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指导学生选择学习资源的实践研究

2017-07-25梁理明

课外语文·下 2017年6期
关键词:学习资源选择小学语文

梁理明

【摘要】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多种多样。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从教材、网络、图书馆和实践中,有目的、有步骤地正确引导学生选择和积累利于语文学习的资源,提升语文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资源;选择;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学习资源泛指一切有助于学习的资源,包括信息、资料、人员、设备、技术等。美国教育与传播学会从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和资源建设的角度将学习资源分为“设计的资源”和“利用的资源”,认为学习资源是支持学习的资源,包括教学材料、支持系统、学习环境,甚至是能帮助个人有效学习和操作的任何因素。这一定义被广泛认可。在小学语文学习中,传统的学习资源主要包括教师、教学辅助设备、教材以及相配套的参考资料、图书馆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习资源也相应得到了更大的拓展,兴起网络教育社区、教育博客、校园网、微课、慕课等平台,学习资源通过网络共享增加了获取渠道。

一、学习资源对自主学习能力的推动作用

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资源又可以分为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课堂学习资源由学校主导,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以传统学习资源为主;课外学习资源是课堂学习资源的重要補充,对学生提升学习能力和综合学习素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利于教学相长。尤其在新课程改革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被强调,利用课外学习资源来对课堂学习进行补充扩展,得到更积极的响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课堂学习中,教材被视为学习内容中的权威,大多数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都是围绕教材内容开展解释、说明和补充,学生以学教材为主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受限于时间、地点和学生学习水平的不同,课堂学习资源的设计和设置以适应大众学生为主。课堂之外的学习资源,不论是知识的广度还是深度,都是课堂学习资源所不能比拟的,合理选择恰当的学习资源,也能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开发学生的多方面学习潜能。

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教师只注重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方式不利于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内化为学习能力,而教师通过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使学生能够有目的地制订学习计划,并在课余中严格执行,合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充实自我,其效果将毫不逊色于课堂学习的效果。从另一角度来看,课外学习资源的学习利用对课内学习的补充表现在相应的扩展课堂内无法全面呈现的学习内容。因而,教师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是帮助学生提高自我学习能力,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围绕课前、课中、课后对课堂学习中课外学习资源的需求和辅助作用讨论如何指导学生有效选择学习资源。

二、围绕教材选择学习资源

即使课外学习资源再丰富,课堂学习资源,尤其是教材,是学生无法选择的,并且教材收录的课文以及教学内容的设置,都经过相关语文教育专家的精心挑选和编排,具有科学性,符合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接受程度以及学习能力的增长规律,所以教材仍是学生的重点学习资源。但也由于教材的篇幅限制,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局限性。对此,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围绕教材选择相应的学习资源来加深对教材知识的学习。围绕教材的课外阅读应该确立起“超文本”的理念和“大阅读”的策略,让学生不只单纯学习教材内容,还能以教材为中心,扩大视角,向各个角度辐射开来,寻找与教材相关的课外学习资源作为辅助学习资源。

引导学生寻找与教材相通的学习资源,一般要根据教材中课文的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来展开。学习目标要求学生掌握课文写作或赏析方式的,可以让学生课外阅读此类写法特点的文章多接受熏陶,或者多尝试赏析其文本;学习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人物品质的,可以让学生阅读其他描写人物类的读物,培养道德品质;学生学习某些课文确实存在学习难点的,则可以让学生针对难点重点阅读也存在此类难点的作品,通过积累和加深知识点的印象来消除学习难点。

具体来说,可以利用课文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从全局上把握课文的情感主线。例如学习《少年闰土》,文中描写较多的是“我”回忆故乡的闰土,而本课的教学重点包括通过课文描写体会闰土的人物特点,体会到“我”感情的变化,认识本文作者鲁迅及其文学概况。后两个教学重点难以从一篇课文中获得,因为《少年闰土》是小说《故乡》中的一段节选,节选部分表现的中心思想与《故乡》的主题存在一定差别,而且鲁迅作为现代著名的文学家,其文学作品众多,作品有近一千万字,而且内涵丰富而深刻,仅仅通过一篇刻画人物的节选是无法达到教学重点要求的。需要教师向学生推荐至少阅读小说《故乡》的全文,进而阅读其小说集如《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学生才能从这些文字中读懂作者刻画的人物是为了反映农民在封建政权压迫剥削和毒害下的生活和麻木的精神状态,哀叹中国农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衰败,同时,也认识到鲁迅作为一个无产阶级作家,其文笔的锋利和文采的极富战斗性。

