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津巴布韦维多利亚瀑布用不同的方式触摸最美的非洲

2017-07-25顾玉坤

现代苏州 2017年14期
关键词:津巴布韦河马维多利亚

文 图 顾玉坤

津巴布韦维多利亚瀑布用不同的方式触摸最美的非洲

文 图 顾玉坤

世界有三大瀑布,第一是维多利亚瀑布,处在赞比亚与津巴布韦接壤处。第二是伊瓜苏瀑布,位于阿根廷和巴西的边界。第三是尼亚加拉瀑布,在加拿大和美国交界处。这次去津巴布韦,多半也是冲了这片水而来。

徒步感受大瀑布的湿身之吻

从首都哈拉雷飞了一个小时落地维多利亚瀑布城,阳光灿烂,空气清新,一朵朵白云和蓝天在争抢地盘,你进我退。出机场,5个年轻的黑人在门口唱着跳着迎宾,地上放了收钱的盘子,光着上身,着兽皮围裙。奉上一美元,邀请和他们合影。

上车,当地导游领我们在镇上唯一的一家中餐馆吃了午饭,这个维多利亚小镇因瀑布而兴,有两条商业街,3000多人,其中5个中国人。

2点钟进瀑布景区,门票30美元。导游领我们先看最西边的魔鬼瀑布,走一段几米宽的碎石小路,两边是密密的树和草,忽然在右边出现了一道瀑布,涛声隆隆,天、水面、岩石、谷底,构成一张竖的瀑布照片。这个角度是从纵向看瀑布,全长1点7公里,1.4公里在津巴布韦,0.3公里在赞比亚境内,这是世界最宽的瀑布。

广阔的赞比西河舒缓地流淌在非洲大地上,河床是玄武岩,突然,水流从17000米宽的悬崖峭壁跌入108米深谷,这就是维多利亚瀑布,它在津巴布韦西北边境,是该国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是世界上最大、最美丽、最壮观的瀑布,1989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导游催我们快走,到前面的观景点看瀑布,果然,一个更宽阔的观景平台,直接让我们面对着河对岸的瀑布,左边的脚下是奔腾的河水,对岸,岩石平平的,水流从他们身上过,然后跌落万丈深渊。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水的流动给你视觉震撼,水的轰鸣声,像是直升飞机在你身旁,给人听觉的震撼,据说瀑布涛声能传到几公里以外。主瀑布被河间岩岛分割成几部分,就宽度和高度来讲,比尼亚加拉瀑布大了一倍,年平均流量每秒934立方米。

瀑布最壮观、最美丽的当推彩虹,峡谷深处,出现了两道彩虹,低处的彩虹颜色很深,很艳,高些的稍淡,两个圆弧,跨在我和瀑布中间。

观看维多利亚大瀑布,一共有十六个节点,这是第一个。游客沿着碎石小路由西向东前行,左边是连绵不绝的瀑布,右边有野草和树,蓝蓝的天上,硕大的白云,直楞楞盯住我们这些外国人。

在第11个观景点,瀑布的水变成了带点黄色,这是岩石的颜色变化造成的。走着走着,突然下雨了,这在瀑布区是常有的事,即使不下雨,空气中也弥漫着湿气,进景区时,我们被告知要带雨衣,此时派上了用处。

冒雨走到第13观景点,这是最大的一段瀑布,可惜雨未停下,神龙见首不见尾,水蒸气一片,只能闻其声揣摩其壮。我们不大甘心,站在瀑布对面等着云开日出。雨小了,雨停了,水蒸气仍很大,对面的瀑布依旧只有轮廓,失去了细部的感染力。但是,一道彩虹,爬上了岸,爬上了草地,向我们示好。

走到第16观景点,一座钢铁大桥横在眼前,过桥就是赞比亚了。世界之最的瀑布,最称奇的是月明星稀之夜有“月虹”,景点有月虹徒步线路,每个月只开放三天,分别是满月前一天,满月当天,满月后一天。

船游赞比西河看河马和鳄鱼

大瀑布是怎样形成的呢?2亿年前的火山活动,使这里产生了一片300米厚的玄武熔岩,熔岩冷却后形成格状裂缝,大约50万年前,一条全长2700公里的赞比西河流过这片高原,冲刷裂缝形成瀑布。

英国探险家利文斯顿是第一个发现大瀑布的欧洲白人,1855年11月16日,利文斯顿乘坐独木舟在赞比西河顺流而下,登上瀑布边缘的一个小岛,成为第一个亲眼看到瀑布的欧洲人,按照当时英国人的通常做法,他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命名了瀑布。

我们看完瀑布,又循着利文斯顿当年的足迹船游赞比西河。上船时,一个黑人青年长发披肩,赤裸着上身,拍打着1米多高的立鼓欢迎我们。

赞比西河发源于赞比亚西北部海拔1300米处的山地,由东向西流经多国,最后注入印度洋。登上双层船观景,蓝蓝的天配几朵白云,宽阔的河流,两岸浓浓的绿草,身后是大树。水是那么绿,不远处就是维多利亚大瀑布。

