的比赛打下基础。

(4)发展耐力素质的活动多种多样,如登山,骑自行车,活动性游戏及球类运动等。

2.2.4柔韧训练的方法及手段

(1)柔韧性练习基本上采用拉伸法,主要有动力拉伸法和静力拉伸法,在体操训练中,常常把这两种拉伸法结合起来,更能达到效果。

(2)竞技体操其独有的项目特点对专项素质有著极高要求,发展肩部、臂部、腿部和脚部的柔韧性的主要手段有:压、搬、劈、摆、踢、绷及绕环等练习;发展腰部的柔韧性主要手段有:站立体前屈、俯卧背伸、甩腰及绕环等练习。

2.2.5灵敏训练的方法及手段

(1)让运动员在跑跳过程中准确迅速地做出各种动作,如变速跑,各种躲闪及突然起跳等动作。体操训练可以利用专项器材来辅助做一些训练灵敏素质的游戏。

(2)各种调整身体方位的练习,如利用体操器械做各种较复杂的动作等。

(3)各种改变方位的追逐性游戏和对各种信号做出复杂应答的游戏等。

3 结论

竞技体操体能的物质基础在于竞技体操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结构和各器官系统的机能。体能训练要具有科学性,符合各器官、系统的功能结构,竞技体操体能训练必须要适应运动员的比赛需要,其最终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专项竞技能力,因此体能训练的方法和手段必须要符合竞技体操运动的动作技术要求,在训练中要有针对性地发展所需各项专项体能。在力求满足竞技体操运动对专项体能需要的同时,还要求对技术的发展有正向迁移的作用,使技术训练和体能训练相辅相成,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周萍.竞技体操运动员体能训练初探[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8.

[3]刘瑞.女性竞技体操对女子身体形态美的影响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13):99-100.

[4]刘慧荣,杨天乐,陆绍中等.对我国田径、游泳、排球、体操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的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84,(04):203-211+254.

[5]吕万刚.试论竞技体操训练方法手段创新[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01):37-38.

[6]胡亦海.竞技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4.

[7]胡亦海.竞技运动特征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王晓艳,女,研究生在读;单位:武汉体育学院;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猜你喜欢

体操体能训练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体操
我国冰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综合述评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跳远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方法
新兵体能训练的伤病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