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抢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开创呼伦贝尔对外开放新局面

2017-07-24冯雪娟

北方经济 2017年6期
关键词:中俄蒙满洲里呼伦贝尔市

冯雪娟

作为全国唯一位于中俄蒙三国交界之地的呼伦贝尔市,在对外开放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与俄蒙边境线长1733.32公里,占自治区边境线的41%,拥有的口岸数量占自治区的一半。同时,呼伦贝尔市也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一个重要端口,是进入俄蒙的重要的通道。这一特殊的地理区位,决定了我市在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在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同时,随着对外开放水平和层次的提高,将会进一步促進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一、呼伦贝尔市在对外开放中取得的成就

多年来,我市在对外开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取得显著成就,为我市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搭建对外开放新平台

2012年国务院确定设立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2015年国家八部委(即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旅游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发文通过《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规划》,使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同时,2012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满洲里作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2016年作为全区首个保税区——满洲里综合保税区通过验收;互市贸易区、产业园区顺利推进。国家有关部门在政策制定、资金投入、项目安排等方面将会借助以上平台向我市倾斜。

(二)同俄蒙关系不断深化

一是边民友谊深厚。从历史上来看,呼伦贝尔市与俄罗斯和蒙古国不仅山水相连,而且在民俗、文化等方面有许多相似和相同之处,接壤的边界地区居住的主体民族分别是蒙古族和俄罗斯族,尤其是与蒙古国接壤的口岸城市中80%以上的居民具有蒙汉双语沟通能力,语言相通、习俗相近、文化相似、关系和睦,这种同宗同源的人文优势以及三地人民一衣带水的关系是其他省区的边民无可比拟的,为合作创造了良好氛围。二是蒙古国驻呼伦贝尔领事馆正式开馆。2015年6月18日蒙古国驻呼伦贝尔领事馆在海拉尔开馆,成为继呼和浩特、二连浩特之后,蒙古国在内蒙古建立的第三家领事机构。三是缔结友好城市。目前在我市范围内与俄罗斯、蒙古国已经缔结了七对友好城市。通过民间交流等平台,在商贸会展承办、人文教育交流等诸多领域建立了不同层次的交流合作机制。

(三)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

呼伦贝尔市已经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并举的立体化的交通运输网络。跨境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目前通过满洲里的中欧班列有32条线路,占全国的80%。来自包括苏州、天津以及东三省的47个地区的货物,通过满洲里口岸出口至俄罗斯、蒙古和中东欧国家。

满洲里口岸承担着中俄贸易70%以上的货运量的运输任务。目前满洲里的口岸运输能力为4000万吨,正在建设之中的新国际货场的输运能力也是4000万吨,建成之后,整体的口岸输运能力将达到8000吨,可满足不断发展的中俄贸易扩张的需要。

(四)赴俄蒙投资合作项目初具规模

2015年我市全年共备案国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合同13个,合同总金额9.44亿美元。

(五)呼伦贝尔市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中国(海拉尔)中俄蒙经贸展览会,至今已经举办了十二届,呼伦贝尔市的国际影响力得以扩大。第十二次经贸展览会,规模宏大,共设室内外展馆7个,近2.5万平方米,有北京、山东、辽宁、河北、广东等12个省区及港、台展商国内展商参展,除俄罗斯和蒙古外,新增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伊朗、埃及、坦桑尼亚、加纳、马拉维、新加坡等14个国家的国外展商参展。

二、呼伦贝尔市对外开放面临的机遇

(一)从国际看

中俄蒙三国关系不断升温,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更加紧密,中蒙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我国与俄蒙战略互信不断增强,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得到三国高层高度关注,并且取得实质性进展,三国元首于2016年6月23日共同签署了《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因此,我市对外开放面临有利的外部条件。

(二)从国内看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呼伦贝尔市成为中蒙俄经济走廊上的一个重要支点,这不仅使呼伦贝尔市成为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而且由对外开放的政策洼地变为政策高地,是呼伦贝尔市向北扩大对外开放千载难逢的新机遇。

三、抢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开创呼伦贝尔对外开放新局面

(一)做好政策沟通工作

一是要研究清楚制约呼伦贝尔市开放的问题。例如,“怎么开放?”“怎么对接?”“如何减少通关手续?”“怎样推进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等都需要解决。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认真研究俄蒙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情况,特别是俄蒙两国在经济发展上的重大战略和走向,要知己知彼。二是分不同层次来解决问题。要搞清楚,哪些是需要国家解决的问题,需要国家哪些政策支持,哪些是需要自治区解决的问题,哪些是我们通过努力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进而做好政策沟通,从不同层面努力。三是要建立好沟通联系机制。我们与俄蒙合作,不是我们一厢情愿的事情,要得到俄罗斯和蒙古国的支持。双方或者三方的相关人员要定期会晤,解决出现的问题。

