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述广东喉管的生命力

2017-07-27陈芳毅

神州民俗 2017年6期
关键词:喉管广东音乐音域

陈芳毅

(广东音乐曲艺团 广东 广州 510170)

论述广东喉管的生命力

陈芳毅

(广东音乐曲艺团 广东 广州 510170)

广东喉管是一种双簧吹管乐器,前身是北方管子。对于大众来说它既陌生又熟悉。绝大部分观众不知为何物,就是中国的音乐界行内认识它的也不多,只有粤剧、粤曲,广东音乐的铁杆粉丝才知它的真面目。如今广东喉管分为“学院派”和“民间派”。无论哪派都是广东音乐的新一代接班人,从而显示广东喉管的旺盛生命力。

传统;传承;发掘;发展

广东喉管对于大众来说既陌生又熟悉。说它陌生,就乐器而言,绝大部分观众不知为何物,就是中国的音乐界行内认识它的也不多,只有粤剧、粤曲,广东音乐的铁杆粉丝才知它的真面目。 就是说对它的熟悉,了解的行内人士就是铁杆粉丝;喜欢它特有的音色、音乐表演力、演奏特点。在广东音乐的乐队中,喉管有特别重要的位置,有它在就有广东风格、广东的味道。

一、起源

广东喉管是一种双簧吹管乐器,前身是北方管子,历史非常悠久。管子起源于古代波斯,即现在的伊朗,在中国古代它曾称为“筚篥”或“芦管”。现代管子原为古龟兹乐器,西汉时期流行于新疆库车一带,大约公元四世纪传入内地。北魏以来开凿的云岗石窟中有吹管形象。《旧唐书·音乐志》:“筚篥,本名悲篥,出于胡中,其声悲”。隋开皇初年(581年左右)在宫廷乐队中使用,后在隋唐九、十部乐中应用颇广,有大筚篥、小筚篥、双筚篥、桃皮筚篥等形制。管子在宋代教坊大乐中自成一部,有头管之称。广东喉管可以说是广东化的北方管子,明代在广东民间已甚流行,初为商贩及民间风俗音乐、梵音所用。长喉管音色柔和丰润,宜用于演奏柔和抒情曲调,在乐队中起中、低音作用;短喉管音色高亢嘹亮、热情粗犷,音质略带沙刺,为粤乐前期演奏的主要乐器。

二、广东喉管的制作方法

广东喉管的制作与北方管子相似,早期管为竹制,唐李颀《听安万善吹筚篥歌》:“南山截竹为筚篥”。白居易《小童薛阳陶吹筚篥歌》:“剪削乾芦插寒竹”。宋《乐书》:“觱篥,……以竹为管,以芦为首”。《元史·礼乐志》:“燕乐之器,头管制,以竹为管,卷芦叶为首,七窍”。至明代,管身改用木制,《明会典·大乐制度》:“头管,以木为之……,两末以牙管束,以芦为哨”。木制管的音色更为淳厚。明清两代,管子广泛流行于民间。这说明明代以前,北方的管子、管身都是用竹子做的。

广东喉管的构造比较简单,用广东芦苇做的哨子和用竹子做的管身组成(长喉管在低音处还会加个铜做的小喇叭)。广东喉管的用途很广,可用来独奏、合奏和伴奏,是非常重要的吹管乐器。流传广泛,唐朝时期已进入朝鲜、日本,现在仍流行于祭裖中。喉管的制作及表演方式与北方的管子相近,基本区别在于管子用木来做,但日本、南韩是用竹子做,而广东喉管也是用杭州的苦竹子来做。

广东喉管基本分短喉管和长喉管,传统的长喉管是用竹子做的,最好的竹子是有年份的斑竹,现在斑竹难寻,而多用杭州地区的苦竹,最好的是杭州市余杭区铜岭桥地区的苦竹,苦竹又分青皮苦竹和黄皮苦竹,由于地理、气候等原因,铜岭桥产的苦竹竹皮薄,内径圆且大,做出的乐器音色明亮、清脆、反应快,笛子、喉管均用此竹子做。