船游的亮点之一是看河马、鳄鱼之类的动物。首先看到一群河马,在船的右方,1只、2只,最多同时出现了八只。头露出水面,小小的耳朵拍打着水,鼻孔朝天呼气,喷出水珠,大便后用尾巴拍打自己的臀部,高兴时把后背露出一点给我们拍照。

船上介绍说河马喜群居,有自己固有的领地,不会游泳,潜水最多能潜15分钟。白天不上岸,总是泡在水里,因为它们的皮肤被太阳晒后会出现裂缝,一旦有了裂缝,再下水时小鱼就会咬它们的肉。河马体重一至二吨,吃水草,在20公里范围内活动。公河马争夺配偶时张嘴示威,比嘴大。

船傍着岸慢慢行,有船员站在船头寻觅,希望能找到鳄鱼,可惜它始终没有出来接见我们。

游船一会儿东向一会儿西行,漫无目的地在赞比西河荡漾,它在等,它在等长河落日的悲壮,迎晚霞满天的绚烂,这是船游赞比西河的高潮,可惜今天天公不作美,进入赞比亚境,太阳被浓云盖住,始终没有再出来,晚霞也只是在太阳将要跃入地平线之前,在河边露出一点点金黄色

回小镇去投宿去填饱我们的胃。回想当初登船,我们从瀑布乘汽车开往河边,广袤的非洲大地一片绿色,挺立的树开枝散叶,树冠都很大,密密的草,有阳光雨露滋润,透着浓浓的绿意,像新加坡,像台湾,就是不像非洲。

到码头下车,沿小路登船,天地豁然开朗。朗朗乾坤,阳光普照,没有风,不起浪,一片绿色的水面,是那样的平静、宁静、恬静,尽显水的温情、柔情、抒情,谁能想象,同样是这样一片水,由西向东再流几公里,越过那片玄武岩时,它要怒吼,它将咆哮,它会奋不顾身地扑向谷底,哪怕粉身碎骨,幻化出万千水珠水雾水气,用新的方式开始一段新的生命旅程。水能载舟也覆舟,在这里被阐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世间万事万物都具有多面性,甚至是两面性,即使贵为灵长类动物的我们,亦如此。

乘直升机看大瀑布的壮美辽阔

第二天,我们换个角度,乘直升飞机在维多利亚大瀑布上空观景。昨天看瀑布,是在南岸坐南朝北观看,由东向西走了1点4公里,始终是不离不弃,隔水相望。领略了奔腾的水、咆哮的声,也让瀑布湿了身。下午的船游是在瀑布上游不远处,体会利文斯顿当年独木舟到这里的艰辛。

现在我们要从空中看瀑布的整体,到达飞机场,4个直升机平台,飞行15分钟,在瀑布上空走8字形,每机可上5个乘客。独特的视野,换个角度看世界:美丽的非洲平原,一望无垠与天接壤,蓝天白云下无边无际的绿,草带点枯黄,树偏墨绿,小平房星星点点。非洲是多样性的,直升机看到的是绿非洲。通达善变的赞比西河,一江春水向东流,初心不变。空中看河,象一只手电筒丢在草坪上,全长2660公里的赞比西河,在它的生命旅程中不断檀变:在发源地曾是不起眼的小水滴,后来是潭、溪、小河,众多的小溪小河汇成泽被非洲大陆的赞比西河。

目的地是大海,但流到这里被巨岩挡道,玄武岩挡住了赞比西河变身海洋的梦。赞比西河是机敏、通达、善变的,它调整策略,不再追求河的深度却求其宽,水流缓缓向东西铺陈,直至达到1点7公里宽时才一个跟斗翻滚而下。

水是柔的,石头是刚的,但玄武岩是有裂痕的,流水以柔克刚和岩石博奕,用时间打磨,让巨岩变成一个个孤岛,流水绕着孤岛,走一个个之字形,最后重新汇成河流奔向印度洋。今天看到的瀑布已是第6段,前面5个已成为瀑布遗址。生活何尝不是这样?一事当前,头撞南墙不回头是一种选择,峰回路转迂迴包抄也是一种选择,还有N种选择可选择,就看你怎么选择。

人工杰作大铁桥。钢铁大桥是十八世纪欧洲人对世界的贡献,原生态的大瀑布,打入一根体现人的意志的钢钉。谢天谢地,空中俯瞰,这根钢钉还算协调。1905年,在瀑布附近的峡谷上建了这座公路和铁路两用桥,拱形,两百米长。空中看维多利亚瀑布大铁桥,像儿童玩具,像水石盆景中的小玩意。昨天我还仰视过它,对它顶礼膜拜,感慨于它的雄伟壮观,今天平台不一样,角度变了,反倒怜悯起它的小。其实我和桥都没变,只是美元为我铺设了直升机平台而已。

“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鸟……”峽谷上空,我放声高唱,黑人飞行员对我竖大拇指,连连说好。

猜你喜欢

津巴布韦河马维多利亚
津巴布韦学生中的汉语热
维多利亚圣母修道院
维多利亚时期的人是如何发明“短途周边游”的?
大嘴河马
换新币
河马哈哈的烦恼
肥壮的河马
“二货”拍照欢乐多
河马为什么满身是“血”?
津巴布韦的绍纳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