(二)积极构筑全方位开放平台

要努力完善各类平台的功能,用好用足国家的政策。一是全面推进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建设,全力支持满洲里国家重点开发开放实验区建设,创新对外开放机制。二是完善综合保税区功能,推进互市贸易深度开放,积极申报自由贸易区,建设海关监管和保税仓库。三是全力推进跨境经济合作区、跨境旅游区、边境经济合作园区等平台建设。

(三)推进贸易畅通发展

呼伦贝尔市虽与俄蒙接壤,但是外贸依存度不高,欠发达的市情没有根本的改变,进口的多,出口的少。每天有大量的矿产品、木材等运到中国,国内每天有大量商品从我们的口岸运出去。但是,本地区可供出口的商品极少。呼伦贝尔市拥有众多口岸,却对拉动本地区经济发挥的作用不大。因此,要充分发挥呼伦贝尔市各地特色经济的优势,努力培植优势产业,扩大在俄蒙出口额以及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规模,要想方设法,助力企业走出去,从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一是加快发展进出口加工业。通过呼伦贝尔市进出口加工业的发展,不断拓展对俄蒙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发展高端深加工木材制品,争取将我市建成依托国际资源的国家级木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基地,推动木材加工业,构建跨境产业链。扩大进口油菜、小麦的加工规模,用足用好满洲里综合保税区政策,强化跨境铁路班列辐射带动,推动口岸工业迈出新的步伐。二是做大做强农畜产品业。俄罗斯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因此对蔬菜、水果的需求居高不下。作为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满洲里口岸已经成为中俄边境最大的果蔬出口基地,在中国陆路口岸中,蔬菜出口居全国首位。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出口的蔬菜水果不是本地生产的。

面對这种情况,要加快海拉尔区、满洲里市、牙克石市、阿荣旗、扎兰屯市、额尔古纳市、陈巴尔虎旗等地区的设施农业建设,培育绿色优质果蔬出口基地,发展订单农业,形成稳定的绿色菜果生产能力。

总之,不要让我们的口岸仅仅是一个通道,对本地区没有发挥重要作用。相关部门要做好对接工作,让开放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动力。我们的资源开发利用观念也要从主要使用自有资源,向整合世界资源转变。

另外,俄罗斯希望开发远东地区,但是缺少资金、技术、人才,所以借助远东的能源、资源优势,积极加大与中国、日本、韩国等东北亚国家的经济合作,期望以“资源换资金”拉动、带动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经济发展。蒙古国也有意愿想成为中国最大的焦煤供应方。我国可以顺势加大实施力度,为我国探寻更多的可靠资源供给地。

(四)强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近几年来,呼伦贝尔市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无论是道路,还是边检设施,都有较大提升,特别是满洲里市,在硬件建设方面,已经成为国内比较先进的海关。但是总的来看,基础设施条件还是不能够满足对外开放的发展要求。例如,室韦、黑山头口岸至今没有通火车,严重影响了运力。而俄罗斯、蒙古国基础设施更是落后。

强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一是要优先打通关键通道建设,加强三方协调,大力推进以阿日哈萨特—乔巴山跨境公路、海—拉—黑—普跨境铁路、额布都格口岸大桥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要想方设法帮助俄方及蒙古国加强道路及设施建设。

(五)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要不断拓展友好合作城市和人文交流渠道,在教育、卫生、体育、环保、科技等领域深化与俄蒙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外部发展空间。

(六)打造“海赤乔”次区域国际合作金三角

推进“海赤乔”次区域国际合作金三角建设,通过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化多层次产业合作、大力发展商贸物流、深化人文合作、完善跨国生态环保,以及在俄蒙合作机制等方面先试先行,总结出可复制推广的经验,促进“中俄蒙经济走廊”分阶段有步骤地向前推进。

(作者系中共呼伦贝尔市委党校教授)

责任编辑:康伟

猜你喜欢

中俄蒙满洲里呼伦贝尔市
复兴
满洲里站国际货场扩能改造的研究
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卡伦敖包清理
外加电位对X80钢在满洲里土壤应力腐蚀的影响
内蒙古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城市绿地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В первом квартале 2016 года через КПП Маньчжоули прошли 220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х грузовых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ых составов
中俄蒙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策略分析
印象满洲里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分析