我们的前辈在七、八十年代也将喉管进行改良,如前星海音乐学院教授、著名吹管乐大师张天平,原广东省歌舞团民乐团—著名喉管演奏家陈添寿与广州管乐厂合作,分别用全铜制作的低音喉管,音域:。和用铜管包竹子的方式制成的改良喉管音域:。全铜做成的低音喉管,音域比传统竹子的喉管多了很多,但由于有以下原因导致它不能普及1、音域比传统喉管低了一个八度,2由于是全铜做成,音乐变成接近西方的铜管乐,在广东音乐和粤剧的演奏中与其它民族乐器音色格格不入,3、缺少宣传、推广。而铜包竹子做成的改良喉管,由于内径过大,铜皮太厚,竹子质量、音色、音准等因素,自诞生之日起,就基本没有销路。

同一时间,香港粤乐名家余茂先生制作的改良喉管最值得称道。1、竹子的基础上加键,音域:。保留了传统长喉管的音色又增加了很多音,香港中文大学博物馆也收藏。但缺陷是全自己手工制作,产量小。2、全是自然音高,没有加半音1 7 6 5 4 7。3、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不适合现代的演奏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各艺术品种的冲击,人们的欣赏水平不断地提高,需要提供优秀的 乐器让艺术家奏出适合时代需要的乐音来满足听众的需求。

作为演奏广东音乐喉管员,有着三十年演奏经验的本人,在前辈的基础上,借鉴兄弟乐种的吹管乐器如萨克斯、双簧管等,在保留传统广东喉管的音域基础上增加高音、增加低音、添加半音;在音色上保证传统喉管的音色——艺术化的蝉鸣声。这种艺术化的蝉鸣声有高有低,高的音调拟广东短喉管的音色,而低的音调就是我们广东长喉管的音色了。本人分别研发出4种适合各种乐队的改良的广东喉管,1、铜包竹子做管身有适合民族大乐队演奏的十二平均律,共有27孔,28个音,音域:。音域广、有半音、音准好,适合在乐队中演奏有和声配器的曲目,更加适合现代民族乐队变调的演出。2、铜包竹子做管身,简化版的改良长喉管,音域:,只有#4 、#1 、#4 、#1这4个半音,适合广东音乐的团体,广东粤剧团乐队等演奏,因为这些乐队一般只演奏C调、G调(反线)或少许演唱粤剧平喉的调式D调使用。3、第三种是全竹子加键长喉管,特点①它全是用竹子做的,外观看起来很传统②音色清脆,音域:,有b7、#5、#4、 #1 、#4、 #1 ……,10个半音,缺点是竹子容易爆裂,适合演奏广东音乐、粤剧、粤曲的伴奏,特点是增加C调7音,也就是G调(反线)的3音,一般广东音乐及粤曲行腔中很多3音,如:

三、演奏方法

1、广东喉管的演奏技巧非常丰富,除了一般经常运用的颤音、滑音、溜音、吐音和花舌音外,还有特殊的打音、跨音、涮音和齿音,特别强调滑音,分唇滑音、气滑音、手指滑音,手指滑音分上行滑音、下行滑音等。除手指的技巧外,哨子含在嘴里的深浅也决定着管子发音的高低,吹奏时,利用口形的变化,还能模拟出人声和各种动物的叫声。运用循环换气法可不间歇地奏出长时值音型。

2、新民乐——现代演奏方式

广东音乐民间演奏者的演奏韵味浓郁,而学院派演奏家有丰富的社会实践,功底深厚,技术精湛,故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倾情于作品中并发挥得淋漓尽致。再者,他们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音乐理论、不乏作曲、编配、理论人才。在他们的广东音乐艺术实践和探索创新的进程中具有指导性和重要作用。还有,他们大都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这对于分析、理解、演绎作品、提升艺术涵养是十分重要的。

技术、理论、文化,是“学院派”的普遍特征。也正是历来“民间派”所欠缺的。正因如此,新一代广东音乐接班人,他们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以开阔的艺术视野,现代的审美观,运用各种音乐手法对传统广东音乐细化和深加工,将广东音乐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旧曲翻新意,粤乐的风骨仍在,韵味犹存。雅俗共赏,老少咸宜。新一代喉管演奏者人以广东人勇于创新善于融汇贯通的传统,肩负广东音乐承前启后的历史重仼。