三、围绕网络选择学习资源

随着网络资源的获得性越来越便捷,加上上网年龄越来越低龄化,小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学习资源已经变得越来越容易,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网络促进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

网络上拥有海量的学习资源,这既丰富了对学习资源的选择性,也给还未形成成熟辨别能力的小学生选择什么样的学习资源带来一定阻碍,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从网络中获取学习资源时,一定要具备辨别学习资源的能力。教师要先让学生明确接触网络的目的,即带着问题去查找学习资源,从而避免被网络上五花八门的信息分散注意力;其次,要对查到的所有相关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对所有资源组合成的知识框架做到心中有数;最后,从这些资源中获取解决问题的关键信息,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强调查找到的学习资源一定要与所用教材配套,但却不是对教材内容的生搬硬套或是给出习题答案的资源,而是基于教材的知识扩展,这样才能有助于循序渐进地建构起知识体系。同时可以收藏获取有用知识较多、质量较好的网站或论坛,当遇到与教材相关的问题时,优先在这些地方查找解决思路,从而节省更多的时间。例如在教授《雪顿节上看赛牛》这一课文时,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藏族过雪顿节时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引起学生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由于学生并未体验过藏族雪顿节时的活动,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搜集如今不同地域过年的风俗和特色,并总结不同风俗的演变与传承,从中认识更多的传统文化变迁,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寻找学习资源的良好习惯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出与语文学习相关的问题,再利用网络来解决问题,将网络变成为学生学习的素材库,拓宽见识,为学习积累素材。比如网络上对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讨论,学生可以多看看不同观点,将理性观点为我所用,从中培养起理性看待问题的思维。

四、围绕图书馆选择资源

通过网络获取的学习资源一般都停留在浅层次,图书馆里经过历史考验的名著和学者严谨筛选的读物,具备更深层次的知识内容,学生要想获得更专业更系统的知识,图书还是最主要的途径,而图书馆包含了品种丰富的图书,是小学生学习最好的资源库。图书馆有校园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市区图书馆等,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在图书馆中合理利用图书和期刊资源,以积极有效的对策,指引学生的阅读理性化、有序化,提高学习效率。

古语有云“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要培养起学生阅读时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做阅读笔记,记下阅读过程中觉得写得不错的词组、俗语、句子、片段等,以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原因,让学生学会鉴赏文字,甚至将这些摘抄内容再抄到小卡片中,以在零碎的空余时间拿出来欣赏、背诵,由此增加知识积累,使阅读质量得到提升。教师可以通过举办专题读书会的形式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例如学习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之后,教师让学生课后深入图书馆中查找与圆明园相关的史料记载和近现代关于圆明园的描写。学生在阅读中做下的阅读笔记可能包括对园内建筑的细致描写、园林景观的情景描写、圆明园被毁的场面描写、后人对圆明园被毁的愤怒和惋惜的描写,等等。学生对这些文字的记录丰富了今后对景状物和情感表达类作文的写作用词用句,在阅读思考和读书会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又体会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加深对民族自尊心的培养。

五、在社会实践中获取学习资源

“实践出真知”,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知识能够更深刻、更有意义,可以说,社会实践也是学生从中学习获得知识的资源库。在实践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才能避免学生因盲目实践而获取不到有用的知识。教师可以有目的、有主题地组织学生走进社会,例如调查社会规范用字的情况,让学生根据店名、广告、宣传栏等有文字的地方,进行实地调查内容中的规范用字情况,制作调查报告,使學生在学语文、用语文中增强对语言文字规范使用的意识。此外,要鼓励学生在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古迹等场所时,认真欣赏和体会这些场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以及教育意义,参观完后及时写下观后感,形成自己今后的写作素材来源。

参考文献

[1] 杨爱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内外学习资源的“对接”策略[J].教育导刊,2014(7).

[2] 薛鹏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浅谈网络资源让语文阅读教学流光溢彩[J].赤子,2015(14).

猜你喜欢

学习资源选择小学语文
基于新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
中等职业教育中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