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我们的孩子阳光起来

2017-07-27莫微

南北桥 2017年12期
关键词:心理疏导初中学生影响因素

莫微

【摘 要】学生在初中阶段身体迅速发育,但心理发展相对缓慢,加上课业负担的加重,需要承受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各方的压力,所以容易导致中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厌学、弃学,甚至自杀、走上犯罪的道路。如何加强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提高他们心理健康水平,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是亟待解决的教育问题。

【关键词】初中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疏导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199

以下是我亲身经历的几件教育案例:

案例一:学生A上课时不能很好的约束自己,不仅自己不遵守纪律,还干扰他人听课。我在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后,致电其家长一起来做他的工作。没曾想到他得知这个消息后便离家出走了。他的父母历尽辛苦找到他后,强拉着他来到学校,可是他对大家表态说,上学没有一点意思,他实在不愿意上学,宁愿外出打工挣钱。

案例二:学生C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在班里寡言少语,很少与同学们交流,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眼神飘忽不定,成绩也平平。一天作為监护人的母亲给我打来电话向我哭诉C在家各种不听话的表现。第二天我在找C谈话的过程中,除了发现她哭红的眼睛之外,还不经意看到了她手上被烟头烫伤的伤痕,我的心也被刺痛了。

回想这一幕幕,我不禁沉思,这些孩子到底怎么了?为什么放着优越的读书条件不珍惜?为什么曾经那么单纯的孩子会变得如此慵懒、自私乃至无情?究竟是这些孩子的自身问题,还是我们的教育的方式有问题?

静下心来细想,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出现的影响因素很复杂。

一、教学中,重知识传授,轻情感投入

工作中,重知识传授,道德教育成了空洞的说教,缺乏针对性。我们常把学生的孤独感说成是在脱离集体,把焦虑情绪说成是患得患失,把由于一时的心理问题引起的不稳定情绪看成是故意违反纪律等。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去教育或批评学生,不会有任何效果,只会适得其反,教师认为是好心,引来的是学生对教师的反感。

二、与父母缺乏理解和沟通

一些中学生与父母、师长难以沟通,相互间缺乏必要的理解,这也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冲突随着年龄增长,在进入青春期后表现更加突出,他们普遍为此感到压抑、苦闷、无助和烦躁。另外家长对孩子过度溺爱,事事替孩子想好,父母以为是爱孩子,实际上剥夺了孩子成长中适当遭受挫折和困难、学习爱护和帮助他人的机会和权利;有些家长,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对他们成长中的问题置之不理,使孩子不得不寻找其他途径解决问题或得到情感满足,又往往因为经验不足或受外界不良影响出现问题。

三、成长过程中固有的逆反心理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服从长辈的意识淡薄,喜欢独立思考,不愿把别人的意志强加在自己身上,有些青少年过分强调自我,对于老师家长善意的批评、帮助不愿接受。经常用反抗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四、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的盛行

随着科技的发展,几乎每个学生都配有手机,家里都有电脑,在视觉上不断引发初中生对未知领域的强烈好奇心。而且不良影视文化产品对青少年的影响,充满色情暴力的网络游戏软件对学生的诱惑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学校教育工作的难度。

最主要的是,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决定了其判断力、辨别力弱,容易冲动,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心理上面临着巨大的变化,使他们处于一个相对的“危险期”。这一点又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没有人知道,更谈不上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也就是说,最重要的心理教育和心理疏导未能落到实处,出现以上现象,怎能不令人扼腕痛惜!不是家长不爱孩子;也不是教师不细心教育;更不是孩子生来就缺乏积极上进的进取心,而是我们的心理教育没有跟上。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老师的一项艰巨的任务。那么,如何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呢?

关爱学生,为学生成长铺路。关爱学生是形成教育艺术的基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对爱抚情感的渴求是每一个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需要。老师只有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田,师生间才能产生心心相印的体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艺术之树只有植根在爱的土壤里,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快乐学习,使教学活动成为一个充满精神生活的过程。努力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课堂氛围。利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对学习的自信心,真正落实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好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在课堂上开展内容新颖、生动活泼、能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的课堂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能力,团结协作,努力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教师要有一定的幽默感,可以使用趣味的语言。在沉闷的课堂上,学生会产生压抑感,这时,如果教师能讲一个小笑话,会使学生开怀大笑,立即兴奋起来。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会变苦学为乐学;变教师让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一名负责任的教师应该极富耐心,因为心理问题解决需有一个过程,甚至是比较缓慢的过程,它需要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不可能立竿见影,所以要善于等待,坚持不懈。

总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思想教育、家庭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各个方面的独立功能和作用,既要三者协作,又要相互促进,还要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法律保障机制,从而形成强大的心理健康教育合力。要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和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心理健康的青少年优秀人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努力和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远.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教辅与参考书.2008年出版

[2]陈海平.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中学教学参考,2014(6)

猜你喜欢

心理疏导初中学生影响因素
重视EAP工作增强员工幸福感的实践与探索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与教育
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