四、与其他广东乐器的交融性

艺本无宗,音本无状,师之于心,成之于像。广东音乐源于生活,孕育于乡土,普及于大众,是地道的“平民音乐”。工余闲暇,知音同好,呼朋引类,自携乐器,于村头巷尾,大榕树下或小楼深院,大宅豪门,不分阶层,不拘一格,自娱自乐,俨然是岭南人愉悦身心、怡情养性的生活方式之一,自然涌现出番禺沙湾镇、台山市等广东音乐之乡。

这也显示广东人的包容性及交融性。广东喉管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与其他广东乐器也是水乳相交,广东喉管的长喉管与短喉管分别与传统的软功组合和硬功组合融合在一起。

传统的软功组合①高胡②中胡(柳胡)③扬琴④琵琶(秦琴)⑤笛子⑥长喉管,6种乐器的组合,而高胡、扬琴(高音区)、琵琶、笛子属于高音区。中音区就只有中胡(柳胡)和长喉管,在乐队中高音部分偏重,而中音偏少,缺乏低音,在音乐效果上只有主旋律的高音部分,而缺乏底部的中低音,长喉管作为中音乐乐器就是显得非常重要。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在乐队中也加入古筝、中阮、二胡、大提琴、低音提琴、电阮等中低音乐器,丰富音色。喉管能演奏抒情、又能演奏高亢激昂、还能演奏悲伤的曲调。

五、广东喉管的传承、普及、推广、发展

1、投入更多人力物力让广东喉管的演奏家与乐器厂的工程技术人员深入研究,使广东喉管的制作更趋于合理性、科学性,研究、开发更多更好的广东喉管。

2、根据广东喉管的音域、音色、演奏特色,多创作适合广东喉管演奏的乐曲,如以前“喉管王”梁秋用短喉管演奏的曲目《下渔舟》、《小调联奏》、《小红灯》等,陈添寿演奏的《春风笑语》、《雁南飞》、《心潮》、《故乡万缕情》等,陈芳毅演奏的《流水行云》、《杨翠喜》《渔村夕照》等。这些都是适合喉管演奏的广东音乐流行名曲。

3、普及、推广广东喉管

(1)进校园。现在很多学校有民乐团或民乐队,笛子、琵琶、二胡、高胡很多学生学习,我们可选择一至两间小学,举办“广东喉管”培训班,目的就是培养广东音乐,广东喉管的接班人。(2)让广东音乐的演奏专家到民间去——广东音乐的“私伙局”文化馆、文化站、社区去扶持、帮助提高民间爱好者的演奏水平。(3)施行“孵化计划”,以有经验、有技术、有技巧的专家,实行以“一带一”的方式,培养年轻专业的喉管演奏人才。

〔1〕黄锦培.广东音乐欣赏.广州出版社出版,2006;

〔2〕曾石龙,罗铭恩.粤剧大辞典.广州出版社,2008;

〔3〕胡志厚.论管子演奏.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陈芳毅(1966--),男,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理事,广州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音乐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奏员。吹管演奏技术娴熟,精通广东唢呐、广东喉管、笛子、萨克风等多种乐器的演奏技术,为广东喉管独奏的佼佼者,创作并喉管独奏的《情系珠玑梦》荣获第二届广东音乐创作大赛三等奖。喉管独奏《春风笑语》、《下渔舟》、《小调联奏》、《欢乐渔港》曾赴世界各地演出,大获好评。从艺三十年, 足迹遍布英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德国、奥地利、波兰、美国等国,。现任广东音乐曲艺团艺术室主任、一团团长。

猜你喜欢

喉管广东音乐音域
广东音乐在高校的传承和发展
粤乐喉管传承谱系与乐器改良研究
广东喉管和唢呐独奏创新性发展研究
——以首场广东喉管·唢呐独奏音乐会为例
20世纪以来广东音乐的海外传播研究
论“广东音乐”的名实之变
午晤念
传播学视野下的广东音乐研究
提高锅炉水力除渣系统效率的探索实践
更换中心喉管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